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发热的原因小孩子发热主要是由于各种诱因(如受凉、食积、中虚等)导致阳气在体内郁滞,不能正常宣发流动而引起的。
常见原因多分为内因和外因两类。
内因引起的发热主要有三种:一是手厥阴心包经相火不降,特点是手心热;二是足少阳胆经相火不降,特点是头身热;三是食滞内热,特点是全身热。
对于第一和二点原因引起的发热,多无明显诱因,宝宝常常无缘无故就病了,或者现于宝宝过于劳累之后,根源是中气不足,脾胃虚弱,补中气就好了,最平稳的方法就是喝白糖水或黄豆浆。
对于第三点原因引起的发热,多现于宝宝饮食过量,或者平时就有食滞,只要消食导滞就好了,最平稳的方法就是用淡豆豉煮水喝。
外因引起的发热分为伤寒(包括伤风、伤寒、伤湿、伤燥等)和温病两类。
外因发热其实也可先按照内伤发热的方法来治疗(原因比较复杂,这里就不详说了),一般情况下只要能及时处理,都能有很好的效果。
如果不能及时处理或效果不好则需要配合以下方法:伤风引起的发热,是风邪引起肝木(主荥血)的疏泄过盛所致,多伴有鼻塞、流涕、干呕、出汗、怕风等症状,用桂枝汤治疗,或用黄豆、黑豆浆等。
伤寒引起的发热,是寒气引起肺金(主卫气)的收敛过度所致,多伴有头痛、身痛、无汗、恶寒等症状,用麻黄汤加减治疗,或用葱豉汤、生姜红糖水等。
伤湿引起的发热,常在淋雨或洗澡后出现,多伴有受寒症状,用上述伤寒的方法,加上茯苓、泽泻等渗湿药。
伤燥引起的发热,常在秋季出现,多伴有干燥症状,用人参败毒散效果最好。
温病发热,其实应属内伤发热,是在中虚不足的情况下伴有肝胆相火上逆的症状,宝宝多表现出精神不足、困倦嗜睡等症状,只要舌胎不厚腻脉大的用乌梅汤治疗,脉小的用三豆饮加减治疗。
小孩子发热时,不要太紧张,急着用退烧药或抗生素都是错误的,对小孩子的体质损害很大,很多宝宝退热后出现腹泻、厌食、出汗、遗尿、甚至惊厥等,都是发热处理不当的结果,所以千万要注意。
先认真回忆可能引起宝宝发热的原因,然后根据表现出的不同症状选择试用以上方法,配合小儿推拿将会有更好的效果。
如果实在不知道怎么办,只要宝宝手脚是温的,就不用太担心。
如果小孩子精神可以,饮食也正常的话,都可以先试用这种方法——1、用10克冰糖或10克白糖和20粒黄豆煮水一点一点喂给她喝,不能加盐;2、同时配合以下治疗发热的小儿推拿常规方法:第一:顺时针揉按大拇指指腹500下,注意这里是揉按不是推,第二:食指的指腹,从食指的指根往指尖方向推300下,第三:无名指的指腹,也是从指根往指尖方向推300下,第四:在前臂内侧(即手掌这一侧),从腕向肘窝方向推800下。
这些方法,对刚开始发热就及时处理效果很好。
小孩发烧的原因比较复杂,如果出现手脚冷或其他症状,最好还是找医生诊治,不要耽误了病情。
健康饮食养生问题母婴保健养生小常识清明节气注意天气对健康的影响最近一段时间小孩子发烧、咳嗽的发病率特别高,看到网上许多妈妈为了小宝宝的健康而盲目着急,又是打吊针、又是吃抗生素、又是住院,我也着急了,为妈妈们着急也为宝宝们的健康担忧。
目前预防原则是:健脾养胃、养阴降火。
可用下面的方法进行预防调理。
1、食疗方:黄豆3克、黑豆3克、绿豆3克,水泡胀后打成豆浆约200ML,加冰糖5-10克,二小时内服完。
用法:舌头无舌胎,小便少的,可加乌梅半枚。
年龄每大一岁增加半枚。
舌胎厚腻,面色不红的,加淡豆豉30粒。
年龄每大一岁增加30粒。
此为二岁小儿一次的用量,每天喝一到二次。
一岁以内减半。
年龄每大一岁各增加1克。
2发热时,没有明确指征不能使用寒凉药物和发汗解表的药物。
特别是脉象虚弱的小孩子。
可配合中药敷脚心退热。
