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分析报告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分析报告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分析2009年09月06日星期日21:10七年级所使用的课本是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形成的一本既继承传统又具有革命性的新教材。

这本教材继承了以往教材的一些篇目,保留了一些传统的选文,如《春》,《山中访友》,《短文两篇》等;继续重视字词义,古诗词的夯实;特别是传统重视的语文朗读能力,在新教材中仍然被提到重要的高度上来。

朗读能力的提高是一种综合性知识及能力的培养:首先,朗读的基础是对字形,字音的正确识读,继而是停顿的准确,然后是动感情的朗读,这些都是基于对文章最基本的理解。

七年级教材最重要的特点应该是“语文学习的革命”。

革命性在这本教材中表现得十分充分,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在单元设置上打破了体裁的局限,而是以主题为轴心统摄每一个单元,而每一个单元的主题则涉及到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体现了“大语文”的理念。

“生活处处有语文”,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人生,社会,自然……生动优美的语言向学生们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

这册书的讲授部分一共有六个单元,主题分别为:①关爱生命;②体味人生;③感悟自然;④探索科学;⑤诠释亲情;⑥想象世界。

围绕这些主题,选用了各种体裁题材的作品,包括诗歌,散文,古诗文,小说等来进行诠释。

这些主题以及统摄下的文章不仅使学生学习到语文知识,提高了语文能力,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情感得到触动,并且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

我感到本册教材在这方面做得十分充分。

第二,上面已经提到这本教材体现了“大语文”的理念,这不仅表现在它涉及到生活的各个方面,训练学生在生活中的各种语文能力,还表现在它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更加紧密了。

主要表现在各单元的“综合性学习 .写作.口语交际”中。

本册的“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分别是:①这就是我;②漫游语文世界;③感受自然;④探索月球奥秘;⑤我爱我家;⑥追寻人类起源。

这些单元训练的设计,一方面与本单元所讲授的容有着在的联系,孩子们在学习了课文之后,可以立即将在文章中学到的知识,方法用在综合性训练上,做到及时的学以致用,一方面它兼顾了语文训练的各种能力,比如第一个综合性练习《这就是我》。

这个练习让学生在课下做了一定的准备,收集了各方对学生本人的评价,包括他自己的评价,形成一个演讲稿,主题就是“介绍你自己”,在介绍过程中能够,不仅锻炼了他们当众说话表现自我的能力,也为老师尽快地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点,达到同学们之间迅速了解的目的,可谓“一箭三雕”。

当然,新教材绝对不会忘了对新的信息技术的运用。

在这本教材中我们可以看到当代信息社会的“投影”,课本提醒学生借助各种媒体,广开语文资源,搜集语文信息,并且让学生互相交流信息,学会合作与分享。

以文章《月亮----地球的妻子,姐妹,还是女儿》为例,课后练习要求学生:就月球起源的三种说法中感兴趣的一种,课外搜集资料写成文章并且在班上交流。

很多同学从网上搜索资料,并打印成文,系统地进行了解和学习。

这本教材的“革命性”还体现在对教师传统授课方式的颠覆和对学生传统学习方式的革新。

老师不可以再是学生学习上的“带路人”了,而要成为“指路人”,路上哪有好风景老师会指给学生,但学生选择什么路径以及他对“风景”的如何领略则要靠他们自己。

在这个过程中,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的新方法。

自主即主动,要主动地在语文学习实践中丰富人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合作,就是要切磋学问,砥砺思想,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探究,则要求善于质疑问难,深入研究并解决问题。

另外需要提出的是:这册书后附录了名著导读并且介绍了阅读名著的自读方法,如:先读前言,后记和目录;略读与精读相结合;做读书笔记;多利用工具书等。

它选择了《繁星》《春水》、《伊索寓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三部书中精选片断作为例进行了指导,这种指导言简而意赅。

