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习,只要开始,永远都不会太晚

学习,只要开始,永远都不会太晚

学习,只要开始,永远都不会太晚
“活到老,学到老。

”“学无止境!”我们常常如此教育学生。

曾几何时,我们自己却忘记了要学习。

更为可笑的是,我们还给自己找了一个个连自己都快相信的原因。

工作太忙,压力太大,实在抽不出时间。

孩子太闹,家务太多,没时间没精力……
为人师,晃眼间,竟已五年,我早已褪去初入职时的那种青涩,也慢慢学会应对各种问题时的那种游刃有余。

我很快乐,我始终奋斗于自己喜欢的事情之中;我也很恐惧,学生年代、初入职时的那些雄心壮志似乎被岁月一点点消磨。

午夜梦回,思索良久,空虚、愧疚会一阵阵袭向我的心间……我甚至固执地以为,自己已经错过了学习的最佳时机,不可能获到更多的知识。

被告知要网上研修之时,我的第一反应可能跟其他朋友一样,有一点点排斥,但又无可奈何。

开始学习时,我更多的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每天关注着学分的增长。

学着学着,我却发现自己的态度在慢慢发生着变化。

我不再是机器人似地听着课程,完成着作业。

我越来越期待着每天下班后的学习时光。

我总是边听课程边录制课程视频,还会下载整理好老师们的讲义,生怕自己遗漏一点点。

听课之余,我慢慢消化着这些刚学到的知识,反思着自己的教学工作。

注入了一些新的观念,我的思维也慢慢地被打开,思想也渐渐地不那么狭隘……
作文教学一直是我的短板。

每次的习作教学,每次的习作批改,每次的范文展评,无一不令我头疼。

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准确地审题?
如何帮助学生学会合理地选材?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消除他们的恐惧心理……听了两个老师的课程,我茅塞顿开,好似被打通了“任督二脉”,瞬间找到了方向,明确了思路。

我开始明白,再精彩的课堂,再华美的语言,再认真的工作态度,也不可忽视学生个体的需要。

一个好的语文老师,首先要了解他的每一个学生,然后根据其特点,设计出适合每个人的不同的教学方案。

这便是孔夫子提倡的“因材施教”。

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很重要,但走进每个学生的心里也不容忽视!这学期,我新带了一个班。

这个班的学生大多性格活泼,口无遮拦,经常在不合适的场合说出不合适的话。

大多情况下,计划两节课上完的内容会被一两个“刺头”“捣乱”,害得三节课甚至四节课都上不完。

这种情况让我头疼不已。

说实话,面对这样的“问题学生”,我恼怒多过忍耐。

课堂上的一次次批评没能让他们“适可而止”,反倒“变本加厉”起来。

有时候实在无法,我便不理他们。

他们的一切行为都被我忽视掉。

当然,这种策略也是失败告终。

很庆幸,这次的学习中,恰巧有一节关于学生关爱与疏导的课程。

现在,我正认真学习着,并慢慢尝试着用学到的方法去认识他们“作对”行为后的原因和心理。

我相信,过不了多久,我会找到答案。

学习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没有学习的人生将是失色的人生,没有学习的生活将是僵化、一潭死水的生活!
学习只要开始,永远不晚,永远会有惊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