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答案答:案本:月本收月入收=入10=010000000+5
0+500000000==115500000000((元元))
本月本费月用费=用15=0105(00元()元)
三、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是我国企业会计核算工作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 要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包括:
可靠性原则
相关性原则
可理解性原则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会计主体
持续经营
会计分期
货币计量
(一)会计主体假设
会计工作为之服务的一个特定单位。
这个特定单位,可以是企业,也可以是事业单位 、机关团体,这些单位在经济上是独立或相对独 立的。
会计主体和法律主体不同。
会计主体 不同于 法律主体
明确会计主体假设的意义
明确了会计反映和监督的空间范围,解决了核算 谁的经济业务的问题。
第二章 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 和方法
第一节 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础和会计 信息质量要求 第二节 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 第三节 会计记录 第四节 会计报告
第一节 会计假设、会计基础和会计信息质 量要求
一、会计假设
会计假设是对那些未被确切认识的事物,根据客 观的、正确的情况或趋势所作出的一种合理判断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会计假设
是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假设和所有会 计核算原则建立的基础。
(二)持续经营假设
持续经营是假设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在可以预见
的未来,按照现在的形式和目标,无限期地继续 下去,不会进行破产清算。
持续经营假设规定了会计的时间范围。
持续经营假设要求将会计建立在一个正常状态下。
明确持续经营假设的意义
我国以公历年度作为会计年度。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 11月 12 1月


(三)会计分期假 设
会计分期假设将企业持续不断的经营过程,人为地划分为一 定的时间段落,以便核算和报告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 成果。
通常以一年称为一个会计期间,即会计年度。会计年度可以 是以十二个月份为终止的历年制,也可以以一个月份为终止 的营业年。
(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该资源的成本或价值能够可靠的计量;
2、负债的确认条件
(1)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2)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过可靠的计量
3、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条件
主要取决于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其他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
4、收入的确认条件
(1)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 (3)经济利益流入额能够可靠的计量。
课堂提问:说说你对权责发生制的理解。
课堂练习:练习权责发生制原则的应用。
某企业2002年5月发生下列收支业务,要求按 权责发生制计算5月份的收入和费用。 (1)本月销售产品100000元,货款存入银行; (2)支付本月的水电费1500元; (3)销售产品50000元,货款尚未收到; (4)预付下半年的房屋租金12000元; (5)收到上月份应收的销货款30000元
是以十二个月份为终止的历年制,也可以以一个月份为终止
的营业年。
我国以公历年度作为会计年度。
年度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 11月 12 1月


确立会计分期前提的意义
界定了会计信息的时间长度。
可以分期结算账目、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有了会计分期假定,产生了本期和非本期的概念 ;有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两种不同的会计 基础;产生了收入和费用相配比,划分收益性支 出与资本性支出等会计原则。
我国以公历年度作为会计年度。半年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 11月 12 1月


(三)会计分期假设
会计分期假设将企业持续不断的经营过程,人为地划分为一
定的时间段落,以便核算和报告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
成果。
通常以一年称为一个会计期间,即会计年度。会计年度可以
使会计原则建立在非清算基础之上,解决了会计上 资产的分类、计价,收入、费用的确认等问题。
如果企业破产,持续经营假设便不存在 。
(三)会计分期假设
会计分期假设将企业持续不断的经营过程,人为地划分为一 定的时间段落,以便核算和报告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 成果。
通常以一年称为一个会计期间,即会计年度。会计年度可以 是以十二个月份为终止的历年制,也可以以一个月份为终止 的营业年。
确立货币计量假设的意义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能用来计量所有会计要素, 也便于综合。
使实际成本原则、可比性原则和谨慎性原则等会 计原则的建立成为可能。
二、会计基础
会计准则规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 为基础。 权责发生制是以权利和责任的发生来决定收入和费用归属的 一种计算基础。 基本内容:凡属于本期应确认的收入,无论款项是否收到, 均作为本期收入;凡属于本期应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 否支付,均作为本期费用。
可比性原则 实质重要于形式性原则
重要性原则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谨慎性原则 及时性原则
第二节 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
一、会计确认
(一)会计确认的含义
会计确认是指确定某一项目、交易或事项,是否、何时 以及列作哪项会计要素加以记录并列入财务报表的过程。 会计确认包括初始确认和再确认两方面。 初始确认:是指将某项经济业务惊醒会计记录; 再确认:是指在初始确认的基础上,对数据进行分析,将 其列示在财务报表中。 (二)会计要素的确认条件 1、资产的确认条件
我国以公历月年份度作为会计年度。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 11月 12 1月


(三)会计分期假 设
会计分期假设将企业持续不断的经营过程,人为地划分为一 定的时间段落,以便核算和报告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 成果。
通常以一年称为一个会计期间,即会计年度。会计年度可以 是以十二个月份为终止的历年制,也可以以一个月份为终止 的营业年。
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关系图
会计分期假设和持续经营假设二者都是对会计 主体时间范围的假定。
会计主体
分期假设
持续经营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 11月 12月 1月 月
(四)货币计量假设
货币计量假设是指在会 计核算中,要以货币作 为统一的尺度,计量、 记录和报告企业的经营 活动及其结果。 在货币计量假设中,以 币值不变作为前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