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末复习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嬴政在统一六国后,为秦朝最高统治者定的尊号是A .秦王B .皇帝C .陛下D .天子2.自秦朝以来一直实行的宰相制度,终因为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而被废除。
下令废除且规定以后不许再立垂相的皇帝是A .汉高相.B .唐太宗C .宋太祖D .明太祖3.与下图内容相关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A.禅让制 B.王位世袭制 C.分封制 D.宗法制4.美国学者克拉克说:“以科举考试为核心的中国文官行政政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对世界最重要的贡献之一。
”科举考试制度创立于A.汉朝 B.魏晋南北朝 C.隋朝 D.唐朝5.右图反映的西周政治制度是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宗法制6.为有效地控制和管理辽阔的疆域,元政府实行A.郡县制B.三省六部制C.察举制D.行省制度7.“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杜甫诗中以“齐鲁”称谓山东是源于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8.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的主要作用是A.繁荣儒家文化 B.防范地方割据C.削弱宰相权力 D.加强中央集权9.中国近代史上将天津开辟为通商口岸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
回答4—5题10.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基于此种认识,秦朝采取的地方行政制度是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三省六部制 D.行省制11.下列哪一机构的设置,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A.议政王大臣会议 B.南书房 C.内阁 D.军机处12.《红楼梦》中对贾氏宗祠祭祖、宗族事务管理、贾府爵位继承等的描述,真实地折射出封建社会A.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 B.封建家族的日益衰落C.宗法制下的社会生活 D.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13.右图所示物品是A.调动军队的兵符B.郡县长官的印信C.称重的标准量器D.秦朝皇帝的玉玺秦铜权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1.古代罗马文明为人类政治文明留下的宝贵遗产是A.君主专制 B.代议制度C. 法律制度D. 直接民主2.公元前5 世纪中期,罗马制定的《十二铜表法》缘于A.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 B.奴隶反对贵族的斗争C.农民反对封建贵族的斗争 D.外邦人反对罗马贵族的斗争3.古代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保证了公民一定程度的权利,其“黄金时代”是在A.梭伦改革时期B.克利斯提尼改革时期C.伯利克里改革时期D.查士丁尼改革时期4.伯利克里说:“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
”在他统治时期A.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B.雅典民主政治确立C.雅典民主政治初步发展 D.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5.《十二铜表法》最重要的历史意义在于A.保护平民的利益 B.标志罗马成文法的诞生C.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成为内容最全面的法律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与发展1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此项规定直接限制了英国国王的A.征税权 B.行政权C.立法权 D.司法权2.在英圈逐渐完善议会制度的过程,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保障的是A.1688年光荣革命 B.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C.1721年责任制内阁形成 D.1832年议会改革3.标志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法律文献是A.《权利法案》B.《人权宣言》C.《独立宣言》D.1787年宪法4.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的法律文件是A.《大宪章》 B.《权利法案》C.《1875年宪法》 D.《临时约法》5.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总统是①国家元首②政府首脑③军队总司令④国会领袖A.①③④ B.①②④C.①②③ D.②③④6.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在此基础上确立的制度是A.君主专制 B.民主共和制C.君主立宪制 D.总统制7.在英国1832年议会选举改革中,剥夺了人口在2000人以下的56个城镇议员的名额,而将这些名额分配给新的工业城市。
这一改革举措最有利于A.金融资产阶级 B.商业资产阶级C.工业资产阶级 D.工业无产阶级8.美国建国后经历了一个由邦联制到联邦制的转变,确立这种转变的是A.启蒙思想的影响 B.独立战争的胜利C.1787年宪法的颁布 D.两党制的形成与发展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1.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在近代被日本割占,是通过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2.长征途中,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是在A.中共一大 B.中共三大C.八七会议 D.遵义会议3.右图为圆明园遗址。
圆明园最早被毁于A.鸦片战争期间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问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4.毛泽东从实践和理论上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是在A.国民革命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5.全面抗战开始后,中围军队粉碎日军妄想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企图的会战是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6.下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第一幅浮雕,它反映的中国近代重大历史事件是A.虎门销烟 B.武昌运动 C.五四运动 D.南昌起义7.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右图为会议旧址,它位于A.北京B.上海C.武汉D.广州8.关于《辛丑条约》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B.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C.导致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D.标志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9.吴玉章说:“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
……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
”辛亥革命前后的这种变化主要说明A.清政府被彻底推翻 B.中华民国宣告成立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辛亥革命实现了民主10.结束了中国近代百年来屈辱历史的是A.抗日战争的胜利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C.收回香港主权 D.收回澳门主权11.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A.北洋军阀政府的腐败统治 B.帝国主义干涉中国内政C.青年学生要求民主自由 D.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为挽救国家危亡进行了不懈抗争。
