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练习题(含答案) 历史唯物主义部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练习题(含答案) 历史唯物主义部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练习题历史唯物主义部分(画框者为答案)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单项选择题1.劳动是A.社会存在和地理环境的统一B.物质和意识的统一自然过程和社会过程的统一D.理论和实线的统一2.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表现在A.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B.决定社会的性质的结构D.对社会发展不起作用3. 地理环境对社会的作用和影响通过生产力状况表现出来 B.通过社会心理表现出来C.通过阶级斗争表现出来 D.通过社会革命表现出来4. 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表现在A.它是社会革命的原因 B.它决定社会的性质C.它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它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5.生产方式是指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C.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的统一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6.人猿相揖别的标志是A.直立行走 B.手脚分工D.制造工具7.我国实行有计划地控制人口增长率的政策,目的在于A.全面提高人口素质B.要大力减少人口C.限制消费者人数的增加8.决定人口生产的发展方向和基本趋势的因素是A.物质生产力 B.精神生产 C.国家的人口政策 D.政治制度9.整个社会面貌的决定因素是A.政治制度 B.精神文明 C.人口素质10.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B、阶级斗争史 C.政治思想史 D、生产关系11.全部社会关系的基础是B.血缘关系C.民族关系D.政治思想关系多项选择题1.由于我国人口增长太快,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矛盾,包括劳动力的供需矛盾更加尖锐人口增加与消费品增长之间矛盾更加尖锐人口增加与全民族素质提高之间矛盾更加尖锐加重了国家、集体和家庭的负担延缓了现代化建设的步伐2.下列哪些属于天然的劳动对象D.汽油E.焦炭3.人类劳动和动物本能活动的区别表现在A.动物的活动是有规律的,人的活动是无规律的动物只能利用天然的条件,人则能够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动物只能消极地适应环境,人则可以改造自然动物的活动是本能的,人类劳动则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动物没有社会性,人则具有社会性4.人类当今面临的环境向题,主要有5.当代日益严重的环境向题使我们认识到D.回到原始状态6.社会存在的具体内容包括D.社会形态E.上层建筑7.人类对地理环境的依赖主要表现在它为人类提供了基本的生存条件它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它为人类提供生产建设资源 D.它决定社会的性质E.它是社会制度变革的根源8.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表现在它影响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它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不同国家经济发展的特点它在某些方面制约一个国家生产发展的潜力和前景9.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不起决定作用,是因为E.它对社会不起作用10.人口生产的特点包括周期性长C.其目的于生育后代 E.只服从于自然规律11.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B.它是社会革命的原因C.它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D.它决定社会形态的发展12.人口因素之所以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因为E.它对社会发展不起作用13.社会之所以必须有计划地对人口衽调节和控制,是因为D.适量的人口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E.人口的数量和质量是社会革命能否胜利的根本原因14.我国人口问题突出表现为15.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表现在社会基本结构与社会形态的更替单项选择题1.生产力所体现的关系是A.人与人的关系B.人与物的关系C.物与物的关系2.生产力诸要素中的主导因素是A.劳动对象 C.劳动资料 D.科学技术3.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因为A. 它是构成生产力最重要的独立要素B. 它是直接现实的生产力要素C. 它能把生产力诸要素组合起来构成现实生产力它能渗透到生产力诸要素中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4.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是A..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或方面的相互联系B.产品的分配方式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5.国家的起源在于它是A.人们为解决纠纷而制定契约的产物B. 调和阶级矛盾的产物D. 剥削者欺骗被剥削者的产物6..国家的实质是A. 调和阶级矛盾的机关B. 全体居民共同管理公共事务的机关阶级统治的暴力机关 D. 凌驾于各阶级之上的独立力量7.国家政权的最主要成分是B.警察C.法庭D.监狱8.从高低不同层次,社会意识可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 B. 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C. 先进意识和落后意识D. 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9.