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工程下游技术闭卷考试题库

生物工程下游技术闭卷考试题库

生物工程下游技术期末闭卷考试题库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在发酵液中常加入 B ,以除去发酵液中的钙离子。

A. 硫酸B. 草酸C. 盐酸D. 硝酸2、在发酵液中加入草酸,其作用是ABCD 。

A. 去除钙离子B. 去除部分镁离子C. 改善发酵液的过滤性能D. 有助于目标产物转入液相。

3、在发酵液中加入三聚磷酸钠,它和 B 形成可溶性络合物,可消除对离子交换的影响。

A. Ca2+B. Mg2+C.Zn2+D. Fe3+4、环丝氨酸的发酵液中,加入磷酸盐的主要目的是去除AD 。

A. Ca2+B. Fe3+C. Zn2+D. Mg2+5、在发酵液中加入黄血盐,可去除 C ,使其形成普鲁士蓝沉淀。

A. Ca2+B. Zn2+C. Fe3+D. Mg2+6、发酵液中,细胞絮凝机理是 A 。

A. 胶体理论B. 高聚物架桥理论C. 双电层理论D. 盐析理论7、在生物产品分离中, C 技术可代替或改善离心和过滤方法,富集或除去发酵液中的细胞或细胞碎片。

A. 凝聚B. 双水相萃取C. 絮凝D. 色谱8、高压匀浆法提高细胞破碎率的方法有 ABC 。

A. 适当地增加压力B. 增加通过匀浆器的次数C. 适当地增加温度D. 提高搅拌器的转速9、下列 AB 可采用高压匀浆法进行细胞破碎。

A. 大多数细菌B. 酵母C. 放线菌和霉菌D.包涵体10、珠磨法提高细胞破碎率的方法有 BCD 。

A. 适当的增加压力B. 增加装珠量C. 延长破碎时间D. 提高转速11、下列 ABCD 可采用珠磨法进行细胞破碎。

A. 大多数细菌B. 酵母菌C. 放线菌和霉菌D. 含有亚细胞器(如包涵体)的微生物细胞12、下列 AC 可采用渗透压冲击法进行破碎。

A. 动物细胞B. 酵母菌C. 革兰氏阴性细菌D. 革兰阳性细菌13、下列 AC 可采用冷冻-融化法进行破碎。

A. 动物细胞B. 酵母菌C. 革兰氏阴性细菌D. 革兰阳性细菌14、下列 C 可采用EDTA法进行破壁。

A. 动物细胞B. 酵母菌C. 革兰氏阴性细菌D. 革兰阳性细菌15、关于用化学渗透法破壁的优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 。

A. 对产物释放具有一定的选择性B. 细胞外形保持完整、碎片少,有利于后分离C. 核酸释出量少,浆液粘度低,可简化后处理步骤D. 化学试剂不影响产物活性16、化学萃取中,通常用煤油、已烷、四氯化碳和苯等有机溶剂溶解萃取剂,改善萃取相的物理性质,此时的有机溶剂称为 B 。

A. 改良剂B. 稀释剂C. 助溶剂D. 带溶剂17、根据萃取目标产物的 A ,寻找极性相接近的溶剂作为萃取溶剂,是溶剂选择的重要方法之一。

A. 介电常数B. 表面特性系数C. 波尔兹曼常数D. 活度系数18、在溶剂萃取中,在水相中加入无机盐,其目的是 ABC 。

A. 由于盐析作用,使产物在水中的溶解度下降,而有利于转入有机相B. 增加两相间密度差,减少有机溶剂和水之间的互溶度C. 减轻乳化现象,使其容易分离D. 沉淀杂质19、在溶剂萃取中,乳化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C 。

A. 料液pHB. 料液中的无机盐C. 料液中的蛋白质和固体颗粒D. 有机溶剂过量20、关于pH对双水相萃取的影响,下列正确的是 ABC 。

A. 影响蛋白质解离度,改变蛋白质的表面电荷数B. 影响缓冲物质磷酸盐的解离程度,从而影响相间的电位差C. 改变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影响蛋白质分配系数D. 实际上对于许多蛋白质而言,相间电位为零时,分配系数不受pH影响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电泳分离胶通常分为_______________胶和___________________胶两种。

答案:均一、梯度2、机械破碎细胞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法、___________________-法、___________________法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等方法。

答案:珠磨, 高压匀浆, 超声波, 微波3、珠磨法适用于绝大多数微生物破碎,特别适用于________________和一些有_________________的微生物细胞。

答案:丝状菌、亚细胞器4、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是各种细胞破碎方法中最温和的。

答案:渗透压冲击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是将浓缩的菌体悬浮液冷却至-25℃形成冰晶体,利用500MPa以上的高压冲击,使冷冻细胞从高压阀小孔中挤出。

