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简单以太网的组建一、实验目的:1. 初步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定义,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及计算机网络的分类;2. 了解常见的传输媒体和网络协议;掌握RJ45头与双绞线的连接方法,会制作直通线和交叉线;3. 认识串行、并行线;4. 掌握使用直通线和交叉线组建简单的以太网的方法,并能使用串、并线在Windows 下实现双机互联。
二、实验内容1. 观察教学机房了解计算机网络结构,并画出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图;2. 了解计算机网络中的网络设备,并了解每台计算机上使用的网络标识、网络协议;3. 制作2根直通双绞线和2根交叉线,并测试;4. 分别用制作好的直通线、交叉线以及串口线、并口线,连接两台计算机。
三、实验设备及仪器1. 计算机两台,装有网卡和Windows操作系统;2. 超5类非屏蔽双绞线4根;3. RJ-45连接器(水晶头)8个;4. 压线钳一把;5. 网络电缆测试仪一只;6. 集线器一个;7. 串行线一根;8. 并行线一根。
四、预备知识目前网线用得最多的是双绞线,根据双绞线的线序制作方法不同,把双绞线分成正线反线。
线序和传输速度一般没关系,网络传输速度要看网卡/网线/交换机/路由器/广域网接口所支持的最大传输速度。
正线:又叫直通线或标准线,网线两端都采用EIA/TIA 568B做线标准,注意两端都是同样的线序且一一对应。
具体的线序制作方法是:双绞线夹线顺序是两边一致,统一都是:1、白橙、2、橙、3、白绿、4、蓝、5、白蓝、6、绿、7、白棕、8、棕。
注意两端都是同样的线序且一一对应。
这就是100M网线的做线标准,即T568B标准,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正线或标准线、直通线。
正线应用最广泛,不同设备之间,比如路由器和电脑、交换机和电脑等。
反线:又叫交叉线,按照一端T568B,一端T568A的标准排列好线序并夹好。
具体的线序制作方法是:一端采用T568B做线标准不变,另一端在这个基础上将这八根线中的1,3号线和2,6号线互换一下位置,这时网线的线序就变成了:1、白绿、2、绿、3、白橙、4、蓝、5、白蓝、6、橙、7、白棕、8、棕。
这就是100M网线的T568A标准,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反线或交叉线。
反线一般用于相同设备的连接,比如路由和路由、电脑和电脑之间;现在的设备很多也支持直通线了,但建议还是使用交叉线,因为反线一般用于相同设备的连接。
网卡有10M,10M/100M,100M,1000M.,网线有3类(10M)、5类(100M)、超5类线/6类线(支持1000M),分别对应了不同的网卡和网速,现在一般最低用5类线.,它们的网线做法都相同。
RJ45接口采用差分传输方式,tx+、tx-是一对双脚线,扭在一起,可以减少干扰。
RJ45接口信号定义,以及网线连接头信号安排:以太网10/100Base-T 接口:线序名称功能描述1 TX+ Tranceive Data+ (发信号+)2 TX- Tranceive Data- (发信号-)3 RX+ Receive Data+ (收信号+)4 n/c Not connected (空脚)5 n/c Not connected (空脚)6 RX- Receive Data- (收信号-)7 n/c Not connected (空脚)8 n/c Not connected (空脚)以太网100Base-T4 接口:线序名称功能描述1 TX_D1+ Tranceive Data+ (数据发送+)2 TX_D1- Tranceive Data- (数据发送1)3 RX_D2+ Receive Data+ (数据接收+)4 BI_D3+ Bi-directional Data+ (数据双向+)5 BI_D3- Bi-directional Data- (数据双向+)6 RX_D2- Receive Data- (数据接收+)7 BI_D4+ Bi-directional Data+ (数据双向+)8 BI_D4- Bi-directional Data- (数据双向+)五、实验过程和主要步骤:1. 教学机房网络拓扑结构观察计算机教学机房的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并画出网络拓扑结构图。
(1)记录联网计算机的数量、配置、使用的操作系统、网络拓扑结构、网络建成的时间等数据;(2)了解教学机房设备是如何互联的;(3)认识并记录网络中使用的其他硬件设备的名称、用途和连接的方法;(4)根据以上数据及观察结果画出拓扑结构图;(5)分析网络使用的结构及其所属类型。
(6)打开计算机进入系统,查看计算机的网络参数,记录主要网络配置参数。
2. 直通线的制作按照EIA/TIA586B的标准,制作两段直通线。
(1)利用双绞线拨线器将双绞线的外皮除去2~3cm。
有些双绞线电缆内含有一条柔软的尼龙绳,若在剥除双绞线的外皮时,裸露出的部分太短,可紧握双绞线外皮,再捏住尼龙线的下方剥开。
(2)将裸露的双绞线中的橙色对线拨向自己的前方,棕色对线拨向自己的方向,绿色对线拨向自己的左方,蓝色对线拨向右方。
(3)将绿色对线和蓝色对线放在中间位置,橙色对线和棕色对线保持不动,即放在靠外的位置。
