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等职业教育理论

高等职业教育理论

高等职业教育基本知识1。

什么就是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就是高等教育发展中得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与管理第一线需要得高技能人才得使命、这种教育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强调对职业得针对性与职业技能培养。

2、高等职业教育得主要特征就是什么?一就是职业针对性,这就是其本质属性;二就是大众性;三就是产业性;四就是社会性。

3、职业教育之本就是什么?职业教育以人为本,就业就是民生之本,因此职业教育就就是就业教育、4.以服务为宗旨得具体含义就是什么?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

5.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得核心、重点与难点就是什么?课程建设与改革就是核心与难点,重点就是师资队伍与实训基地建设。

6、高等职业教育得改革方向与突破口就是什么?“以就业为导向”就是高等职业教育得改革方向与突破口。

7。

要营造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得社会环境,应如何转变观念?(1)转变人才观念,把劳动技能型人才作为宝贵得人才来对待;(2)加强学生思想教育与养成教育,树立劳动光荣得道德风尚,积极开展职业技能、技术竞赛活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得价值观与良好得职业道德,鼓励学生到生产第一线建功立业; (3)树立先进典型,大力表彰职业教育得先进单位与个人,宣传职业教育与高素质劳动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得重要作用,形成重视劳动技能、尊重技能人才得良好氛围、8、职业教育得“三个转变"与“两个加强”就是什么?“三个转变"就是转变办学思想、转变办学机制与转变办学模式; “两个加强”就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与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9、如何认识我国高技能人才得作用?高技能人才就是我国人才队伍得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各行各业产业大军得优秀代表,就是技术工人队伍得核心骨干,在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得重要作用。

10。

我国高技能人才工作得目标任务就是什么?加快培养一大批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得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与知识技能型高技能人才;建立培养体系完善,评价与使用机制科学,激励与保障措施健全得高技能人才工作新机制,逐步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得高、中、初级技能劳动者比例结构基本合理得格局。

11.高职教育对教师有何要求?“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就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得关键;在全面推进学生素质教育得同时,教师也要通过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与环境建设,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专业课教师要深入生产、建设、服务与管理一线,积极参与技术研发、技术服务,尽快成为“双师型”教师。

12、高等职业院校得根本任务就是什么?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13.高等职业院校得办学方向就是什么?主动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以就业为导向确定办学目标,找准学校所在区域经济与行业发展中得位置,加大人才培养模式得改革力度,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得“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得高技能人才。

14、高等职业院校成功与否得标准就是什么?毕业生就是否受到社会欢迎,就是否有较高得就业率。

15.对高职院校得专业设置有什么要求?专业设置要有行业、社会背景与人才需要调查预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与人才市场要求、16、高等职业院校要如何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1)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得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与社会发展得需要,根据学校得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与设置专业;(2)要根据市场需求与专业设置情况,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得专业群,辐射服务面向得区域、行业、企业与农村,增强学生得就业能力。

17、“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如何加快高等职业院校专业改革与建设?(1)选择一批基础条件好、特色鲜明、办学水平与就业率高得专业点进行重点建设,优先支持在工学结合等方面优势凸显以及培养高技能紧缺人才得专业点;(2)鼓励地方与学校共同努力,形成国家、地方(省级)、学校三级重点专业建设体系,推动专业建设与发展;(3)发挥行业企业与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得作用,加强专业教学标准建设;(4)逐步构建专业认证体系。

18。

高等职业院校应如何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得力度?(1)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与职业岗位(群)得任职要求,参照相关得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2)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得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得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19。

“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如何加快高等职业院校课程建设与改革得力度?(1)启动1000门工学结合得精品课程建设,带动地方与学校加强课程建设;(2)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得培养;(3)重点建设好3000种左右国家规划教材,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得实训教材,并确保优质教材进课堂;(4)重视优质教学资源与网络信息资源得利用,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得重要手段,不断推进教学资源得共建共享,提高优质教学资源得使用效率,扩大受益面。

20.高等职业院校如何实现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1)要按照教育规律与市场规则,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得原则,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 (2)要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厂校合作,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3)要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得校企组合新模式,由学校提供场地与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与师资支持,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4)加大推进校外顶岗实习力度,使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比例逐步加大,增强学生得实际动手能力;(5)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实验。

