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检测与处理

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检测与处理

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检测与处理
摘要:本文主要叙述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概要因素和现场检测及要求,结合检测实际状
况作出增强处理办法。

1引言
近30年来,随着我同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基础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混凝土在建设工程中均缺少不了,因为混凝土结构其有料省,施丁快,耐久性好等优越性,已经成为建工程主要结构形式,根据不完全统计,现在我国每年工程建设用钢筋超1亿吨,消耗混凝土20亿立方以上,约占世界总量的一半。

但是随着钢筋混凝土大量应用,其自身存在的一
些问题逐渐暴露,其中最为明显的当属裂缝问题,为此近年来结构裂缝与非结构裂缝大量出现在工程中,—般来讲,大部分裂缝不会影响结构承载力,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混凝土结构的应用,但有些裂缝会造成质量隐患,破坏使用功能和耐久性,直接严重影响使用寿命,甚至危害居住安全。

因此发现裂缝后要认真对裂缝进行观察,制定合理检测方案,判断
出裂缝性质,找出裂缝产生的原因,对症下药,作出相应补强处理方案,消除结构隐患.确保使用安全:下面浅析近几十年来所接触到钢筋混凝土裂缝的工程。

2钢筋混凝土工程裂缝的原因和主要表现
2.1引起钢筋混船土裂缝的原因:
2.1.1混凝上作为一种复合型的胶凝建筑材料,本身其有不连续性,所以裂缝是其与生俱来的本性。

混凝土结构带裂缝工作是业界人士的共识。

裂缝产生的原因很多,为此,对所产生的裂缝要加以分析,但裂缝的宽度应加以控制,,一般肉眼可见的裂缝和贯穿性易引起渗漏的裂缝其不影响使用功能.及对结构无影响和耐久性裂缝,作质量缺陷修复处理即可,
但一些影响结构上的裂缝必须加固增强处理。

2.1 2形成可见裂缝的原田错综复杂,从技术角度上来讲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设计不妥引起的裂缝
(2)混凝土材料缺陷或级配不当引起的裂缝
(3)施工质量问题引起的裂缝
(4)受环境气候影响引起的裂缝
(5)使用、维护不当或受外界有污物物质侵蚀而产生的耐久性裂缝
(6)偶然作用后产生的残余裂缝
(7)受火灾、地震等情况产生的裂缝
2.2引起钢筋混凝上裂缝因素的主要表现:
2.2.1材料选配不当与级配不良
常见因素为水泥过期或水泥安定性不良及水泥品种选用不当;混凝土配比不良,砂质过细,含泥量过高,骨料含有过量有害物质;碱骨料反映;水泥水化热过高,钢筋力学性能不良等。

2.2.2施工违反操作规程
常见因素有混凝土搅拌时间过短,振捣不良,浇筑速度过快,塑性混凝土下沉,施工缝留置与搭接处理不当,初期养护不当,早期受冻,钢筋骨架构造不当(箍筋间距,主筋配置与搭接、焊接锚固,预埋件乱穿乱放等问题):乱踩已扎配筋致使保护层减少,模板刚度不足,支架稳定性不够导致下沉或失稳等情况。

2.2.3构件受力、变形使内应力超越材料强度
构件受力来自受力因素,主要是拉伸(中、偏拉力),压缩来自中、偏压和局部压;弯曲来自少筋、适筋、超筋:剪切是由于少箍、适箍、冲切、扭转等状态;常见的变形有不均匀沉降、收缩和温度变形受到约束等状态所致。

2.2.4气候与环境影响
常见的是由于气候干燥或早期受冻所导致的裂缝,因此环境因素的变化差异是必然因素,其他有混凝土受腐蚀、地震、火灾袭击或构件表面受灼热、化学有害物侵蚀等影响。

