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话通信设备接口介绍

电话通信设备接口介绍

电话通信设备接口介绍——解答2W、4W+E/M 简单的回答是:2W 是二线的意思;4W+E/M是四线加上收信信令控制线和发信信令控制线的意思。

如要进一步详细了解,须从电话通信设备接口谈起。

通信设备分终端设备和传输设备。

如电话机、传真机、计算机、电视机(图像监控)、远动RTU终端等等叫终端设备;而给终端设备提供通道的设备,如光端机、载波机、微波、扩频等属于传输设备;各种线路如光缆、高频电缆、音频电缆、高压线属于传输设备的传输通道。

而各种交换机对于终端设备来讲,可以称传输设备,起传输交换作用,而对于传输设备来讲,也可称终端设备。

完成通信,终端设备必须同传输设备进行联接,传输设备之间也必须相互联接,才能延长通信距离。

各种通信设备之间进行联接的中间连线叫中继线,不同的连接方式叫中继方式,用通俗的叫法叫“接口”。

现介绍通信设备的各种接口供参考。

一、磁石接口电话之间相互呼叫要振铃。

这个铃原先是用手摇磁石发电机摇出来的电流,使对方的电铃发出响声,这个电流叫铃流,所以叫磁石接口。

因用75V足以达到通信距离内能响铃,又比较安全;而标准电铃的两个铃碗在25Hz时发出的响声比较悦耳,所以铃流标准规定为电压75V、频率25Hz的正弦交流电。

虽然现在很少用手摇发电机和电铃,但铃流的标准一直沿用。

现在双方起动均用铃流很少了,但单方向起动如向电话单机振铃仍用铃流。

二、用户接口连接总机和电话单机(或另一总机的中继接口)的方式对本总机来讲叫用户接口,也叫用户门子,电力部门俗称小号。

这种方式是二线制,收发话、铃流、起动线、馈电均用一对线。

电力载波机有微机自动盘,相当于一台小型程控总机,自动盘出来的普通用户就属于以上形式,它可接单机,也可接行政或调度总机的环路中继接口。

其工作过程如下:主叫单机摘机给总机提供环路(叫环出),总机送出的电压有电流,就响应(叫环入)并送拨号音,主叫听到后用脉冲/双音频拨号,总机识别有效后向被叫单机送铃流(叫铃出),被叫单机响铃(叫铃入),摘机通话,话终挂机。

用户接口的呼叫方式是:铃流输出(铃出),环路输入(环入)。

三、中继接口另一总机呼叫本总机内部用户,本总机相当于一部单机的接口,叫中继接口。

中继接口具有单机的所有功能。

其工作过程如下:做被叫呼入时接收75V铃流(叫铃入),启动后送出环路(叫环出)话务员人工应答,待主叫报出被叫号后拨号转接应答电脑提示主叫拨号双音频呼叫被叫送拨号音脉冲(咔、咔音) 本总机内部用户做主叫呼出时,用户拨出局号(出局号可为一个局,也可为多个局,叫局向)━━输出环路(叫环出)启动对方设备,收对方拨号音━━再用双音频/脉冲(本机转发)/语音拨(报)被叫号码。

中继接口的呼叫方式是:环路输出(环出),铃流输入(铃入)。

总机在定货时,应约定中继门数,并可通过程序设定多个局向,以组成对多方向通信。

总机之间相互接口的原则是:一方接中继,另一方接用户(小号)。

用户口有电有音,中继口无电无音。

也就是说:有电接无电,有音接无音。

以上三种接口方式,收发话、铃流、起动线、馈电均使用一对电话线完成,一对线由两根组成,简称二线,洋叫法“2W”。

因为线的英文单词是:WIRE,取W代表“线”。

四、二线接口与四线接口收发同用一对线传输话音的方式叫二线接口,二线接口存在着不可克服的弊端:净衰耗积累使音量变小。

两端载波机之间净衰耗为7dB,而光端、微波二线转接有的也有净衰耗,线径为0.5mm的音频电缆对话音每公里衰耗1.3dB。

这样,二线接口由于净衰耗积累,不便多次转接构成远距离通信和组网。

而现在使用较多的是四线接口。

所谓四线,即将话音的收发分开进行传输,收用一对线,发用一对线。

一对线两根,两对线四根,所以叫四线,洋叫法“4W”。

如:原来载波机的四线转接,将长途电路延长数千、数万公里以上;电力载波中远动信号接口也使用四线。

同一城市中各局间交换机大多用四线+E/M方式联网,而国内、国际长途电话不管使用任何通道,均使用四线+E/M方式联网。

四线接口,可针对中继线或通道的衰耗用放大器提高电平,克服了二线接口净衰耗积累的弊病。

当然,是多用一对线的代价换来的。

四线接口,一定要设置成真正的四线。

如传输远动信号,如果误将程序或开关设置成二线,将使收发防卫度严重降低,收发互串,影响远动正常传输。

如传输话音信号,将产生通话失真和振鸣。

五、音转接口为了延长通信距离和迂回通信,电力载波中话音转接用四线,相互起动的E/M控制信号包络在话音信号之中,叫四线包络E/M接口,常叫做音转接口。

电力载波的自动盘(最小的总机)均有此口,有些针对电力部门市场的总机为了同载波接口,也设有此口。

在接线时应根据转接对象不同而接法不同:总机四线发(馈电)━━(环出)音转(四线发)载波机四线收(环出)━━(馈电)用户(四线收)载波机甲用户(馈电)━━(环出)音转载波机乙音转(环出)━━(馈电)用户还应注意调整接口电平,一般接口电平为-7dB。

