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有效性教学《优美的汉字》教学设计昭通市一中方仕勇一.教材分析:汉字作为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标志,是世界上最古老最优美和使用人数最多的一种表意文字,它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它记录了中华文明的灿烂画卷,承载了华夏文化的历史长河,距今有600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等形体的演变,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由笔画构成的方块形符号,所以汉字一般也叫“方块字”。
同时利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六种造字法以及转注和假借两种用字法,使汉字具有音、形、意美的特点,因而往往可以引起我们美妙而大胆的联想,给人美的享受。
本课的编者着意从整体上让学生了解汉字及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积累并梳理汉字的起源、形体、构造、文化等知识。
所以利用多媒体营造气氛,拓展眼界,激发兴趣,在听、看、读、品、练的过程中学习本课,就成了我们我们教学的重点。
二.学情分析学生从襁褓时的牙牙学语到孩提、小学、初中时的识字、读书、写字,几乎无时无刻不在接触学习汉字,但能真正热爱汉字、体会汉字的重要作用和无穷魅力的学生在今天这样一个“言必称英语”的时代几乎少之又少。
同时,随着计算机的推广,许多学生已都不愿再用笔书写,导致认字能力的减弱。
汉字是我们智慧的祖先创造的这一最古老美丽,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之一,如何传承它,弘扬我们民族文化,提高国人的国学文化素养,是我们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三.设计理念根据课题“优美的汉字”的提示,体会汉字的“三美”,激发兴趣,拓展视野,了解汉字的形体演变及构造,培养学生因形推义学习汉语言文字的能力,培养中学生对国学的热爱之情,讲练结合——讲以激趣,练以启智。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在教学中扣紧“优美”二字,以欣赏与猜字谜激励兴趣,以兴趣激励学生对汉字知识、文化的探究学习。
作为梳理探究单元课程,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体现学生主体,提高学习兴趣,引发进一步自主探究的愿望。
四.教学方法迁移教学法:教学循序渐进,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启发式教学法: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采用启发的办法,帮助学生总结出正确答案。
情境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课件、书法展示的办法,激发学生兴趣,感受汉字的艺术和文化。
五.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梳理掌握有关汉字的知识和文化,深刻理解汉字的美。
2.能力目标:学会从现象梳理中发现规律,从规律探究中总结方法,养成自觉规范书写汉字的习惯。
3.情感目标:了解汉字历史与独特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与珍视汉字的感情。
六.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梳理有关汉字的知识,探知汉字构字规律,总结正确识、写汉字的方法。
2.探究汉字文化,深入理解汉字的内涵美,激发对汉字的自豪感与热爱之情。
3.如何引导学生领会汉字中包含的古人的智慧,怎样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七.教学准备1.布置预习:通读教材,初步把握汉字的几种构字方法,并收集自己认为有趣的汉字。
2.ppt课件制作。
八.课时安排:一课时九.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学生听唱解晓东的歌《中国娃》,营造氛围,激起学生的热情,引出鲁迅先生概括汉字的三美——形美以感目,音美以感耳,意美以感心。
(二)自主学习——形美感目1、汉字的起源:让同学们齐读课本“汉字的起源”部分。
请一两个学生谈谈他对甲骨文的了解。
2、汉字的演变之美学生通过预习以及看课本,了解汉字的形体,总结汉字的字形特点及演变规律。
先请学生起来归纳。
教师给予补充和总结,通过课件展示文字特点演变规律甲骨文图画特征明显金文结构、行款趋向整齐图画特征减少大篆字形整齐匀称笔画粗细一致小篆笔画、结构简易规范字体、字形统一隶书形成了基本笔画字体完全符号化草书难于辨认提高书写速度行书比草书容易辨认书写灵活流畅楷书字形方正、结构紧凑笔画大大减少(1)象形性逐渐减弱,从图形化演变为线条化、平直化。
(2)笔画由多到少,结构由复杂到简单;书写更快捷,更规范。
3、汉字的构成之美学生阅读课本,初步掌握汉字“六书”的概念和特点,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等。
让学生填写课本上的形声字表格。
有的学生不会写,引出要学生平时注意积累。
通过以上理解及练习,让同学们试试说出以下汉字的造字法:武、射、门、衣、云、鼠、龟、凶,同时学生可以举其它字例加以说明。
会意:武、射、看:武,甲骨文字形,人持戈行进,表示要动武,本义勇猛;射,金文字形,象箭在弦上,手(寸)在发放,本义用弓发箭使中远处目标;看,,手下目;囚,里面一个人,外面是墙。
象形:衣、云、鼠:衣,甲骨文字形。
上面象领口,两旁象袖筒,底下象两襟左右相覆,为上衣形,本义是上衣;云,像云朵回转形;鼠,上面像锋利的牙,下像脚和尾巴;龟,头像蛇头,左像脚,右像壳,下像尾巴;指事:凶:“凵”象地陷形,读 kǎn。
“乂”表示这里可陷人。
教师根据情况补充归纳:象形字和指事字是独体字,会意字和形声字是合体字;转注和假借是用字方法,而不是造字法。
4、书法、印章、字画之美展示图片,让同学们欣赏各种字体的书法,印章和字画。
教师总结:书法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是一种倾向于表现主观精神的艺术。
它集精、气、神于流转顿挫之中。
方与圆、收与放、疏与密、刚与柔、实与虚、奇与正,其意境无限、美妙无比。
可以说,书法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中国艺术的基本特征。
唐代一群书法家蜂拥而起,如:虞世南、欧阳询、楮遂良、颜真卿、柳公权等大名家。
在书法造诣上各有千秋、风格多样。
链接高考:注意书写,卷面整齐。
