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海市宝山区高考化学二模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毎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甲状腺大的病人需要多吃海带,这是因为海带中含有较多的()A.氯元素B.钠元素C.碘元素D.铁元素【答案】C。
【解析】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甲状腺肿大,碘的摄入主要是通过食用海产品和加碘盐食,故选C。
2.酸雨的pH值是()A.<7 B.<6.5 C.<6 D.<5.6【答案】D【解析】正常雨水溶有二氧化碳,饱和二氧化碳溶液的pH=5.6,酸雨溶有二氧化硫、硝酸等,酸性较强,则pH小于5.6,故选D。
3.属于工业固氮的是()A.N2与O2反应生成NOB.由NH3转变成NH4HCO3C.N2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H3D.豆科植物的根瘤吸收氮【答案】C【解析】工业固氮是人为将空气中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的过程.A、N2+O22NO,属于自然固氮,故A错误;B、由NH3转变成NH4HCO3,显然是含氮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不符合氮的固定定义,故B错误;C、工业上将N2合成氨,N2→NH3,氮气是单质,是游离态的氮,转变为化合态NH3,符合氮的固定定义,属于工业固氮,故C正确;D、豆科植物根瘤菌将N2转化为氮肥,是将空气中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的过程,属于生物固氮,故D错误;故选C。
4.有关HF和HCl判断正确的是()A.键长:HF>HClB.键能:HF>HClC.稳定性:HCl>HFD.共用电子对偏移程度:HCl>HF【答案】B【解析】A、原子半径越小,共价键的键长越短,原子半径:F<Cl,则键长:HF <HCl,故A错误;B、原子半径越小,共价键的键长越短,共价键键能越大,原子半径:F<Cl,则键能:HF>HCl,故B正确;C、共价键键能越大,共价键越稳定,则稳定性:HCl<HF,故C错误;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原子吸引电子能力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F>Cl,吸引电子能力:F>Cl,则共用电子对偏移程度:HCl<HF,故D错误;故选B。
5.不能用来鉴别乙醛、乙酸的试剂是()A.水B.石蕊试液C.银氨溶液D.新制的氢氧化铜溶液【答案】A【解析】A、二者都易溶于水,没有明显不同现象,不能鉴别,故A选;B、乙酸具有酸性,可使紫色石蕊变红,可鉴别,故B不选;C、乙醛含有醛基,与银氨溶液反应有银镜现象生成,而乙酸不反应,可以鉴别,故C不选;D、乙醛含有醛基,与新制氢氧化铜浊液有砖红色沉淀生成,乙酸能与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盐,溶液呈蓝色,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D不选;故选A。
6.将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分离的方法是()A.分液B.结晶C.纸层析D.过滤【答案】A【解析】解: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分层,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而结晶、层析法和过滤与物质的溶解性有关,分别用于分离可溶性或不溶的固体或离子,只有A 正确,故选A。
7.按照有机物的命名规则,下列命名正确的是()A.1,2﹣二甲基戊烷B.2﹣乙基丁烷C.3﹣乙基己烷D.3,4﹣二甲基戊烷【答案】C【解析】A、主链选择错误,烷烃中1号碳上无甲基,正确命名为:3﹣甲基己烷,故A错误;B、主链选择错误,烷烃中2号碳上无乙基,正确的命名为:3﹣甲基戊烷,故B 错误;C、名称符合系统命名方法,故C正确;D、编号错误,应从靠近支链一端开始,正确的命名为:2,3﹣二甲基戊烷,故D错误;故选C。
8.下列试剂中,可以鉴别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是()A.澄清石灰水B.品红溶液C.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D.硝酸银溶液【答案】B【解析】A、二氧化碳、二氧化硫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不能用澄清石灰水鉴别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故A错误;B、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二氧化碳没有漂白性,所以品红溶液能鉴别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故B正确;C、二者的水溶液都呈酸性,可使蓝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鉴别,故C错误;D、通入硝酸银溶液,虽然二氧化硫可被氧化,但都没有沉淀生成,故D错误.9.某老师批阅学生实验报告,下列哪些学生是以科学的态度记录实验数据的()A.甲学生用电子天平称取NaOH固体1.220gB.乙学生用广泛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性:pH=14.5C.丙学生用碱式滴定管取25.0mL 0.1mol/L的盐酸D.丁学生用50mL 量筒量取46.70mL浓盐酸【答案】A【解析】A、甲学生用电子天平称取NaOH固体1.220g,故A正确;B、广泛pH试纸的读数只能读出整数,且读数范围为0﹣14,无法读出14.5,故B错误;C、滴定管最小读数为0.01mL,盐酸为酸,应该用酸式滴定管,故C错误;D、量筒的最小读数为0.1ml,无法量取46.70mL的浓盐酸,故D错误;故选A。
10.下列事实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A.氯化铝溶液蒸干后灼烧得不到无水氯化铝B.氯化铁溶液常用作制印刷电路板的腐蚀剂C.常用热的纯碱溶液除去油污D.长期施用硫酸铵易使土壤酸化【答案】B【解析】A、氯化铝水解生成氢氧化铝和HCl,加热HCl挥发促进水解,最终得不到无水氯化铝,故A不选;B、氯化铁溶液与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与盐类水解无关,故B选;C、纯碱为Na2CO3,在溶液中水解显碱性,加热碱性增强,而油脂属于酯类,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故纯碱能去油污,故C不选;D、铵根离子在溶液中会水解显酸性,所以长期施用硫酸铵易使土壤酸化,故D故选B。
