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案例分析个案跟踪记录
案例描述
这天中午,小朋友的菜是蒸蛋,是孩子们喜欢吃的,好多孩子都 能很快的吃完,乐乐也是其中一个。用完餐照例是要拿毛巾擦脸 的,他拿了一条放于最上面的毛巾很快的擦了擦,擦完后就把毛 巾放进另一个箩筐里,然后站在门口,靠在门边看别的孩子。忽 然,他把两个手撑在两边的门框上,笑着看门外的孩子。这时, 斌斌刚好擦完了脸,要往教室里走,见门被堵住了,就用身子往 乐乐身上撞。可是不管怎么用力,乐乐就是不松手。而另一边的 涵涵也擦完了脸,要往教室里进。只见她走到门边伸出右手在乐 乐的左手上按了按,嘴里还发出“叮咚,叮咚”的声音,马上, 乐乐就把左手放了下来,让涵涵进去了。斌斌也想跟着进去,却 让又乐乐拦在了门外。于是,他又往胜胜身上撞,可胜胜就是不 让他进。过了一会,轩轩也擦完了脸,走到门边,同样伸出右手 在胜胜的左手上按了按,同时嘴里也发出“叮咚,叮咚”的声音, 乐乐又立刻放开了左手让轩轩进去,而且马上又将手放回到门框 上。斌斌看了会,走到门边,伸出右手照轩轩的样按乐乐的手, 嘴里使劲喊“叮咚,叮咚。”乐乐马上放下了左手让他进了教室。
案例分析
从上面的近乎“恶作剧”的情景中,我们可以看出孩子对游戏的渴望。虽 然只是简单得不能简单的游戏规则,他们却玩得不亦乐乎。可能平时,我 们看到乐乐这样的孩子会立刻采用铁腕政策,将他压制,却不知这种主观 的做法将孩子的创造天赋扼杀于无形。其实,幼儿在遇到困难时,通过自 己的观察就会有所发现,待孩子体验到了这种成功,就容易保持他们喜欢 探索,发现的兴趣。就如例中的斌斌不管撞几次门就是没用,而按了门铃 的涵涵和轩轩则能很顺利的进来。故事中的乐乐在毫无提示的情况下,将 自己想象成一扇门,全然不在乎这在大人眼里可能是一个好笑的举动。不 但重复着同种游戏同种规则,而且非常遵守游戏规则。不是按门铃的就不 让进,这强烈的规则意识让我不得不为之叹服,真是不可思议。 还记得有本书上曾说:“游戏是孩子赖以学习的方式”我想在上述案例中 不难看出,游戏中斌斌就是个败而不馁的学习者。经过一次次的体验,最 后终于明白游戏中人人都是平等的,只有遵守游戏规则才能畅通无阻。而 涵涵和轩轩则是已有经验的使用者,显然她们将乐乐的行为理解为是在进 行开门的游戏,然后又将自己的想法付着于行动(特别是涵涵)。很快, 她们的想法就被认可了。那么,乐乐在游戏中担任的又是什么角色呢?我 想赋予他游戏启动者的名号并不过分。是他的奇思妙想带动了其他孩子的 游戏,也正是他坚决的态度保证了游戏规则的执行。所以,我们不应该常 以有色的眼光看待那些“皮蛋”,而应该试着从他们的角度细心去观察, 这样就会发现许多如上的,在共同的构建中以交互的形式吸收更多经验而 不断创造出的新的游戏。
教育案例与教学随笔、教学反思的区别
教学随笔写作形式比较灵活,是作者有感而发,可 以边叙边议,可以说是写教育故事的散文 教学反思一般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 提出自己的改进意见或自己的困惑,引起他人的思 考 教育案例的指向对象范围更广,可以是自己的教学 行为,也可以是他人的教学行为,可以是教学的片 断,也可以是教育中的现象或问题
案例:区角游戏中的风波(1)
案例描述