3、近期饮食应清淡,少进食油腻难消化的、辛辣发散的、燥热伤津的食物。
4、小儿推拿:摩腹100圈;补脾经500次;清肝经300次;清肺经200次;运内八卦100次;揉按扳门100次;清天河水100次,发热时清300到500次;推三关300次;退六腑300次;拿风池100次;拿下肢脾经、肝经、胃经、胆经10次。
5、如以上处理未见明显效果,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6、需要观察的项目:精神、睡眠、舌胎、面色、囗喝、饮食、汗出、大小便等情况。
一、感冒中医院校毕业的同道中人难得有几个会相信单纯用中药可以退热、不会反弹,而且还可解决诸多其他症状。
在学校所学到的知识把他们培训成扁桃体红肿或化脓必是热,体温计升高或是血证的出现如鼻衄就是风温或是肺热壅肺的当然的确切证据,中间或因无知或因思维习惯省去了理法方药的辨析过程,最终的疗效可想而知。
所以有的家长屡用西药不效或是知晓可能造成的副作用,要求中医职称的医生开中药时,他们自已没有信心,在这种情况中西医结合就堂皇登场了:有了中医、西医的双保险,医患者似乎都可以放心,中医无效西医来凑,西医有副作用中医来弥补。
在医者的心中真实的想法还是要依激素、抗菌素来发挥作用,中医中药仅仅是点缀而已。
孩子受寒了不发烧却是困而思睡、精神萎靡不振,家长不担心,而受寒了能发烧却还在一旁嬉戏如常却手足无措,急于用药。
作为医者,真正担心是前者,因为前者是三阴病,进一步就是虚阳外越,后者是三阳病,或是三阴病元气却还足,能自发出来抗寒。
真正要担心的不是体温计上测出的数字的多少,而是发烧的孩子在发烧过程中的双足冷热、神志的变化及向医生及时反馈病情的变化。
最终他们会醒悟急于降温在中医正确的治疗的过程中,完全是为了寻求自已心理上的安定!1、感冒千万不要滥用抗生素,这在国外是被严厉禁止的,在美国对抗生素的管理比枪支还严。
因为西医理论认为,抗生素对病毒感冒不但无效,而且会有副作用。
国内医院滥用抗生素退烧,实际上是破坏了人体免疫力,使免疫系统无法抵御外邪,使病气深入加重了。
表面症状虽然暂时消失,但不久必然出现更严重的内脏功能失常症状。
2、受寒感冒发烧,无论用任何凉药“退热”都是错误的,这是“释邪攻正”的“投敌卖国”行为。
发热是身体抵御寒邪,努力使寒邪外散的正常抗病反应,汗出则热退,这过去在民间属于常识,老太太都会用姜汤(生姜红糖水)(辛甘化阳)治感冒。
但是现在都只知道退热,殊不知这种退热的性质等于投降,就像当年的满洲国一样,虽然没有枪声,实际上国土已经沦陷,东北人民已经变成亡国奴了。
3、感冒应分六经治疗,《伤寒论》是治疗一切感冒的经典。
感冒初起都是从主一身之表的太阳经入,太阳病的主方有两个:一个是桂枝汤,一个是麻黄汤。
一个治的是伤风,一个治的是伤寒。
伤风正气外散,有汗;伤寒邪气内敛,无汗。
伤风身软,伤寒身重。
两者共同的特点是“头项强痛而恶寒”。
4、所谓的“风热感冒”大多数时候只是主观想象,只要天是寒的,就不会有所谓的风热。
说发烧能够导致肺炎脑炎等同样也是一种主观想象,是以讹传讹道听途说的结果,真热的阳明证是不会在太阳受邪的阶段出现的。
而夏季的中暑与通常感冒性质不同,中暑为受热汗出过多,伤津虚脱所致。
中暑得凉则解,感冒得凉则重。
感冒的性质通常是寒性的,不可雪上加霜,这在大众之中应该成为常识。
还有个需要大家注意的事情,现在药店里卖的感冒药,止咳药什么的,或是小儿的某某颗粒。
即使是中成药,大家也一定慎重。
很多成分比较复杂,象西医的抗感冒药物,其实他自己也承认没有治病的作用,其原理只是在缓解感冒症状!对病无益,于身有损,切莫再吃!二、治疗方药:1、桂枝加附子汤:感冒发烧,头痛,出汗,怕冷,腰酸重,鼻鸣干呕。