11.下列物质的工业生产原理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氨气B.纯碱C.硫酸D.烧碱【答案】B1:氧化还原反应.【解析】A、工业制用氮气与氢气反应制取氨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选;B、氨碱法生产纯碱涉及的方程式为:NH3+CO2+H2O+NaCl NaHCO3+NH4Cl、2NaHCO3Na2CO3+CO2↑+H2O,这几个方程式中都没有电子的转移,所以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故B选;C、硫酸工业中存在S~SO2~SO3的转化,化合价发生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故C不选;D、工业制取烧碱涉及的反应为:2NaCl+2H2O Cl2↑+H2↑+2NaOH,该反应中有电子的转移,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选;故选B。
12.用如图所示装置电解氯化钠溶液(X、Y 是碳棒).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X电极为阴极B.Y电极为负极C.X电极表面发生氧化反应D.Y电极表面有氯气生成【答案】C【解析】A、X连接电源的正极,为电解池的阳极,故A错误;B、Y为阴极,故B错误;C、X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氯离子被氧化,故C正确;D、Y为阴极,表面生成氢气,故D错误;13.在密闭容器中,反应2SO2(g)+O2(g)=2SO3(g)达到平衡后,若将容器体积缩小一半,对反应产生的影响是()A.V(正)减小,V(逆)增大B.V(正)增大,V(逆)减小C.V(正)、V(逆)都减小D.V(正)、V(逆)都增大【答案】D【解析】解:若将容器体积缩小一半,则压强增大,气体的浓度增大,单位体积活化分子的数目增多,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故选D。
14.布洛芬片常用来减轻感冒症状,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布洛芬的分子式为C13H18O2B.布洛芬与苯乙酸是同系物C.1mol 布洛芬最多能与3mol 氢气发生加成反应D.布洛芬在苯环上发生取代反应,其一氯代物有4种【答案】D【解析】A、由结构简式可知布洛芬的分子式为C13H18O2,故A正确;B、含有一个苯环、一个羧基,与苯乙酸是同系物,故B正确;C、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只有苯环,则1mol 布洛芬最多能与3mol 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故C正确;D、结构对称,则布洛芬在苯环上发生取代反应,其一氯代物有2种,故D错误.故选D。
15.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溶液时,下下列因素会导致溶液浓度偏高的是()A.溶解时有少量液体溅出B.洗涤液未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C.容量瓶使用前未干燥D.定容时液面未到刻度线【答案】R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解析】A、溶解时有少量液体溅出,n偏小,则浓度偏低,故A不选;B、洗涤液未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n偏小,则浓度偏低,故B不选;C、容量瓶使用前未干燥,对实验无影响,故C不选;D、定容时液面未到刻度线,V偏小,则导致溶液浓度偏高,故D选;故选D。
16.下列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最小的是()A.10L0.10mol/LCH3COOH 溶液B.2L 0.05mol/L H2SO4溶液C.lL0.10mol/LHNO3溶液D.2L0.1mol/LHCl溶液【答案】5C: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D5: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解析】解:B、C、D中为强酸,B、C、D中氢离子浓度分别为0.05mol/L×2=0.1mol/L、0.1mol/L、0.1mol/L,只有A中醋酸为弱酸,不能完全电离,则氢离子浓度小于0.1mol/L,故选A。
17.等量的铁粉分别与足量的盐酸、水蒸气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则在相同的条件下,产生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1:1 B.3:4 C.2:3 D.4:3【答案】B【解析】解:令Fe的物质的量为1mol,则:Fe +2HCl FeCl2+H2↑1mol 1mol3Fe+4H2O(g)Fe3O4+4H21mol mol,相同条件下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则两反应中生成氢气体积之比为1mol:mol=3:4,故选B。
18.25℃时,将10mL质量分数为50%(密度1.4g/mL)的硫酸稀释成100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纯硫酸的摩尔质量为98B.上述100mL稀硫酸中含溶质14gC.上述稀释过程所需要的蒸馏水为90mLD.质量分数为50%的硫酸物质的量浓度为7.14mol/L【答案】D【解析】A、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所以硫酸的摩尔质量为98g/mol,故A 错误;B、c===7.14mol/L,而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所以上述100mL稀硫酸中含溶质7.14mol/L×0.01L×98g/mol=6.99g,故B错误;C、上述稀释后溶液的密度不知,所以无法求所需要的蒸馏水的质量,故C错误;D、根据c===7.14mol/L,所以质量分数为50%的硫酸物质的量浓度为7.14mol/L,故D正确;故选D。
19.溶质都为1mol的NaHCO3溶液和Ba(OH)2溶液混合,能完整表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CO32﹣+Ba2+BaCO3B .HCO3﹣+OH﹣H2O+CO32﹣C .HCO3﹣+Ba2++OH﹣H2O+BaCO3D .2HCO3﹣+Ba2++OH﹣BaCO3+2H2O+CO32﹣【答案】C【解析】解:溶质都为1mol的NaHCO3溶液和Ba(OH)2溶液混合,氢氧根离子过量,反应生成碳酸钡、NaOH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Ba2++OH﹣=H2O+BaCO3,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