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象限

四象限

探索四象限时间管理技巧
一、在四个象限中,B—重要而不紧急,是最有价值的一个象限,它代表长远收益,持续发展,成功和生活品质,代表一种从容的状态,一种可以进行更多的成功策划的状态。

是由八十二十原则决定的,即百分之八十的收益是由百分之二十的行为中产生的,B象限的事情,就代表那百分之二十的行为。

另外更为重要的是,今天的时代和社会,不确定性因素和变化非常多,有些预防危机或未雨绸缪的行为是要持续进行的,否则,产生的结果将使你进入A象限,总要处理危机和对一些事情进行紧急应对。

四象限时间管理法最重要也是决定性的原则是,无论你怎么把事情放在不同的部分,都要做到一点:此时,此刻,或者一个可以预计的时间,只要你可以操纵这个时间段,你要把它用于重要而不紧急的事情上去,也许你正在闲暇,正在上网看东西,正在出差途中,正在去约会的路上,或者正在发呆,正在不开心,但是现在手里有一块的时间,也许它有几小时,几分钟,不管它多么零零碎碎,请你把它用于已规划的重要而不紧急的事情上去,或者安排一件重要而不紧急的事情给这段时间。

如果做不到这点,等于不做。

二、A象限代表紧急又重要,工作和生活的状态因人而异,但是人难免都会处理这类事情,例如承担有时间期限的任务,应对危机,应对突发的紧急任务,它伴随着压力,疲劳,紧张,加班加点,如果是重大健康问题,则伴随着痛苦,它使你必须要先去处理完毕,才可以转回到主动支配时间的状态。

三、C象限则往往是一些例行的任务,但必须处理它们,如果不处理,会引发一些不良影响,它也和你的工作重要度有关,一些普通文职职员,她们所处理的打字,排版,格式,张贴等工作,属于这一类,如果是个人生活,一些不想去做,做了明知没收获,但不做会有碍情面,比如应对亲戚来访,朋友电话倾诉等等。

四、D象限也是一个富有戏剧性的象限,其实严格说来,正常的行为,很难归于D象限,比如说娱乐,休闲活动,旅游,和一群朋友喝大酒,难道这就是不紧急也不重要吗? 当然不是,这更多地反而是重要行为,因为它们对健康,生活品质和人脉关系有很大贡献。

那么怎样算是不紧急又不重要呢,答案是,它们往往是由某些情绪和不良习惯所引发的,例如无谓的吵架,不解决问题的争执,发呆,心理不平衡生闷气,喝闷酒,清洁癖,处心积
虑报复他人等等。

或者因为害怕寂寞,谁叫都出去玩,不管玩什么,结果玩完更无聊,要知道,”寂寞可以成就一个人的狂欢,而狂欢只不过是一群人的寂寞,无效的情绪化行为
产生不紧急又不重要的事情。

有的人因为性格特点,不会拒绝他人,盲目跟随,谁叫都去,谁要帮忙就上,到头来自己却一无所获,如果一个人的空余时间被这些支配,很显然,人生将是失败的。

总之,B象限是我们最需要下功夫的关注的,它的最终努力目标不是使事情越来越多,而是使事情越来越少,最后剩下的都是大事,有价值的事,从容不迫的事情,对生活品质和人生的成功有重要影响的事情。

B象限的事情做好了,将不断消灭其他几个象限的事情,使你的状态良性发展。

四个象限之间存在相互转化和比例关系,如果我们忽视了B象限,其他象限的火或荒草就会蔓延,最终搞到你惶恐不安,心力交瘁,事无所成,更有甚者可能自暴自弃。

如果我们足够重视B象限,其他象限的不良作用将会越来越少,人生会不断进步。

以上只是四个象限的意义,仅仅知道意义,并不等于就能做好时间管理,还有更重要的一些原理和规则需要知道,后续我们继续深入探讨。

四个象限中放进去的行为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你的进步,事情的位置也会变化,
何谓之重要?何谓之紧急?就如一千个人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一千个人也会对重要和紧急有一千个答案。

每一个人、每一个岗位、每一个角色、,每一个阶段,可能对重要和紧急的理解都会有所差异。

所以四象限法则不是教会大家找到重要和紧急事务的结果,而是灌输一个理念、传达一个信息---面对任何事务,我们心目中都要坚持这样一个原则就是不管什么时候我们都要坚持对准备接受的事务作出一个快速而准确的判断,这件事情对我而言是重要的吗,是紧急的吗?
重要性主要是针对事务和我们已经设定的目标是否相吻合,吻合度越高就代表越重要,只是这个吻合度如何确定,那就只能是靠个人决定了!紧急的判断标准是事务完成的时间要求了,这个比较容易理解,难点是在如何确定多长时间要求才是紧急呢?这个标准各人也会有各自的标准的,只是一旦我们定下了标准,最好尽量不要改动它,因为一旦
已经订好的标准经常变动,那么结果只能是你永远都不知道什么事情才是紧急的,那么你永远都会为所谓“紧急”的事情而在奔波忙碌。

