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内中药材产地分布

国内中药材产地分布

阳春砂仁,量大质优;石牌藿香主茎矮,叶大柔软,气清香;
西药
陕甘宁青新及内蒙西部
西牛黄、甘肃当归、大黄、党参、宁夏枸杞子、甘草、黄花、青海盛产麝香、马鹿茸、川贝母、冬虫夏草、肉苁蓉、新疆甘草、紫草、阿魏、麻黄、伊贝母、大黄、肉苁蓉、马鹿茸、陕西当归、党参、内蒙黄芪、多伦赤芍
黄芪身干、条粗长,表面皱纹少,质坚而绵,粉足味甜;多伦赤芍条粗长,糟皮粉渣;
分类
产地
种类
特征
关药
东北地区
人参、鹿茸、防风、细辛、五味子、关木通、刺五加、黄柏、知母、龙胆、哈蟆油
辽细辛气味浓烈、辛香,北五味肉厚、色鲜、质柔润,关龙胆根条粗长、色黄淡,防风主根发达、色棕黄,梅花鹿茸粗大、肥、壮、嫩、茸形美、色泽好
北药
河北、山东、山西等省和内蒙古中、东部
山楂、党参、北沙参、知母、金银花、板蓝根、连翘、酸枣仁、远志、黄芩、赤芍、枸杞子、阿胶、全蝎、五灵脂
川附子加工成的附片,张大均匀,油润光泽;川郁金个大、皮细、体重、色鲜黄;川芎饱满坚实、油性足、香气浓烈;白芍肥壮、质坚、粉性足、内心色内、称“银心白芍”;麦冬皮细、色白、油润;红花色泽鲜艳,味香油润;枳壳青皮白口;白芷富粉质,断面有菊花心。
云贵药
云南、贵州
滇南诃子、槟榔、儿茶;滇北云茯苓、云木香、冬虫夏草、三七;云黄连、云当归、云龙胆、天麻、雅连、云连;野生药材有穿山甲、蛤蚧、金钱白花蛇,红豆蔻、广防已、木鳖子、鸡血藤、广豆根、巴豆、骨碎补;贵药天麻、杜仲、天冬、吴茱萸、雄黄、朱砂
-
川药
四川、重庆
麝香、冬虫夏草、川黄连、川贝母、石斛、熊胆、天麻,川麦冬、川泽泻、川白芍、川白芷、川牛膝、川郁金、川黄柏、川芎、附子、川木香、川大黄、川枳壳、川杜仲、川厚朴、巴豆、使君子、明党参,冬虫夏草、川贝母、麝香;岷江流域的姜和郁金;江油的附子;绵阳的麦冬;灌县的川芎;石柱的黄连;遂宁的白芷;中江的白芍;合川的使君子、补骨脂;汉源的花椒、川牛膝
道地药材
含义:道地药材,又称地道药材,是一个约定俗成的中药标准化的概念,是指一定的中药品种在特定生态条件(如环境、气候)、独特的栽培和炮制技术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所形成的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较高、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性特点的药材。
“道地药材”的“15大产区”和“十大产区”,一般我国把中药资源的分布区域和主要药材分成:关药、北药、怀药、浙药、淮药、南药、川药、云药、贵药、广药、海药、秦药、藏药、蒙药、维药等15个产区。
藏药
青藏高原
川贝母、冬虫夏草、麝香、鹿茸、熊胆、牛黄、胡黄连、大黄、天麻、秦艽、羌活、雪上一枝蒿、甘松、雪灵芝、西藏狼牙刺、洪连、小叶连、绵参、藏茵陈
-
-
江南药
淮药+南药”,包括湘、鄂、苏、皖、闽、赣等淮河以南省区
安徽亳菊、滁州滁菊、歙县的贡菊、铜陵牡丹皮、霍山石斛,宣州木瓜;江苏的苏薄荷、茅苍术、石斛、太子参、蟾酥等;福建的建泽泻、建厚朴、闽西乌梅(建红梅)、蕲蛇、建曲;江西清江枳壳,宜春香薷,丰城鸡血藤、泰和乌鸡;湖北大别山茯芩,鄂北蜈蚣,江汉平原的龟甲、鳖甲,襄阳山麦冬、板桥党参,鄂西味连和紫油厚朴、长阳资丘木瓜、独活,京山半夏;湖南平江白术,沅江枳壳,湘乡木瓜,邵东湘玉竹,零陵薄荷,零陵香、湘红莲、汝升麻等。
云苓体重坚实,个大圆滑、不破裂;天麻体重、质坚、色黄色、半透明;半夏个圆、色白似珠;
广药
广东、广西南部及海南、台湾
海南槟榔、砂仁、巴戟天、益智仁;桂南鸡血藤、山豆根、肉桂、石斛、广金钱草、桂莪术、三七、穿山甲;广藿香、高良姜、广防已、化橘红、阳春砂仁、广藿香、化州橘红、广东新会的广陈皮,德庆何首乌,广西防城肉桂、三七、蛤蚧、台湾樟脑
山西潞党参皮细嫩、紧密、质坚韧;河北酸枣仁粒大、饱满、油润、外皮色红棕;河北连翘身干、纯净、色黄壳厚;河北易县,涞源县的知母肥大、柔润、质坚、色白、嚼之发黏
怀药
河南境内
怀山药、怀牛膝、怀地黄、怀菊花,以及密(县)银花、茯苓、红花、全蝎
-
浙药
浙江及沿海大陆架
白术、杭白芍、玄参、延胡索、杭菊花、杭麦冬、山茱萸、浙贝母,以及温郁金、温厚朴、天台乌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