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师小课题立项申报

教师小课题立项申报

3、《语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而培养学生的良好预习习惯是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手段。
三、现实依据
自从教以来,一直有一个题困扰着我,那就是每节课的时间都不够用,要想让孩子们在有限的课堂上有更好的理解课,有话可说,那么提前的熟读课、解决掌握需要认识的字词等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预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因此,我把预习的能力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同时也让这一内容真正的为教学所服务,能在课堂上发挥有效作用。
1、通过深入研究,引发学生掌握有效的预习方法,提升学生学习、分析、理解等方面的能力。
2、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激发学生积极主动预习,善于学习、提升自身主动学习的能力,为其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通过深入学习课前预习相关的理论知识,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及教研能力。,在实践过程中,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
4、制定课前预习研学单。
研究步骤
一、选题立项:(2017年9月)
通过研究依据的理解和把握确立课题,填写小课题立项申报表,申请立项。
二、学习与借鉴:(2018年10月)认真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丰富相关理论,了解他人优秀研究经验,提高实践研究的起点。
三、实践与反思:(2017年10月-2018年5月)设计方法,实践验证,反思跟进,及时调整。研究方法:文献研究、行动研究、案例研究、经验总结。
二、理论依据
1、心理学观点:“皮亚杰强调儿童心理发展的本质是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是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他指出,真正的学习是学生主动的、自发的学习,而不是教师传授的学习。正确的教育能够加速儿童的发展。他曾指出:“良好的方法可以增进学生的效能,乃至加速他们的心理成长而无所损害。
2、主体教育论和发展心理学:学生的学习是一种选择性学习、实践性学习、创新性学习,是一种主动运用学习策略的活动。在学校里,学生最重要的学习就是学会学习。因此,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主动预习的能力。
研究目标
(理论目标、实践目标)
1、探索出小学高年级语文有效预习的方法。
2、学生根据预习研学单能主动的进行预习,自行解决字词句等基础知识的积累,并能在预习过程中,能遇到不懂的题边预习边思考。尝试自己解决一部分题,在听课时带着题去听课,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真正提高课堂效率。
研究内容
(对研究目标进行有效分解,使之具体化、可操作)
四、总结提炼:(2017年6月-2018年7月)进行课题总结、形成有价值的研究案例、论文,申报结题。
学校领导小组审批意见
公 章
年 月 日
庄河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意见
公 章
年 月 日
精心搜集整理,只为你的需要
课题名称
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前有效预习的研究
主持人
杨柳
单位鞍子Leabharlann 乡中心小学学科语文
联系电话
研究依据(政策依据、理论依据、现实依据)
1、政策依据
课程改革强调,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这就需要培养学生新的学习能力。因此,作为教师,要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出发,根据教材内容,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去主动读文,进行预习,努力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