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教材与要参考书

1、教材与要参考书

1、教材与主要参考书本课程以谢希仁教授编著的《计算机网络》(电子工业出版社,第5版)作为教材,但在教学中以我校的自编教材作为主要参考书:○1曾华燊,《现代网络通信技术》,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采用将相关内容的电子版作为辅助阅读材料上传到网上,主要部分包括:A.计算机网络发展历史的三个重要里程碑和未来发展趋势(该书第一章相关部分)B.通过Internet和OSI/RM产生的历史条件下的通信条件和应用需求,逐步导出OSI/RM(该书第1章相关部分)C.用带外信令控制思想解释通信子网中为什么有传送层和应用层(该书第2章相关部分)D.物理层技术有关通信技术部分(该书第3章相关部分)E.以太网技术的发展和技术演变、所采用的通信技术即物理层内部结构的发展(该书第6章)○2张新有、贾真编著,《网络工程技术与实验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和李成忠,张新有等编著,《计算机网络应用与实验教程》(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7):作为实验开设参考。

○3谭献海等编著,《网络编程技术及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作为“网络编程”课程教材和其它课程设计或实验的参考。

为了提高学生的英文阅读能力,本课程还建议了以下书籍作为学生可选择的阅读材料:○1 A. S. Tanenbaum, Computer Networks, (3rd /4th edition), 清华大学出版社影印。

○2Douglas Comer,Computer Networks and Internets (3rd edition)○3Introduction to Data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ing ,机械工业出版社SBN-7-111-07206-5○4James F. Kurose, Keith W. Ross, Computer Networking, A Top-Down Approach Featuring the Internet,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8月;○5William Starlings, Data &Computer Communication,(Sixth Edition), Pearson Education;○6L.L. Peterson and B. S. Davie, Computer Networks: A System Approach , 2 edition , 机械工业出版社;○7Data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ing, 2nd edition, Behruz A. Forouzan, McGraw-Hill.2、电子教材的使用与编写从2000年开始至今,教研组分别用PowerPoint编写了计算机网络A、B、C的课件,一直坚持授课使用电子课件,并且每年对课件进行修改。

此外,教研组编写出版了“计算机网络”CAI多媒体教学视频课件,并与2004年5月获得四川省教育厅第十界优秀电教科研成果三等奖。

2007年谢希仁的新版《计算机网络》(第4版)教材中提供的了相应课件。

为了尽量保持与该书基本一致,我们在2007年使用的课件中部分借鉴了该课件的内容,并按照4-2-2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对课件进行了较大的调整与修改,并对该课件中的笔误与错误(例如:在调制、宽带信号、PCM等)予以纠正。

3、实践性教学环境和网络教学环境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始建于1981年,本科与研究生实验共用同一实验室。

1996年建立本科专用的计算机网络实验室,通过学校的“323实验室建设”,学校先后投资了100多万元用于该实验室建设,为本科生提供了较为完善、开放网络化的实验环境,学生根据需要直接到实验室完成实验或在实验室外通过网络完成相应的实验。

2007年拟开设的实验已从原来的16个增加到表1所示的包括创新实验在内的20个。

尽管“计算机网络”课程是基础性、理论性课程,与计算机网络系列课程中其它N+1课程(即专有实验课程占1学分)有很大的区别。

但是,为了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本课程采用以课外作业和课外实验方式配合理论课程的教学,将布置可选实验作为“课程设计”(参见4-2-4:考核方法)的一部分,具体的实验内容将在表3中所列实验中选择。

表3:计算机网络系列课程配套实验序列序号实验名称实验内容提要实验学时实验类型实验类别1 TCP/IP配置及网络实用程序应用实验1、安装配置TCP/IP协议,弄清各参数的含义;2、根据实验教材,掌握操作系统提供的网络实用程序(命令)的使用方法;4基本型专业基础实验2 网络协议分析实验1、安装WinPcap和Ethereal应用软件;2、运行Ethereal应用程序,抓取网络上的数据包;3、分析本章讲述的各种协议的数据包,完成本章的思考题及实验报告。

8基本型专业基础实验3 网线制作实验与综合布线测试实验1、了解网线制作的规则;2、掌握综合布线系统测试的基本原理,测试内容、以及测试方法;3、完成双绞线的制作与测试,记录测试结果。

