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CP管原材料检验作业指导书1、目的为了保证PCCP管材制作用原材料满足生产要求,确保原材料的质量。
2、适用范围适用于辽西北供水工程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采购二标,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制作主要原材料的质量检验。
3、水泥3.1 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检验标准:GB175,GB748。
3.2 进厂的每批水泥均应提供生产厂家出厂合格证或质量证明书(包括厂别、品种、出厂日期、出厂编号和试验数据)。
以表明水泥质量符合GB175-2007的要求。
对进厂的水泥的合格证或质量证明书进行验证,主要是化学成分分析报告等。
3.3 检验项目、评定指标、检验频率3.4取样方法3.4.1 对每个出厂批号和每批到货不超过400t(不足400吨按400吨计)。
随机地从不少于3个罐车中各取等量水泥,经混拌均匀后,再从中称取不少于12kg水泥作为检验试样,拌和均匀后分成两等份,一份由试验室按标准凝结时间、安定性、胶砂强度项目的试验,一份密封保存,以备复验用。
存放期超过三个月的袋装水泥或超过六个月的散装水泥,使用前必须重新检验其强度,并经监理人批准后方可使用。
水泥进厂时的温度不得超过60°。
3.4.2 在选择水泥供应厂家或客户要求时进行碱含量、CA项目的试验。
33.5 检验、评定方法分别参照GB/T1346、GB/T17671、DL/T5144执行。
4、砂4.1 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所有砂必须符合GB/14684《建筑用砂》的规定。
管芯混凝土采用细度模数为2.3~3.0的中砂,保护层砂浆采用细度模数为1.6~2.2的细砂,且比重不得小于2.6,天然砂含泥量不大于1%。
4.2 进厂的砂要对厂家提供的报告做验证,以表明符合GB/14684《建筑用砂》的规定。
4.3 检验项目、评定指标、检验频次4.4 检验频次及抽样方法砂试验应以同一产地、同一规格,每500t为一验收批,不足500t亦为一验收批。
每一验收批取样一组,在砂进厂时取样,数量为每组22kg,进行筛分析、含泥量、泥块含量、云母含量、颗粒级配项目检验;首次使用、每一个月一次或改变来源时进行坚固性、比重、氯化物含量、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碱活性项目的检验。
详细内容见上表。
4.5 检验、评定方法按照GB/14684执行。
5、石5.1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所有石子必须符合GB/T14685《建筑用卵石、碎石》的规定。
管芯混泥土用碎石应采用连续级配,最大粒径不超过30mm,且不得大于混凝土厚度的2/5,其比重不得小于2.6,含泥量不得大于1%。
5.2 石子进厂后,要对厂家提供的报告做验证。
5.3 检验项目、评定指标、检验频次5.4 检验频次抽样方法:碎石试验应以同一产地、同一规格,每500t为一验收批,不足500t亦为一验收批。
每一验收批取样一组,进行筛分析、含泥量、泥块含量、压碎指标、针片状含量等项目的检验;首次使用、1次/3月或改变料源时,进行坚固性、岩石抗压强度、有机物、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等项目的检验;首次使用、1次/1月或改变来源时进行碱活性项目的检验。
具体内容见上表。
5.5 检验、评定方法参照GB/T14685执行。
6、外加剂6.1 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所用外加剂为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其质量应符合GB8076《混凝土外加剂》、GB/T50119的规定。
使用的外加剂不应对管子或水质产生有害影响。
6.2 对进厂的外加剂要对厂家提供的化学分析等报告做验证。
6.3 检验项目、评定指标及检验频次6.3.1含固量、PH值、密度。
(厂家提供证明)6.3.2 碱含量、氯离子含量、对钢筋的锈蚀作用。
(外委)6.4 检验频次及抽样方法混凝土外加剂的批量规定:每100t抽取一次(不足100t按100t计),同一编号的产品必须混合均匀。
每一编号取样量不少于2kg水泥所需用的外加剂量进行上表项目的试验。
6.5 检验、评定方法参照GB8076、GB/T50119执行。
7、薄钢板7.1 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制作钢筒用薄钢板应符合GB/T700、《碳素结构钢》、GB912《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扎薄钢板及钢带》、GB11253《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冷扎薄钢板及钢带》的规定。
7.2 进厂的薄钢板要对厂家提供的化学成分分析等报告予以验证。
7.3 检验项目、评定指标及检验频次7.4 检验频次及抽样方法同一厂别,同一炉号、同一规格、同一交货状态每50t为一验收批,不足50t也按一批计,每一验收批取一组试件(拉伸、弯曲各1个),进行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弯曲试验项目的检验;每制作500个钢筒进行一次焊缝抗拉强度的试验。
每6个月一次或料源改变时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检验。
7.5 检验、评定方法分别参照GB/T228、GB/T235、GB700、GB912执行。
8、承、插口钢板8.1 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制造承插口接头钢圈所用的承口钢板和插口型钢应分别符合GB/T699、GB/T700、和GB3274的规定,插口钢圈断面形状及几何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表面光滑,无锈皮、毛刺及麻面。
