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建筑结构检测与鉴定》课程考核要求说明:本课程考核形式为提交作业,完成后请保存为WOR2D003 格式的文档,登陆学习平台提交,并检查和确认提交成功(能够下载,并且内容无误即为提交成功)。
一.作业要求1. 计算题可参考相关教材、标准、规范和规程,应有完整的计算过程。
2. 实习报告提交提纲即可,但提纲内容应简单、具体。
3. 请独立自主完成作业。
二.作业内容1. 问答题(每题5 分,共30分)(1)哪些情况下需要对建筑结构进行检测与鉴定?答:(1)对在建或既有结构出现缺陷或异常或对质量存疑的,(2)受灾后的结构如(火灾、地震、爆炸、撞击等),(3)工程改扩建、加固等施工工程,(4)达到设计使用年限且还要继续使用的工程.(2)应从哪几个方面完整描述混凝土结构上的裂缝形态?其中最重要的是哪个方面?答:(1)裂缝发生在构件上的部位,裂缝的数量和疏密程度,裂缝的分布状态,(2)裂缝的表面宽度和长度,以及裂缝的深度,(3)裂缝的走向(竖向、横向、纵向、斜向、沿钢筋走向…),(4)裂缝的形式(上宽下窄、下宽上窄、枣核型、八字型…),(5)裂缝是表面裂缝、深度裂缝?是否有析出物?是否引起材料剥落?6)裂缝随时间的发展。
最重要的是裂缝宽度。
(3)砌体结构检测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砌体结构的检测内容主要有强度和施工质量。
其中强度包括砌块强度、砂浆强度及砌体强度;施工质量包括组砌方式、灰缝砂浆饱满度、灰缝厚度、截面尺寸、垂直度及裂缝等。
(4)建筑结构检测类型有哪些?答:(1)建筑结构工程质量检测,针对新建工程施工和通过验收不满两年两个阶段;(2)既有建筑结构性能检测,针对建成两年以上且投入使用的工程。
(5)混凝土结构构件安全性鉴定有哪几个检查项目?答:(1)承载力;(2)构造;(3)位移或变形;(4)裂缝。
(6)A B C类建筑的后续使用年限分别是多少年?A类、B类、C类、D类表示建设单位的文件资料、监理单位的文件资料、施工单位的文件资料。
建筑工程资料分别用大写的英文字母“ A”、“ B'、“ C”、“ D”来表示建设单位的文件资料、监理单位的文件资料、施工单位的文件资料。
即分别编为 A 类、B类、C 类、D类等4大类资料。
对于 A 类资料中所含的8 小类资料,分别按照A1、A2、A3、A4、A5、A6、A7、A8 的顺序来依次排列编号;B 类资料中所含的4 小类资料,分别按照B1、B2、B3、B4 的顺序来依次排列编号;C 类资料中所含的9 小类资料,分别按照C1、C2 C3 C4 C5 C6 C7 C8 C9的顺序来依次排列编号;D类资料中所含的3 小类资料,分别按照D1、D2、D3 的顺序来依次排列编号。
2. 分析题(10 分)分析下图混凝土现浇板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
1•混凝土的收缩众所周知,混凝土引起收缩的原因,在硬化初期主要是由于水泥的水化作用, 形成一种新的水泥结晶体,这种结晶体化合物较原材料体积小,因而引起混凝土体积的收缩,即所谓的凝缩,后期主要是混凝土内自由水蒸发而引起的干缩•而且,如果混凝土处在一个温差变化较大的环境下,将会使其收缩更为加剧。
目前,以我市的住宅建设为例,钢筋混凝土现浇板中的裂缝,大部分是由于混凝土的收缩原因引起的•由于混凝土自身在硬化过程中存在凝缩和干缩,加上我市在一年中的气温相差较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超过35OC,而到冬季最低气温达-10oC(参考有关资料),相差45。
C,而混凝土的膨胀系数为10-5/0C,所以,经过一年的夏冬交替,混凝土的温差应变可达400u &以上考虑到柱.墙对现浇板的约束系数为0.25---0.35,混凝土的结构温差应变约为60---110u &因此,钢筋混凝土现浇板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出现裂缝。
2•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在住宅建设中,也有一部分钢筋混凝土现浇板出现的裂缝,是由于用来制作现浇板的原材料质量不合格所造成的•如水泥凝结或膨胀不正常,则产生既短又不规则的裂缝,这种裂缝多产生在混凝土硬化的早期;如果骨料中含泥量过多,则随着混凝土的干燥,会产生不规则的网状裂缝;有时碱----骨料反应,也会引起裂缝•3. 施工的缺陷在住宅建设中,有相当一部分的钢筋混凝土现浇板出现裂缝,是由于施工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这些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达不到设计要求, 现浇板的厚度不够,钢筋的放置不到位,配筋量的不足等均会造成现浇板的挠度过大,从而引起它在受弯抗拉处产生裂缝;刚浇筑的混凝土板也会因模板支撑下沉,使楼板挠度加大,拆模后也会出现裂缝;特别是对于阳台•雨蓬.挑檐等悬臂构件,往往由于工人在浇灌混凝土过程中,将板上的负弯矩钢筋踩倒,使构件不能承受负弯矩从而引起裂缝,严重的甚至于引起这些构件断裂。
4•荷载的作用在住宅建设中,也有少部分钢筋混凝土现浇板的裂缝,是由于荷载作用方面的原因引起的•由于设计人员在进行现浇板的配筋计算过程中,通常只是根据其承载能力来确定配筋量的,而往往忽略了对板在正常使用阶段由其承受的荷载而引起的挠度及裂缝宽度的验算,由此而引起裂缝的产生,这些裂缝有时也会超过规范的最大允许值,这也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5. 设备专业的影响在住宅建设中,钢筋混凝土现浇板的裂缝也有一部分是受设备专业的影响引起的•目前,在楼房的设计中,设备专业特别是电气专业,大多将照明.有线电视.通讯等所需的管线直接敷设于现浇板中,而且有时集中于某一处现浇板中的管线多达7----8根,并且这些管线的直径多为2---3CM,由此就会使该处的现浇板厚度大大削弱,从而引起现浇板在该处开裂6. 