以上是在整体上对教材的分析。

以下为分单元进行解析。

第一单元主题为关爱生命。

对生命的认识是人生观中的一个大问题,它是一个令人深思的话题。

追求美好的人生是人共同的目标,这一单元的文章围绕作者对理想的憧憬、体验和思考展开,让学生体味人生,关爱生命。

大学特大杀人案的罪犯马加爵在服刑前说了一句话可以为人生观的教育做一个反面的佐证:“没有理想,是我人生的最大失败!”我想:他对生命的无视和践踏应该和他在儿时没有受到“关爱生命”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

这一单元在能力要求上需要学生能够整体把握文章,提高朗读能力。

第二单元的主题是体味人生,这是第一单元的延续。

这个单元或讴歌理想,或阐述信念,或论说人生修养,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深入思索反复咀嚼领会文章的深长意味。

在能力要求上需要学生练习朗读并学习课文的表达技巧。

第三单元主题为感悟自然。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多姿多彩的大自然冶了人们爱美的心灵,也锻炼了人们发现美的眼力,自然中有美的景物,美的情感,美的语言。

所以这个单元的重点就在于品味文章美的语言,并探寻在如此美的语言背后的炽烈而深沉的情感,启发学生去探寻周围没有被注意甚至没有被发现的美,培养他们对美的感受力。

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揣摩欣赏精彩句段和词语,并注意积累。

第四单元的主题为探索科学。

当今社会科学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并在各个领域发挥出影响力,这个单元的各篇文章都与科学密切相关,容丰富多彩。

这一单元要鼓励学生自主探寻科学世界,搜集资料,激发求知欲望,培养科学的精神。

能力要求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练习概括课文的容要点,练习速读课文记住主要容。

第五单元主题为诠释亲情。

浓浓亲情,动人心弦。

亲情是人间真挚而又美好的感情,描写亲情的诗文往往最易打动人。

这几篇文章以作者的切身体验,写出了亲情的丰富与多样,可以引起读者的共鸣。

能力要:整体感悟文章注意语言的积累和写法的借鉴,并要学会圈点勾画。

第六单元主题为想象世界。

人类需要创造性的人才,这个单元都是极富想象力的文章,作者以种种奇思妙想描绘出亦真亦幻的世界令人惊叹。

这要求学生激活自己的想象力深入理解文章。

在能力上继续训练速读,默读和朗读。

默读便于快速了解文章的主要容,调动学生思维,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2009年09月07日星期一17:19关王庙中学郝爱华一、教材分析:七年级所使用的课本是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形成的一本既继承传统又具有革命性的新教材。

第一单元主题为关爱生命。

这一单元的文章围绕作者对理想的憧憬、体验和思考展开,让学生体味人生,关爱生命。

这一单元在能力要求上需要学生能够整体把握文章,提高朗读能力。

第二单元的主题是体味人生,这是第一单元的延续。

这个单元或讴歌理想,或阐述信念,或论说人生修养,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深入思索反复咀嚼领会文章的深长意味。

在能力要求上需要学生练习朗读并学习课文的表达技巧。

第三单元主题为感悟自然。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多姿多彩的大自然冶了人们爱美的心灵,也锻炼了人们发现美的眼力,自然中有美的景物,美的情感,美的语言。

所以这个单元的重点就在于品味文章美的语言,并探寻在如此美的语言背后的炽烈而深沉的情感,启发学生去探寻周围没有被注意甚至没有被发现的美,培养他们对美的感受力。

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揣摩欣赏精彩句段和词语,并注意积累。

第四单元的主题为探索科学。

这一单元要鼓励学生自主探寻科学世界,搜集资料,激发求知欲望,培养科学的精神。

能力要求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练习概括课文的容要点,练习速读课文记住主要容。

第五单元主题为诠释亲情。

这几篇文章以作者的切身体验,写出了亲情的丰富与多样,可以引起读者的共鸣。

能力要:整体感悟文章注意语言的积累和写法的借鉴,并要学会圈点勾画。

第六单元主题为想象世界。

人类需要创造性的人才,这个单元都是极富想象力的文章,作者以种种奇思妙想描绘出亦真亦幻的世界令人惊叹。

这要求学生激活自己的想象力深入理解文章。

在能力上继续训练速读,默读和朗读。

默读便于快速了解文章的主要容,调动学生思维,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学情分析: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76班的语文课。

