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临床应用

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临床应用


阿片类作用机制
阿片类中枢镇痛的机制:药物进入血液循环后通过血脑屏障作用于中
枢神经系统突触前膜的阿片受体,通过抑制P物质等神经递质的释放,
阻断了疼痛信号向脑内的传导,达到了中枢镇痛的作用
镇痛作用强(大脑,脊髓) 长期用药无器官毒性作用
无封顶效应
最古老的镇痛药
13
癌痛治疗中常用缓控释制剂举例
速吸收进入血循环,发挥药效以治疗全身或局部疾病的方法。
直肠粘膜的结构与小肠粘膜基本相同,只是细胞间的结
合比小肠紧密,膜阻力更大。直肠表面积小,pH接近中性
或微偏碱,缓冲能力弱。 吗啡为碱性药物利于吸收,但口服制剂直肠给药属于超 说明书用药,还存在一个肠道滞留时间的问题。 国外直肠给药的吗啡制剂有吗啡直肠栓。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
药理特性 口服生物利用度为60-87% 消除半衰期短,4.5h,长期应用无药物蓄积 达稳态时间24-36h
没有临床活性的代谢产物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
●控释技术: 即:控释与即释相结合的双相释放技术,38% 的药物即刻释放、62%的药物控释释放,使奥 施康定不仅能够在1小时内快速起效,还能够持 续强效12小时。
39
麻醉药品依赖性
• 癌症疼痛病因控制及疼痛消失后,可安全停用阿片类止痛药 ,一般采用剂量递减的方法。 • 吗啡日用量在30-60mg时,突然停药一般不会发生意外。 • 长期大剂量用药,应逐渐减量停药,在最初两天内减量25%50%,继后2天减量25%,直至日用量减至30-60mg时停药。 • 减量时,观察病人的疼痛情况,即:有无腹泻等激动症状, 如果疼痛评分>3-4,或有戒断症状时,应缓慢减量。
硫酸吗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奥施康定) 啡缓释 芬太尼贴剂(多瑞吉) 片
硫酸吗啡缓释片(美施康定)
缓控释制剂与普通制剂比较
有 效 药 物 浓 度 范 围
血 药 浓 度
普通制剂
零级控释制剂 缓释制剂
时间
中国药典2010版相关指导原则
缓释制剂:系指在规定释放介质中,按要求缓慢地非恒速 释放药物,与其相应的普通制剂比较,给药频率至少减少 一半,或给药频率比普通制剂有所减少,且能显著增加患
1、过量使用该贴剂后出现的症状包括呼吸困难、极度嗜
注 意 事 项
睡、大脑迟钝、头昏眼花、思维混乱、说话或走路异常,
严重时可导致死亡。肺功能不全患者应谨慎使用。 2、贴剂局部不可接触热源,因温度升高会增加皮肤对芬 太尼的通透性,增加药物释放的速率,缩短药物持续作 用时间。
30
硫酸吗啡缓释片直肠给药
直肠给药:通过肛门将药物送入肠管,通过直肠粘膜的迅
硫酸吗啡缓释片
体内代谢
口服吗啡存在肝-肠循环。 吗啡进入机体转化的主要部位是肝脏。 M6G M3G
缓释制剂
吗啡葡萄糖醛酸化是肝脏转化的主要途径, 同时肾、脑、肠、肺等组织对吗啡也有代 谢作用。 吗啡和吗啡的代谢产物主要经肾脏随尿液 排泄,胆汁、汗液和唾液也能排泄少量。
硫酸吗啡缓释片
吗啡的主要代谢产物
③当需要迅速控制疼痛时,应采用静脉注射吗啡。
37
海洛因
海洛因即二乙酰吗啡,俗称“白粉”,是目前我国吸毒者吸 食和注射的主要毒品之一。
• 1874年英国化学家莱特在吗啡中加入冰醋酸等物质,首次提
发现
炼出镇痛效果更佳的半合成化衍生物二乙酰吗啡即海洛因。
• 海洛因为白色粉末,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盐酸
30mg*6
0.1g 30mg*20 5mg
第三阶梯药品
药品名称 规格
盐酸吗啡注射液
硫酸吗啡缓释片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 芬太尼透皮贴剂
10mg
30mg*10 10mg*10 40mg*10 8.4mg
含麻醉药品的复方制剂
• 应严格按处方药管理,避免药物的过度使用,以
免产生依赖性

者的顺应性或疗效的制剂。
控释制剂:系指在规定释放介质中,按要求缓慢地恒速或 接近恒速释放药物,与其相应的普通制剂比较,给药频率
至少减少一半,或给药频率比普通制剂有所减少且能显著 增加患者的顺应性或疗效的制剂。
硫酸吗啡缓释片
药理作用 纯粹的阿片受体激动剂,有很强的镇 痛作用,同时也具有明显的镇静作用, 以及镇咳作用。 血药浓度达峰时间较长,一般为服后 2~3小时,峰浓度也稍低,消除半衰期 为3.5~5小时。
硫酸吗 啡缓释 片
枸橼酸芬太尼透皮贴剂
即释阿片类制剂
芬太尼透皮贴剂 缓释阿片类制剂
28
枸橼酸芬太尼透皮贴剂

