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原材料核算的基本方法

原材料核算的基本方法

原材料核算的基本方法二、按实际成本法进行的日常核算(一)材料收发的凭证材料收入的凭证:收料单、入库单以及退料单等材料发出的凭证:领料单、限额领料单、销售发料单、配比发料单等。

(二)材料的总分类核算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核算时,材料的收发及结存,无论总分类核算还是明细分类核算,均按照实际成本计价。

使用的会计科目有:“原材料”科目。

“在途物资”科目。

“应付账款”科目。

“预付账款”科目。

1.购入材料由于支付方式不同,原材料入库的时间与付款的时间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在会计处理上也有所不同。

(1)货款已经支付或开出、承兑商业汇票,材料已验收入库。

【例题】甲公司购入A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记载的货款为250 000元,增值税额42 500元,另对方代垫包装费500元,全部款项已用转账支票付讫,材料已验收入库。

【正确答案】编制会计分录如下:借:原材料——A材料250 5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42 500贷:银行存款293 000本例属于发票账单与材料同时到达的采购业务,企业材料已验收入库,因此应通过“原材料”科目核算,对于增值税专用发票上列明的可抵扣的进项税额,应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

【例题】甲公司持银行汇票937 000元购入B 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记载的货款为800 000元,增值税额136 000元,对方代垫包装费1 00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B材料801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36 000贷:其他货币资金937 000【例题】甲公司采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购入E 材料一批,货款20 000元,增值税3 400元,对方代垫包装费2 500元,款项在承付期内以银行存款支付,材料已验收入库。

【正确答案】编制会计分录如下:借:原材料——E材料22 5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 400贷:银行存款25 900(2)货款已经支付或已开出承兑商业汇票,材料尚未到达或尚未验收入库。

【例题】甲公司采用汇兑结算方式购入F材料一批,发票及账单已收到,增值税专用发票上记载的货款为10 000元,增值税额1 700元。

支付保险费500元,材料尚未到达。

借:在途物资10 5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 700贷:银行存款12 200本例属于已经付款或已开出、承兑商业汇票,但材料尚未到达或尚未验收入库的采购业务,应通过“在途物资”科目核算;待材料到达、入库后,再根据收料单,将“在途物资”科目转入“原材料”科目核算。

【例题】承【上例】,上述购入的F材料已收到,并验收入库。

【正确答案】编制会计分录如下:借:原材料——F材料10 500贷:在途物资10 500(3)货款尚未支付,材料已经验收入库。

【例题】甲公司采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购入G 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记载的货款为250 000元,增值税额42 500元,对方代垫包装费500元,银行转来的结算凭证已到,款项尚未支付,材料已验收入库。

【正确答案】编制会计分录如下:借:原材料——G材料250 5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42 500贷:应付账款293 000【例题】甲公司采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购入H 材料一批,材料已验收入库,月末发票账单尚未收到也无法确定其实际成本,暂估价值为15 000元。

【正确答案】编制会计分录如下:借:原材料——H材料15 000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15 000下月初作相反的会计分录予以冲回:借: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15 000贷:原材料——H材料15 000在这种情况下,发票账单未到也无法确定实际成本,期末应按照暂估价值先入账,下期初作相反的会计分录予以冲回,收到发票账单后再按照实际金额记账。

即,对于材料已到达并已验收入库,但发票账单等结算凭证未到,货款尚未支付的采购业务,应于期末,按材料的暂估价值,借记“原材料”科目,贷记“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科目。

下期初作相反的会计分录予以冲回,以便下月付款或开出、承兑商业汇票后,按正常程序,借记“原材料”、“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贷记“银行存款”或“应付票据”等科目。

【例题】承【上例】,上述购入的H材料于次月收到发票账单,增值税专用发票上记载的货款为15 500元,增值税额2 635元,对方代垫保险费1 000元,已用银行存款付讫。

【正确答案】编制会计分录如下:借:原材料——H材料16 5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 635贷:银行存款19 135(4)货款已经预付,材料尚未验收入库。

【例题】根据与某钢厂的购销合同规定,甲公司为购买J材料向该钢厂预付50 000元货款的80%,计40 000元,已通过汇兑方式汇出。

【正确答案】编制会计分录如下:借:预付账款40 000贷:银行存款40 000【例题】承【上例】,甲公司收到该钢厂发运来的J材料,已验收入库。

有关发票账单记载,该批货物的货款50 000元,增值税额8 500元,对方代垫包装费1 500元,所欠款项以银行存款付讫。

【正确答案】编制会计分录如下:(1)材料入库时:借:原材料——J材料51 5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 500贷:预付账款60 000(2)补付货款时:借:预付账款20 000贷:银行存款20 0002.发出材料【例题】甲公司根据“发料凭证汇总表”的记录,2012年5月份基本生产车间领用B材料500 000元,辅助生产车间领用B材料40 000元,车间管理部门领用B材料5 000元,企业行政管理部门领用B材料4 000元,计549 000元。