(三)合作、探究学习1.音美感耳(1)展示赵元任《石室诗士施氏》,学生毛遂自荐起来朗读,其他学生认真感受汉字音节的奇妙。
(2)学生齐背戴望舒《雨巷》,感受汉字的音韵美。
教师总结:刚才我们欣赏的作品如涓涓细流,其声如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还有些读来如奔放的大海,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通过以上感受和体验,学生分小组讨论,汉字音美感耳体现在哪些方面?教师引导学生归纳:①字正腔圆,一字一音,一音多意;②四声平仄,起伏相间,抑扬顿挫,铿锵有力;③短音促而平,长音舒而缓,轻重缓急,各有变化。
④诗句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
2.意美感心(1)字形的意蕴美①课件展示几个字的巧妙解释提起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
“由”对“甲”说:这样练一指禅挺累吧?“大”对“爽”说:就四道题,你怎么全做错了?“兵”对“丘”说:兄弟,踩上地雷了吧,两只脚咋都没有了?课件展示:“选”“劣”两个字,让学生仿照上面例子根据字的意思给以解释。
②让学生举一反三,分小组把自己收集的认为有趣的汉字及字谜写在黑板上,互相交流。
链接高考:拆字作文。
“尖”:一、自己从点滴从小处做起,慢慢地得到广大群众的承认,才能成为拔尖的人才;二、小处是焦点,大是基础,干一件事情只有专心致志,找准关键,着重使力才能成功。
(2)神智体诗的意蕴美:展示苏东坡神智体诗《晚眺》。
欣赏完后老师在黑板上写一首神智体诗,让同学们自己试着欣赏。
同时可以叫同学们下去把自己的名字或者自己想说又不好说的话奇妙地隐藏在诗句里。
(3)对联的意蕴美:展示一幅祝寿对联花甲重开,更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又过一个春秋学生体会其意蕴美。
学生展示课下收集对联,共同欣赏。
(4)字画的意蕴美:展示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会徽,学习小组探究讨论它所蕴涵的深意,互相交流体会汉字的意蕴美。
教师明确:上面的笔划,像字非字,似画非画;融字于画,寓画于字;笔划之间,舞姿翩翩;舞韵之中,笔墨纵情;充分显示了汉字“入画”的美感。
她像一个“人”,又像一个“京”字,还像一个“文”字,预示着我们首都北京将举办一个“人文奥运”。
我们仿佛看到,一个满怀热情和希望、富有激情和活力的舞者,正舞出中国人民的豪迈欢腾;我们仿佛看到,一个充满生机与朝气、坚强与超越的运动员,正奔跑出奥运会“更快、更高、更强”的理念;我们也仿佛看到,一个龙腾虎跃的中国,正以满腔热情欢迎各国喜爱运动、热爱和平的人们。
“舞动的北京”是中国人崇尚的色彩。
在这个标志中,红色被演绎得格外强烈,激情被张扬得格外奔放。
这是中国人对吉祥、美好的礼赞,这是中国人对生命的诠释。
红色是太阳的颜色,红色是圣火的颜色,红色代表着生命和新的开始。
红色是喜悦的心情,红色是活力的象征,红色是中国对世界的祝福和盛情。
链接高考:图文转换(5)汉字动画欣赏:播放汉字音、形、意结合动画视频,体会汉字“字画交织,形意结合”的美。
(四)课堂总结汉字是华夏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瑰宝,是我们的良师益友,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是汉民族存在的根据,是我们不可割断的文化血脉。
让我们用自身的行动来维护汉字,热爱汉字。
汉字的音、形、意皆具独特魅力,足以让每个接近她的人心旷神怡、浑然忘我。
汉字之美,还美在她只对真正爱她、懂她的人撩开自己神秘的面纱,希望大家都能够沉醉在汉字的海洋里,尽情享受,尽情陶冶。
(五)作业设计1、你认为汉字会在电脑时代被淘汰吗?为什么?2、有人认为繁体字很漂亮,不应该限制繁体字的使用,说出你的观点并给明理由。
3、请用优美的文字来说说自己名字的意义,并设计一个艺术签名或印章。
4、简述汉字对周边国家文字的影响。
附:板书汉字的演变形美感目汉字的构成优书法、印章、字画热维美爱护汉音美感耳:声调音韵汉汉字字字意美感心:字形;字谜;诗画;字画十.教学反思本节课在教学中,我认为成功之处在于基本实现以下几个新课改的“新”:1、观念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努力体现“一切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这个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关注每一位学生,尽量让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我时刻注意为学生创设一份愉悦的环境,给予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如猜字谜、欣赏字画书法等环节;关注学生的道德情感和人格养成。
2、教师角色的转变:由教授者转变为引导者、促进者和对话者。
在教学过程中,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我积极地观察、认真引导,激发并保持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
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
3、学生的学习方式新:学生从单一、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向自主、多样、探究的学习方式转变。
但是由于经验的不足,对课堂生成性的预设不够,仍存在着以下疏漏:由于内容较多,我在处理学生发言的问题上缺少精到的点评,这是我的一大不足之处;对有些问题引导不到位,导致学生思考回答时总是停留在问题表面,以致浪费了不少时间;两个问题的过度衔接不是很紧密,导致跳跃性太强,学生思维有些跟不上。
附教学设计素材:1、赵元任《石室诗士施氏》: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
施氏时时适市视狮。
十时,适十狮适市。
是时,适施氏适市。
施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
施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
石室湿,施氏使侍拭石室。
石室拭,施氏始试食是十狮尸。
食时,始识是十狮尸,实十石狮尸。
试释是事。
2、书法:3、字画4、神智体诗:4.课例评析讲以激趣练以启智——“新课标下的有效性教学”《优美的汉字》教学设计尹宗义一、课例简述《优美的汉字》课例的教学,借助于多媒体课件,形象生动具体地再现了中国优美的汉字的“三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