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如何保护视力在中小学生群体里的近视眼越来越多了,教育部和卫生部的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学生的近视率已经居世界第二位,中小学生的近视率已经超过35%,我国青少年因近视而致盲的人数已经达到30万人。
所以,中小学生要注意预防近视。
近视分真假两种,先天遗传的近视是真性近视;后天伤害性的近视是假性近视。
真性近视与基因有关,其近视程度往往较重,也比较稳定。
假性近视则是后天不注意用眼卫生造成的。
伤害得越重,持续伤害的时间越长,近视程度越大。
真性近视不可能使视力恢复正常,假性近视只要在早期注意消除造成近视的因素,并注意眼的卫生保健,有可能使视力恢复正常。
如果视力已经下降,那就要毫不迟疑地到医院进行检查,确诊是真性还是假性近视。
如果是真性近视,又已经影响了学习,那就要佩带适度的凹透镜,从而矫正视力。
如果是假性近视,发病时间短,不要急于佩带近视镜,应该及时地纠正不良的读写习惯,减少对眼的伤害。
可以戴250度的轻度老花镜,抬头看远处的东西,每次半小时,一天两次,20天一个疗程。
还可以先向30厘米以内处看半分钟,再向15米以外远眺半分钟,如此反复交替,持续10分钟,每天2次,疗效也很好。
每晚远眺星斗半小时,疗效也可以。
近视的预防有5条:——看书写字的姿势要正确,眼与书本距离一般不小于30厘米。
——用眼时间不要过长,因为眼疲劳过度,难以恢复原有功能,眼球可能难以恢复原状。
——不在强烈光线或极暗光线下看书。
——躺着、走路、坐车、坐船不看书。
——坚持每天做两遍眼保健操。
随着电脑和网络的普及,小学生要防止干眼症。
此症又称为干燥性角结膜炎,由于专注屏幕,眨眼次数由正常每分钟22次降到每分钟7次。
干眼症严重耗损视力。
为了有效防止干眼症,小学生不要长时间注视电脑屏幕,每注视屏幕半小时,就要闭眼休息至少2分钟,做眼球转动。
用电脑时,眼球应该在电脑屏幕斜上方,打游戏机上瘾特别伤眼睛。
同时,小学生应保证充足睡眠,不吸烟,不喝酒,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以防止得干眼症。
一、转眼法选一安静场所,或坐或站,全身放松,清除杂念,二目睁开,头颈不动,独转眼球。
先将眼睛凝视正下方,缓慢转至左方,再转至凝视正上方,至右方,最后回到凝视正下方,这样,先顺时针转9圈。
再让眼睛由凝视下方,转至右方,至上方,至左方,再回到下方,这样,再逆时针方向转6圈。
总共做4次。
每次转动,眼球都应尽可能地达到极限。
这种转眼法可以锻炼眼肌,改善营养,使眼灵活自如,炯炯有神。
二、眼呼吸凝神法选空气清新处,或坐或立,全身放松,二目平视前方,徐徐将气吸足,眼睛随之睁大,稍停片刻,然后将气徐徐呼出,眼睛也随之慢慢微闭,连续做9次。
三、熨眼法此法最好坐着做,全身放松,闭上双眼,然后快速相互摩擦两掌,使之生热,趁热用双手捂住双眼,热散后两手猛然拿开,两眼也同时用劲一睁,如此3~5次,能促进眼睛血液循环,增进新陈代谢。
四、洗眼法先将脸盆消毒后,倒入温水,调节好水温,把脸放入水里,在水中睁开眼睛,使眼球上下左右各移动9次,然后再顺时针、逆时针旋转9次。
刚开始,水进入眼里,眼睛难受无比,但随着眼球的转动,眼睛会慢慢觉得非常舒服。
在做这一动作时,若感到呼吸困难,不妨从脸盆中抬起脸来,在外深呼吸一下。
此法,能洗去眼中的有害物质和灰尘,还对轻度白内障有效,并能改善散光、远视、近视的屈光不正程度。
坚持每天让孩子练习转眼球20下香菜虽是多种蔬菜的“配角”,但专家介绍它的保健和药用价值不可忽视。
香菜所含有的物质,可起到清热解表,防治荨麻疹和止痒的作用。
有研究资料证明,由于香菜含有多种维生素,它的清内热功能,对提高视力、减少眼疾具有很明显的作用,因此,建议人们常吃点香菜,以利清热解表提高视力饮食安全常识1.饮食安全知识:•不吃不新鲜的食物和变质食物。
•不吃来路不明的食物。
•注意食品保质期和保质方法。
•不自行采摘蘑菇和其他不认识的食物食用。
•加工菜豆、豆浆等豆类食品时,一定要充分加热。
•不吃发芽、发霉的土豆和花生。
•一定不要采摘和食用刚喷洒过农药的瓜果蔬菜。
食用蔬菜水果前要用清水浸泡一段时间,以去除果菜表面残留的农药。
•生熟食品分开存放。