裂缝常见表现总概括有:微裂缝、温度裂缝、收缩裂缝、荷载裂缝和地基变形裂缝五大类。

在施工期间形成的裂缝,多数是在混凝土未达到设计强度前出现。

3工程实例和检测方案及处理措施
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存在极其复杂的因素,除受结构荷载而产生的变形裂缝外,还与干湿、干缩、环境、腐蚀、施工、材料与级配等因素有着密切关系,发现裂缝应认真勘查,要作出勘查检查方案
有序检测,作出正确有效的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做出相应修复补强措施,达到结构安全、使用耐久,消除隐患,解除后顾之忧。

3.1工程实例
3.1.1工程概况:
建造在济南市槐荫区鞋业工业园区的xx皮鞋厂生产车间,长为48.22m,宽为18m,三层框架结构,总面积2630.88平方米.工程有煤炭部杭州设计院设计,亍2003年开工,与2004年竣工。

该工程中间设有混凝土柱为双跨连续梁,单跨粱为9m,梁宽0.25m,梁高0.80m,在中间结构验收前发现各层所有大梁均出现不同程度数条裂缝。

3. 1.2检测方案:
经赴现场勘查,我们针对此构件情况作出检测方案,首先对构件的强度进行非破损混凝土测强回弹.再对裂缝从位置、长度、宽度、深度、形态和数量进行检测,并作相应比对试验,具体方案概要如下:
a、用ht225w回弹仪进行梁混凝土测强检测
b、用数码相机对梁裂缝形态、数量进行自然记录
c、按照设计图标明粱裂缝的产生位置和走向
d、抽取有代表性的20%裂缝进行长度检测和裂缝间距测量
e、用kon-fk(a)型数显式裂缝宽度仪,选取30%的裂缝中间部位进行裂缝宽度测量;用kon-fsy裂缝深度仪对裂缝深度检测,在
此同时抽10%裂缝采用碳化深度比对试验,核准其裂缝深度正确性。

f、超声测试采用了两种办法对比:
1为平测法,在一条裂缝的中间及四分之一部位测试三点:
2为对测法,1点距底面及各检测点间隔均采用10mm。

3.1.3检测结果
1、经回弹法非破损测强,该混凝土强度均大于设计要求c25。

2、从现场裂缝观察,所产生的裂缝均与构件呈垂直状态,裂缝长度最长为10cm,宽度为0.05-21mm,深度为0.05—0.08mm。

3.1.4原因分析
根据裂缝出现的状况,设计院对该房结构进行一次全面复算,工程结构所需强度、抗剪、抗拉等应符合要求,为此在设计上无问题:对裂缝的发生部位与状况分析,认为属干缩裂缝,其主要因素是浇筑时水灰比过大,砂质细,碎石骨料级配不均,当时施工正值大热天气,气温达30℃以上,在天气干燥的情况下.没有很好养护,水分蒸发快,构件四失水而干缩裂缝。

该裂缝一般发生在终凝后出现,为浅表性裂缝。

3.1 . 5处理办法
(1)对该大粱大于0.2mm的缝用sjn-g环氧灌浆材料将裂缝密封,其小裂缝则用sj—601水泥改性界面剂净浆表面涂刷处理,使全部裂缝密封,同时增强粉刷砂浆与基层粘结力,其改性界面剂净浆配合比是:改性界面剂水泥1.5:1搅拌后作净浆涂刷处理。

(2)涂刷净浆待20分钟后再由1:2.5水泥多拉纤维抗裂砂浆分层压实抹光。

在粉刷后洒水养护,防止粉刷层面裂缝。

该大梁自处理后即进入机器没备安装和生产,直至现在再无裂缝出现,受到建设单位好评。

3.2处理结果
该大梁自处理后即进入使用,至今未再出现裂缝。

4. 小结
裂缝产生的原因较为复杂,因此在出现裂缝时一定要多角度对裂缝进行检测。

同时根据具体现状情况和有关施工设计资料,结合检测数据进行科学分析、综合评价,作出相应的修复增强处理,满足使用功能要求和工程结构的耐久性,消除隐患,有利工程为人类服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