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通论》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二、教学目标及任务《管理学通论》与《经济学通论》、《法学通论》一起,是为充分发挥我校在管理、经济与法学方面的学科优势,体现我校办学特色,培养复合型人才而面向全校所有非管理类本科专业开设的通识课程。
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是使学生正确理解管理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掌握管理的普遍规律、重要的思想观点、和管理基本方法,初步具备解决一般管理问题的能力,为后续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三、学时分配教学课时分配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第一章管理导论本章教学目的:理解管理、管理者与管理学的含义,了解管理的产生和发展历史,明确管理的性质、职能和管理环境对管理活动产生的影响,认识管理学的特征及发展趋势。
本章主要内容:管理及管理学的概念、管理职能、管理者的技能、管理环境与管理理论的发展史。
本章重点、难点:是管理及管理学的概念、管理职能、管理者的技能,管理理论的演变。
本章参考文献:1、《科学管理原理》,[美] 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著,2013年,北京大学出版社2、《熵:一种新的世界观》,杰里米·里夫金,特德·霍华德著;吕明,袁舟译,1987 年,上海译文出版社。
3、《工业企业管理原理》林友孚等,1986年,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4、《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陈佳贵,1998,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5、《管理数学入门》,萨公强,1982,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本章思考题:1、如何理解管理的概念及其内涵?2、管理经历了什么样的产生和发展过程?3、管理的性质如何?4、管理的基本方法有哪些?各方法有何特点?5、管理者有哪些类型?6、管理者的技能及其结构如何?7、不同层次管理者的时间分布有何区别?8、管理者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9、管理环境有哪些类型?为什么要研究管理环境?10、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有哪些?11、管理学有何特征?一、管理的产生、发展与对象1、管理的定义2、管理的产生与发展3、管理的对象二、管理的性质、职能与方法1、管理的性质2、管理职能①基本职能②具体职能3、管理的基本方法三、管理者1、管理者的定义及分类2、管理者的技能①技能分类②技能结构3、管理者的时间分布①不同层次管理者的时间分布②成功管理者与有效管理者的时间分布四、管理环境1、管理环境的定义及分类2、管理环境分析五、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及特征1、管理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2、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3、管理学的特征第二章决策本章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充分认识决策在现代管理中重要地位,了解不同决策类型的特点,明确决策的基本原则和程序,掌握决策的基本方法。
本章主要内容:决策的特征、影响因素和类型,决策程序,决策的基本技术本章重点、难点:决策程序,决策类型,决策树分析方法。
本章参考文献:1、《科学管理原理》,[美] 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著,2013年,北京大学出版社2、《熵:一种新的世界观》,杰里米·里夫金,特德·霍华德著;吕明,袁舟译,1987 年,上海译文出版社。
3、《工业企业管理原理》林友孚等,1986年,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4、《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陈佳贵,1998,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本章思考题:1、为什么说决策是管理的首要职能和核心业务?2、决策是如何分类的?不同种类的决策各有何特点?3、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的划分是绝对的吗?4、决策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5、为什么说绝对化的“最优”决策是无法实现的?6、决策要经过哪些基本程序?7、为什么说决策程序是不可超越或颠倒的?8、决策的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技术各有何特点?如何正确使用?一、决策的特征、影响因素和类型1、决策的定义2、决策在管理中的地位3、决策活动的特征及影响因素4、决策的类型5、理解各类决策的含义及相互关系二、决策的原则和程序1、决策的基本原则2、决策的基本程序三、决策的基本技术1、决策定性分析技术与定量分析技术的特点2、肯定型决策技术3、风险型决策技术①决策表法②决策树法4、非肯定型决策技术第三章计划本章教学目的:理解计划的含义和特点,了解计划的形式、种类及其影响因素,认识计划在管理中的地位和必要性,掌握目标管理与滚动计划法的使用技能及各类定量计划方法的原理和操作过程,明确企业战略管理的内涵,掌握各类战略的特点及其制定方法。
本章主要内容:计划的特点与目的,计划的种类及其影响因素,计划的基本方法,战略管理。
本章重点、难点:计划的种类及其影响因素,目标管理与滚动计划法、计划的定量方法。
本章参考文献:1、《管理学》,徐子健主编,2002年第1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管理信息系统》,黄梯云等主编,2000年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3、《管理学》,[美]哈罗德·孔茨等,张晓君等编译,1998年第1版(原书第10版),经济科学出版社。
