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实验题专题训练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初中物理实验题(八下)班级: 姓名:一.重力1、某同学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记录如下表: 实测物体 物体质量m (kg) 重力G(N) 比值G /m(N /kg)物体1物体2物体3(1)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的两个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析表中数据,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摩擦力2、在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的实验过程如图1所示.(1)实验操作的关键是木块应该做___________________运动。
(2)由甲、乙两图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乙和图丙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杠杆3、我们都做过“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
(1)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若杠杆左端下倾,则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实验前使杠杆水平平衡的目的是 ;(2)实验中,用图2所示的方式悬挂钩码,杠杆也能水平平衡(杠杆上每格等距),但老师却往往提醒大家不要采用这种方式。
这主要是因为该种方式( )A .一个人无法独立操作B .需要使用太多的钩码C .力臂与杠杆不重合D .力和力臂数目过多(3)图2中,不改变支点O 右侧所挂的两个钩码及其位置,保持左侧第____ 格的钩码不动,将左侧另外两个钩码改挂到它的下方,杠杆仍可以水平平衡。
四.牛顿第一定律4、如图4所示的是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
(1)实验时要让同一辆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目的是 。
(2)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小车在__________表面上前进的距离最远,但最后会停下来,这是因为 改变了它的运动状态。
(3)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 而抽象概括出来的。
图1 图2图 4五.二力平衡5、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活动中,主要是通过探究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来实现探究目的的。
如图所示是可供选择的两种探究方案。
(1)图5a 的探究方案中研究对象是小卡片,图5b 的探究方案中研究对象是 ;(2)小明选择了图5a 所示的探究方案。
他将系于小卡片两对角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后,就在两线端挂上钩码。
这是用于探究两个力的 和 对物体平衡的影响;(3)探究活动中还要求要把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然后再松手。
这样做的目的是用于探究不在 上的两个力对物体平衡的影响。
(4)两个探究方案相比较,你认为哪个方案的探究过程对实验结论的影响小一些为什么六.压力的作用效果 6、小明同学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做了如图6甲、乙所示的实验。
(1)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 。
(2)若想继续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再做图_______(填“丙”或“丁”)所示实验。
7、为了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在家里找到了一块海绵(如沙发垫)、一个方凳、一个铁锤(或其他重物),进行如下实验:①将凳腿朝下放在海绵上,如图7A ;②在凳上加一铁锤,如图7B ;③将凳面改为朝下放在海绵上,并加上铁锤,如图7C 。
根据小明的作法及图中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为什么选用海绵而不是其它像木板之类的材料?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中“压力的作用效果”如何体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由图A 和B 可得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由图B 和C 可得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液体内部的压强8、如图8是用U 型管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的实验装置。
(l )实验中我们是通过观察比较_______________来比较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图6 图5图7(2)若要探究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是否相等,应进行的操作是:保持压强计的探头在同种液体中的深度不变,改变___________________;(3)若要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实验中将探头放进不同密度液体中同一深度处,是为了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研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9中各图所示的操作。
(1)为了顺利完成实验,除图中画出的器材外,还需要用到_______; (2)比较图中代号为___、__、__的三个图,可得到的结论是: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比较 、 两图,可以知道:在深度相同的情况下,不同液体的压强还与它的密度有关,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 ;(4)、比较A 、D 、E 三个图,可以看出:______。
10、两只杯子,分别盛有清水和盐水,但没有标签,你能否用压强计将它们区别开?(1)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 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小明同学却观察到如10(a )所示的情景.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U 形管左支管液面上方的气压______大气压(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调节的方法是_______: A .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 B .取下软管重新安装(2)小明再作图10(b )所示的检查.当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 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几乎不变化.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压强计调节正常后,小明将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两杯液体中,如图10(c )和10(d )所示.他发现图10(d )中U 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大,于是认为图10(d )杯子中盛的是盐水.①你认为,小明的结论是 (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②简要说明理由: .八.大气压强11.某科学实验小组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测量大气压强的值,步骤如下:(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 。
(2)如图11所示,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被拉动时,记 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 。
(3)如图12所示,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 cm ,计算出活塞的横截面积。
(4)计算得到大气压强的数值为 Pa 。
图8图9 图10 图图图13 (5)同学们发现实验误差较大,请分析,该实验过程中导致误差的因素有(请写出两条) ① ; ② 。
九.浮力 12、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提出了如下的猜想:①?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 ②?可能跟物体的重力有关;③?可能跟物体的体积有关; ④?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⑤?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李明做了如图13所示的实验:他在弹簧测力计下端挂一个铁块,依次把它缓缓地浸入水中不同位置,在这一实验中:(1)铁块从位置1-2-3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 ;从位置3-4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 。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通过这一实验可以验证上述猜想 是正确的,猜想__是不正确的(填上面猜想的序号)。
13、在物理实验操作考查中,小雨抽测的实验题目是“探究浮力的大小”。
他的实验操作步骤如图14所示,实验过程如下.A .用细线将橡皮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出橡皮的 ;B .将水倒入溢水杯中;C .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橡皮浸没水中,让溢出的水全部流入小桶中,同时 ;D .将盛有溢出水的小桶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E .记录、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F .整理实验器材。
请根据小雨的实验过程回答下面问题:(1)指出小雨在实验操作中漏掉的一个步骤: 。
(2)指出上面实验操作中的一处错误; 。
(3)如果用能够漂浮在水面的木块代替橡皮做此实验,那么与上述操作不同的一个步骤是_____(填字母)。
15、小刚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酒精),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
下图15表示探究过程及有关数据。
(1).分析②、③、④,说明浮力大小跟 有关。
(2).分析 、 、 ,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3).物体完全浸没在酒精中所受的浮力是 N 。
(4).根据图中的实验数据,该金属块的密度是 kg /m 3。
(g 取10 N /kg)图图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