本班有学生55名。

从第一次的作文来看,他们的字普遍写的不错,很整齐,认真。

语言表达能力也很强。

有一定的写作基础。

个别学生还能写出有创意的好句子来。

上课表现得很活跃。

发言积极。

教师能引导到哪里,他们就能走到哪里。

但是层次不齐。

快慢不同。

这就要求教学要有层次。

三、教学目标1、能够整体把握文章容,理解文本的主旨。

2、会朗读。

3、会探究一些课文中的问题,会合作学习。

4、掌握一定的背诵技巧,如记关键词,记第一个字等。

5、除了课本上的背诵篇目,课外背诵至少20篇优秀文段。

6、能够就某一角度的问题发表自己简单的看法。

7、学会积累。

8、能写出较出色的作文。

四、教学策略和方法:1、让学生会学语文开学初,我给55名学生分了八个小队。

学习语文的方法教给学生。

一般的自读课文找以下步骤走:(1)生字生词。

学生通过查字典自己解决。

(2)通读课文,熟读课文。

并背诵部分段落。

(3)完成练习册上的探究题。

以小队合作的形式开展。

(4)给课文划分段落。

归纳大意。

(5)用简单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容。

(6)总结中心思想。

(7)写作方法学习:A、本文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修辞方式?B、如何评价人物(从某一个角度)(8)写作训练一般在日记本上完成。

自选一个角度写出自己的体会,看法。

2、在课堂上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特别是阅读和写作能力的训练。

每一课都要针对重点段落设计有梯度性的阅读题让学生探究。

针对本课容,设计写作。

3、作文每篇都批。

关键是指导方法。

五、今后采取的措施:1、每天给学生摘录名人名言、警句、好的语段,注重积累。

从一点一滴做起。

2、多鼓励学生。

与学生多沟通。

让他们喜欢学语文,从而发挥学生的潜能。

3、优秀作文打印出来。

让学生体验成就感。

4、从网上下载好作文,推荐给学生阅读。

5、课堂上鼓励学生置疑。

6、认真备好每一节课。

熟悉教材,并能够利用教材,独立思考,设计教学思路,力争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7、多听的课。

多看专家录像。

吸取经验。

多读书,多学习。

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8、坚持写教学反思。

9、爱学生,关心他们,利用文本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思想道德教育。

六、教学进度安排:9月3日——9月11日1、《在山的那边》第一周2、《走一步,再走一步》3、《短文两篇》4、《紫藤罗瀑布》9月13日——9月20日5、《童趣》综合性学习一我就是我第二周6、理想7、短文两篇9月22日——9月30日8、《人生的寓言》9、《我的信念》第三周10、《论语》十则综合性学习漫游语文世界第一次月考10月5日——10月15日11、《春》第四周12、《的冬天》13、《夏感》14、《秋天》10月16日——10月30日15、《古代诗歌四首》第五周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复习期中考试11月3日——11月10日16、《化石吟》17、《看云识天气》第六周18、《绿色的蝈蝈》19、《月亮上的足迹》11月11日——11月20日20、《山市》综合性学习探索月球的奥秘第七周21、《风筝》22、《羚羊木雕》23《散步》11月22日——12月1日24、《散文诗两首》25、《世说新语》两则第八周综合性学习我爱我家复习第三次月考12月3日——12月13日26、《皇帝的新装》27、《郭沫若诗两首》第九周28、《女娲造人》12月15日——12月30日29、《盲孩子和他的影子》30、《寓言》四则第十周综合性学习追寻人类的起源2009年1月复习期末考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