社会意识的一般特点是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B 社会意识具有客观性C. 社会意识具有抽象性D. 社会意识具有普遍性10.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的含义是A..社会的发展史和自然界的发展史是完全相同的B.社会的发展进程不受人们主观意志的影响D.社会发展史是一个不包含偶然性的必然过程11.无数个人愿望相互作用的结果,形成历史发展的“合力”,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B.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 C.唯意志论 D.宿命论多项选择题1.生产力是C.包括人口因素在内的物质生活条件 E.人与人的经济关系2.在生产关系构成中,所有制形式之所以起决定作用,是因为它决定着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地位C. 生产关系的多样的形式产品的分配关系 E. 生产力发展水平3.社会意识由社会存在所决定具有相对独立性在阶级社会里,某些形式具有阶级性 E. 随着社会存在的改变而立即改变4.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的差别在于A. 社会心理是高水平的,社会意识形式是低水平的B. 社会心理是复杂的,社会意识形式是简单的社会心理是在日常生活中自发形成的, 社会意识具有系统化和抽象化的特征D. 社会心理无阶级性,社会意识形式有阶级性社会心理表现为情感,习惯等,社会意识形式表现为理论体系5.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6.下列精神产品哪些属于无产阶级的社会意识形式D.社会契约论E.国有化铁路7.下列哪些说法是指人们的社会心理D.共产主义道德E.管理心理学8.社会形态的发展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单项选择题1.社会基本矛盾是A.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B. 公有制和私有制之间的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D. 社会两大对抗阶级之间的矛盾2.在社会生产中,工具的精细程度、机器的精密程度,生产社会化的规模、范围、程度等表明B.社会发展的过程C.生产关系的性质D.生产率的高低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就是说A. 一切社会的上层建筑都要在它的经济基础建立后才能产生C. 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变化是同步的D. 一切经济成分都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4. 构成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只能是A. 社会现存的各种生产关系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C. 代表社会进步方向的生产关系D. 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6.上层建筑由两部分构成,即A. 政治法律制度与军队警察等B. 国家政权及其设施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 D. 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7.在上层建筑各因素中,居主导地位的是B.法律C.道德D.宗教8.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上层建筑的核心是A. 共产主义道德和理想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C. 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D. 社会主义的法律观点9.最早提出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的是A.马克思和恩格斯B.封建地主阶级思想家 D.德国古典哲学家10.阶级的实质是A.大多数人对少数人的专政B.由于社会地位和分工不同而产生的集团C.一个集团统治另一个集团11.阶级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A.政治范畴B.思想范畴 D.伦理范畴12.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表现在它是A.阶级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C.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D.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13.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革的区别在于,改革是量变 B.改革是质变,革命是量变C.它们都是质变D.它们都是量变14.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A.是对抗性的 C.是不相适合的 D.绝对适合的15.人民群众和英雄共同创造历史,这个观点的实质是A.唯物史观 C.机械决定论 D.非决定论16. 人民群众对历史的创造作用总是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其根本条件是A.人们的生活水平C.科学文化水平D.人们头脑中的传统17. 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的作用表现在B.他们是历史规律的创造者C.他们是历史发展的决定者D.他们是历史条件的超越者18. 承认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这是A.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B.唯意志论的观点D.宿命论的观点19. 杰出人物的产生是由于B.主观愿望和客观规律的统一C.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的统一D.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统一20. 任何英雄人物都有不能超出他们所处历史条件所许可的范围,这是A.机械决定论B.历史循环论D.历史唯心主义21. 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这是坚信B.群众运动都是合理的C.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D.群众意见总是正确的22. 