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测试卷

高中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测试卷

高中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测试卷第I 卷 选择题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汽车从A 点由静止开始沿直线ACB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第4s 末到达C 点并关闭发动机匀减速前进,再经6s 到达B 点停止.已知AB 长为30m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通过C 点时速度大小为3m/s B . 通过C 点时速度大小为6m/s C . A C 段位移为15mD . 汽车在AC 段平均速度大于CB 段平均速度.2、火车以速率v 1向前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在前方同一轨道上距车为s 处有另一辆火车,它正沿相同的方向以较小的速率v 2做匀速运动,于是司机立即使车做匀减速运动,该加速度大小为a ,则要使两车不相撞,加速度a 应满足的关系为( )A. 22122v v a s -≥B. 212v a s ≥C. 222v a s ≥D.212()2v v a s-≥3、如图所示,物体自O 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途经A 、B 、C 三点,其中A 、B 之间的距离l 1=2m ,B 、C 之间的距离l 2=3m .若物体通过l 1、l 2这两段位移的时间相等,则O 、A 之间的距离l 等于( )A . mB . mC . mD . m4、一质点沿x 轴做直线运动,其v —t 图像如图所示.质点在t =0时位于x =5 m 处,开始沿x 轴正向运动.当t =8 s 时,质点在x 轴上的位置为( )A .x =3 mB .x =8 mC .x =9 mD .x =14 m5、a 、b 两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其v -t 图象如图所示,在t =0时,两车间距为s 0,在t =t 1时间内,a 车的位移大小为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 t1时间内a、b两车相向而行B.0- t1时间内a车平均速度大小是b车平均速度大小的2倍C.若a、b在t1时刻相遇,则s=2/3sD.若a、b在t1/2时刻相遇,则下次相遇时刻为2t16、2015年8月在南京举办的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我国跳水新星吴圣平闪耀赛场,获得2金3银。

