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学习贯彻《2013-2017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
学习贯彻《2013-2017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
在我国现有干部体系中,我们所说的领导 干部一般是指副处级及以上的干部,因为副
处级及以上的干部才是我党干部序列中的执
政骨干。
一般在而言:职位越高,其工作所需的决策 (理念)上的能力越强,也就是统率全局、 综合协调的能力要求越高,具体操作性的能 力的运用则较少。反之,职位越低,对实际 操作性的能力要求要多一些,理念能力需要 则略减。
①领导是一个行为过程,不是静态而是动态的过程。
②领导是一种影响力。
③领导的目的在于实现组织的特定目标。
2.什么是领导干部?
领导干部也就是领导者。所谓领导者,就是 指引和影响个人或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实现某 一目标的行为者。
领导者包括“权、责、服务”三要素,是三个要
素的统一。 ①权力是领导者的基本特征。领导者的法定权力包 括决策权、指挥权、用人权、监督权、奖惩权等。 ②责任是在领导活动过程中,领导者在自己的职务 和权力范围内应做的工作和应负的使命,也就是负 有一定领导责任的人。 ③服务是领导运用权力、履行责任的过程,实质上 就是服务的过程,为群体服务,为实现组织的目标 服务。
致力于整个组织发展方向的规定,这主要体现在决
策和目标的制定等方面,而管理则侧重于当前活动
的落实。
领导者具有超脱性,管理者具有操作性。领导要从
根本上、宏观上把握活动过程,而管理却必须注意
细节问题,要通揽对人、财、物、时间、信息的安
排与配置,使诸因素得到合理运用。
简而言之: • 领导者重宏观,管理者重微观。
三是建立科学的管理系统。
激励功能:激励功能是领导的主要功能,由领导
者在特定环境中实施。
一个领导者,虽然本身欠缺足够的技术性知识
和能力,但只要充分发挥激励功能,将被领导者的
积极性调动起来,就可以借助他人的知识能力来弥
补自己的不足。
(二)领导者(领导干部)和管理者。
1.概念:
领导者是一种社会角色,特指领导活动的行为 主体,即能实现领导过程的人 管理者是指在组织中从事管理活动,担负管理 职能的人,即负担对他人的工作进行计划、组织 、领导和控制等工作,以期实现组织目标的人。
2.二者区别:
领导者是决策者,管理者是执行者。具体区别体
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领导者具有全局性,管理者具有局部性。也就是
说,领导侧重于战略,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侧重于战术。领导活动
注重对组织内部各个组成部分进行整体性的计划、
协调和控制,而管理则是一种技术性较强的工作,
其目的在于提高某项工作的效率。
领导者具有超前性,管理者具有当前性。领导活动
3 .提升沟通协调的能力。 一要明确沟通协调的目标。 二要把握沟通协调的基本原则。 三要综合运用沟通协调方法。 4 .提升科学统筹的能力。 一要把握关键环节。 二要加强薄弱环节。 三要善于统筹安排。
四句话共勉:
讲政治,养正气; 讲大局,修大气;
讲团结,聚和气;
讲服务,育人气。
谢谢大家!
你为进步准备好了吗?
田 术 云 州委组织部干部教育科科长 州委党校第32期中青班学员 2016年4月19日
主要内容
一、什么是领导干部? 二、怎样做好当领导干部的准备?
(一)领导和领导干部 1.什么是领导? 领导是引导和影响个人或组织在一定条件下 实现某种目标的行为过程。
领导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含义:
• 领导者重态势,管理者重细节。
• 领导者重人,管理者重事。
• 领导者有情,管理者无情。
3.二者联系:
管理是一种方法,是一种程序,领导通过管理实 现目标。 领导是驾驭在管理之上,管理是领导实现目标、 计划、成效的体现,通过管理可以更好地实现生 产运作程序化和效率化。 领导是大脑,通过管理实现各个组织密切协作配 合,完成组织预定的目标。
二者之间联系: 领导干部就是实现领导行为的人,是领导
行为的主体。
实现领导的过程具有两大功能: 组织功能:实现组织目标,是领导的最终目的。 要实现这个目的,领导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一是根据组织内部和外部条件、需要和可能,制 定良好的目标和决策; 二是为实现组织目标的决策,合理地组织和使用
人、财、物;
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一是要学会以战略思维谋全局。
二是要学会以辩证思维解忧难。
三是要学会以创新思维增活力。
注重强化“三种认识” 一要认识到职责比职位更重要。 二要认识到合力比能力更重要。 三要认识到做人比做官更重要。 学会正确处理哪“三种关系” 一要正确认识大与小的关系。 二要正确处理虚与实的关系。 三要正确把握远与近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
领导干部既是领导者又是管理者。有时候,我们 对上是管理者、对下是领导者;单位调整后,领导
者会变为管理者、管理者会成为领导者。对此,我
们需要随时注意转换自己的角色。
二、怎样做好当领导干部的准备?
(一)要着力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
第一,必须提升思想境界。 人的思想有“六种境界”: 一是把自己的言论变成社会的舆论; 二是使自己的计划变成别人的规划; 三是把自己的说法变成别人的规划; 四是用自己的思考改变领导的思想; 五是让自己的文章进入上级的文件; 六是用自己的发言促进社会的发展。
关于思想境界的提升,李源潮指出:
一要多读书,以博学增智; 二要多省己,以修身养性;
三要多抑欲,以知足知止;
四要多感恩,以勤勉立事。
第二,必须要讲政治。
一要学习理论。
二要站稳立场。
第三,必须要讲担当。 第四,必须要讲规矩。
(二)要着力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
必须具备三种思维:战略思维能力、辩证思维
(三)要着力提升自身的工作水平。
工作中经常存在的“六种人”:
一是做了再想;
二是边做边想;
三是想了再做;
四是做了不想;
五是想了不做;
六是不做不想。
工作水平的 “三种境界”: 一是做出成绩来; 二是做出经验来; 三是做出影响来。
提升四种能力:
1 .提升带好队伍的能力。 一要建章立制管好人。 二要组织活动激励人。 三要注重关怀感化人。 2 .提升调查研究的能力。 一要选准选好调研课题。 二要运用多种调研方法。 三要善于分析问题症结。 四要找出问题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