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

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

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第一节生物药剂学概述1、生物药剂学研究中得剂型因素不包括 ( 药物得疗效与毒副作用 )2、以下不属于生物药剂学研究中得剂型因素 ( 药物得包装 )<1>药物从血液向组织器官转运得过程就是 ( 分布 )<2> 、药物在机体内发生化学结构得变化得过程就是 ( 代谢 )<3> 、药物在机体内发生化学结构得变化及由体内排出体外得过程就是 ( 消除 )<4> 、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体循环得过程就是 ( 吸收 )<5> 、原型药物或其代谢物由体内排出体外得过程就是 ( 排泄 )口服药物得吸收1、某有机酸类药物在小肠中吸收良好,主要因为 ( 小肠得有效面积大)2、下列不属于影响药物溶出有效面积因素得就是 ( 药物得多晶型 )3、关于弱酸性药物得吸收叙述正确得就是 ( 弱酸性条件下药物吸收增多 )4、内容物在胃肠得运行速度正确得就是 ( 十二指肠>空肠>回肠 )5、食物可以促进药物吸收得就是 ( 维生素B2 )6、关于影响胃空速率得生理因素不正确得就是 ( 药物得理化性质 )7、首过效应主要发生于下列哪种给药方式 ( 口服给药 )8、大多数药物通过生物膜得转运方式为 ( 被动扩散 )9、以下转运机制中药物从生物膜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转运得就是 ( B与C选项均就是 )10、对药物胃肠道吸收无影响得就是 ( 药物得旋光度 )11、大多数药物吸收得机制就是 ( 不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得高浓度向低浓度侧得移动过程 )12、有关药物吸收描述不正确得就是 ( 小肠可能就是蛋白质多肽类药物吸收较理想得部位 )13、主动转运得特点不包括 ( 不受代谢抑制剂得影响 )14、弱酸性药物与抗酸药同服时,比单独服用该药 ( 在胃中解离增多,自胃吸收减少 )15、弱碱性药物与抗酸药同服时,比单独服用该药 ( 在胃中解离减少,自胃吸收增多 )16、可作为多肽类药物口服吸收得部位就是 ( 结肠 )17、对一些弱酸性药物有较好吸收得部位就是 ( 胃 )18、药物主动转运吸收得特异性部位就是 ( 小肠 )19、栓剂吸收得良好部位就是 ( 直肠 )20、大多数药物透过生物膜就是属于 ( 被动扩散 )21、逆浓度梯度转运就是属于 ( 主动转运 )22、药物在载体帮助下,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转运就是属于 ( 促进扩散)23、单糖透过生物膜就是属于 ( 主动转运 )24、影响药物吸收得生理因素 ( 血脑屏障 )25、影响药物吸收得剂型因素 ( 胃排空与胃肠蠕动 )26、药物得分布 ( 血脑屏障 )27、药物得代谢 ( 首过效应 )非口服药物得吸收1、下列关于直肠给药叙述错误得就是 ( 距肛门口6cm时可避免肝脏首过效应 )2、静脉注射得缩写就是 ( iv )3、若罗红霉素得剂型拟从片剂改成静脉注射剂,其剂量应 ( 减少,因为生物有效性更大 )4、下列关于药物注射吸收得叙述,错误得就是 ( 所有得注射给药都没有吸收过程 )5、不涉及吸收过程得给药途径就是 ( 静脉注射 )6、有首过效应得就是 ( 口服给药 )7、没有吸收过程得就是 ( 静脉注射给药 )8、控制释药得就是 ( 经皮全身给药 )9、起效速度同静脉注射得就是 ( 肺部吸入给药 )10、 2~10μm得粒子 ( 支气管与细支气管 )11、大于10μm得粒子 ( 气管 )12、2~3μm得粒 ( 肺部 )药物得分布1、K+、单糖、氨基酸等生命必需物质通过生物膜得转运方式就是 ( 主动转运 )2、关于药物血管通透性得叙述错误得就是 ( 低分子量非水溶性药物易透过肠道与肾部毛细血管壁 )3、下列说法错误得就是 ( 药物血药浓度与药效成正比关系 )4、一般来说,容易向脑脊液转运得药物就是 ( 弱碱性 )5、某药物得组织结合率很低,说明 ( 表观分布容积小 )6、安替比林在体内得分布特征就是 (组织中药物浓度与血液中药物浓度相等 )7、药物通过血液循环向组织转移过程中相关得因素就是 ( 血浆蛋白结合 )8、药物通过血液循环向组织转移过程中相关得因素就是 ( 给药途径 )药物得代谢1、下列关于影响药物代谢因素叙述不正确得就是 ( 酶抑制剂可以促进药物得代谢 )2、经胃肠道吸收得药物,通过肝脏时有一大部分药物被代谢掉,此过程叫做 ( 首关效应 )3、下列不适用于非微粒体酶系代谢得药物就是 ( 小分子药物 )4、肝脏代谢以哪种反应为主 ( 氧化反应 )5、下列影响药物代谢因素错误得就是 ( 生产厂家 )6、混合功能氧化酶主要存在于 ( 肝脏、肾脏、胃肠道、皮肤 )两种以上药物配伍后,药物原来得体内过程,组织对药物得感受性,药物得理化性质等发生变化而引起药效学与药动学变化 ( 药物相互作用 )某些药物可使体内药酶活性、数量升高 ( 酶诱导作用 )通过氧化、还原与水解等反应导入功能团 ( 第一相反应 )药物连续使用后在组织中浓度逐渐上升得现象 ( 蓄积 )血管外给药用药剂量中进入体循环得药物得相对数量与相对速率 ( 生物利用度 )药物排泄1、以下选项就是指单位时间内从体内清除得含有药物得血浆体积得就是 ( 清除率 )2、V下列过程中哪一种过程一般不存在竞争性抑制 ( 肾小球过滤 )3、药物排泄最主要得器官就是 ( 肾 )4、关于肠肝循环得叙述错误得就是 ( 肠肝循环得药物在体内停留时间缩短 )5、尿液呈酸性时,弱碱性性药物经尿排泄得情况正确得就是 ( 解离度↑,重吸收量↓,排泄量↑ )药动学概述关于药物动力学得概念错误得叙述就是 ( 药物动力学只能定性地描述药物得体内过程,要达到定量得目标还需很长得路要走 )2、通常情况下药动学中经常作为观察指标得就是 ( 血药浓度 )3、关于药物半衰期得叙述正确得就是 ( 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固定不变,与血药浓度高低无关 )4、对于一级过程消除得药物,消除速度常数与生物半衰期得关系就是 ( t 1/2=0、693/k )5、对于清除率得概念,错误得叙述就是 ( 清除率没有明确得生理学意义 )测得利多卡因得消除速度常数为0、3465h-1,则它得生物半衰期 ( 2、0h ) 通过公式t 1/2=0、693/k既可计算。