【正确答案】编制会计分录如下: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500 000——辅助生产成本40 000制造费用 5 000管理费用 4 000贷:原材料——B材料549 000原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一、所谓计划成本核算是指原材料在按照实际成本购进后,按照计划价格入账,并且按照计划成本发出。

它适用于原材料品种较多的企业,优点是便于计算,原材料成本便于进行可比性分析。

原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要使用二个会计科目:“材料采购”和“材料成本差异”。

“材料采购”的借方核算材料购进的实际成本;贷方核算原材料入库转出及原材料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差异转出数;余额一般在借方,反映在途原材料的实际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反映已经入库原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

借方反映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数,即超支数,同时反映发出材料应负担的差异节约数;贷方反映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数,即节约数,同时反映发出材料应负担的差异超支数;期末余额如为借方,表示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也就是超支数;期末余额如为贷方余额,表示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也就是节约数。

二、账务处理甲企业是一般纳税人,A材料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期初余额为贷方余额15 000元,原材料计划单价为100元,原材料期初余额20 000元。

本月发生如下经济业务:1、1日,购进500吨,专票上反映货款为80 000元,增值税13 600元,发票收到,材料已入库,款项已支付。

借:材料采购---A材料 80000 (购进单价=80 000÷500=160元∕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3 600贷:银行存款 93 600 借:原材料---A材料 50 000 (500吨×计划单价100元∕吨)材料成本差异 30 000 【(购进单价160元∕吨-计划单价100元∕吨)×500吨】贷:材料采购---A材料 80 0002、5日,购进300吨,专票上反映货款39 000元,增值税6 630元,发票已收到,材料已入库,款项尚未支付。

借:材料采购---A材料 39 000 (购进单价=39 000÷300=130元∕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6 630贷:应付账款 45 630 借:原材料---A材料 30 000(300吨×计划单价100元∕吨)材料成本差异 90 00【(购进单价130元∕吨-计划单价100元∕吨)×300吨】贷:材料采购---A材料 39 0003、25日,购进400吨,专票上反映货款为32 000元,增值税5 440元,发票已收到,材料已入库,款项尚未支付。

借:材料采购---A材料 32 000(购进单价=32 000÷400=80元∕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 440贷:应付账款 37 440 借:原材料---A材料 40 000(400吨×计划单价100元∕吨)贷:材料采购---A材料 32 000材料成本差异 8 000【(购进单价80元∕吨-计划单价100元∕吨)×400吨】注:在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的时候,一定要始终把实际成本作为被减数,放在前面。

减的得数是正数,表示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是超支,在“材料成本差异”借方反映;减的得数是负数,表示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是节约,“材料成本差异”贷方反映。

4、月底,汇总各部门原材料林领用,其中:生产部门领用材料300吨,车间维修设备领用50吨,企业行政管理部门领用5吨。

①材料领用会计处理:借:生产成本 30 000制造费用 5 000管理费用 500贷:原材料---A材料 35 500②计算并摊销材料成本差异。

材料成本差异分摊率=(材料成本差异期初余额+本期购进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期初余额+本期入库原材料)=(-15 000+30 000+9 000-8 000)÷(20 000+50 000+30 000+40 000)=+16 000÷140 000≈+0.1143各部门领用材料应分摊材料成本差异:生产部门:30 000×材料成本差异分摊率+0.1143=+3429元制造费用:5 000×材料成本差异分摊率+0.1143=+571.5元管理费用:500×材料成本差异分摊率+0.1143=+57.15元合计:+4057.65会计处理:借:生产成本 3429制造费用 571.5管理费用 57.15贷:材料成本差异 4057.65 以上二笔会计处理分录也可以合并处理。

注:“材料成本差异”科目是调整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的调整科目。

各部门耗用的材料成本应是实际成本。

当材料实际购进成本大于计划成本时,材料领用成本(实际成本)要加上材料成本差异;当材料实际购进成本小于计划成本时,表示原材料账面价值大于实际购进价,因此材料领用成本(实际成本)要减去材料成本差异。

如果材料成本差异分摊率为负数,会计处理如下:借:材料成本差异贷: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