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考核实施方案2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考核实施方案2

朱家桥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考核实施方案一、实验操作考核的组织领导实验操作考核领导小组。

组长:尹文君副组长:冯凯成员:王高贵朱龙朱文辉二、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考核的对象及内容3---6年级小学生均需参加科学实验操作考核;并将考核成绩列入期末。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考核的命题范围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

试题和评分标准由教导处拟定。

试题公开,并提前下发到学生手中。

四、考点的设置考点设在电教室,考点要张贴考生须知、考场分布图、考生分组及日程安排表。

五、考务人员的配置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考核的考务人员由教导处安排。

六、实验考核的时间、办法及程序(一)考核时间每学期末进行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考核。

(二)考核办法实验操作考核每场考核时间为10分钟,场间间隔约8分钟。

每场考试前5分钟,考务人员检查考场实验器材准备情况;准备就绪后,考生入场后,考试开始,考生即可动手操作,考试结束时间一到,考场主任发出停止信号,考生立即停止操作,依次退出考场。

考生退场后,监考员填写好评分卡上各步得分和扣分,交给考场主任。

三、实验记录(30分)四、实验结论(15分)五、操作的熟练程度(15分)六、实验仪器的整理(10分)实验名称:冷热变化对岩石的作用五年级下一、实验器材(10分)玻璃片、酒精灯、试管夹、护目镜、一盆冷水二、实验方法和步骤(20分)三、实验记录(30分)四、实验结论(15分)五、操作的熟练程度(15分)六、实验仪器的整理(10分)实验名称:探究物体的沉浮(三年级)一、实验器材(10分)橡皮泥、木块、螺丝钉、棉花、塑料瓶、小刀、玻璃片、石子、橡皮、水槽。

二、实验方法和步骤(20分)三、实验记录(30分)四、实验结论(15分)五、操作的熟练程度(15分)六、实验仪器的整理(10分)2004-2005下学年小学五年级科学实验操作考核试题一、考核说明:1、将本年级的考生按每六人分为一组,每组在同一题下进行考核。

2、每组在考前10分钟抽取试题进行准备,答题时间不得超过10分钟。

每题满分20分,10分——13分的为合格;14分——16分的为良好;17分——20分的为优秀。

3、各考点在考前按各题的要求为考生准备好实验材料,允许考生自带实验材料。

二、考核项目及评分标准:(1)、说一说实验思路。

要求(正确、合理、有新意),打分档次分为:2分、4分、6分。

(2)、实验操作过程。

要求(正确、规范、熟练),打分档次分为:2分、4分、6分。

(3)、实验结果。

要求(正确、现象明显、整体感强),打分档次分为:2分、4分、6分。

(4)、整理实验材料。

要求(正确合理、干净),打分档次分为:1分、2分。

三、考核内容:1、做滚动和滑动比较的实验。

实验材料:木板一块,滚动轮子一个,弹簧称一个。

2、制作一个泄水钟。

实验材料:清水一杯,矿泉水瓶一个,缝衣针一根,采笔等。

3、做摆的轻重与摆的快慢是否有关的实验。

实验材料:线绳一段,垫圈二个。

4、做摆绳的长短与摆的快慢是否有关的实验。

实验材料:线绳一段,垫圈一个。

冀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实验操作考核试题上册1 实验名称:土壤的渗水能力实验器材(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1分):三个同样大小的透明塑料瓶、烧杯3个、三种不同的土壤、水、纱布、细线、剪刀实验步骤:5分1)取三个同样大小的透明塑料瓶,去掉瓶底,用纱布蒙住瓶口,扎好,倒立在支架上,在瓶口下面放一只同样大小的烧杯。

2分2)向三个瓶中分别装进同样多的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并同时倒入同样多的水。