哪些事情才是正确的对应那个象限呢?重要紧急:危机事件;重要不紧急:文案工作;紧急不重要:协调沟通;不紧急不重要:琐碎事务。

危机事件外还要加上领导交办的紧急事务。

重要不紧急:写总结和计划,按照原定计划所开展的各类工作,如汇报、如拜访客户、如和家人出外聚餐等等;紧急不重要:临时协调事务、重要工作的重新办理;不紧急不重要:这个最难总结了,看看其他部门发的邮件,闲余时间打牌唱歌,看看小说上网浏览新闻,或者找个地方晒太阳发呆。

不同的人、不同岗位、不同情绪、不同阶段的人对所谓重要和紧急的事情的定义都不尽相同,同一个人因为压力、情绪、心情的不同也有可能不同,看心理医生,进行情绪调节对很多人来说是不重要不紧急,但是如果对于一个遇到重大挫折且宣泄无门的人来说就是重要而紧急。

对于一个连续加班N天,每晚工作到深夜、身心疲惫的人来说,看电影旅游散心等在其他人看来不紧急不重要的事情对其而言却是重要而紧急的。

所以说我们在面对各种事物的面前,一定要结合自身的目标设定及身心状态来确定各个事务的象限归类。

第一象限的事情要马上去做,第二象限的事要安排好计划去做,第三象限的事是授权别人去做,第四象限的事是尽量不要做。

第二象限是重要而不紧急,这一块的工作按道理来说就算是自己所做的工作计划中有序开展的内容了。

因为是和目标高度吻合,而且已经提前做好了计划、有充分准备的工作,理所当然的这种类型的工作势必会是我们重视并且得到妥善处理的。

而现实当中却是恰恰相反,第二象限的工作受到了第一和第三象限工作的挤压和阻拦,使得这个区域的工作很多时候由重要不紧急变成了重要而紧急,因为原本计划好的时间都被紧急的事情占用了,唯一的结果就是让不紧急变成了紧急。

所以在对待第二象限的工作,我们要有一个坚持的态度,坚持一个原则底线,不管其他紧急的事情如何扑面而来,也不要让其影响到这个象限的事情。

在四个象限当中,第二象限的工作是最重要的也是最体现我们的时间管理的质量的,这是时间管理中的第一原则。

第三象限是紧急不重要,这是一个很纠结的区域,既然是紧急的事情,那么按照我们的思维习惯那就要赶紧去完成它,但是它却不重要,也就是说它极有可能不在我们的目标范围之内的,是属于额外的不可预见的事情,而且最最为关键的是,这些紧急不重要的事情很有可能是由一些“极为关键”的人所下达的。

稍微不慎,会导致极其恶劣的后果,那可如何是好。

好多网络上的材料给出的指导意见是:授权别人去做。

但这些都是针对具备管理权限的人所设置的。

最起码一点---授权是目标管理的一种手段,其存在的最基本因素是必须有部属。

可推则推,推不掉也要告诉对方你的态度,另外还有就是分门别类的把这些所谓的“紧急不重要”的事务记录下来,作为下次对方又要你处理类似事务的谈判筹码。

当然,推的意思不是说要推卸责任,推的目的是在确认这项工作确实是属于你的工作职责范畴的基础上尽最大能力将其转化为不紧急的事务。

一个人在工作中常常会被各种琐事、杂事所纠缠,有不少人由于没有掌握高效能的工作方法,而被这些事弄得精疲力尽,心烦意乱,总是不能静下心来做最该做的事;或者是
被那些看似急迫的事所蒙蔽,根本就不知道哪些是最应该做的事,结果白白浪费了大好时光。

应按事情的“重要程度”编排行事的优先次序。

所谓“重要程度”,即指对实现目标的贡献大小。

对实现目标越有贡献的事越是重要,它们越应获得优先处理;对实现目标越无意义的事情,愈不重要,它们愈应延后处理。

简单地说,就是根据“我现在做的,是否使我更接近目标”的这一原则来判断事情的轻重缓急。

他们经常把每日待处理的事区分为如下的三个层次:
--今天“必须”做的事(即最为紧迫的事)。

--今天“应该”做的事(即有点紧迫的事)。

--今天“可以”做的事(即最不紧迫的事)。

但遗憾的是,在多数情况下,愈是重要的事偏偏愈不紧迫。

比如向上级提出改进营运方式的建议,长远目标的规划,甚至个人的身体检查等,往往因其不紧迫而被那些“必须”做的事(诸如不停的电话、需要马上完成的报表)无限期地延迟了。

所以,在麦肯锡公司,我们告诉新来的员工的第一个法宝就是:做要事,而不是做急事。

这也是麦肯锡卓越工作方法的精髓之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