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本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狼基于标准的教案及导学案

部编本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狼基于标准的教案及导学案

课题:狼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新课标对于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基本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学常识,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能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有意识的积累、感悟和运用”。

2、教材分析
《狼》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本单元课文描绘了人与动物相处的种种情形。

《狼》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狼三则》的第二则,它写的是两只狼与一个屠户之间的一场较量,狡诈的狼想吃掉屠户,却最终双双毙命于屠户的刀下。

课文篇幅短小,情节曲折,脉络清晰,浅显易懂,因此要求学生学习时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做到观点鲜明,言之有理。

新课标明确“要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因此我把理解狼与屠户的形象,把握文章的主旨,品味赏析课文的美点妙处作为重点来突破。

3、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已经具备初步的文言文阅读能力,积累了一些基本上能读懂他们凭借课下注释或资料书,常用的文言词汇,
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这篇文章的大意。

但文中文言现象丰富,一词多义都有出现,因此对文言词汇积累的方法指导尤为重要。

【目标】、借助课下注释及资料链接了解作者及作品,读懂课文,说出1“黠”“洞”“隧”“径”“犬”“意”“顾”“止”“缀”“并驱”“窘”“弛”等词语的语境义。

、通过听读、自由品读,讨论、交流理解狼与屠户的形象,明2 确故事的主旨。

3、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说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学习重点】
理解狼与屠户的形象,把握文章的主旨,品味赏析课文的美点妙处,积累文言词汇。

【学习难点】
故事蕴含的道理。

【评价任务】
1、通过资料链接了解蒲松龄及《聊斋志异》,结合文本准确说出“止”“缀”“并驱”“窘”“顾”“弛”“径”“犬”“意”“洞”“隧”“黠”等词语的语境义,直译重点文句(教师圈定)。

2、听读、品读课文,思考讨论感受狼的特点和屠户形象,背诵精彩语句。

.。

明确故事主旨,说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3、小组合作探究,【教学过程】环节1 导入新课我设计的导语是: 同学们看过《喜羊羊与灰太狼》动画吧,片中的灰太狼有什么特点呢?狼在我们中国人眼里,都是不好的形象,像“狼狈为奸”,“狼子野心”等,
你还知道其他狼的成语吗?清代小说家蒲松龄老先生给大家准备了一个关于狼的故事。

大家学习后,看看这个故事里的狼具有怎样的特点?并看看能从中明白什么道理。

环节2 展示学习目标
环节3 独学(放在课前)(用你喜欢的方式朗读或默读课文,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圈画读不准的字音或理解不了的词句。


独学提纲:
1、资料链接:
作者,字,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
称,朝山东人,是我国著名的。

他自幼勤学、聪敏,但一生考场不利,自学成才,在家乡设馆教书,创作了许多鬼怪故事,后来汇编成书,就是《》。

《》是我
国著名的文学作品,是短篇小说集。

作者通过谈狐说鬼,讽刺当时社会的黑暗、官场的腐败、科举制度的腐朽。

作品的艺术成就很高,具有现实意义,故事曲折离奇,人物形象鲜明生动。

很多篇目已改编成电影电视,为大家所熟悉。

“异”指奇异“志”的意思是记述,“聊斋”是蒲松龄的书斋名,
的故事。

作者通过谈狐说鬼,讽刺当时社会的黑暗,官场的腐败、科举制度的腐朽。

故事曲折离奇,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和现实意义。

郭沫若曾评价《聊斋志异》: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老舍曾评价《聊斋志异》: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2、给下列加字的注音
缀()行甚远屠大窘()苫()蔽成丘...目似瞑()眈眈()相向意将隧()入...狼亦黠()止露尻()尾前狼假寐()...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止有剩骨()(2)缀行甚远
()..(3)并驱如故()(4)屠大窘()...(5)顾野有麦场()(6)驰担持刀()..(7)一狼径去()(8)犬坐于前()..(9)狼亦黠矣()(10)变诈几何哉()...(11)狼不敢前( )(12)一狼洞其中()..(13)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14)意暇甚()...4、根据注释和工具书疏通课文。

)1(通过此环节基本达成目标.
组内同质对学,独学成果展示(两人一组,一人一段相互听4 环节补充导学案。

纠正字音或句读。

独学中的疑问组内交流释疑解惑,读,教师巡视发现共性问题和学生疑难问题,教师点拨。


(通过此环节达成目标1)
环节5 群学班级展示
(一)、整体感知:
听读课文,思考:
问题一: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出现了那些形象?之间的关系如何?
(评价学生概括主要内容,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
问题二、狼和人的对抗是如何变化的?
(评价学生对文本的进一步解读,为理解文本的主旨铺垫)
狼最初对人占上风(1、2段)——双方相持(3段)——人消灭了狼(4段)
——这说明了什么(第5段)
活动:学生听读课文,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

如果学生概括不完整,教师可提醒其他同学补充。

(二)、品味语言
活动一:观“狼”、思“狼”
学生品读课文,划出描写狼的动作的句子,反复朗读,总结狼的特点(或形象)。

、贪婪。

如“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 1.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狡猾。

如“眈眈相向”“其一犬坐于前”“一狼洞其中”等。

活动二:揣摩屠户动作心理,理解屠户形象。

朗读描写屠户的动作、心理描写的句子,揣摩屠户的心理变化,理解屠户复杂的性格:懦弱和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

(评价学生朗读和理解的能力)
(三)、理解主旨谈感受(小组合作探究)
根据屠户的心理活动及狼的本性,你认为最能点明主旨的是哪句?大声朗读主旨句,人人会背。

“止增笑耳”的仅仅是恶狼吗,?作者嘲讽的仅仅是恶狼吗?从这个故事中你获得怎样的启发?
师生一起总结:
1、狼无论多狡诈也不是人的对手,终归会为人的勇敢智慧所战胜。

2、像狼一样的邪恶势力最终将自取灭亡。

(评价学生的朗读、理解、分析、概括能力)
(通过此环节达成目标2和3)
环节6:当堂检测,反馈本堂课的学习效果。

1、指出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意睱甚()(2)一狼洞其中()..(3)意将隧入()(4)意将隧入以攻其后()..2、翻译下列句子。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1(.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2 、默写本文主旨句:3、在生活中,如果我们遇到像狼这样阴险外部狡诈、贪婪、凶狠的4 人,该怎么办?(评价学生对文本中基础知识以及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把握)凶恶狠毒的动物,本文中的狼是一种狡诈阴险、7 作业设计:环节你认为呢?请收集有关狼的资而科学家却认为狼是一种可爱的动物,。

料,准备进行综合性学习《我眼中的狼》引导学生多角多角
度认识狼,(通过让学生收集有关狼的资料,度有创意地阅读,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附】板书设计:狼
蒲松龄
狼:贪婪狡猾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屠户:懦弱勇敢机智
板书设计:力图全面、简洁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清晰、直观的把握人物形象及主题思想,便于理解记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