4、《生产与运作管理》,[美]威廉J·史蒂文森著,张群等译,2000年第1版(原书第6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5、《竞争优势》,迈克尔·波特,陈小悦译,1997,北京:华夏出版社.6、《竞争论》,迈克尔·波特,高登第等译,2003.1,北京:中信出版社本章思考题:1、计划与决策是什么关系?2、如何选用合适的计划?3、如何评价目标管理与滚动计划法?一、计划的特点与目的1、计划的定义2、计划的特点3、计划的目的三、计划种类及其影响因素1、计划的种类2、计划的影响因素三、计划工作流程四、目标管理与滚计划法1、目标管理①目标管理的含义与特点②实施步骤2、滚计划法①含义及适用范围②编制程序③优点五、计划的定量方法1、盈亏平衡分析法2、线性规划法①线性规划法的运用条件②线性规划法的应用步骤3、网络计划法①含义和适用范围②网络图的构成③网络图的绘制规则④网络图的绘制步骤⑤网络时间参数的计算六、战略管理1、企业战略的含义和特征2、企业战略管理的含义和过程3、企业战略的类型及其制定①企业总体战略。
了解总体战略的分类、含义和特点②竞争战略③职能战略七、市场营销战略1、市场细分2、目标市场的选择3、市场定位4、市场营销组合策略①产品策略②定价策略③分销渠道策略④组合营销传销策略八、研究与开发战略1、研究与开发战略的性质与特点2、研究与开发基本原则3、研究与开发战略的任务4、企业产品开发战略5、集成的产品开发流程九、生产运作战略1、生产运作战略的分类2、生产运作战略的重点及其选择第四章组织本章教学目的:了解组织工作的基本内容,理解组织的含义及组织设计的内容、程序、设计原则与影响因素,认识各种管理组织形式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明确组织工作过程中应处理的各种关系,掌握组织变革的新趋势。
本章主要内容:组织设计,管理组织形式的选择,组织工作过程,组织文化本章重点、难点:组织设计的原则及影响因素、管理组织形式的选择及组织文化的特征和构成等内容。
本章参考文献:1、《管理学》(第七版),斯蒂芬·P·罗宾斯等著;孙健敏等译,2004年,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管理学》,徐子健主编,2002年第1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3、《管理信息系统》,黄梯云等主编,2000年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4、《管理学》,[美]哈罗德·孔茨等,张晓君等编译,1998年第1版(原书第10版),经济科学出版社。
本章思考题:1、组织职能的含义是什么?2、组织工作的内容和任务是什么?3、管理组织设计的任务是什么?4、管理组织设计的一般程序是什么?5、在管理组织设计中应坚持什么原则?为什么?6、怎样处理好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之间的关系?7、怎样处理好直线职权与职能职权之间的关系?8、怎样理解组织变革的必要性?联系实际,谈谈你对组织变革的看法?9、组织文化的核心是什么?怎样理解?10、组织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是什么?一、组织设计1、组织的含义及内容2、组织的分类3、组织设计的内容与程序4、组织设计的原则5、影响组织设计的因素二、管理组织形式的选择1、各类管理组织形式的含义和特点2、各类管理组织形式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三、组织工作过程1、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2、直线、参谋与职权3、集权与分权4、组织变革①组织变革的内容和形式②组织变革的阻力及其克服四、组织文化1、组织文化的含义和特征2、组织文化的作用3、组织文化的构成五、学习型组织与知识管理1、知识管理的含义及知识管理与工业管理的区别2、知识管理的目标、思路及重要基础3、学习型组织的含义及其与传统企业的区别4、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第五章领导本章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领导的性质、作用及领导的影响力,掌握领导的几种基本理论,了解领导的基本艺术和领导班子的建设问题。
本章主要内容:领导的性质和作用,领导理论与风格,领导艺术与领导班子建设本章重点、难点:有关领导的几个基本理论,包括:领导连续流理论、管理方格理论、权变理论等内容。
本章参考文献:1、《管理学》(第七版),斯蒂芬·P·罗宾斯等著;孙健敏等译,2004年,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熵:一种新的世界观》,杰里米·里夫金,特德·霍华德著;吕明,袁舟译,1987 年,上海译文出版社。
3、《工业企业管理原理》林友孚等,1986年,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4、《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陈佳贵,1998,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5、《现代管理学》,赵景华主编,1999年第1版,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章思考题:1、领导者在企业中,能够有效地发挥其作用的影响因素有哪些,是如何影响的?2、论述管理方格理论,其中最有效的领导者应属于哪种类型?3、根据菲特勒模式,怎样才能提高领导的有效性?4、按照生命周期理论,如何根据职工的不同成熟度来采取相应的领导行为?一、领导的性质和作用1、领导的含义及性质2、领导的功能与作用3、领导影响力二、领导理论与风格1、特质论2、行为论①领导行为4分图②管理方格论③领导连续流理论④PM理论3、权变论①菲德勒模型②途径——目标理论③生命周期论三、领导艺术与领导班子建设1、领导艺术①人际交往艺术②处事艺术③谈话艺术④奖励艺术⑤时间处理艺术⑥掌握火候艺术2、领导班子建设第六章激励与沟通本章教学目的:理解激励的含义,掌握西方激励理论,明确激励原则与方法,把握沟通的含义,了解沟通的类型,了解沟通的主要障碍及其克服。
本章主要内容:激励原理与激励理论,激励原则与激励方法,沟通的概念、作用与类别,有效沟通网络,员工绩效考评及薪酬管理。
本章重点、难点:西方激励理论以及沟通的类别和沟通障碍的克服等内容。
本章参考文献:1、《组织与管理》(系统方法与权变方法),[美]弗莱蒙特·E·卡斯特等著,傅严等译,2000年第1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