4基本型专业基础实验4 交换机配置及应用实验1、通过超级终端登录交换机,并用菜单方式配置交换机的基本信息;2、通过菜单配置交换机的IP地址及网关信息;3、用Web方式登录交换机,观察交换机主页Switch Manager的各选择项内容,了解Web方式设置交换机端口状态、配置MAC地址和地址学习参数等;4、配置VLAN;5、了解交换机的命令行(CLI)配置方式。

6、Trunk,STP,堆叠实验4基本型专业实验5 路由器配置及应用实验1、配置路由器的E0和E1两个接口的IP地址;2、设置静态路由;3、设置动态NAT转换;4、设置IP扩展访问列表;5、支持PAT/VPN等6、(最好)有千兆接口8设计型专业实验6 三层交换技术及应用实验1、了解三层交换机的工作原理;2、完成基于二层交换机和路由器的VLAN间通信实验;3、完成基于三层交换机的VLAN间通信4、要求千兆,IPV68设计型专业实验7 防火墙应用实验1、设计一个防火墙应用环境;2、针对运行环境,分配防火墙的基本运行参数;3、设定外网、内网及DMZ区之间的访问控制策略;4、逐步实现要求的策略。

5、支持VPN;4设计型专业实验8 无线局域网实验1、本实验要求按图安装配置好后,最终实现安装无线网卡的计算机能够通过无线局域网访问Internet;2、能采取一定的安全措施。

3、要求54M4基本型专业实验9 认证技术实验1、构造软硬件实验环境;分别完成Radius和Tacacs+认证协议的应用实验;2、进行验证、分析。

8设计性专业实验(续表见下页)表3:计算机网络系列课程配套实验序列(续3)序号实验名称实验内容提要实验学时实验类型实验类别10 计算机网络管理实验1、网络管理软件的安装;2、密码设置;3、创建网络拓扑结构图及网络监视。

、4、实现故障管理;5、实现配置管理4基本型专业实验11 WWW服务器的配置及网站建设、1、基于Linux平台的WWW服务器平台搭建以及数据库安装;、2、相关文件配置;、3、利用基本网页工具设计网站,达到要求的功能8设计性专业实验12 VPN技术及应用实验1、熟悉VPN技术的应用以及原理;3、了解相关的隧道协议(重点IPSec);、2、要求在VPN网关或Windows2000环境下,分别采用PPTP和L2TP/IPSec在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建立起VPN隧道。

4设计性专业实验13 IP电话的配置和实现、1、组建实验环境;、2、系统配置与验证。

4基本型专业实验14 RIP路由协议实验(复杂广域网组网实验)、1、设计实验环境,规划个子网拓扑关系;、2、按要求完成各子网参数配置;实现子网间的互联、互通;、3、验证实验结果。

8设计型专业实验15 OSPF路由协议实验(复杂广域网组网实验)、1、设计实验环境,规划个子网拓扑关系;、2、按要求完成各子网参数配置;实现子网间的互联、互通;、3、验证实验结果。

8设计型专业实验16 IPV6系列实验、1、了解Ipv6协议的工作原理;、2、构建Ipv6实验环境;、3、路由器/交换机配置,调试与验证;、I4、Pv4和IPv6互连实验。

8设计型专业实验17 网络存储实验、1、了解网络存储技术;、2、构建网络存储实验环境;、3、完成要求IP SAN实验内容4设计型专业实验18 病毒与网络攻击实验;1、了解病毒的工作机理;2、了解常用网络攻击方法;3、利用工具,扫描对方系统漏洞;4、利用攻击工具,完成组内成员的相互攻击。

4设计型专业实验19 IPS实验1、了解IDS和IPS的基本原理;2、构造IPS实验环境;3、利用IPS系统,实现系统(网络)的入侵检测实验。

4基本型专业实验20 网络创新实验* 1、下一代网络体系结构2、路由器并发测试技术3、无人机群作战网络新型技术研究*创新型专业实验注*:网络创新试验是为4年级学生开设的专业实验,它将结合我院的研究型实验室(四川省(教委)网络通信技术重点实验室)开展的三个前沿研究工作相结合,是培养本科生的研究与创新能力的探索性试验。

从4年级上学期开始,以业余时间为主进行研究与实验,部分保送研究生的同学将在本科毕业设计阶段继续留在实验室研究,为硕士生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

事实上,2004年当年参与相关工作的同学,毕业时都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了论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