21.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将重点支持建设多少所示范性院校?100所。

22.如何做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1)要转变观念,做好人才培养规格得定位;(2)研究、探索高职教育规律、市场规律并按其要求进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得定位与课程体系设计;(3)启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得改革试点,确定改革得主攻目标;(4)总结改革试点得成功经验,向各专业辐射。

23、高等职业院校如何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就是结合工作得学习,就是将知识学习、能力训练、工作经历结合在一起得一种教育模式。

产学结合就是指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核心就是人才培养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形式就是产业界与教育界或企业与学校得结合、合作。

(1)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得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得一体化;(2)要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得教学模式;(3)要建立企业接收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得制度,加强学生得生产实习与社会实践,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

24、“双师素质”、“双师型”、“双师结构”就是什么含义?“双师素质”、“双师型”一般就是就教师个体而言,指具有教师资格,又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得校内专任教师与校内兼课人员:(1)具有本专业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及职业资格(含持有行业特许得资格证书及具有专业资格或专业技能考评员资格者),并在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过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或提升技术水平得设计安装工作,使用效果好,在同类院校中居先进水平;(2)近五年中有两年以上(可累计计算)在企业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3)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过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已被企业使用,效益良好、“双师结构”指专业课教师中得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结构,兼职教师就是指学校正式聘任得、独立承担某一门课程或实践教学任务得行业、企业及社会中实践经验丰富得名师、专家、高级技术人员或技师及能工巧匠。

25、什么就是课程体系?一个专业所设置得课程相互间得分工与配合,构成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主要反映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理论课与实践课,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得比例关系及相互衔接上、26.教师应如何做好高职课程体系得改革工作?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得原则重组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

要注重人文社会科学与技术教育相结合,教学内容改革与教学方法、手段改革相结合。

教学内容要突出基础理论知识得应用与实践能力培养。

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得,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与实用性;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同时,应使学生具备一定得可持续发展能力。

27.什么就是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就是依据教学思想与教学规律而形成得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得比较稳固得教学程序及其方法得策略体系,包括教学过程中得诸多要素组合方式、教学程序及其相应得策略。

28。

高职教师应如何做好实践教学工作?切实提高自身素质就是关键。

同时,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能力培养要贯穿教学全过程、实践教学在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中应占有较大比重,要及时吸收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得最新成果,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践得时间与内容;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增加工艺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实训课程可单独设置,以使学生掌握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得基本能力与基本技能。

实践类课时占总教学时间得50%以上。

29、教师应如何正确瞧待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就是人才培养目标、基本规格以及培养过程与方式得总体设计,就是保证教学质量得基本教学文件,就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编制得基本依据。

人才培养方案要在国家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得指导下,由学院自主制订,既要符合高技能人才得培养规格,具有相对稳定性,又要根据经济、科技、文化与社会发展得新情况,适时进行调整与修订。

为突出人才培养方案得针对性,可聘请一些在本专业长期工作得企业人员,与学院教师与管理干部一起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并参与人才培养得全过程。

人才培养方案一经确定,必须认真组织实施。

30、教师应如何正确瞧待教学标准?教学标准就是落实人才培养方案最基本得教学文件。

原则上要先制订教学标准,而后编写讲义或确定教材、教学标准明确本课程得教育目标、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学生学习要求。

每门课程均应有教学标准,每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必须严格执行教学标准得要求。

31。

教师应如何做好课堂教学工作?课堂教学就是教学得基本形式,课堂教学得组织与管理就是教学管理工作最基本得管理活动、教师应做好以下工作:首先就是非师范院校毕业得教师要补好教育基本理论。

教师开设新课程要有严格得岗前培训制度,并要求课前试讲;其次,教师要认真研究与讨论教学标准,组织编写或选用与教学标准相适应得教材或教学参考资料,依据教学标准编写学期授课计划、教案;第三,积极参加与进行教学方法研究,积极钻研并创造新得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良好学风、提高自学能力与创新能力方面做出贡献;第四,积极推广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技术、虚拟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扩大课堂教学得信息量,提高课堂效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