“爱护玩具”、“玩具大家一起玩”……这是我经常教育幼儿的话。我班 的幼儿在平时活动中都能够做到和别人一起玩,但是在进行区角游戏时特 别容易发生纠纷。这段时间本班开展了主题活动《小鬼显身手》,为更好 的开展主题活动,本班创设区角“我们开店了”。 今天上午,幼儿们在我的带领下,一起开开心心的学习了新本领之后,就 到了进行区角游戏的时候了。在活动前,我让他们简单讲述了蛋糕店里工 作人员的工作分配情况,让幼儿自己选择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店员、顾 客),同时我也提出了几点要求:1、游戏时轻声说话;2、与同伴一起 游戏;3、不争抢区角中的物品。当我刚交待完要求,幼儿就急不可耐的 参与游戏中:有的幼儿扮演着店员的角色,正在认真的向别人介绍自己做 的蛋糕有多好吃呢;有的幼儿扮演顾客的角色,正在瞧着哪块蛋糕更好吃 呢……真是一片热闹的场景。突然,从蛋糕店里传来了一阵哭声。我心里 一紧,赶紧查看到底出了什么事。我看到佳佳在哭,玮玮在一个劲的和佳 佳说着什么话。佳佳边哭边向我走来,我也快步走向她。我问:“怎么了? 出了什么事?”佳佳哭着说:“玮玮咬我!”玮玮急着说:“我想吃那块 ‘巧克力’蛋糕,佳佳不卖给我,我一急就咬了她。我已经和佳佳讲过很 多遍对不起了。”
教学活动设计是事先设想的教育教学思路, 是对即将发生的教学活动的设计与说明, 重在预测 案例是对已经发生的教育事实的追述与思 考,重在反思
教育案例与教学实录的区别
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从一上课到下课师 幼的语言、动作、效果要尽可能详细地描 述出来,是针对一节课的记录 案例是根据研究目的有所选择地记录,一 般以片断记录为主,可以针对一节课,也 可以针对几节存在共同问题的课
幼儿园案例分析、个案跟踪记录
教育案例的定义
教育案例,是一个介绍特定教育组织内部 事情的故事,它描述一个有价值的有关教 育、教学或教育管理行为的具体情景,其 中有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有人物、情 景与气氛。 一般说来,一个好的案例,就是一个生动 的故事加上精彩的点评。
案例:是对具有问题性、典型性、故事 性的教育实例进行的理论分析。
区角游戏中的风波(2)
于是,我首先安慰佳佳不要哭,然后和他们两人说:“小朋友在一 起做游戏是一件很开心的事,对不对?那么我们就不应该相互抢蛋 糕吃,我们应该和别的小朋友快乐游戏,要和他们一起分享游戏快 乐。如果有小朋友想要你的‘巧克力’蛋糕,那说明你的‘巧克力’ 蛋糕很好吃,你就让他尝一口或者让他们一起品尝。”说完,我又 转过去对玮玮说:“你咬人也是不对的,这样小朋友会很疼的,如 果你被别人咬了,也会很疼的,对吗?”玮玮一个劲的点头。我又 说:“玮玮你想继续游戏吗?那就要和佳佳好好说,不可以咬人 哦。” 这时候,佳佳已经不哭了,好像两个人都听懂、明白了似的。于是 我就让他们两个继续进行游戏。在活动结束前,我给幼儿做了简要 的小结,表扬了几位认真的“店员”和顾客,然后我将玮玮和佳佳 的事情提了出来,请幼儿讨论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做。幼儿的回 答是:不要和别人争一块蛋糕;可以和别的小朋友一起吃蛋糕;不 可以咬人的,也不可以打人的……对于幼儿的回答我给予了极大的 肯定,并且提出希望幼儿每次进行区角游戏时都能这样做。
如何选择教育案例
一日生活中的事件都是教育案例的来源
教学活动案例
可涉及到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如多媒 区角活动案例
案例:今天玩什么?