2分3)对三只烧杯收集到的从瓶中渗出的水,进行比较。

1分实验现象:从沙质土中渗出的水最多,其次是壤土,最少的是黏质土。

1分实验结论:三种土壤的渗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沙质土、壤土、黏质土。

1分一分钟自由发挥 1分整理好实验器材 1分2 实验名称:测量水温的变化实验器材(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1分):100毫升烧杯、100毫升锥形瓶、2支温度计、热水、冷水、铁架台、纸板。

实验步骤:5分1)向烧杯中加入280毫升热水(80摄氏度左右),向锥形瓶中加入80毫升冰水。

1分2)将锥形瓶放入烧杯中,用纸板盖住杯口,在纸板上打两个孔。

1分3)将两支温度计分别放入热水和冰水中。

1分4)观测两个容器中水的初始温度和间隔1分钟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2分实验现象:把冷水放入盛有热水的容器时,冷水逐渐变热,热水会逐渐变冷,最后达到共同温度后一块变成室温。

1分实验结论:热在冷水和热水中是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向温度低的地方。

1分一分钟自由发挥 1分整理好实验器材 1分3 实验名称:物体传热实验器材(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1分):铁架台、铁棒、酒精灯(或蜡烛)、火柴、凡士林、小木棍实验步骤:5分1)把铁棒固定在铁架台上,把小木棍的一端用凡士林依次粘在铁棒下。

(注意:凡士林用量要相同,小木棍粗细要相同)2分2)点燃酒精灯,对铁棒的一端加热。

2分3)观察实验现象。

1分实验现象:小木棍会按照距酒精灯由近到远的顺序依次落下。

1分实验结论:热可以沿着物体传递,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到温度低的部分。

1分一分钟自由发挥 1分整理好实验器材 1分4 实验名称:颜色与吸热实验器材(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1分):两个大小一样的泡沫塑料、两支温度计、小刀、两张大小一样的白纸和黑纸实验步骤:5分1)在两块泡沫塑料上各挖一条槽,槽内分别放入一支温度计。

2分2)在一块泡沫塑料上覆盖黑纸,在另一块泡沫塑料上覆盖白纸。

1分3)将两块泡沫塑料放在阳光下。

1分4)过一会,观察记录两支温度计显示的温度。

1分(注意:白纸、黑纸应与温度计紧密接触)实验现象:黑纸覆盖的温度计温度上升得快,白纸覆盖的温度计温度上升得慢。

1分实验结论: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能力强。

1分一分钟自由发挥 1分整理好实验器材 1分5 实验名称:风的形成实验器材(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1分):风的形成实验箱、蜡烛、火柴、毛巾,冷水、香(蚊香)实验步骤:5分1)把一支蜡烛放进实验箱内。

1分2)把毛巾用冷水浸湿,放在实验箱一侧。

1分3)点燃香放在实验箱小口处。

1分4)观察香烟流动的方向。

5)点燃实验箱内的蜡烛,再把香放在小口处。

1分6)观察香烟流动的方向。

7)熄灭蜡烛。

1分实验现象:点燃蜡烛前,香烟向上流动;点燃蜡烛后,香烟向实验箱内流动。

1分实验结论:空气受热后会上升,周围的冷空气会补充过来,从而形成风。

1分一分钟自由发挥 1分整理好实验器材 1分6 实验名称:模拟火山喷发实验器材(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1分):报纸、铝盘子、带窄颈的干净瓶、勺、漏斗、干苏打、洗涤灵、醋、红墨水、杯子、铝箔实验步骤:5分1)在地面或桌上铺一层厚报纸,把铝盘放在报纸上,将瓶子放在铝盘子中间。

1分2)往瓶中倒入50毫升干苏打,加入1~2滴洗涤灵。

1分3)在瓶子周围放一个像火山锥一样的铝箔。

1分4)将50毫升醋放入杯子中,然后加2~3滴红墨水。

1分5)慢慢的向瓶中倒入醋的混合物,观察发生的变化。

1分实验现象:杯中混合物发生反应后上升,有的会冲出杯口,向外流出。

1分实验结论:地壳深处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沿着裂缝上升,有的会在上升过程中冷却下来形成岩石,有的则可能冲出地面,形成火山。