由于历史原因,拨号方式一直沿用脉冲制,没有一家厂家率先改制。

因谁改谁将无法同现行设备接口而失去市场。

六、四线E/M接口(4W+E/M)话音用四线传输,另加上以地为回路的两根线,传输相互启动信号的接口方式叫四线+E/M接口。

而E/M的解释为:M(MOUTH)━━嘴━━发信━━发出控制信号;E(EAR)━━耳朵━━收信━━接收控制信号。

总机“接口电路中的M线则控制传输电路单元的M线,这样一级一级地传到被叫传输电路信号单元的E线,再启动被叫端”(摘自《接口技术》一书)总机。

所以传输设备的发端叫M线,收端叫E线。

E/M控制方式有Ⅰ、Ⅱ、Ⅲ、Ⅳ、Ⅴ类不同形式,我们不过多地去研究,只要知道总机M线输出地、代方向的地或环路,抬挂机时是变化的判据;E线上是正或负,现多用负的电压,一般都要地去起动。

一般传输设备都应具备可调整功能,才能方便地同被转接设备接口。

如思达生产的DPLC-2000(8)型电力载波机就具有同多种控制方式的E/M线相连接的功能。

通话过程:主叫摘机拨出局号,M线发出控制信号,通过传输设备到被叫端E线接收控制信号,返送拨号音(或不送)。

主叫拨号,用脉冲拨号时通过M线发出,用双音频时通过主叫→被叫的音频通路传送。

被叫端E线(用双音频时收号识别电路)接收有效后给被叫送铃流,被叫摘机,M线发出控制信号,通过传输设备到主叫端E线接收,双方通话。

也有等位拨号或连续拨号的,前几位号码为局号,后几位为分机号码。

前几位局号号码总机应将其隐含━━俗称“吃掉”。

分机号码要通过总机延时若干毫秒后转发。

传输话音的通路必须畅通无阻,不能受E/M线控制。

如载波、光端机、微波机、扩频等传输设备中传送远动的四线回路,就不接E/M 线。

发端送信号,收端就应收到,且收发接口电平应为0进0出。

但也不完全是这样,也有些设备特殊,对收发接口电平不作出醒目的说明。

一般用的有四种:-14dB、-7dB、0dB、+4dB。

四线接口电平一定要调整一致,否则接口电平低,降低杂音防卫度;接口电平高,将造成设备过负荷使通话失真,或远动误码。

接线方法:总机接传输设备四线发接四线发四线收接四线收M接M E接E 传输设备相互转接四线发接四线收四线收接四线发M接E E接M E/M线接线时还要注意控制电流,一般几~几十毫安,以控制可靠为准配回路电阻。

电流太大易烧元件或传脉冲时误码,电流太小控制不可靠,容易掉线。

如果两设备不在一地需用较长距离的音频电缆连通时,应注意音频电缆有衰耗(0.5mm线径每公里1.3dB)。

应调整接口处的衰耗器(可用系列电阻搭焊所需衰耗器)。

如不方便,可调整最靠近四线发、四线收处的放大器增益,使电平值一致。

如果接口方厂家不在现场,或只有软件人员在,不了解接口电平概念。

而用户啥都不知道,需测量,查图纸,打电话问厂家。

也可根据通话声音大小适中且不失真的原则调整接口处的衰耗器或放大器增益。

在实际接口中,应对对方来的线进行核实,判断准确无误后再接。

查对方来线是E还是M:可量电压,如有电,则是总机的E线或传输设备的M线;如没有电,则是总机的M线或传输设备的E线。

接线时千万注意要共地!查对方收发线:量电阻通路━通的为一对━或收或收四根都不通━电容回路对方发:让他送信号E线接地,听拨号音送信号听先发后收拨出局号占线后发双音频听对方收:给他送信号,在他设备上听听发时四根线都要听,其中两根声音最大就是发的一对,而另两根应听不到便是收的一对。

千万不要鸳鸯线对!七、二线E/M接口与用户(小号)延伸接口某些老式调度总机没有中继接口,为同载波机接口,话音信号用二线传输,E/M线用两根加一地线相互起动的方式叫二线E/M接口。

它有一块带有继电器等电路的小板串在接口当中。

大多载波机没有此种方式,需用音转进行改接。

总机来的E线接音转口构通回路,载波机不使二线电路转换为四线。

大多数光端、扩频和思达生产的DPLC-2000数字载波设有此口,并省去中间小板。

二线E/M属淘汰接口方式,现生产的总机大都省去。

不用音频线,通过载波、微波、光端等设备将远距离的电话单机同交换机用户联接起来的方式叫用户(小号)延伸接口。

一般传输设备的音终(自动)盘均有两种类型:一是局端盘(中继接口):铃入、环出控制方式;二是用户盘,也叫远端盘(用户接口):铃出、环入控制方式。

总机的用户口接局端盘,远端盘接单机,即组成延伸接口用载波机实现小号延伸时,局端设成小号直通,站端设成优先用户直通即可。

通过以上论述,不知道“CHEN”先生(女士或小姐)是否完全明白。

以上论述,只介绍了电话通信设备接口的一般知识,其实,能否正确连接各种通信设备,直接关系到音频电话电路的通断和质量高低。

另外,由于通信技术飞跃发展,通信设备种类越来越多,接口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再者,各种专业技术的分工越来越细,对不同专业的设备不容易或不注意了解;加上人们在学习通信理论的过程中,往往会忽视各种通信设备的接口、信号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鉴于以上多个方面,卢武彬、刘文叶两位在1996年编写《电力系统通信网信号系统和接口技术》一书时,第一句话就发出了这样的感叹:“通信网的接口和信号是既麻烦又让人头痛的技术问题。

” 在衡量音频电话电路的通断和质量高低时,不能忽视各种通信设备的接口原理和实际操作方法。

有必要明白电话通信设备中音频电路较为常用的各种接口以及各种接口的技术指标、检测方法等内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