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八年级下物理实验题归类(答案)

(完整版)八年级下物理实验题归类(答案)

n h e
g o d
o
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实验探究专题练习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牛顿第一定律
1.在探究“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在水平桌面上分别铺上分别粗糙程度不同的毛
巾、棉布、玻璃,
让小车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在不同物体表面上运动的距离
如图11
所示。

(1)实验时小车每次都从斜面顶端滚下,是为了让小车在这些物体表面开始运动的
___________相同。

(2)由图示可知,小车在玻璃上运动的距离最___________,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
______________,速度减小得越慢。

(3)根据这个实验推理:若水平物体表面绝对光滑(即小车不受任何
阻力作用),那么小车将一直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17所示的是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

(1)实验时要让同一辆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目的是为了使小车
在三种不同表面上运动的初始速度 。

(2)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小车在__________表面上前进的距离最远,
但最后会停下来,这是因为 力改变了它的运动状态。

(3)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 而抽象概括出来的。

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
1、为了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在家里找到了一块海绵(如沙发垫)、一个方凳、一个
铁锤(或其他重物),进行如下实验:①将凳腿朝下放在海绵上,如图24A ;②在凳上加一铁锤,如图24B ;
③将凳面改为朝下放在海绵上,并加上铁锤,如图24C 。

根据小明作法及图中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为什么选用海绵而不是其它像木板之类的材料?。

(2)实验中“压力的作用效果”如何体现?。

(3)由图A 和B 可得结论:。

(4)由图B 和C 可得结论:。

三、液体压强
1、在“研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23中各图所示的操作。

图17
图24
i n h n
g (1)为了顺利完成实验,除图中画出的器材外,还需要用到___;
(2)比较图中代号为___、__、__的三个图,可得到的结论是:在同一深度,液体向
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比较__、__两图,可以知道:在深度相同的情况下,不同液体的压强还与它的密度
有关,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________;
(4)、比较A 、D 、E 三个图,可以看出:_______。

四、浮力
1、小刚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酒精),
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

下图4表示探究过程及有关数据。

(1).分析②、③、④,说明浮力大小跟 有关。

(2).分析 ,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3).物体完全浸没在酒精中所受的浮力是 N 。

(4).根据图中的实验数据,该金属块的密度是 kg /m 3。

(g 取10 N /kg)五、杠杠平衡条件
1、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在杠杆支点的两边分别挂上钩码来探究杠杆
的平衡条件. (1)如图甲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移
动,将杠杆调在水平位置的目的是便于 。

(2)实验中共有7个相同钩码,杠杆上每格距离相等,调节好杠杆后,在杠杆左边离支点2
格处挂了3个钩码,如乙图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请你在杠杆右边挂上钩码(用一种方法).你的方法是_________。

(3)实验中测得的数据如表所示,表格中漏填的数据为
N 。

测量序号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1
20
2
10
图4
t h e i r (4)两端平衡螺母的作用是: 。

(5) 分析上表,用F1、F2、L1和L2分别表示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则杠杆的平衡条件可表示为: 。

(6)实验中改变支点两侧的钩码位置和个数,用同样的方法一般要做三次,得到三组数据并
进行分析.这样做的目是 。

六、测滑轮组机械效率1
、(10分)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第1、2、3次实验装置分别如图中的甲、甲、乙所示。

次数钩码重G /N 钩码上升高度h /m 有用功W 有用/J 测力计拉力F /N 测力计移动距离S /m 总功W 总/J 机械效率η120.10.20.90.30.2774.1%240.10.41.60.30.4883.8%340.1 1.10.50.55 (1)在甲图实验操作中应竖直向上 拉动弹簧测力计;
(2)由表中第二次测得数据可计算出,滑轮组做的额外功为___________J 。

(3)请将表中空白处填上恰当的数据。

(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4)通过实验1和实验3的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
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_____。

(5)比较实验1和实验2可得正确结论:
用同一滑轮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中,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同一滑轮组分别做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②215 1.520③
3
5
15


实验次数钩码重/N
钩码上升的距离/cm
弹簧测力计
的读数/N
弹簧测力
计上升的
距离/cm
机械效
率1280.82483.3%245 1.5
15
3
6
10
90.9%(1)在实验操作中应竖直向上 拉动弹簧测力计。

(2)第2次实验中所做的有用功是________J ,做的总功为______J.(3)在表中空格处填上适当的数据(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

(4)从实验数据分析得出:使用同一滑轮组, 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
械效率。

(5)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还与其它因素有关,请你作出恰当的猜想: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 有关(写出一种影响因素即可)。

七、探究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1.(2012·安徽中考)上图示为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实验步骤如
下:
(1)将质量为m 的小球从光滑斜面上的A 处静止释放,滚下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甲所示.
(2)将质量为m 的小球从光滑斜面上的B 处静止释放,滚下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乙所示.
(3)将质量为2m 的小球从光滑斜面上的B 处静止释放,滚下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丙所示.根据上述三次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在探究动能与速度关系时, 不变,让小球从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高度滚下,以不同的速度推动木块移动,应选用 两个图来分析,并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2)在探究动能与质量关系时,要保持相同,就是让质量不同的小球从
滚下。

分析乙、丙两图,得到的实验结论是;其中小球在光滑斜面上从B处滚到底端的过程中,小球的能转化为能。

(3)该实验中斜面的作用是为了控制钢球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大小,木块的作用是为了比较钢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大小。

参考答案
一、1. (1) (1)速度(2)远小(3)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⑴相同⑵木板,摩擦,推理
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
答案:1、(1)海绵受力后容易发生形变;(2)小桌陷入海绵的深浅程度;
(3)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4)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三、液体压强
答案:1、(1)刻度尺; (2)A、B、C; (3)E、F、大; (4)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四、浮力
答案:1、(1)排开液体的体积 ; (2) ○4与○5(3)2.4 (4)3.33×103㎏/m3
五、杠杠平衡条件
答案:1、右;
(2)便于测量力臂
(3)2格处挂3个钩码或3格处挂2个钩码;寻找杠杆平衡的普遍规律
(4)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5)F1.L1=F2.L2
(6)寻找杠杆平衡条件的普遍规律
六、1.(1)匀速(2)0.08 (3)、0.4 72.7%(4)越低(5)物重越重,滑轮组
的机械效率越低
2、(1)匀速
7.(1)质量不同甲乙
质量相同时,速度大的物体具有的动能大
(2)速度同一高度速度相同时,质量大的物体具有的动能大
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3)速度动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