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外医学史重点7

中外医学史重点7

中外医学史重点
1.早期医药的发展源于人类对食物的需求,来自经验
医学。

2.古埃及早期医学经验记载于《纸草文》内。

3.古巴比伦医学认为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是
“灵魂”的居所。

曾用羊肝进行占卜。

4.古印度的雅利安文化及其医学的来源是四部《吠陀》
经,即《梨俱吠陀》、《沙摩吠陀》、《椰柔吠陀》、《阿闼婆吠陀》。

5.古印度医学家及其著作:妙闻—《妙闻集》、阇罗
迦《阇罗迦集》。

6.中药汤液的发明者:伊尹
7.古代中国巫医并存,在春秋时期开始逐渐分离。

8.《黄帝内经》的成书标志着中医基础理论的形成。

9.我国现存最早的方书:《五十二病方》
我国现存最早的医疗体操书:《导引图》
10.《皇帝内经》全面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
是我国早期的一部医学总集。

11.《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12.《伤寒杂病论》(张机,张仲景著)提出了包括
理、法、方、药在内的较为完整的辩证施治原则,使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与临证施治紧密的结合起来。

被誉“群方之祖”
13.《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
为中医四大经典,成为中医学术体系建立的重要标志。

14.扁鹊(秦越人)创立“和缓之术”,行医有“六
不治”原则。

15.华佗字元化,发明“麻沸散”。

创造了“五禽戏”,
开创了我国医疗体育的先河。

16.公元前6世纪末在古希腊出现了具有代表性的
四大医学流派:
1)克伦吞医学学派
2)西西里医学学派
3)尼多斯医学学派
4)科斯医学学派
17.希波克拉底(西医之父)的主要成就与特点:
1)提出了体液生理与病理学说与气质、体质的概

2)提倡机体整体观和预防思想
3)把疾病看作全身性反应
4)提倡医学道德修养
18.记述解刨学的第一人:希洛菲利
19.西方植物学之父:西奥夫拉斯塔斯
20.西医医圣:盖伦
21.《黄帝内经太素》(杨上善著)是现存最早的《内
经》注本。

22.唐代王冰著《次著皇帝内经素问》。

23.《脉经》(王叔和著)确立了寸关尺三部定位诊
脉法。

24.《诸病源候论》(巢元方著)是中医学对逐个疾
病、逐个症状展开具体而细致的病因病机讨论的开端,代表着中医学认识与论方法论的进步。

25.《新修本草》(唐朝)是我国第一部由国家颁布
的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

26.《雷公炮制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炮制学专著。

27.《肘后备急方》(葛洪著)是我国第一部临床急
救手册。

28.孙思邈
1)善于养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长寿医学家,
后世称“药王”。

2)著《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后世多合称《千
金方》,是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临床医学百科
全书。

3)提出“阿是穴”和“以痛为腧”的取穴法,发明用
手指比量取血法。

4)世界上最早的“导尿术”发明者。

5)第一个麻风病专家。

6)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深入民间,向群众和同行
虚心学习、收集校验秘方的医生。

29.《刘涓子鬼遗方》(刘涓子著),是我国现存第一
部外科专著。

30.《经效产宝》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产科名著。

31.《颅囟经》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儿科学专著。

32.《针灸甲乙经》(皇甫谧著)是我国现存最早、
并以原本传世的第一部针灸专著。

33.葛洪妻子鲍姑是我国有史记载以来第一位女灸
家。

34.阿维森纳是阿拉伯医学文化黄金时代的代表,著
有《医典》,成为当时东方以及后来西方的权威医学著作。

35.《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局
法典。

36.《太平圣惠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圣济总录》
都为官修方书,被称为宋代三大方书。

37.《金镜录》(元代敖氏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图
文并茂的舌诊专书。

38.宋代吴简主持编绘的《欧希范五脏图》是已知世
界上最早的人体解刨学图谱专书。

39.《阴证略例》是河北赵县人王好古(字近之)著。

40.《外科精要》(陈自明著)强调外科用药应根据
脏腑经络虚实因证施治,标志着外科与伤科的分立。

41.《妇人大全良方》(宋陈自明著)是我国早期较
完善的综合性妇产科专著。

42.钱乙,字仲阳,是我国中医儿科鼻祖,著有《小
儿药证直决》
43.《洗冤集录》(宋慈著)世界最早法医学著作,
也是我国现存第一步系统的司法检验专书。

44.
中国医学史医学理论的丰富与创新
医者及年代学术思想学术流派治疗方法刘完素
(河间)
(1120~1200)
火热论
1.认为伤寒各证多与火热有关
2.六气皆能化火
寒凉派
治疗伤寒病症,以清热
通利为主,善用寒凉
药物张从正
(子和)
(1156 ~1228)
攻邪论
一经致病,既可攻邪,邪去病止
,不可妄用补药。

攻下派
主张攻邪用汗、吐、
下三法
李杲
(东垣)
(1180 ~1251)
脾胃论
1.“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2.把内科疾病概括为外感与内伤
两大类
补土派
善于运用补上、中、
下三焦元气,以补脾
胃为主,
朱震亨
(丹溪)
(1281 ~1358)
相火论
“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1.相火有常:人非此火不能有生
2.相火有变:相火妄动、煎熬真阴
滋阴派
提倡滋阴降火,善用
滋阴降火之剂
金元四大家
45.公元11世纪萨勒诺医学校是当时世界医学的中
心。

46.《普济方》是我国现存古代最早的一部方书。

47.张介宾,字景岳,著作《景岳全书》是明代学术
特色鲜明的医学全书。

48.李时珍(字东壁)的《本草纲目》是我国古代最
伟大的药学著作。

49.薛己
1)著《内科摘要》是我国第一部以内科命名的医书。

2)著《疠疡机要》是我国首部麻风病专书。

50.温病四大家:叶桂、薛雪、吴瑭、王士雄,是温
病学说形成、发展、成熟时期的代表人物。

51.1543年维萨里出版了划时代的著作《人体构造》,
奠定了近代西方医学发展的基础。

52.哈勒是近代生理学之父,著有《生理学纲要》。

53.叩诊法是奥地利医生奥恩布鲁格发明的诊断技
术。

听诊器是由法国巴黎医学院医生雷内克发明的。

莫尔姆霍滋发明了检眼镜。

54.18世纪,中国种人痘法来预防天花,同时期英
国人贞纳发明了牛痘接种技术。

55.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能量守恒定律、
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

56.阻碍外科学发展的三大难关:疼痛、感染、失血。

57.德国医生伯格曼创用蒸汽灭菌法,奠定了无菌外
科的观念。

58.1928年,英国科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发明了
青霉素。

59.近代中西医汇通
1)唐宗海主张中西医的原理是一致的,但中医长于
气化,西医长于解刨。

2)朱沛文主张通其可通,并存互异
3)张锡纯著有《医学衷中参西录》
60.摩尔根是分子生物学之父。

61.心电图诊断技术是荷兰科学家艾因托芬发明的。

62.1954年,毛泽东同志指出:“重视中医,学习中
医,对中医加以研究整理,并发扬光大,这将是我们祖国对全人类贡献的伟大事业之一”。

1980年,卫生部制定了“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支力量都要发展,长期并存”的方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