使包埋在冰中的微生物变形而引起细胞破碎。

答案:X-press6、在进行细胞破碎时,___________________法对于存在于细胞质并靠近细胞膜的胞内产物释放效果较好。

答案:冷冻-融化7、碱处理法破碎细胞的同时,也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释放。

答案:两性物质8、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等变性剂,可使细胞破裂。

答案:盐酸胍, 脲9、___________________法是利用生物酶反应,分解破坏细胞壁上的特殊化学键而达到破壁的目的。

答案:酶溶10、在溶剂萃取中,被提取的溶液被称为__________,其中欲提取的物质被称为_____________,用以进行萃取的溶剂被称为_______________;经接触分离后,大部分溶质转移到萃取液中,得到的溶液称为_____________,而被萃取出溶质的料液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料液、溶质、萃取剂、萃取液、萃余液三、名词解释(每空2分,共20分)1、生物工程下游技术:指从动、植物细胞或组织培养液,或微生物发酵液中分离、纯化生物产品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的总称。

2、冷冻-融化法:是将细胞放在低温下突然冷冻而在室温下缓慢融化,使细胞破碎的方法。

3、X-press法:是将浓缩的菌体悬浮液冷却至-25℃形成冰晶体,利用500MPa以上的高压冲击,使冷冻细胞从高压阀小孔中挤出,由于冰晶体的磨损使包埋在冰中的微生物变形,导致细胞破碎。

4、化学渗透破壁法:某些有机溶剂、抗生素、表面活性剂、金属螯合剂、变性剂等化学药品都可以改变细胞壁或膜的通透性,从而使内含物有选择地渗透出来,这种处理方式称为化学渗透法。

5、分配系数:在恒温恒压条件下,溶质分配在两个互不相溶的溶剂中,达到平衡时溶质在两相中的活度之比为一常数K,这个常数称为分配系数。

6、结晶的二次成核:向介稳态过饱和溶液中加入晶种,会有新晶核产生,这种现象称为二次成核。

7、等电点沉淀:利用两性物质在pH等于其等电点的溶液中溶解度最小的原理进行沉淀分级的方法称为等电点沉淀。

8、反相色谱:是利用表面非极性的反相介质为固定相,极性有机溶剂的水溶液为流动相,是根据溶质极性(疏水性)的差别进行分离纯化的液相色谱技术。

9、凝胶极化:在膜过滤过程中,当膜表面浓度超过溶质的溶解度时,溶质会析出形成凝胶层,这种现象称为凝胶极化。

10、膜污染:是由于固体粒子或料液中某些溶质在膜面或膜孔内吸附、沉积,造成膜孔径变小或堵塞,使膜通量大幅度降低,分离性能变差,目标产物的回收率下降的现象。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1、生物工程下游技术按生产过程划分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任务是什么?答:①发酵液预处理、固液分离、细胞破碎:除去发酵液中的不溶性固形物杂质和分离菌体细胞;分离胞内产物,收集细胞后进行细胞的破碎和细胞碎片分离。

②提取:除去与产物性质差异较大的杂质。

③浓缩:主要去除水分,提高产物浓度。

④纯化:去除与产物的物理化学性质比较接近的杂质。

⑤成品化:根据质量标准和产品剂型制作产品。

2、超临界CO2破碎细胞技术的原理。

答:超临界流体CO2在高压条件下渗透到细胞内,突然降压后,CO2变成气体,使细胞内外压力差增加,细胞急剧膨胀发生破裂。

另外CO2对脂质有萃取作用,细胞碎片较大。

3、结晶方法有哪些?答:①冷却结晶;②加温结晶;③蒸发(浓缩)结晶;④化学反应结晶;⑤盐析结晶;⑥等电点结晶。

4、在吸附分离技术中,如何选择洗脱剂?答:①洗脱剂:选择与吸附剂溶解度参数相近的试剂作为洗脱剂;洗脱剂对被吸附物有较大的溶解度;②洗脱剂为水溶液时,需考虑洗脱pH:对于弱酸性物质,在偏酸性条件吸附,洗脱应为碱性水溶液;弱碱性物质则相反。

③如果吸附在高浓度盐溶液中,则洗脱可仅用水。

④易挥发性物质,可用热水或蒸汽解吸。

5、色谱分离技术原理。

答:色谱分离的主体介质由互不相溶的流动相和固定相组成。

在固定相的入口端加入一定量的原料液后,连续输入流动相,料液中的溶质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发生扩散传质,产生分配平衡。

分配系数大的溶质在固定相上存在的概率大,随流动相移动的速度小。

这样,溶质之间由于移动速度的不同而得到分离。

利用分析仪器在固定相出口处可以检测到各自的浓度峰,称为洗脱曲线或色谱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