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艺术歌曲的处理与演唱
【摘要】对一首艺术歌曲的处理,需要演唱者在提升自身演唱技巧的同时,深入分析作品,如作品的歌词含义、创作背景、歌曲曲调、作品意境等有比较深入的理解,还需要尽力融入作品进入角色、展开想象,随着音乐旋律的起伏变化的不同来调动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对作品还要反复锤炼,精益求精、烂熟于心,并且要内化为内在艺术素质。
达到高度地表现艺术歌曲内涵的目的。
【关键词】艺术歌曲分析处理演唱
艺术歌曲是音乐史上一种特定的体裁。
在德国,由舒曼、舒伯特勃拉姆等作曲家创作的歌曲被称为“Lied”﹔在法国艺术歌曲中,与之同类的歌曲被称为“Melodie”﹔它原本的意思是“这种微妙的艺术用于不同歌剧的方法,令人领悟到歌词戏剧性的内容”。
流传到中国我们将它译为“艺术歌曲。
”
艺术歌曲的演唱不同于演唱一般的创作歌曲,它需要演唱者对作品要有深刻的理解,使用所学的技术和文化功底对作品实行处理。
为此,演唱者需要做很多的努力。
一、深入分析作品
演唱者拿到一部作品时首先要仔细准确的分析歌曲作品,分析作品的歌词含义、创作背景、歌曲曲调、作品意境与作曲家本人实行全面的分析。
1分析作品的歌词含义
首先要认真准确的分析歌曲作品,词曲作家通过音乐和歌词创作丰富的艺术形象,来表现人类的普遍情感。
演唱者“必须尊重词曲作者,认真分析音乐和歌词,对作品的思想内容、文学内容深入分析理解,对作品的时代背景、艺术表现手法等实行熟悉和了解而对作品实行完美的诠释。
”
2分析作品的时代背景
很多艺术歌曲都带有浓厚的时代特色,例如《黄河大合唱》就是抗日时期的代表作,《美丽心情》就是歌颂时代美好的代表作,古希腊时期的音乐特点是传说与幻想相结合的,多以神话为色彩。
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就比较循规守距、重视规范、不能实行感情的释放。
浪漫时期的音乐就更强调感情,自我意识的表达。
一首完美的艺术歌曲就是那个时代精神的剪影和浓缩,而且作品的时代背景直接影响作者的创作和创作出自己的歌曲作品的风格特征。
3分析作品的歌曲曲调
分析艺术歌曲的曲调是理解作品思想感情的关键,通过对音乐的分析,获得对歌曲更深刻的理解。
分析音乐应先从作品的结构、调式、调性入手,要具体、细致的分析,了解和掌握各个部分的内在含义,一般来说,大调式表现得时喜悦的情感,小调式表现的是忧伤的情感,演唱者在演唱艺术歌曲时要从节拍、力度、速度来分析,还要分析伴奏、和声在歌曲中的作用。
例如﹕《鳟鱼》以主属为主的和声织体,全分析的伴奏音塑造了小溪中鳟鱼的快活悠然游动的形象。
在这些音乐形象中,演唱者无需酝酿情绪而顺其自然的进入意境之中。
二、要尽力融合作品
1分析作品意境
演唱艺术歌曲时要贯穿情感,尽力去启发音乐的想象力,通过对歌曲的分析确定作品的思维,思想,感情基调,才会淋漓精致的表现作品的意境,塑造鲜明的艺术形象,例如舒曼的《献词》,演唱者可“移情”于这样一种场景﹕一个热恋
中充满朝气﹑充满活力﹑充满幻想的年轻人,急于向自己的心上人表达自己的心生,心上人是那么的魅力﹑高贵。
再如《核桃树》,美丽的钢琴和琵琶音音型和一再出现的主题动机,吧春风荡漾,树叶沙沙作响的诗意,以及青年男女对爱情的憧憬。
2反复锤炼作品
要演唱好艺术歌曲作品是要经过持续“打磨”的过程,要找到自己对于艺术最佳的感觉;(1)艺术歌曲大多音域适中、节奏严谨、表现细腻,很适合演唱者培养情感和假声有控制的“自我状态”,并形成一种有控制的演唱意识,当然,有控制的自然状态的也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事情,需要通过先经过声乐的练习再实行技术的使用,这样才能取得真正的进步。
(2)精益求精、烂记于心、准确把握乐曲是及其重要的,歌词是演唱的基础,声乐艺术之所以能感动人,除了本身的美妙之外还有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听众能通过歌词和演唱者实行交流,,要准确的演唱歌词,声音清晰音色纯正,唱时把握音准、节奏、流畅性,因为这些直接影响歌曲的表达。
3进入作品角色
演唱艺术作品时,演唱者应该根据歌曲的内容和音乐形象,在自己脑海中印出一幅幅的画面,把自己当成作家、诗人主人公,换句话说就是要身临其境。
除此之外演唱者还要稳住“神”把自己置身于作品塑造的形象之中,进入特定的环境和气氛,清代著名的词曲家徐大椿在其声乐论著《曲情》篇中曾提到“设身处地,模仿其人至性情气象,宛如其人之自述自语”的观点,意思是指唱者本人要与剧中的人物相融合为一体的高论,对于现代艺术歌曲的演唱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他要求演员演唱时要感觉自己就像角色本人在说话一样,投入自己的真实感情,并把这种感情与音乐作品中的感情内涵融为一体,达到徐大椿对歌唱中的表演状态提出的“投情”的要求。
他认为演唱者理应在了解歌曲的故事和潜在的含意的基础上舍身处地的深入体会角色的思想和情感。
3声乐技巧的使用
“声”式歌唱的基础,“情”是建立在“声”的基础之上的。
因为,一个好的演唱者即使充满了激情,如果声音的技巧跟不上,当然不算好的演唱,所以我们在演唱时要在稳住“神”的同时,要使用声乐技巧表达作品,掌握细腻、流畅的行腔。
行腔的目的是表达歌曲的情感,行腔要字正、体圆、流畅,歌唱时要有松弛美、连贯美、圆润美、穿透美要达到这个要求,必须要做到字的让步:(1)和说话不同,咬字的动作和力量要轻、清、快,避免引起喉肌、不必要的紧张。
(2)元音的安放应靠后。
(3)允许按照声音在各个声区之间通畅及圆润的规律,在高音区各种开放的元音中混入适当的成分u、o、e等。
声音做出的让步就是:不能保持每个字的音色和丰满度完全都相同,必须将整个音域各个半音都能唱得圆润、响亮。
让充分的音响作品一种语言美的表现力,特别是在宣叙性的作品句子中,在需要增强语言韵味实行增强的句子上,尤其要做出更大的牺牲,但限度是不能使声音紧张,不能让人感到吃力、紧张。
字和声音互相让步不是脱离接触,而好似你退我进,你进我退,这种进退的分寸要随艺术内容、风格、情感的需要而变化,所以演唱者在演唱必须注意字和音的合理使用,要清楚地交代好每个乐章乐句,每句要一气何成,还要做到抑扬顿挫,层次鲜明。
每首艺术歌曲当中都有高潮,每个乐段都有起伏,每个乐句也要有变化,甚至一个延长的单音也会有变化。
所以演唱者对此要加于研究,依据歌词的感情发展、节奏的律动、旋律的行进,表达层次对比的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