•保持厨房清洁。
烹饪用具、刀叉餐具等都应用干净的布揩干擦净。
•处理食品前先洗手。
•动物身上常带有致病微生物,一定不要让昆虫、兔、鼠和其他动物接触食品。
•饮用水和厨房用水应保持清洁干净。
若水不清洁,应把水煮沸或进行消毒处理。
2.食物中毒防治措施(1)防止细菌污染。
购买盖有卫生检疫部门检疫图章的生肉。
做好食具、炊具的清洗消毒工作,生熟炊具分开使用。
(2)低温贮藏。
肉类食品应10℃以下低温贮藏,以控制细菌繁殖。
但海产品附着菌类可低温存活,故须沸水煮烫后食用。
(3)彻底加热。
加热可杀灭病原体及破坏毒素。
肉类食品必须煮熟、煮透,熟食应及时食用,剩饭剩菜要加热后再存放,食用前再重新加热。
3.食物中毒应急措施(1)停食——立即停止食用中毒食品。
(2)清肠——对患者采取催吐、洗胃、清肠等急救治疗措施。
(3)不擅自用药——反复呕吐和腹泻是机体排泄毒物的途径,所以在出现食物中毒症状24小时内,不要擅用止吐药或止泻药。
(4)补水——吐泻可造成脱水,须通过喝水或静脉补液及时补水。
(5)了解共食者——了解与中毒者一起进餐的其他人有无异常。
(6)上报——及时报告当地的食品卫生监督检验部门,采取病人标本,以备送检。
(7)现场处理——保护现场,封存中毒的食品或疑似中毒食品。
根据不同的中毒食品,对中毒场所采取相应的消毒处理。
小学生交通安全知识指挥灯信号绿灯亮时,准许行人通行;黄灯亮时,不准行人通行,但已进入人行道的行人,可以继续通行;红灯亮时,不准行人通行;黄灯闪烁时,行人须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通行。
人行横道信号灯绿灯亮时,准许行人通过人行横道;绿灯闪烁时,不准行人进入人行横道,但已进入人行横道的可以继续通行;红灯亮时,不准行人进入人行横道。
行人必须遵守的规定行人须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靠右边行走;穿越马路须走人行横道;通过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横道,须遵守信号的规定;通过没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道,要左顾右盼,注意车辆来往,不准追逐,奔跑;没有人行横道的,须直行通过,不准在车辆临近时突然横穿;有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的,须走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不准爬马路边和路中的护栏、隔离栏,不准在道路上推扒车、追车、强行拦车或抛物击车。
行走时,哪些情况最危险呢?(1)横穿马路很容易出危险。
(2)三五成群横着走在非人行道上,这样最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3)上、下班高峰过后,马路上车辆稀少,因为路中车少人稀思想麻痹。
麻痹加麻痹就等于危险。
(4)行走时一心两用,边走边看书,或边走边想问题,或边走边聊天,边走边玩……这样做,可能车子不来撞你,你倒自己去撞车子,因此也十分危险。
小学生安全知识——骑车安全(1)不满12周岁的孩子,不能在道路上骑车。
这是交通规则规定的。
(2)不打伞骑车。
(3)不脱手骑车。
(4)不骑车带人。
(5)不骑"病"车。
(6)不骑快车。
(7)不与机动车抢道。
( 8) 不平行骑车。
流感防治知识一、什么是流感?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简称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肌痛、乏力、鼻炎、咽痛和咳嗽,可有肠胃不适,早期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鉴别诊断困难。
流感能加重潜在的疾病(如心肺疾患)或者引起继发细菌性肺炎或原发流感病毒性肺炎,老年人以及患有各种慢性病或者体质虚弱者患流感后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病死率较高。