经皮给药 适合吞咽困难,消化道梗阻等患者 持续72小时稳定的疼痛控制

吸收不受消化道问题的影响
胃肠道分布浓度低,消化道不良反应少
三天一次贴用,使用最方便
患者依从性良好
枸橼酸芬太尼透皮贴剂
11
吗啡的来源
• 1806年法国化学家F· 泽尔蒂纳首次将吗啡从鸦片
中分离出来。他用分离得到的白色粉末在狗和自
己身上进行实验,结果狗吃下去后很快昏昏睡去 ,用强刺激法也无法使其兴奋苏醒;他本人吞下 这些粉末后也长眠不醒。据此他用希腊神话中的 睡眠之神吗啡斯(Morphus)的名字将这些物质命 名为“吗啡(Morphine)”。
吗啡6葡糖苷酸 M6G
吗啡3葡糖苷酸 M3G
M6G有生物活性,能结合 阿片受体,动物实验显示 其镇痛作用比吗啡强。
M3G与阿片受体亲和力低,没有 镇痛作用,且动物实验表明M3G 能对抗吗啡和M6G的镇痛作用, 可能参与吗啡耐受的形成。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
药理特性
大部分羟考酮在人体肝脏经CYP3A4 代谢为去甲羟考酮,再由CYP2D6代 谢为羟吗啡酮,最后进入循环系统并 通过尿液排出,所以对于肾损伤、肝 功能低下和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应采 用低剂量的羟考酮。
• •
复方可待因口服溶液:(120ml/瓶,含可待因1mg/ml)
枇杷止咳胶囊:(罂粟壳 :吗啡、可待因、罂粟碱) 固肠止泻丸:(罂粟壳 )
麻醉药品特点和使用注意事项
吗啡的来源
来源于罂粟(Papaver somniferum),是罂粟科植物,以“金三角”地区种 植罂粟为多。鸦片(opium),又叫阿片,俗称大烟,是罂粟未成熟蒴果 经割开果皮后,渗出之白色乳汁干燥凝固而得 ,其所含主要生物碱是吗啡 (含量约10-15%),还含有少量可待因(甲基吗啡)等。罂粟壳是罂粟的干 燥成熟果壳,用于久咳、久泻,脱肛,脘腹疼痛。
消耗,这样,NAPQI就会与肝细胞内大分子共价结合而导致肝细
胞的损害和坏死。
34
服用对乙酰氨基酚饮酒易伤肝
对乙酰氨基 酚
N-乙酰-对苯醌胺 (NAPQI) 谷胱甘肽被 迅速消耗 肝脏毒性
肝细胞色素P450酶
酒精
酗酒者对药物的敏感性增高,对乙酰氨基酚的肝脏毒性明 显增大,导致药物性肝炎,甚至严重肝功能衰竭。
硫酸吗啡缓释片
结构特点 C3位的酚羟基和C6位的醇羟基是吗啡的活性 部位。这两个羟基使吗啡易溶于水而脂溶性
差。
3位酚羟基若被取代则镇痛作用减弱,如可待
因;6位醇羟基若被取代则镇痛作用增强,如
二乙酰吗啡,即海洛因。 吗啡口服后几乎全部经肠道吸收,在空肠和十二指肠吸收最 快。由于首过效应只有一小部分吗啡进入全身循环,因此生 物利用度较低,为19%~47%。 18
按时给药-相对于按需
按阶梯给药
第一阶梯:非阿片类药物,多指NSAID药物,对轻度疼痛疗效 肯定,并可以增强二、三阶梯药物的效果,有封顶效应

第二阶梯:弱阿片类药物,有很多弱阿片类NSAID药物的复合 剂,有封顶效应 第三阶梯:强阿片类,以吗啡为代表,无封顶效应
36

麻醉药品的使用原则
①对于不能口服或无法应用透皮贴剂的患者,皮下给 药可作为首选给药途径; ②当患者存在皮下给药的禁忌证(如外周水肿、凝血 功能障碍、末梢循环差)以及需要大剂量阿片治疗或 需要输注的药物容积较大时,应考虑静脉给药。
受。预防和处理药品不良反应是镇痛治疗计划的不良反应是可耐受的,如恶心,头晕。 连续治疗5-7 天后,患者通常可以对上述症状耐受。
31
硫酸吗啡缓释片直肠给药
1.直肠吸收的途径: 直肠中的静脉系统分为直肠上、中、下静脉。 经过直肠上静脉入肝,经首过代谢后入体循环; 经过直肠中静脉、直肠下静脉和肛管静脉,绕过 肝脏,经下腔静脉入体循环。此途径可避免肝首过 作用。 最佳用药部位:全身作用的栓剂应塞入肛门口23cm为宜,可一定程度上避免肝的首过作用,提高生 物利用度。
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 临床应用
淄博市中心医院 司继刚 2014.10.30
主要内容
• 常用癌痛治疗药物
• 麻醉药品特点和使用注意事项 • 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
常用癌痛治疗药物
三阶梯用药
重度疼痛 中度疼痛
轻度疼痛
阿司匹林 对乙酰氨基酚 双氯芬酸 布洛芬
可待因 布桂嗪 曲马多 地佐辛
吗啡 羟考酮 美沙酮 芬太尼
麻醉药品依赖性
静脉直接注射使血药浓度突然增高,容易出现 欣快感及毒性反应,从而易于导致“成瘾”;
慢性疼痛治疗,提倡使用缓释制剂,口服给药,
按时用药,按阶梯用药等方法。
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
• 不良反应:便秘、恶心、呕吐、嗜睡、瘙痒、头晕、尿潴
留、谵妄、认知障碍、呼吸抑制等;除便秘外,大多可耐
硫酸吗 – 特殊微孔缓释膜渗透入皮肤→真皮层经毛细血管吸收 啡缓释 片 – 先在表皮层存储→经真皮层微循达全身
首贴6-12 h达血浆峰浓度,12-24 h达稳态血浓度
半衰期是17-22小时
枸橼酸芬太尼透皮贴剂
低分子量、高脂溶性、水溶性、强 效镇痛、无局部刺激和皮肤代谢 通过透皮系统 控释给药。
性状
海洛因易溶于水,其溶液无色透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