“老师,黑猫警长是怎么玩的?”在进行第一个活动后的休息时戈婧萱问。 “黑猫警长?”我不知道是什么游戏活动,在我的印象中并没有安排此活动。 “黑猫警长是什么游戏,老师不清楚,你是从哪知道这个游戏的?”我问她。 她指着周表说:“你这里写了。”我看着周表上确实写着游戏“黑猫警长”, 看着周表我第一个疑问是“你怎么知道这写着‘黑猫警长’?”“我认识字。 我知道明天早上的活动是‘踩高跷’,后天早上的活动是‘自选活 动’…”“那你知道什么时候玩‘黑猫警长’的游戏吗?”我问。“今天下 午就玩。”她认真的回答。“下午是万老师上课,我们等下午万老师上课的 时候就知道了‘黑猫警长’怎么玩的了。” 评析:通过这次观察,我发现戈婧萱认识许多字,在认识字的基础上,每天 都会观察周表,从周表上了解每天所要进行的活动,还会对感兴趣的活动名 称,主动问老师“这是一节什么活动?”并已对活动的开展产生了积极性。 通过此观察后,我教全班幼儿学着看周表,并将周表贴到与幼儿等高的位置。
其次,应该从幼儿好玩、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出发,结合 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适宜的进行教学。使幼儿可以将在同 一事物中产生的经验建立在不同的体验方式和不同的实践当 中。 最后,在与幼儿开展游戏活动的过程中,还应针对不同幼儿的不 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游戏活动,这样我相信教师与幼儿 之间的互动一定能做的很好。
教育案例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1、主题不鲜明
定题过于随意,让人看不明白 主题涣散,有的案例为记录而记录,没有根据需要进 行恰当地取舍,看不出作者要研究的问题
写成教学设计,案例不应是对一个教学活动设计的评 价,它不等于课程的评价 写成教学实录,把一堂课从头到尾详尽地记录下来, 再写上作者的看法 重记录轻分析,在过程描述时用了很大的篇幅,分析 却只有廖廖数语,看不出案例研究的问题
区角游戏中的风波(3)
分析
新《纲要》告诉我们,教师不仅是教育者、引导者,同时也是合作者、支持者、倾听 者,解决幼儿之间的各种矛盾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解决方法因人而宜,但是我们 要秉着以幼儿为主、关注幼儿,从幼儿的角度来衡量每个矛盾灵活采取适宜幼儿的解 决方案。 新《纲要》指出:教师要给予幼儿足够的游戏空间。根据幼儿年龄小的特点就是比 较容易冲动,攻击性行为比较多,而和同伴在一起游戏的时候,比较多的时间是独立 的在一起玩,合作意识还不够,就会容易出现争抢、打人等现象,这时就需要教师的 正确引导。 从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 (1)为儿童的独自游戏、平行游戏以及同伴的合作游戏创设条件和提供机会。越是 小年龄的幼儿在游戏的时候材料投放越是应数量充足、种类丰富全面,满足每个幼儿 的游戏需要。因为他们现在处于一起独立的游戏,并不能和同伴真正做到合作游戏。 (2)在幼儿的游戏中如果出现有不安全的倾向、出现过激行为教师可适度得介入, 但需以不干扰和打断幼儿游戏为前提。有一个方法,在说教的时候让他们俩自己想想 应该怎么做,或问别人:“他们应该怎么办?”对于主动提出“大家一起品尝”和 “让给对方吃”的幼儿给予及时表扬,然后说:“我们一起吃这块蛋糕”、“这块 ‘巧克力’蛋糕送给你了,我买另一块”或者可以在讲评是让好的表现重现,用事实 来说话。 (3)如果幼儿的经验有所提升后,可以开设小饭店、小医院、小商店等角色游戏, 开创多种角色游戏和玩具,也可以改善幼儿争抢玩具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