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在住宅建设中,也有相当一部分的钢筋混凝土现浇板的裂缝,是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而造成的•以我市为例,我市的建筑场地约80%为软土场地,其层理构造一般为:表面1--1.5米为粘土,第二层为淤泥或淤泥质土.厚度为6--25米,其下为承载力较高的粘土层,故我市大部分四层以上的住宅均采用桩基,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低于四层的住宅楼采用扩展基础,在我市的这种地质情况下,如果采用这种基础形式,则对于那些相对较长的条式楼来说,要想保正它们沉降均匀是相当困难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有时也会由于基础的不均匀沉降,而引起楼房的拉裂和钢筋混凝土现浇板的开裂•3. 计算题(30分)某框架柱回弹记录如下表框架柱回弹记录表框架柱平均碳化深度为6.0mm试计算框架柱混凝土强度推定值。
提示:(1)参考《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11 ;(2)测区平均回弹值R平均碳化深度d与测区强度换算值f cU的关系曲线(泵送混凝土)为:c 1.9400 ( 0.0173d)f cu = 0.034488R 10(3)测区强度换算值的平均值计算公式n(f cU,i)2 n(m f Cu)2(4)构件测区强度换算值标准差计算公式:s c U -------------------------cu* n 1(5)构件混凝土强度推定值计算公式:f cue m f c 1.645s f c1 f cu f cu①测区平均回弹值为去掉3个最大值和3个最小值,用剩下的值求得平均值。
分别为:R仁34.8,R2=35.0, R3=34.2, R4=35.8, R5=36.1, R6=36.9, R7=36.4,R8=35.7,R9=36.3, R10=37.4。
②根据《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11查表得出测区强度换算值分别:26.6,26.9,25.7,28.1,28.6,29.7,29.0,28.0,29.2,30.6 。
③测区强度换算值的平均值为:28.24④测区强度换算值标准差为:1.503477⑤该框架柱混凝土强度推定值为:fcu,e mfc 1.645sfc=28.2-1.645*1.50=25.7MPa 。
4 •实习报告(30分)到建筑工程质量检测鉴定机构或在建工程现场实习,了解或参与相关检测鉴定工作,提交相应结构检测报告提纲。
提纲主要包含以下内容(每项内容应简单、具体):(1)工程名称;(2)检测项目;(3)检测方法;(4)检测仪器(设备、工具);(5)检测依据;(6)抽检方案与数量;(7)检测结果;(8)检测结论。
实习报告: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病房楼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报告一、工程名称: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病房楼主体工程二、检测项目:1、柱、梁、板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检测;2、砌体砌筑砂浆强度检测;3、混凝土现浇板厚度尺寸检测;4、楼层层高检测。
三、检测方法:1、回弹法分别对每层混凝土抗压强度进行现场检测。
2、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
3、采用测厚仪测量现浇结构构件厚度尺寸。
4、采用测距仪检测结构层高。
四、检测仪器(设备、工具):检测仪器设备:混凝土检测仪器设备、砌体检测仪器设备、尺寸偏差测量仪器、楼板测厚仪、混凝土钻芯机、酚酞溶液、碳化深度测量仪、游标卡尺、钢卷尺、激光测距仪等。
五、检测依据:1、设计图纸及相关技术资料;2、《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3、《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 ;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5、《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315-2000;6《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 / T136-2001;7、其它相关技术标准及通过鉴定的新检测方法或科研成果等等。
六、抽检方案与数量:1 、将本工程五、六、七、八层柱、梁、板分别作为一个检验批,在检验批内采用回弹法分别对每层混凝土抗压强度进行现场检测。
2、砌体现场检测,依据《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技术规程》检测方法,将本工程五、六、七层砌体分别作为一个检验批,在每个检验批内随机抽取2个构件,对砌筑砂浆强度进行现场检测。
3、现浇结构构件厚度尺寸检测按楼层、结构缝或施工段划分检验批,在检验批内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规定确定抽查数量,采用测厚仪测量。
4、结构层高按建筑总层数抽查50滋层且不少于2层抽查,每层抽取1个检验批,每个检验批抽取三个检验间,采用测距仪检测。
本工程构件检测数量一览表七、检测结果:结果:抽测55个点,符合规范要求(正负误差10mm内)26个点,占47.3%;超过规范要求29个点,占52.7%。
其中正超29个点,负超0个点。
检测结论:符合验收标准。
八、检测结论:1、该工程柱、梁、板混凝土抗压强度符合设计要求;2、砌体砌筑砂浆抗压强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3、该工程混凝土现浇板厚度尺寸符合设计要求;4、该工程楼层层高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