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黄河基础知识

黄河基础知识

黄河(Yellow River )——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

黄河,中国的母亲河。

若把祖国比作昂首挺立的雄鸡,黄河便是雄鸡心脏的动脉。

黄河流程约5500 千米,流域面积达75 万平方千米,上千条支流与溪川犹如无数毛细血管,源源不断地为祖国大地输送着活力与生机。

长度5464.3357 千米,源头海拔4800 米,平均流量1774.5 立方米/秒,流域面积752442 平方公里,源头在青海省,注入渤海,上、中游分界点:河口,中下游分界点:旧孟津。

发源地:巴颜喀拉山的约古宗列曲是黄河的源头。

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世界第五长河,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干流贯穿九个省、自治区,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全长5464 公里,流域面积75 万平方公里,年径流量574 亿立方米,平均径流深度79 米。

但水量不及珠江大,沿途汇集有35 条主要支流,较大的支流在上游,有湟水、洮河,在中游有清水河、汾河、渭河、沁河,下游有伊河、洛河。

两岸缺乏湖泊,黄河下游流域面积很小,流入黄河的河流很少。

黄河的入海口河宽1500 米,一般为500 米,较窄处只有300 米,水深一般为2.5 米,有的地方深度只有1.2〜1.3米。

黄河从源头到内蒙古自治托克托县区河口镇为上游,河长3472 千米;河口镇至河南郑州桃花峪间为中游,河长1206 千米;桃花峪以下为下游,河长786 千米。

(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有多种说法,这里采用黄河水利委员会的划分方案)黄河横贯中国东西,流域东西长1900 千米,南北宽1100 千米,总面积达752443 平方千米。

黄河,像一头脊背穹起、昂首欲跃的雄狮,从青藏高原越过青、甘两省的崇山峻岭;横跨宁夏、内蒙古的河套平原;奔腾于晋、陕之间的高山深谷之中;破“龙门”而出,在西岳华山脚下调头东去,横穿华北平原,急奔渤海之滨。

它流经9 个省、区,汇集了40 多条主要支流和1000 多条溪川,行程5464 公里,流域面积达75 万多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长河。

全流域年平均降水400 毫米左右,而黄河平均年径流总量仅574 亿立方米,在中国河流中居第八位。

流域内,连同下游豫、鲁沿河地区共有2 亿多亩耕地,1 亿左右人口。

黄河全河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580 亿立方米,流域平均年径流深77 毫米,流域人均水量593 立方米,耕地亩均水量324 立方米。

黄河中游河段流经黄土高原地区,因水土流失,支流带入大量泥沙,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

最大年输沙量达39.1 亿吨(1933 年),最高含沙量920 千克/立方米(1977 年)。

三门峡站多年平均输沙量约16 亿吨,平均含沙量35 千克/立方米。

主要支流黄河主要支流有白河、黑河、湟水、祖厉河、清水河、大黑河、窟野河、无定河、汾河、渭河、洛河、沁河、大汶河等。

其中渭河为黄河的最大支流。

主要的湖泊有扎陵湖、鄂陵湖、乌梁素海、东平湖。

从黄河的起源,功能,文明等方面去入手黄河黄河中国古代也称河,发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 个省区,最后于山东省东营垦利县注入渤海。

干流河道全长5464 千米,仅次于长江,为中国第二长河。

黄河还是世界第五长河。

黄河从源头到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河口镇为上游,河长3472 千米;河口镇至河南郑州桃花峪间为中游,河长1206 千米;桃花峪以下为下游,河长786 千米。

(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有多种说法,这里采用黄河水利委员会的划分方案)黄河横贯中国东西,流域东西长1900 千米,南北宽1100 千米,总面积达752443 平方千米。

黄河多年平均流量1774.5 立方米/秒,全河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580 亿立方米,流域平均年径流深77 毫米,流域人均水量593 立方米,耕地亩均水量324 立方米。

黄河中游河段流经黄土高原地区,支流带入大量泥沙,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

最大年输沙量达39.1 亿吨(1933 年),最高含沙量920 千克/立方米(1977 年)。

三门峡站多年平均输沙量约16亿吨,平均含沙量35千克/ 立方米。

长度5464 km源头海拔4800 m平均流量1774.5 m3/s流域面积752443 km2源头青海省注入渤海1、因为黄河中下游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

2、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3、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9 省、自治区.4、因为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冲刷黄土造成的de 地上河★一、河流★黄河( Yellow River )——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

黄河,中国的母亲河。

若把祖国比作昂首挺立的雄鸡,黄河便是雄鸡心脏的动脉。

黄河流程约 5500 千米,流域面积达 75 万平方千米,上千条支流与溪川犹如无数毛细血管,源源不断地为祖国大地输送着活力与生机。

[ 编辑本段 ]【基本信息】长度 5464.3357千米,源头海拔 4800 米,平均流量 1774.5 立方米/秒,流域面积 752442 平方公里,源头在青海省,注入渤海,上、中游分界点:河口,中下游分界点:旧孟津。

发源地:巴颜喀拉山的约古宗列曲是黄河的源头。

[ 编辑本段 ]【自然特征】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世界第五长河,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干流贯穿九个省、自治区,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全长 5464公里,流域面积 75 万平方公里,年径流量 574亿立方米,平均径流深度 79 米。