桂枝8克,白芍8,炙甘草5,黑附子6,生姜3片(切),大枣2枚(掰开)开水泡服,早七时,四时,晚睡前各服一杯。
四剂。
2、麻黄理中冲剂:感冒发烧,头痛,身痛,骨节痛。
无汗,喘。
饮食难入。
麻黄7,桂枝8,炙甘草5,杏仁4克,白术5,党参5,干姜5,黑附子5 开水泡服,早七时,下午三时各服一碗。
二剂。
3、加味小青龙汤:感冒被凉药误治,热退后咳嗽不止,饮食减少,痰喘。
麻黄7,细辛3,黑附子6,五味子4,陈皮4,半夏4,茯苓5,白术5,干姜5,炙甘草10,桂枝8,白芍3 四碗水煎剩二碗,早七时,下午三时各服一碗,忌食生冷油腻食品,四剂。
(大人小孩同量)4、桂枝二陈汤:感冒出汗,打喷嚏,流鼻涕,鼻塞,有痰。
桂枝8,白芍8,炙甘草5,陈皮4,半夏4,茯苓4,生姜2片,大枣一个掰开开水泡服,早七时,下午三时各服一碗。
四剂。
5、感冒治愈后,仍有食欲不振,精神不足,肢寒怕冷等阳虚症状的,改用附子理中丸调整。
大人早午饭前各服二丸(大蜜丸),小儿各服一丸。
6、其他经的病症已不属于普通感冒范畴,通常感冒初期不经误治不会出现里证,若出现少阳阳明或三阴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情况复杂,可来问诊,患者及家属不要轻易擅自用药。
三、答问:问:三七先生给的治感冒的药方多是有发烧症状的,如果要是还没有到发烧的地步只是鼻塞、头痛、打喷嚏、流鼻涕、嗓子痛、舌苔白腻、口中有腻感无味、四肢无力等症状时,该如何用方呢?答:麻黄3,细辛3,黑附子6 开水泡服,早七时,下午五时各服一碗,二剂。
二、小儿感冒的误治恶果与救治方法首先记住!发烧是最好的治疗。
怕发烧者必然投敌卖国引邪深入,投降绝不会有好下场!发烧如同正邪之间的战斗,正气打胜了烧自然会退,比如八一五光复,邪气打胜了烧也会退,比如九一八事变。
释邪攻正的“退烧”,是割地赔款的汉奸卖国贼行为,与抗战最后夺取胜利的和平性质是截然不同的。
试想满洲国的和平和建国后的和平能一样吗?君不见消炎退烧之后的咳喘不断甚至发为入脏大病吗?枪声是不作了,国家也亡了!还有一种烧,越消炎温度越高,长期不退,是邪气已被攻正药引入三阴经,或已入髓,元阳已经外越不归。
西医所谓血液病病因不明,实际上正是被他们长期用消炎药一手造成的。
居然还以退烧为能,殊不知他们所谓的退烧大多数时候是专门镇压被压迫者反抗的为虎作伥行为!最野蛮的退烧莫过于用冰袋镇,用后病人多死。
这就像南京大屠杀一样,那凛冽的寒冰将是深植在死者灵魂中永世难灭的苦痛!1、感冒是身体受寒引起,发烧是正气抗病反应。
治疗当助热散寒用辛温药,不当助寒退热用苦寒药。
用凉药退热则引邪深入,等于投敌卖国。
怕发热求用凉药退热,等于认贼作父自取灭亡。
2、小儿为稚嫩之体,易为寒凉所伤,受寒能发烧说明身体抵抗力尚可,不治自己也很快会好,助阳气退寒则可迅速恢复。
如用寒凉(中药)清热(西药)消炎,则打击正气,瓦解抵抗,引邪深入,病必加重,绝无见好之理。
3、误用寒凉药引邪深入,随其虚实深浅,会造成种种病症,乃至多种不治之症。
危害最大的莫过于滥用抗生素,用寒凉清热中药退热与用西药退热殊途同归,中西结合,狼狈为奸,类似鬼子汉奸扫荡,同属于释邪攻正助纣为虐之举。
4、寒邪被引入肺,则发为咳嗽,咳嗽也是身体的抵抗,能咳嗽说明病邪尚未深入下焦。
继续清热则久久不愈,浅者变成西医所谓慢性鼻炎,深者变为慢性咽炎,重者发为哮喘。
有汗用桂枝二陈汤:桂枝8克,白芍8,炙甘草5,陈皮4,半夏4,茯苓4,生姜2片,大枣一个掰开开水泡服,早七时,下午三时各服一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