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毕业项目2013 届论文题目:浅谈企业负债经营及风险控制专业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摘要负债经营,也称举债经营,是企业通过银行存款、发行债券、租赁和商业信用等方式筹集资金,扩大规模,是企业进一步发展的一种经营方式。
企业负债经营具有融资快、融资成本低、资金灵活、程序便捷的特点,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为企业带来新的发展生机和巨大的经济利益,当然,收益与风险并存,负债经营一旦运用不当,就会为企业财务运行带来风险。
本文在对企业负债经营的利与弊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企业负债经营风险控制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企业;负债经营;风险控制目录(一)研究背景 (2)(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3)二、企业负债经营的相关概述 (3)二、企业负债经营的利与弊 (5)(一)负债经营的“利” (5)1.负债经营弥补经营资金不足 (5)2.负债经营产生杠杆效益 (5)3.债务经营风险成本较低 (6)4.债务经营有利于企业控制权的稳定 (6)5.举债效应 (6)(二)企业负债经营的“弊” (6)1.债务风险 (6)2.再筹资风险 (7)3.企业股票价格降低的风险 (7)4.代理成本提高的风险 (7)三、负债经营风险的成因分析 (7)(一)资本结构不合理 (7)(二)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决策 (8)(三)负债规模 (8)(四)其他成因 (8)五、企业负债经营的风险控制策略 (8)(一)合理控制企业负债的规模,完善企业负债结构 (8)(二)选择合适的筹资渠道 (9)(三)考虑企业的负债能力,加强企业的还款能力 (9)(四)加强对企业借入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利用率 (9)(五)适度利用财务杠杆作用 (9)(六)建立健全企业财务风险抵抗制度 (10)七、结束语 (10)一、绪论(一)研究背景由于企业经营不善、制度改革跟不上以及相应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不完善,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爆发后,使企业不良负债问题以及我国经济建设和金融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潜在危机暴露出来,这些问题成为我国经济稳定、健康、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不合理的负债经营易造成企业、财政、金融连环风险。
由于企业负债比率高、经济效率较低,会减少上缴利税,减少国家财政收入,造成国家财政困难:同时企业的高负债率及低经济效益会造成银行呆帐,增加银行的不良资产和风险,易引起银行的支付危机,而形成“企业债务危机——银行支付危机——金融危机——金融危机跨越国界”的连锁反应,引起国家和地区金融动荡,影响社会和国家安全。
同时不合理的负债经营不利于实现国有企业的三年脱困目标,不利于企业在我国加入WTO后参与国际竞争.企业保持合理的负债经营状态关系到经济的稳定、持续、健康发展,影响着我国的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负债经营是企业采用各种合法手段,如银行借款、商业信用、横向融通或发行债券等形式筹集资金银行借款、商业信用、经济活动,并运用这些资金从事生产活动,使企业资产得到补偿、增值和更新的经营手段方法。
负债经营具有资本集约性和经营风险分散性的特点。
资本集约性决定了发展负债经营可有效地利用闲散资金发展经济;经营风险分散性又决定了发展负债经营可有效地减少企业投资的盲目性。
负债经营运用得当可以给企业带来财务杠杆利益;运用不当则会产生财务风险,使企业陷入困境。
对于负债经营的企业来说,有效地控制和规避经营风险至关重要。
因此,研究负债经营对国家经济体制改革、金融财政安全和经济持续稳定较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正确有效地制定和实施经营、投资、融资和分配策略,这是企业合理负债经营的重要条件,也是从微观环境上保持国家金融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而合理有效的经营、投资、融资和分配策略的制定及实施依赖于对企业负债经营状态的准确合理的评价和辨识,因此,企业合理负债经营的状态辨识和转移的研究对我国企业经营绩效改善、经营机制转变、经济体制改革、金融财政安全和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负债经营是企业筹措资金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商品经济的产物,是现代企业迅速发展的必由之路,适度的负债经营有利于实现企业财富最大化的目标。
企业经营者应学会在不同的环境下采取随机应变的财务策略,充分发挥负债经营的优势,合理规避负债经营所带来的风险。
二、企业负债经营的相关概述企业负债经营分为三个类型:一是积极负债,是企业为了扩大规模、拓展市场,增加企业经营活力而采取的筹集资金的行为。
二是消极负债,是企业受多种因素影响,例如企业信誉降低、负债还款率下降,企业进入消极经营状态中的负债行为。
三是被动负债,是指企业因经营不善,投资失败等原因无力偿还到期债务本息情况下出现的负债行为,此时企业将进入新债还旧债的恶性循环之中。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负债方式都会不同程度地对企业的财务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构成财务风险。