回答7~9题。
12.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到:“课毕后阅读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以推倒,亦未可知也。
”日记中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A.黄花岗起义 C.广州起义B.辛亥革命 D.南昌起义13.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的标志是A.中共三大召开 B.国民党一大召开C.北伐战争开始 D.中共“八七会议”召开14.中华民族全面抗战开始的标志是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C.华北事变 D.卢沟桥事变重大历史事件往往作为划分历史阶段的标志。
15.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标志是A.鸦片战争的爆发 B.《南京条约》的签订C.洋务运动的兴起 D.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6.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A.中华民国成立 B.新文化运动开始C.五四运动爆发 D.中国共产党成立17.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的历史事件是A.解放军战略反攻 B.三大战役的胜利C.渡江战役 D.解放军占领南京18.下面图片是在天津拍摄的西式建筑照片,天津出现这种风格的建筑最早始于A.鸦片战争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C.甲午战争后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19.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A.兴中会 B.华兴会 C.光复会 D.中国同盟会20.中国共产党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是A.武昌起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D.广州起义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十月革命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消灭了俄国的封建土地制度和地主阶级B.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导C.它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D.它将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1.新中国民主政治的核心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村民选举制度2.周恩来说:“……在我国,汉族人口多,占的地方少,少数民族人口少.占的地方大,悬殊很大;……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就会在各民族间增加界墙.增加民族纠纷。
”为了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我国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A.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一国两制”3.海峡两岸关系发展过程中的历史性突破是指A.1979年两岸实现真正停火 B.1987年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C.1992年两会达成“九二共识” D.2005年连战的“和平之旅”4.从新中国成立至1954年,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能的是A.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C.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D.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5.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A.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国两制”6.毛泽东说:“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
”这体现的新中国民主政治制度是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1.1971 年 10 月 25 日,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二项决议时,会场一片沸腾。
此项决议的内容是A.求同存异力针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D.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2.上世纪70年代,我国打开外交新局面的表现有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②出席万隆会议③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④中美关系正常化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新中国成立以来,外交事业不断取得重大成就。
3.新中国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A.1949年中苏建交时 B.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C.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 D.1955年万隆会议上4.新时期我国外交致力于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其中一项重大成果是A.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C.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主导建立上海合作组织5.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是A.雅尔塔会议 C.万隆会议B.日内瓦会议 D.第26届联合国大会6.右图为l972年毛泽东主席会见美国总统尼克松,这一历史事件表明A.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B.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C.中美两国从此消除分歧达成一致D.两极格局从此结束7.使我国加强了与俄罗斯及中亚各国的政治和经济合作,并成为新中国外交史上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是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C.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 D.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1.冷战结束的标志是A.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B.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C.欧洲联盟正式成立 D.美国“ 9·11 ”事件2.“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政治格局是A.两极格局 B.多极化形成C.一超多强 D.全球一体化3.观察下图并分析导致欧盟崛起的关键因素是A.两极格局的瓦解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C.一体化的发展 D.多极化趋势的加强4.欧洲联盟成立后,欧盟在世界的政治和经济地位不断提高,这反映了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是A.美国已独霸世界 B.世界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C.两极格局瓦解 D.世界政治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5.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北约”的成立 D.“华约”的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