二、流感如何预防?由于流感是病毒性传染病,没有特效的治疗手段,因此预防措施非常重要。
主要预防措施包括:(一)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
(二)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
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三)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
流感患者在家或外出时佩戴口罩,以免传染他人。
(四)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五)每天开窗通风数次(冬天要避免穿堂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六)在流感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不得已必须去时,最好戴口罩。
(七)在流感流行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也可减少感染的机会或减轻流感症状。
卫生部制定了《中国流行性感冒疫苗预防接种指导意见》,已刊登在卫生部官方网站。
三、哪些人应该接种流感疫苗?流感疫苗由公民自费并自愿接种。
但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有关规定组织的群体性接种或应急接种的疫苗由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
一般来说,年龄在6个月以上,没有接种禁忌者均可自愿自费接种流感疫苗。
以下人群推荐接种:1、60岁以上人群;2、慢性病患者及体弱多病者;3、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特别是一线工作人员;4、小学生和幼儿园儿童;5、养老院、老年人护理中心、托幼机构的工作人员;6、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特别是出租车司机,民航、铁路、公路交通的司乘人员,商业及旅游服务的从业人员等;7、经常出差或到国内外旅行的人员。
四、什么人不能接种流感疫苗?怀孕3个月以上的孕妇应慎用流感疫苗。
此外,以下人群禁止接种流感疫苗:1、对鸡蛋或疫苗中其他成分过敏者;2、格林巴利综合症患者;3、怀孕3个月以内的孕妇;4、急性发热性疾病患者;5、慢性病发作期;6、严重过敏体质者;7、12岁以下儿童不能使用全病毒灭活疫苗;8、医生认为不适合接种的人员。
五、流感疫苗有哪几种,如何选择?目前在我国使用的流感疫苗有三种:全病毒灭活疫苗、裂解疫苗和亚单位疫苗,国产和进口产品均有销售。
每种疫苗均含有甲1亚型、甲3亚型和乙型3种流感灭活病毒或抗原组份。
这三种疫苗的免疫原性和副作用相差不大。
但需要注意的是,全病毒灭活疫苗对儿童副作用较大,12岁以下的儿童禁止接种此种疫苗。
六、何时接种流感疫苗为宜?效果如何?1、在流感流行高峰前1-2个月接种流感疫苗能更有效发挥疫苗的保护作用。
我国推荐接种时间为每年9至11月份。
由于每年疫苗所含毒株成分因流行优势株不同而有所变化,所以每年都需要接种当年度的流感疫苗。
我国属北半球国家,世界卫生组织每年初根据全球上个流行季节病毒的监测情况,推荐本年度北半球流感疫苗组份,由厂家组织疫苗生产。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2005-2006年流感流行季节北半球疫苗成分包括:甲/新喀里多尼亚/20/99(H1N1)类似株甲/加利福尼亚/7/2004(H3N2)类似株乙/上海/361/2002类似株2、流感疫苗接种对于甲、乙型流感具有一定的保护性。
但对禽流感没有预防效果。
七、接种流感疫苗可能发生哪些副作用?全病毒灭活疫苗、裂解疫苗和亚单位疫苗的成分都没有感染性,不会引起流感,但是接种疫苗后有可能发生与疫苗接种无关的偶合性呼吸道疾病。
局部反应:注射部位短暂的轻微疼痛、红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