风险是通过企业债务成本与企业总资本的比率来体现的,负债增加企业负担就会加重,企业运营风险就会加大, 企业负债过重或者不合理使用就有可能造成企业的生存危机, 所以正确处理企业负债经营和财务风险的关系对于企业发展和生存是至关重要的。
三、案例分析前段时间,国内第五大IT分销商仪科惠光公司突然倒闭,引起众多人士的关注。
仪科惠光成立于1997年,当年通过代理IBM产品,推出立足二三级市场、面对中小经销商的“黄金渠道”计划,销售额一举突破1500万元。
此时,仪科惠光开始定位于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化服务,并通过发展连锁的方式迅速扩张,最大规模时已突破200家连锁企业。
高速扩张策略带来了企业的巨大发展,到2000年仪科惠光的营业收入达到4.5亿元,成为国内IT分销商中的佼佼者。
由于自身资金积累不足,为保持快速发展,仪科惠光长期处于负债经营状态,其间也曾尝试解决资金问题,与境外投资商广泛接触,但就在此时,一家供应商因货款拖欠问题,将仪科惠光告上法庭。
脆弱的债务链开始断裂,供应商纷纷停止供货,要求兑付欠款,企业陷入停顿状态。
2001年8月13日,仪科惠光被查封。
总裁林晓志失踪。
由以上案例我们可以得到企业负债筹资的几个关键点:1.导致负债经营失败的首要原因是缺乏稳健意识。
负债经营是一种风险很大的经营方式,负债经营的企业应具有很强的冒险意识,但有些却在经营观念上存在问题:有的只看到成绩,忽视风险;有的则经不住诱惑,盲目负债;有的钻社会信用水平低的空子,盲目借贷。
用他人的资金为自己赚钱当然具有很强的诱惑力,但人们往往对负债经营失败的后果估计不足。
中科健便是这样的典型例子。
负债经营失败的直接后果是倒闭,更为严重的是它将影响你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的商业信用,进而影响到你的再融资能力。
2.行为过于冒险是负债经营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负债经营特别需要能够有效防范财务危机的措施,可很多企业常常没有,或自认为有却不足以防范风险。
人们常常忽视负债经营的基本条件:有好项目.未来看好,利润有相对保障;有相当多的资产可重组,一旦投资项目出现麻烦,可通过重组资产偿还借贷;有良好的再融资环境。
负债经营的关键不是能否筹集到资金,而在于是否有强大的再融资能力。
负债经营本身不存在优劣特征,企业家需要的是重视其中的风险,并积极探寻防范风险的有效措施,不断发现风险的苗头。
及时将其化解。
3.市场占有率和利润对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意义。
对中小企业来说,利润往往比市场占有率重要,因为其整体实力弱,后备资源比不上大公司雄厚。
对市场占有率的极力追求就是对大公司市场地位的公然挑战,公开而盲目地树敌不是良策。
中小企业应该以利润为主要目标,积累实力,增强抗风险的能力。
4.风险是负债经营的第一要素。
对风险应该严加注意,建立风险防范体系。
风险往往在环境好的时候被掩盖,在环境差的时候则暴露无遗,并且往往表现为“雪上加霜”,伴随着致命的结局。
5.及时调整策略。
一般来说,企业应该在快速发展之后进入一段稳健的发展时期,以巩固成果。
如果企业快速发展主要得力于内部管理,一般不会遇上严重的生存危机;如果企业的快速发展是得力于外在环境,那么往往会忽视管理水平的提高,一旦环境恶化,就会有致命伤。
二、企业负债经营的利与弊(一)负债经营的“利”1.负债经营弥补经营资金不足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资金是必不可少的, 只凭借企业自筹资金和企业资本的原始积累无法满足企业高速发展和规模扩大的需要,为了使企业在竞争过程中更加具有优势和竞争力, 负债经营则成为经营者的不二之选。
2.负债经营产生杠杆效益财务杠杆效益是指利用债务筹资带来的收益。
企业的资本结构中, 在债务比重确定时,企业所承担的债务利息是固定的,当企业经营利润额增大时,每一元利润所负担的债务利息就会相对降低,此外, 如果企业税前利润一定且资本利润率大于负债率时, 加大企业资本结构中负债比率的同时就等于加大资本的利润率,从而使企业获得额外的经济效益。
3.债务经营风险成本较低投资活动中风险与收益往往成正比,从经济投资的角度来分析,债权性投资相对于股权性投资来说风险小, 投资回报比较固定, 投资回报率较低,所以企业负债的成本低于权益性负债的成本。
同时,负债经营也可以从“减税”中获得效益。
4.债务经营有利于企业控制权的稳定企业面临筹资的决策时会有多种方案,负债筹资是相对成本较低的方式, 如果企业以发行股票等权益性资本的方式进行筹资, 不仅加大了资本筹集的成本,分散股权,可能会产生影响公司股份和控制权的连带反应,不利于企业股权的控制,而负债资本的筹集的来源即债权投资者则无权干涉企业的经营活动和决策。
5.举债效应负债经营的“举债效应”,在通货膨胀时期负债经营会出现“举债效应”,无论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企业负债的数额以账面价值为准,不随着货币的升值和贬值而变化,是固定的,那么在通货膨胀时期,货币贬值,通货膨胀率越高, 企业负债经营活动中获得的货币贬值利益就越大,这就是经济学中所说的“举债效应”。
(二)企业负债经营的“弊”1.债务风险企业负债经营过程中的债务资本按照法律规定在到达合同期限时企业有偿还的法定责任和义务。
假如企业用其资本投资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 企业的短期资金运作不当,或者企业财务状况恶化等情况发生, 就会使企业资金紧张、无力偿还债务,从而造成债权人的权益损害,影响企业的经营信誉,同时有可能使企业面临更为严峻的后果。
2.再筹资风险企业负债的债务偿还率直接关系到再次筹资,如果企业经营状况良好,能够按期足额偿还债务, 那么再次筹集债务资本会比较轻松,反之,到期的企业债务不能足额偿还,会影响企业的信誉,进而影响再筹资。
3.企业股票价格降低的风险负债经营会影响到企业股票价格和股东的直接收益。
企业的负债经营过程中,资本结构中的负债比例增加,当资金成本率大于利润率时,企业为了足额偿还债权人的本息, 经营者会从股东的权益中分出一部分,从而股东的权益就会减少,股票的市场价格就会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