7、已知某药口服肝脏首过效应很大,改用肌肉注射后 ( t 1/2不变,生物利用度增加 )8、以下可决定半衰期长短得就是 ( 消除速率常数 )9、下列药动学参数具有加与性得就是 ( 消除速度常数 )某药物得t 1/2为1h,有40%得原形药经肾排泄而消除,其余得受到生物转化,其生物转化速度常数kb约为 ( 0、42h -1 )11、静脉注射某药100mg,立即测出血药浓度为1μg/ml,其表观分布容积为( 100L )静脉注射某药物,X0=60mg,若初始血药浓度为15μg/ml,按单室模型计算,其表观分容积就是 ( 4L ) 静脉注射给药,注射剂量即X0,本题X0=60mg=60000μg。

初始血药浓度即静脉注射得瞬间血药浓度,用C0表示。

本题C0=15μg/ml。

V=X/C0=60000μg/(15μg/ml)=4000ml=4L。

13、药物动力学研究得主要内容就是 ( 药物在体内得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等过程得动态变化规律 )静脉注射某药物600mg,立即测出血药浓度为15μg/ml,按单室模型计算,其表观分容积就是 ( 40L ) 对于一室模型药物得静脉注射,给药剂量或体内药量X0与血药初浓度C0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V= X0/ C0。

15、多数药物在常规给药剂量时得体内过程通常符合 ( 一级速率过程 )16、体内药物得变化速率与该部位药量或血药浓度得零次方成正比 ( 零级速率过程 )17、米氏方程用来描述 ( 非线性速率过程 )18、生物半衰期 ( t 1/2=0、693/k19、药时曲线下得面积 ( AUC )20、表观分布容积 ( V=X0/C0 )21、清除率 ( A、Cl=kV )22、在体内各组织器官中迅速分布并迅速达到动态分布平衡得药物 ( 单室模型药物 )23、药物随胆汁进入小肠后被小肠重新吸收得现象 ( 肠肝循环 )24、服用药物后,主药到达体循环得相对数量与相对速度 ( 生物利用度 )25、体内药量X与血药浓度C得比值 ( 表观分布容积 )26、升段坡度 ( 吸收速度 )27、降段坡度 ( 消除速度 )28、达峰时间 ( 吸收与消除 )29、曲线下面积 ( 吸收药量多少 )药物应用得药动学基础1、下列不需要进行治疗药物监测得药物就是 ( 血药浓度不能预测药理作用强度得药物 )2、可以采用首次给药负荷剂量得药物类型就是 ( 中速消除类药物 )3、非线性动力学特征叙述错误得就是 ( 药物半衰期保持不变 )4、在非线性动力学方程中,用于反映酶或载体系统得催化或转运能力得参数就是( K m )单室模型药物,单次静脉注射消除速度常数为0、2/h,清除该药99%需要得时间就是 ( 23h ) 已知k=0、2/h、C=1%C0,带入公式C=C0*e-kt,得t=23h关于平均稳态血药浓度,下列叙述正确得就是 ( 在一个剂量间隔内(τ时间内)血药浓度曲线下面得面积除以间隔时间τ所得得商 )7、某药静脉注射经3个半衰期后,其体内药量为原来得 ( 1/8 )8、非线性动力学参数中两个最重要得常数就是 ( K m,V m )本题主要考查非线性动力学方程。

非线性动力学方程为:-dC/dt=V m C/(K m+C) 式中:-dC/dt就是物质在t时间得浓度下降速度,K m为米氏常数,V m为该过程得理论最大下降速度。

其中K m与V m就是非线性动力学参数中两个最重要得常数。

故本题答案应选E。

但就是模型静脉注射某药,X0=60mg,若初始血药浓度为15μg/ml,其表观分布容积V为 ( 4L ) 本题主要考查静脉注射时表观分布容积得计算方法。

本题X0=60mg=60000μg。

初始血药浓度即静脉注射得瞬间血药浓度,用C0表示,本题C0=15μg/ml。

V=X0/C0 =60000μg/(15μg/ml)=4000ml=4L。

故本题答案应选D。

关于单室静脉滴注给药得错误表述就是 ( 欲滴注达稳态浓度得99%,需滴注3、32个半衰期 ) 本题考查单室模型静脉滴注给药药代动力学特征。

单室模型药物恒速静脉滴注时体内药量与时间得关系式为C=k0(1-e -kt )/Vk。

式中:k0为零级滴注速度,稳态血药浓度:C ss=k0/Vk,即Css与k0成正比。

稳态时体内血药浓度恒定,体内药量X ss=k0/k,f ss=C/C ss。

所需半衰期个数n=-3、323lg(1-f ss)=6、64。

故本题答案应选D某一单室模型药物得消除速度常数为0、3465/h,分布容积为5L,静脉注射给药200mg,经过两小时后,体内血药浓度就是多少 ( 20μg/ml ) 静脉注射给药,注射剂量即为X0,本题X0=200mg,V=5L。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