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卫生事业:是指为增进人民健康所采取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的总和,这些组织和活动以追求社会效益为目的,由政府领导并提供必要的经费补助。
卫生事业是一项社会事业;卫生事业具一定公益性质;目的是增进社会成员健康。
卫生事业的特点:1、卫生事业是增进居民健康、防治疾病、提高民族质量的服务性行业。
2、服务对象是整个人群。
3、卫生事业政策体现了社会和政府的责任。
4、卫生服务的垄断性中国卫生事业的性质:社会公益事业;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需要政府、市场、社会发挥作用。
我国卫生工作方针: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卫生方针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第二章卫生组织体系组织:指为实现目标,按一定结构形式、规则和程序所形成的权责角色结构。
健康组织体系:指在一定区域内,根据人群的健康需求、通过区域卫生规划、以保护和增进人群健康为目标的各种不同的组织群。
卫生组织(health organization):指以促进、恢复和维护人群健康为基本目的的机构或团体。
卫生组织体系具有专业协作的综合性特点:越往高层,分工越细;越往底层,综合越强。
广义:健康管理体系——健康行政组织对人群健康具有管理职能的组织健康提供体系——一切为健康服务的机构和组织第三方组织——一切与健康相关的非政府组织狭义:卫生组织体系——直接提供卫生服务的组织(卫生服务组织如医院,诊所,疾病预防与控制机构,卫生科研机构);直接管理卫生职能的卫生行政组织(卫生行政组织如卫生部,卫生厅);卫生第三方组织(第三方组织如中华医学会,中国医院协会)卫生行政组织体系的设置:卫生部省市自治区卫生厅地区、省辖市、自治州、盟卫生局县、县级市、区、旗卫生局卫生服务组织体系设置:1、医疗机构:医疗机构是以疾病治疗为主,同时具有预防、康复、健康咨询等多种功能相结合,为保障人民健康进行服务的服务组织2、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运用预防医学理论、技术进行卫生防疫工作监测、科研、培训相结合的专业机构,是当地卫生疾病预防控制业务技术的指导中心3、妇幼保健机构:从事妇幼卫生业务工作的专业组织,包括各级妇幼保健院、所、站及儿童保健所。
负责妇幼保健、儿童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婚前体检、优生、遗传咨询、保健、临床医疗、科研、教学和宣传任务。
4、健康教育机构5、卫生信息机构第三方组织:第三方组织即非政府组织,是独立于政府和服务组织之外的一类组织。
特点:组织性、非政府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志愿性。
我国几乎不存在完全符合标准的非政府组织我国城市卫生组织的特点:1、1997年前,分为市(中心医院、专科医院、市中心防疫机构等)、区、街道三个层级;2、1997年后,市级卫生服务体系得到迅速发展,区级机构逐渐萎缩,街道级卫生服务机构逐步变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社区卫生服务站;3、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功能是“六位一体”: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康复、计划生育指导。
社区卫生服务组织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守门人”作用:管理服务/费用/健康1)决定用药/检查/转诊/住院杜绝浪费2)主动管理健康提高健康水平、生存质量及成本/效益我国农村卫生服务组织的特点:县级卫生机构承担预防保健、基本医疗、基层转诊、急救以及基层卫生人员培训及业务指导职责。
乡镇卫生院以公共卫生服务为主,综合提供预防、保健、基本医疗等服务,受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委托承担公共卫生管理职能。
一般不得向医院模式发展村卫生室承担卫生行政部门赋予的预防保健任务,提供常见伤、病的初级诊治农村卫生三大法宝: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合作医疗制度;乡村医生注意:我国医疗保障制度分为两条线(城市和农村)-城市以社区保障,农村以新农合-新农合的原则-低水平,广覆盖。
各国卫生组织体系概况:英国(政府导向型):1、行政组织:卫生部:制定卫生政策;大区办公室:管理地区卫生局、医院联合体;地区卫生局:评估居民需求,购买卫生服务;社区卫生委员会:维护病人与社区利益。
2、服务组织:服务机构实行分级制,呈金字塔形;全科诊所是一级卫生保健服务的主体,政府为社区居民购买服务,实行GP首诊和双向转诊;三级医疗机构(专科医院)不负责一般诊疗。
美国(市场导向型):1、行政组织:卫生和人类服务部:制定政策、分配资源、协调卫生相关机构关系;州公共卫生局:管理疾病预防控制在内的公共卫生事务;地方卫生局:负责地方临床、预防。
2、服务组织:公立医院不到三分之一,私立医院占绝大部分;非营利性医院占大多数;预约式就诊,三级诊疗德国(社会导向型):1、行政组织:联邦:多部门管理;州:设卫生部(有独立立法权)基层:行政卫生处。
2、服务组织:公共卫生体系:联邦-州-县三级医疗服务体系:包括开业医生、医院、康复机构、护理机构四类;医院有公立医院、非营利医院、私营医院三种形式;公立医院占主导,其次是非营利医院。
第三章医疗保障制度医疗保障制度(medical security system):国家和社会团体对劳动者或公民因疾病或其他自然事件及突发事件造成身体与健康损害时,对其提供医疗服务或对其发生的医疗费用损失给予经济补偿而实施的各种制度的总和。
包括:实施医疗救助、医疗保险及免费医疗等方式。
医疗保障制度的分类:基本医疗保险(社会医疗保险制度),补充医疗保险制度,商业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农村医疗保险。