对历史人物评价的基本原则是B.为实践服务C.为现实服务D.为政治和经济服务23. 科学在本质上是A.各种知识的总汇B.具有阶级性的C.属于意识形态24、科学发展的最重要社会制约条件是B.生产关系的性质C.政治制度的性质D.军事和战争因素多项选择题1.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之所以是社会基本矛盾,是因为它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它贯穿于每一社会形态的始终它决定着其他一切社会矛盾它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2.落后的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所起的阻碍作用表现在它会使生产力的发展遭到显著的破坏 B. 它会使生产力陷入完全停止状态C. 它会消灭生产力中的积极因素D. 它能把可能的生产力变成现实的生产力它使生产力的发展不能达到可能有的规模和速度3.下列哪些现象属于我国的经济基础A.社会主义国有化铁路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森林法>>D.社会主义的劳动生产者4.政治上层建筑是指A.社会意识形态B.社会政治思想C.社会法律思想5.我国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发展特点是二者既相适应又存在矛盾C. 在它们的推动下社会主义经济不断高速发展D. 经济体制的改革必须适应上层建筑的要求E. 社会主义的矛盾会发展为对抗性的6.在上层建筑中政治最直接地反映经济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国家政权是核心的部分思想既反映经济,又反映政治,并通过政治来反作用于经济政治和思想都根源于经济基础7.下列属于上层建筑的制度、设施和意识形式有列宁选集>> C.医院婚姻法>>8.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在于它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B. 它是推动社会形态更替和一切社会形态内部发生量变的动力C. 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9.既承认人民群众的决定作用,又承认英雄人物对历史的重大影响作用的观点是A.坚持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共同创造历史B.说明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的作用是等同的D.把群众史观与英雄史观调和起来说明对群众作用的肯定内在包含对个人作用的肯定10.党的群众路线是B.满足群众的一切利益和要求.一切依靠群众 D.根据群众利益所制定出来的方针、政策,到群众中去1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就是指D.它是生产力构成的独立要素E.它是生产力构成实体性要素12.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包括社会基本矛盾13.旧的社会历史观的根本缺陷是看不到B.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C.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D.人们的社会活动背后的思想动机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单项选择题1. 社会进步是指A. 社会成员物质生活的改善社会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C. 阶级的消灭D. 社会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2. 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是基本的经济和政治制度是否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B. 生产资料公有化的程度C. 社会财富积累的多少D. 社会成员能否团结一致3. 社会进步的动力在于A.革命阶级和反动阶级的矛盾B.物质文明的进步D.先进和落后思想的矛盾4.人的本质A. 是自私自利的B. 在于人有思想会劳动C. 在于人有同情心5.人的自我价值是指A.不断奉献B. D.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6.历史唯物主义认为,自由是人们A.摆脱了客观规律的限制B.可以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C.可以制造和消灭规律7.人类解放就是指A.实现绝对自由B.摆脱客观规律的支配C.不受任何束缚8.唯物史观认为,人的自由是A.超阶级性的B.绝对的无条件的C.头脑中想象的9.制约人的解放程度最主要的因素是B.生产关系的性质C.道德进步程度D. 国家政权的性质多项选择题1. 社会进步是指社会的前进和发展表现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中根本动力在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是通过新旧社会的更替来实现2.社会进步C总是曲折的或一帆风顺的D具有复杂性3.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准包括D.信息化水准E.人的理性和正义感4..资产阶级人性论的主要特点是A.主张具体的人性D.联系资本主义的社会关系考察人E.重视人权问题5.文艺复兴时期的资产阶级思想家"天赋人权论" B.提出人性善恶论E.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6.人的本质A.在于人有理性思维B.在于人能创造会劳动C.在于人有道德和理想7.唯物史观关于人的本质的论断说明了D.人的天性是趋利避害E.存在着普遍的共同的人的本质8.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在于自我价值是社会价值的前提社会价值是自我价值的体现C. 自我价值总是服从社会价值D. 二者总是一致的,不会有矛盾,也有矛盾的一面9.共产主义的科学含义是指共产主义理论或思想体系及其指导下的共产主义运动B. 它是先进思想家所提出的尚未经过实践检验的关于遥远未来的设想D. 它是被压迫者合乎理性和正义的热情追求E. 它是人们向往已久的大同世界10.人的解放和社会进步的关系表现为人的解放程度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C. 人的解放不受社会进步程度的约束D. 人的解放不影响社会进步的性质和水平E. 人的解放程度可以超越社会进步状况11.人的全面发展1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