1分一分钟自由发挥 1分整理好实验器材 1分五年级下册7 实验名称:杠杆的平衡实验器材(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1分):杠杆尺、钩码实验步骤:5分1) 确定杠杆尺一侧的一个点为阻力点,挂一定数量的钩码。

1分2) 在另一侧确定动力点的位置,看看在不同位置上需要挂多少钩码才能使杠杆尺保持平衡,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2分3) 改变阻力点的位置,重复第二步。

2分实验现象:钩码挂在不同的位置上杠杆有时平衡,有时不平衡。

1分实验结论:通过实验知道了杠杆尺的平衡规律: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钩码数=动力点到之点的距离×钩码数1分一分钟自由发挥 1分整理好实验器材 1分8 实验名称:探究轮轴实验器材:(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1分)轮轴实验器材、钩码、皮筋秤实验步骤:5分1)组装实验装置。

2分2)将两个钩码挂在皮筋秤上,观察并记下皮筋伸长的长度。

1分3)在轴上挂两个钩码,把轮的线绳下端系在皮筋秤钩上。

手握皮筋秤向下拉动轮子,观察并记下皮筋伸长的长度。

1分4)在轮的线绳上挂两个钩码,轴的线绳上挂皮筋秤,再做上述实验,观察皮筋伸长的长度。

1分实验现象:把钩码挂在轴上时,皮筋伸长的长度最短。

1分实验结论:把重物挂在轴上带动轮转动,轮轴有省力的作用。

1分一分钟自由发挥 1分整理好实验器材 1分9 实验名称:研究定滑轮的作用实验器材(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1分):定滑轮实验装置、弹簧秤、钩码、细绳实验步骤:5分1)组装好定滑轮实验装置。

2分2)直接用弹簧秤测量一个钩码的重量,记下读数。

1分3)在绳子的一端挂一个钩码,绳子的另一端挂在弹簧秤上,通过定滑轮装置匀速使钩码上升,记下读数。

2分实验现象:通过实验,发现定滑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用力方向。

1分实验结论:定滑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用力方向。

1分一分钟自由发挥 1分整理好实验器材 1分10 实验名称:探究动滑轮的作用实验器材(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1分):动滑轮实验装置、弹簧秤、钩码、细绳实验步骤:5分1)组装好动滑轮实验装置。

2分2)直接用弹簧秤测量一个钩码的重量,记下读数。

1分3)在绳子的一端系在横梁上,绳子的另一端挂在弹簧秤上,通过动滑轮装置匀速使钩码上升,记下读数。

2分实验现象:通过实验,发现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1分实验结论:使用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1分一分钟自由发挥 1分整理好实验器材 1分11 实验名称:探究滑轮组的作用实验器材(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1分):滑轮组装置、弹簧秤、钩码、细绳实验步骤:5分1)组装好滑轮组实验装置。

2分2)直接用弹簧秤测量一个钩码的重量,记下读数。

1分3)在绳子的一端系在横梁上,绳子的另一端挂在弹簧秤上,通过滑轮组装置匀速使钩码上升,记下读数。

2分实验现象:通过实验,发现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

1分实验结论: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

1分一分钟自由发挥 1分整理好实验器材 1分12 实验名称:探究斜面的作用实验器材(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1分)金属圆辊、弹簧秤、积木、光滑木板(只有长度不同)两块实验步骤:5分1)将金属圆辊挂在弹簧秤上,记下读数。

1分2)用短的光滑木板和积木在桌上搭一个斜面,通过弹簧秤沿斜面匀速向上拉金属圆辊,记下弹簧秤的读数。

2分3)换成长的光滑木板重做上面实验,记下弹簧秤的读数,(注意:斜面高度一样)。

2分实验现象:将金属圆辊直接挂在弹簧秤上读数最大,其次是沿较短的木板向上拉,读数最小的是沿着长木板向上拉。

1分实验结论:斜面有省力的作用。

高度一定时,斜面越长越省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