8.2 进厂的承插口钢板要对厂家提供的化学成分分析等报告做验证8.3 检验项目、评定指标及检验频次8.4 检验频次及抽样方法每批炉号的钢板按500个承、插口一次(不足500个按500个计)取样进行常规检验,每验收批取一组试件(拉伸、弯曲各1个)进行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断裂伸长率项目的试验;每6个月一次或料源改变时进行钢板化学成分检验,每制作500个钢圈进行一次钢圈焊接接头抗拉强度试验。
8.5 检验、评定方法分别参照GB699、GB700、GB3274、GB/T228、GB/T232 、JC/T1091执行。
9、预应力钢丝9.1 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缠绕于管芯的预应力钢丝力学性能应满足《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GB/T 5223-2002标准规定,制管用钢丝应采用冷拉钢丝。
待使用的钢丝,由质检部门核实生产厂家“质量合格证”,钢丝在拔制过程中表面任何点温度不超过182℃,且钢丝的氢脆性灵敏度满足要求的前提下需做抗拉、伸长率、弯曲等力学性能试验,合格并标识后生产部方可使用。
9.2 对进厂的预应力钢丝要对厂家提供的化学成分分析等报告做验证。
9.3 检验项目9.4 检验频次同一牌号,同一规格、同一生产工艺制造的钢丝,每5盘抽一盘进行抗拉强度、弯曲次数、扭转试验等项目的试验。
每一批钢丝供应商提供钢丝表面温度报告。
料源改变时进行化学成分、应力松弛率、氢脆性灵敏度试验。
9.5 检验、评定方法分别参照GB5223、GB/T228、GB/T238、GB/T239执行。
10、锚固块10.1 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按合同文件规定。
管芯两端的锚固块所能承受的抗拉力至少应为钢丝最小极限抗拉强度的75%。
10.2 对进厂的锚固块要对厂家提供的检测报告做验证。
10.3 检验项目、评定指标及检验频次10.4 检验方法:把钢丝与锚固块锚固在一起,在拉力试验机上进行拉力试验。
试验时不允许锚固块直接放置在拉力试验机钳口上。
10.5 检验频次同一厂家、同类别、同规格、数量以500个为一检验批(不足500个也可作为一批),从中随机抽取1组进行锚固块与钢丝连接抗拉力试验。
10.6 合格判定:试验拉力达到钢丝抗拉强度的75%时,锚固块与钢丝没有相对滑动,判该批锚固件合格;如果不合格,允许复检一次,复检试样数量为双倍,再次出现不合格品,此批锚固件作不合格品处理。
11、橡胶密封圈11.1 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承插口采用双密封胶圈,双密封胶圈的力学性能、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等应符合GB/T19685-2005、JC/T748、JC/T 749的规定。
11.2 进厂的橡胶密封圈要对厂家提供的化学成分分析等报告,对饮用水无害证明书做验证。
11.3 检验项目、评定指标及检验频次11.4 检验频次按500根一次的检验频率选择有资质的试验单位进行物理、化学试验;逐根进行外观质量、尺寸检验。
11.5 检验、评定方法参照GB/T19685、JC/T748、JC/T 749执行。
12、拌和用水12.1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用于混凝土、水泥砂浆和水泥净浆拌和用水和管道养护用水均应符合JGJ63《混凝土拌和用水标准》的相关规定。
12.2检验项目、评定指标及检验频次12.3 检验、评定方法:参照JGJ63《混凝土拌和用水标准》执行。
13、配件用钢板13.1 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配件用钢板分别符合GB/T1591、GB/T700、GB/T709、GB/T3274。
13.2 进厂的配件用钢板要对厂家提供的化学成分分析等报告做验证13.3 检验项目、评定指标及检验频次13.4 检验、评定方法分别参照GB/T1591、GB/T700、GB/T709、GB/T3274执行。
14、砂浆外表面防腐涂料14.1 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砂浆外表面防腐涂层采用无溶剂环氧煤沥青涂料,应分别符合GB3186、GB9278、GB/T1725、GB/T1728、GB/T6750、GB1724、ASTM D4541-02、ASTM G14、GB/T6739、GB/T1731、ASTM D1653、GB/T1771、GB/T9274、GB/T1763、JTJ270、GB/T1768、GB/T1410、GB/T1408、GB/T6753的要求。
(1)采用涂装前后电阻的比值进行涂层抵抗腐蚀介质的能力检查,对每10根抽1根进行涂层电阻率检查,要求涂装后电阻率较涂装前电阻率的比值不小于100,每节管道随机检测点数7个。
(2)防腐管干膜厚度检查:用超声波测厚仪对每10根抽1根进行干膜检查,要求达到设计干膜厚度600μm的比例不低于85%,最小干膜厚度不小于400μm,每节管道随机检测点数30个。
(3)防腐管附着力检查:涂层涂装完成后,对每200根抽1根采用附着力试验仪进行防腐涂层附着力测定,每根管道检测点数为7个,若附着力达不到2.0MPa(或小于混凝土本身粘结强度),应在此批次管道中另外随机抽取得1根管道重新进行附着力试验,如仍不合格,此批次管道重新做防腐涂层。
(4)防腐管漏点检查:采用电阻法对防腐管逐根进行漏点检查。
14.2 检验项目、评定指标及检验频次14.3 检验频次每一批材料进厂时,供应商提供上表中项目的检验报告。
14.4 检验、评定方法参照GB3186、GB9278、GB/T1725、GB/T1728、GB/T6750、GB1724、ASTM D4541-02、ASTM G14、GB/T6739、GB/T1731、ASTM D1653、GB/T1771、GB/T9274、GB/T1763、JTJ270、GB/T1768、GB/T1410、GB/T1408、GB/T6753进行。
15、承、插口防腐材料15.1 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承、插口用防腐材料分别符合SY/T0457、GB5749、GB/T1723、GB/T1724、GB/T1725、GB/T1728、GB/T5210、SY/T0442、GB/T6739、GB/T9274、GB/T1733、GB/T1771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