吴圣平(可看作质点)参加跳板跳水比赛的速度与时间关系图象如图所示,t=0是其向上起跳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刻开始进入水面 B.t2时刻到达最高点C.t3时刻已浮出水面[ D.0~t2时间内,运动员一直处于失重状态7、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开始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在ta时刻两物体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在ta时刻两物体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在ta时刻之前,乙物体在甲物体前,并且两物体间距离越来越大D.在ta时刻之后,甲物体在乙物体前,并且两物体间距离越来越大8、物体以速度v匀速通过直线上的A、B两点,所用时间为t,现在物体从A点由静止出发,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1),到某一最大速度v m后立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2),至B点速度恰好减为0,所用时间仍为t,则物体的( )A.v m只能为2v,与a1、a2的大小无关B.v m可为许多值,与a1、a2的大小有关C.a1、a2须是一定的D.a1、a2必须满足a1·a2a1+a2=2vt9、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 0t=时刻同时经过公路旁的同一个路标.在描述两车运动的v t-图中(如图),直线a、b分别描述了甲?乙两车在0-20 s的运动情况.关于两车之间的位置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0-10s内两车逐渐靠近B.在10-20 s内两车逐渐靠近C.在5-15 s内两车的位移相等D.在t=10 s时两车在公路上相遇10、如图所示,a、b分别是A、B两物体的v—t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A物体在Ss内一直做匀减速直线运动,B物体在5s内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5s内A、B两物体的位移差是35 mC.A物体在第3s末的速度为12 m/sD. 前3s内A物体的位移为60m第II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1、空心小球从水面上5m高处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入水后做匀减速运动,入水的最大深度为10m,则小球运动的总时间为 s,在水中运动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m/s12、如图所示,匀质铁链质量为m,长度为L,现使其1/2放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其余部分竖直下垂.若释放使铁链自由运动,则铁链下滑至整条铁链刚好全部离开斜面时,铁链的速度为13、A球由塔顶自由落下,当落下a米时,B球自距塔顶b米处开始自由落下,两球恰好同时落地,则A球下落的时间比B球下落的时间长,塔高14、如图所示是研究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所接低压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赫兹),从O点后开始每两个点之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依照打点的先后顺序依次编为0、1、2、3、4、5、6,测得s1=5.18cm,s2=4.40cm,s3=3.62cm,s4=2.84cm,s 5=2.06cm, s6=1.28cm.(1)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s.(2)物体的加速度大小a= m/s2,方向(填A→B或B→A).(3)打点计时器打计数点3时,物体的速度大小v3= m/s.三、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5、某市区的路边交通警示牌有如图所示标记,表示在该路段汽车的限速是40km/h.则:(1)该限速所指的是瞬时速度不得超过40km/h还是平均速度不得超过40km/h?(2)有一辆汽车遇到情况后紧急刹车,以5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过2s汽车最终停下,请分析说明:该汽车是否违章行驶?(3)有一辆汽车遇到情况紧急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时间t=1.5s停下,量得路面刹车的痕迹长x=9m,请分析说明:该汽车是否违章行驶?16、在公路的十字路口,红灯拦停了很多汽车,拦停的汽车排成笔直的一列,最前面的一辆汽车的前端刚好与路口停车线相齐,相邻两车的前端之间的距离均为l=6.0m,若汽车起动时都以a=2.5m/s2的加速度作匀加速运动,加速到v=10.0m/s后做匀速运动通过路口.该路口亮绿灯时间t=40.0s,而且有按倒计时显示的时间显示灯.另外交通规则规定:原在绿灯时通行的汽车,红灯亮起时,车头已越过停车线的汽车允许通过.请解答下列问题:(1)若绿灯亮起瞬时,所有司机同时起动汽车,问有多少辆汽车能通过路口?(2)第(1)问中,不能通过路口的第一辆汽车司机,在时间显示灯刚亮出“3”时开始刹车做匀减速运动,结果车的前端与停车线相齐时刚好停下,求刹车后汽车加速度大小.(3)事实上由于人反应时间的存在,绿灯亮起时不可能所有司机同时起动汽车.现假设绿灯亮起时,第一个司机迟后△t=0.90s起动汽车,后面司机都比前一辆车迟后0.5s起动汽车,在该情况下,有多少辆车能通过路口?17、一质点从O点开始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如图,测得它在AB、BC、CD三段时间均为t,测得位移AC=L1,BD=L2,试求:(1)质点经过C点的速度大小;(2)OA之间的距离x.18、汽车原来以5m/s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刹车后获得的加速度大小为0.4m/s2则:(1)汽车刹车后经多少时间停止?滑行距离为多少?(2)刹车后滑行30m经历的时间为多少?停止前2.5s内滑行的距离为多少?参考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B DC B CD BC AD BC BD11. 3;512.13.14.(1)0.1 (2) 0.78m/s2 A---B (3)0.323m/s15.(1)该限速所指的是瞬时速度不得超过40km/h.(2)该车未超速行驶.(3)该车超速行驶.解:(1)交通限速指的是瞬时速度.(2)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a=﹣5m/s2,v=0,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v=v+at=﹣at=﹣(﹣5)×2m/s=10m/s=36km/h<40km/h得:v该车未超速行驶.(3)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得:该车超速行驶.答:(1)该限速所指的是瞬时速度不得超过40km/h.(2)该车未超速行驶.(3)该车超速行驶.16.(1)若绿灯亮起瞬时,所有司机同时起动汽车,有64辆汽车能通过路口;(2)刹车后汽车加速度大小为1.47m/s2.(3)在该情况下,有34辆车能通过路口.解:(1)汽车加速时间 t1==4.0s,40.0s时间,汽车能行驶的位移x=at12+v(t﹣t1)=380m解得n==63.3根据题意知,能有64辆汽车通过路口.(2)记t=3.0s,当计时灯刚亮出“3”时,第65辆汽车行驶的位移x 1=at12+v(t﹣t1﹣t)=350m此时汽车距停车线的距离x2=64l﹣x1=64×6﹣350m=34m,第65辆车刹车的加速度a′==1.47m/s2(3)设能通过k辆汽车,则第k辆汽车能通过路口要满足: at12+v[t﹣t1﹣△t﹣(k﹣1)△t′]≥(k﹣1)l代入数据解得k≤34.7.所以能通过34辆汽车.答:(1)若绿灯亮起瞬时,所有司机同时起动汽车,有64辆汽车能通过路口;(2)刹车后汽车加速度大小为1.47m/s2.(3)在该情况下,有34辆车能通过路口.17.(1)质点经过C点的速度大小为;(2)OA之间的距离x为解:(1)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C点的速度为BD段的平均速度,故(2)B点的速度为加速度为从O到C经历的位移为故OA间的距离为xOA =x﹣L1联立解得xOA=答:(1)质点经过C点的速度大小为;(2)OA之间的距离x为18.(1)汽车刹车后经12.5s时间停止,滑行距离为31.25m;(2)刹车后滑行30m经历的时间为10s,停止前2.5s内滑行的距离为1.25m解:(1)由v=v+at 得t=由得 s==31.25m(2)由s=得t2﹣25t+150=0解得t=10s或t=15s(舍去)根据运动对称性反向观察,s====1.25m答:(1)汽车刹车后经12.5s时间停止,滑行距离为31.25m;(2)刹车后滑行30m经历的时间为10s,停止前2.5s内滑行的距离为1.25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