但水量不及珠江大,沿途汇集有 35 条主要支流,较大的支流在上游,有湟水、洮河,在中游有清水河、汾河、渭河、沁河,下游有伊河、洛河。

两岸缺乏湖泊,黄河下游流域面积很小,流入黄河的河流很少。

黄河的入海口河宽 1500 米,一般为 500 米,较窄处只有 300 米,水深一般为2.5米,有的地方深度只有1.2-1.3米。

黄河[编辑本段]【地理环境】从河源至贵德多系山岭及草地高原,属青藏高原,海拔均在3000米以上山峰超过4000米,源头河谷地海拔4200米,河源段河谷两岸地形平缓排水不畅,形成大面积沼泽地,湖泊多;贵德自孟津江段是黄土高原地区,黄土高原为吕梁西波,南为渭河谷地,北与鄂尔多斯高原相接,西至兰州谷地;黄土高原海拔一般在1000〜1300米,地形起伏不平,坡陡沟深,沟壑地面坡度15〜20度,沟谷面积占40〜50%,沟道密度3〜5公里/平方公里切割深度100米以上;孟津以下进入地势低平华北平原,海拔不超过50米,进入下游后河道平坦,平均比降只有0.12%,水流变缓,泥沙大量淤积,高出地面4〜5米;由于黄河多次改道,地面冲积出扇状的古河床和古自然堤,成为缓岗与洼地相间分布的倾斜平原,洼地比较开阔平展。

[ 编辑本段 ]【流域概况】黄河从源头到内蒙古自治托克托县区河口镇为上游,河长 3472 千米;河口镇至河南郑州桃花峪间为中游,河长 1206 千米;桃花峪以下为下游,河长 786 千米。

(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有多种说法,这里采用黄河水利委员会的划分方案)黄河横贯中国东西,流域东西长1900千米,南北宽 1100千米,总面积达752443 平方千米。

黄河,像一头脊背穹起、昂首欲跃的雄狮,从青藏高原越过青、甘两省的崇山峻岭;横跨宁夏、内蒙古的河套平原;奔腾于晋、陕之间的高山深谷之中;破“龙门”而出,在西岳华山脚下调头东去,横穿华北平原,急奔渤海之滨。

它流经 9个省、区,汇集了 40多条主要支流和 1000多条溪川,行程 5464公里,流域面积达 75 万多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长河。

全流域年平均降水 400毫米左右,而黄河平均年径流总量仅 574 亿立方米,在中国河流中居第八位。

流域内,连同下游豫、鲁沿河地区共有 2 亿多亩耕地, 1 亿左右人口。

黄河全河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 580亿立方米,流域平均年径流深 77毫米,流域人均水量 593立方米,耕地亩均水量 324 立方米。

黄河中游河段流经黄土高原地区,因水土流失,支流带入大量泥沙,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

最大年输沙量达 39.1 亿吨(1933年),最高含沙量 920千克/立方米( 1977年)。

三门峡站多年平均输沙量约16 亿吨,平均含沙量 35 千克 /立方米。

主要支流黄河主要支流有白河、黑河、湟水、祖厉河、清水河、大黑河、窟野河、无定河、汾河、渭河、洛河、沁河、大汶河等。

其中渭河为黄河的最大支流。

主要的湖泊有扎陵湖、鄂陵湖、乌梁素海、东平湖。

干流峡谷黄河干流上的峡谷共有 30处,位于上游河段的 28处,位于中游段流的 2 处,下游河段流经华北平原,没有峡谷分布。

干流峡谷段累计长 1707 千米,占干流全长的 31.2%。

[ 编辑本段 ]【生物资源】黄河干流总共有鱼类 121 种(亚种),干流中纯淡水鱼类有 98 种,占总数的 78.4%。

主要经济鱼类有花斑裸鲤、极边扁咽齿鱼、厚唇裸重唇鱼、黄河裸裂尻鱼、瓦氏雅罗鱼、北方铜鱼(鸽子鱼)、鲤鱼、鲫鱼。

黄河上游鱼类种类只有 16 种,组成也较简单,仅有鲤科、鳅两科的裂腹鱼、雅罗鱼、条鳅等。

中下游鱼类大体相似,均以鲤科为主。

中游有 71 种鱼类,但缺乏自然的鲢、鳙、鳊、鲂等典型平原类群的鱼类,中游上段有与上游共有的裂腹鱼和条鳅等,下游的鱼类种类和数量都较多,有 78 种,其中有多种过河口鱼类及半咸水鱼类。

对黄河支流的调查资料统计看,据甘肃洮河、陕西渭河、泾河的鱼类统计看,以渭河水域种类较多,有 30 种,洮河次之有 11种,泾河则仅有 4 种。

上中游支流中多数是鲤科、鳅科的小型鱼类,另外有少数尝科及鲶鱼等,经济鱼类为鲤、鲫、雅罗鱼及鲶鱼等。

[ 编辑本段 ]【渔业生产】黄河主要渔获物种类也有变化,干流中的鱼类,历史上以鲤鱼产量最高,“黄河鲤鱼”闻名国内,现在产量已明显下降。

60年代以前,中游陕、晋河段鲤鱼在渔获产量中占60%〜70%,居渔获物组成的首位,据1981年〜1982年对陕西黄河港口段渔获的调查近十多年的变化,渔获物中鲤鱼仅占21 %,而以鲶鱼取代主要地位,占 41.1%;其次为黄颡鱼,占 26.3%。

1983 年对山西省平陆县黄河干流渔获物调查,其中鲤鱼仅为20%,而鲶鱼则多达60%,成为主要渔获物。

下游山东段20世纪50年代初鲤鱼在总产量中占 50%〜 70%,到20世纪60年代则下降为15%,至1981年〜1982年据调查又降低仅占7.1%。

黄河主要流经的八省、区渔业劳动力的状况为:除青海省一直没有统计外,甘肃、宁夏、内蒙、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七省、区渔业专业捕捞劳动力 1980 年为 26964人, 1983年降为 11320人,占全国同类劳动力总数的比各为 3.0%及 2.1%;兼业捕捞劳动力 1980年为 24843 人,1983 年增为 25873人,占全国同类劳动力总数的比各为 8.9%及 5.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