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历程:计划经济时期:劳保医疗、公费医疗、农村合作医疗1994年:两江试点1996年:扩大试点1998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2002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2003年:农村医疗救助试点2005年:城市医疗救助制度试点2007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2008年:新农合全面推开,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扩大试点2010年:新农合全面覆盖,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面开展2011年:门诊统筹探索与试点新型职工医疗保障制度:1、1993年,《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立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新型职工医疗保障制度。
2、1998年,《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以“基本水平、广泛覆盖、双方负担、统帐结合”为基本原则,建立新的筹资机制。
国外部分国家的医疗保障制度:全民健康服务制模式——以英国为例(好处:全面覆盖,国民就医的直接费用低廉不足:效率低下,手术排队时间长难而不贵)商业性医疗保险模式——以美国为例(好处:政府承担有限责任,节约公共资源不足:医疗费用昂贵,4500万人没有任何医疗保障贵而不难)社会医疗保险模式——以德国为例(好处:全社会共济,分担责任,分散风险不足:保费持续上涨,经办过于分散不难但有点贵)储蓄医疗保险模式——以新加坡为例第四章健康管理健康管理:就是针对健康需求对健康资源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过程,也就是对个体和群体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过程。
健康管理的步骤:1.了解你的健康。
只有了解个人的健康状况才能有效地维护个人的健康(全面体检)2、进行健康及疾病风险性评估,即根据所收集的个人健康信息,对个人的健康状况及未来患病或死亡的危险性用进行量化评估。
3、进行健康干预。
健康危险度评估:是研究致病危险因素和慢性病发病率及死亡率之间数量依存关系及其规律性的一种技术。
健康风险评估(health risk appraisal, HRA):是一种方法或工具,用于描述和评估某一个体未来发生某种特定疾病或因为某种特定疾病导致死亡的可能性。
这种分析过程目的在于估计特定时间发生的可能性,而不在于做出明确的诊断。
健康风险评估师对个人的健康状况及未来患病/死亡危险性的量化评估。
包括健康状态、未来患病/死亡危险、量化评估3个关键词第五六章社区卫生服务与全科医学社区卫生服务的定义:,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全科医师为骨干,合理使用社区资源和适宜技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融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服务为一体的、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1、基层医疗保健。
社区卫生服务是以门诊为主体的第一线医疗照顾,也称为首诊服务,是基层群众最先接触的服务,是整个医疗保健体系的门户;社区全科医生被称为健康的“守门人”。
2、综合性照顾。
社区卫生服务的“综合性”或“全方位”的服务。
3、人格化照顾。
全科医生----服务对象--- 合作伙伴;全面考虑其生理、心理、社会需求并加以解决;以人格化的服务调动病人的主动性。
医患之间建立起亲密的关系。
4、持续性服务。
对人生各个阶段的服务;对健康-疾病-康复的各个阶段的服务;任何时间、地点,对各种健康问题的服务5、协调性服务。
为居民提供广泛而综合性的卫生服务,但并不能代替各门专科医疗服务。
对服务对象的全方位、全过程服务,全科医生是协调人,动员各级各类资源服务于病人及其家庭的枢纽。
6、可及或方便性服务。
地理上的接近;使用上的方便;关系上的亲切;结果上的有效;价格上的合理。
7、以家庭为单位的服务。
家庭是全科医生的 --服务对象 --工作场所 --可利用的有效资源。
8、以社区为基础的照顾。
社区卫生服务要以社区为基础、以社区内人群的卫生需求为导向;社区为导向的基层医疗将全科医疗中的个体和群体健康照顾紧密结合、相互促进。
9、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基础。
注重从生-心-社-文整体观察、认识和处理问题;现在基层医疗的身心疾患问题日益增多。
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1、健康教育。
社区健康教育为社区卫生服务的灵魂,是初级卫生保健重要任务之一。
社区健康教育的根本精神是从以疾病为中心的服务模式转变为以健康为中心和以人类发展为中心的服务模式,以提高人的素质为总目标。
2、社区健康促进。
促进人们控制和改善自身健康能力的过程;它要求采取一种合适的策略增进人们与自然和社会环境之间的协调,平衡个体对健康的选择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不仅需要个人行为改变,还要求有政府行为和社会环境条件改变。
3、社区医疗。
全科医生向社区内的居民及其家庭提供的、以门诊和出诊为主要形式的基层医疗服务,是社区卫生服务项目中主要的服务,也是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基础。
4、社区预防和慢性病管理。
全科医生对人-家-社健康负有整体和全程责任;兼顾个体与群体,必然采取预防为导向的服务模式。
①一级预防:防发病计划免疫和健康促进等;②二级预防: 防发展无症状期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③三级预防:防合并症康复,早日回归社会或带病正常生活。
5、社区康复。
患者或残疾者经过临床治疗后,为促进患者或残疾者的身心进一步地康复,由社区继续提供的医疗保健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