(4)小心拨开每一对线,而不必剥开各对线的外皮。
特别注意的是,绿色条线应跨越蓝色对线。
正确的线序是: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
这里最容易犯错的是将白绿线与绿线相邻放在一起,如图1-1所示。
图1-1 直通线排线方式(5)将裸露出的双绞线用剪刀或斜口钳剪下只剩下约14mm的长度。
最后再将双绞线的每一根线依序放入RJ-45接头的引脚内,第一只引脚内应该放白橙色的线,其余类推。
(6)确定双绞线的每根线已经正确放置后,就可以用RJ-45压线钳压接RJ-45接头了,要确保每一根线与接头的引脚充分接触。
(7)按照相同的方法制作另外一端。
(8)用测线仪测试做好的网线,看看自己做的网线是否合格。
打开测线仪电源,将网线插头分别插入主测试器和远程测试器,主机指示灯从1~8逐个顺序闪亮,如远程测试器也按1~8的顺序依次闪亮则合格。
如果接线不正常,则按下述情况显示:①当有一根网线如2号线断路时,主测试仪和远程测试端2号灯都不亮。
②当有几条线不通时,这几条线的灯都不亮;当网线中少于2根线连通时,所有灯都不亮。
③当两头网线乱序,如2、5线乱序时,显示如下:主测试器:1-2-3-4-5-6-7-8;远程测试端:1-5-3-4-2-6-7-8;④当网线有2根短路时,则主测试器显示不亮,而远程测试端显示短路的2根线的灯都微亮,若有3根及以上短路时,则所有短路的线的灯都不亮。
(9)按以上方法再做一根网线。
3. 交叉线的制作按照交叉线的接线法,一端采用EIA/TIA586B的接法,另一端采用EIA/TIA586A接法,制作两根交叉线。
(1)其中一端参考直通双绞线的制作方法制作,如图1-1所示。
(2)与直通双绞线不同的是,交叉线的另一端采用了EIA/TIA586A标准,将原来第1只脚的线和第3脚的线对调,将原来第2只脚的线和第6脚的线对调,正确的线序是:白绿、绿、白橙、蓝、白蓝、橙、白棕、棕。
按照这个顺序用RJ-45压线钳压接RJ-45接头了,要确保每一根线与接头的引脚充分接触。
图1-2 交叉线一端排线方式(3)用测线仪测试做好的网线,看看自己做的网线是否合格。
打开测线仪电源,将网线插头分别插入主测试器和远程测试器,主机指示灯从1~8逐个顺序闪亮,如果合格,则远程测试器显示:远程测试端:3-6-1-4-5-2-7-8;(9)按以上方法再做一根网线。
3. 简单网络组建(1)用制作好的两根直通线把两台电脑和集线器连接起来,构成一个简单的局域网。
(2)利用ping命令或通过网上邻居来判断这一网络的连通性。
如不能连通,拔下再试,直到连通。
(3)拔下直通线,用一根交叉线将两台计算机连接起来,利用ping命令或通过网上邻居来判断这一网络的连通性。
如不能连通,拔下再试,直到连通。
(4)认识串口线和并口线。
了解并检查各针孔的连接方法是否正确。
(5)关闭计算机。
(6)拔下网线,在关机状态将串口线插在COM1口上,连接好两台计算机。
(7)打开计算机电源,开机后打开控制面板,双击“网络和拨号连接”窗口中的“新建连接”,在弹出的窗口中填入区号后按“确定”。
(8)单击“网络连接向导”,点“下一步”。
(9)选择“直接连接到另一台计算机”,单击“下一步”。
(10)确定计算机担任的角色,一台担任主机,另一台担任来宾,单击“下一步”。
(11)选择对应的端口。
(12)在主机上指定允许连接到主机的用户,在客户机上选择“所有用户使用新连接,或只是自己使用”,进入下一步。
最后点击完成。
(13)在客户机上,双击“网络和拨号连接”窗口中新建的连接,输入帐号和密码后单击连接。
(14)连接成功后查看网上邻居访问对方的共享资源。
(15)关机后改用串口线连接在LPT1后按上面步骤再做连接。
六、思考问题1. 用网线测试仪来测试平行线和交叉线时,测试仪指示灯的闪亮次序有什么不同?为什么?2. 说说分别在什么环境下使用平行线和交叉线。
3. 根据双绞线的T586B标准,为什么线的排布要按图1-1和1-2所示。
七、实验报告要求1. 实验地点,参加人员和实验时间;2. 实验内容:按照实验步骤的内容作详细记录;3. 回答思考问题中提出的内容。
实验二Windows环境下TCP/IP协议的配置和诊断一、实验目的:1. 了解协议及TCP/IP协议的功能,能在操作系统为WindowsXP/2000的计算机上熟练地进行TCP/IP配置。
2. 能熟练地使用Ping、hostname、ipconfig、arp等实用程序来测试计算机上的TCP/IP 配置,验证TCP/IP配置;二、实验内容1. 在WindowsXP/2000的计算机上进行TCP/IP配置,包括对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地址和DNS服务器等的配置。
2. 使用Ping实用程序来测试计算机上的TCP/IP配置及测试本计算机与计算机的连接性能,确保可以在网络上通信;3.使用Hostname实用程序来标识计算机的名称;4. 使用Ipconfig实用程序来验证计算机上的TCP/IP配置选项,包括MAC地址、IP 地址、子网掩码和缺省网关等多项配置信息;三、实验设备及仪器1. 装有网卡和Windows操作系统并联网的计算机一台;四、预备知识TCP/IP的层次不同提供的安全性也不同,例如,在网络层提供虚拟私用网络,在传输层提供安全套接服务。
下面将分别介绍TCP/IP不同层次的安全性和提高各层安全性的方法。
TCP/IP 的名称大解剖名称解析是为用户提供易于记忆的服务器名称的过程,这样用户就无需记忆那些在TCP/IP 网络上用于标识服务器的数字IP 地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