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成人教学管理的思考

成人教学管理的思考

成人教学管理的思考
本文阐述了开放式教育面授课的必要性,分析了到课率低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更新学生学习观念,强化教学管理中的监督环节;科学合理地制定面授课教学计划,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到课学习提供方便;提高面授课教学质量,激发学员参与热情;充分发挥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桥梁纽带作用。

标签:开放教育;面授课;到课率不高
成人教育的核心问题是提升教学质量,而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提高面授课效率。

开放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学习和辅导相结合”。

面授课辅导是开放教育教学过程的重要一环,也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教学组织形式。

对学生而言,它是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主要途径;对导师而言,它是传授知识,辅导答疑的主要渠道。

面授课的学生到课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覺性。

开放教育中,面授课到课率不高是其中一个突出问题,也是困扰开放教育的一个难题。

只有结合开放教育、成人学生的特点,挖掘影响面授课到课率的因素,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切实改善到课率不高的现状,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

一、开放式教育面授课的必要性
1、适度零距离情感交流的需要
情感是连接知识、行为和信念的桥梁,情感可以把知识活化在人的思想中,产生内心体验和态度。

面授课教学在开放教育的背景下可以为师生间适度的情感交流创造零距离条件。

面授课堂上,导师热情洋溢的教态能对学生学习产生强大动力,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2、必备的教学补充形式
虽然开放教育下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教育资源进行学习,但毕竟数量有限,质量参差不齐,适用度也不完全有效,且缺少个性化辅导,造成学生不能完全依赖网络教学资源,客观上需要面授课来弥补这种不足的需求。

而且对于一些难度大的学习内容,学生通过自学有时很难把握,这同样需要导师的面授课辅导来答疑解惑。

3、引导学生向自主化学习方向发展的“催化剂”
开放教育的主要学习方法就是“在自学基础上的面授”和“面授指导下的自学”的有机结合。

要做到这点面授课必不可少。

导师在面授课堂上言传身教,通
过不同途径和方式强化学生自主化学习观念,提高学生对开放教育和自主化学习的认同感,使其逐渐养成良好的自主化学习习惯。

二、面授课到课率不高现象的成因分析
1、学员自身因素
(1)自行支配参与权利。

开放教育的学生基本都是在职学习,主要任务首先是工作,因此这种学习模式本身对学生到课率没有作出硬性规定。

也可以说,学员有选择参与不参与面授课教学的权利。

2、工学矛盾、家学矛盾的影响
大多数开放教育的学习对象都是在职人员,他们肩负着多重社会责任,不仅是学校学生,也是单位职工,同时还是家庭成员。

工学矛盾、家学矛盾在这些学员身上体现的较为突出。

在学习期间,他们不仅承担着单位工作的任务,而且还承担着照顾家庭的责任,学校、单位、家庭三头忙。

很多学生由于工作原因,经常会出差,无法按照面授课时间参加学习;很多已婚学员会以不影响家庭事务为前提来参加面授课学习;即便是未婚学员,也同样存在着许多社会活动的需求,如成家、交友等,因而他们的到课率也会受影响。

3、学习目的和态度的差异
大多数参加开放教育学习的学生是因为在工作中,感受到知识的缺乏,渴望通过获取新知识来提升自己,更新自己知识结构,提高个人综合素质,才继续进入课堂学习。

这部分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善于思考,善于结合工作实际进行交流和学习,具有迫切的学习愿望和积极性,因此,参加面授课的热情和自觉性就很高。

但是,也有部分学生是为了获取学历,以便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中符合相应要求,增加取胜的砝码。

这部分学生则一切以学历为中心,形成了唯学历而学习的不良思想,从而导致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热情不高、到课率不高的不良现象频繁出现。

4、其它因素
(1)教考分离模式下导师辅导的针对性“打折扣”。

开放教育的学科考核往往最后是以试卷定结果,学生平时面授课的参与程度与考试结果没有直接关系。

面授课学习内容与考试相关度不是很高,驱动利益不明确,导致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

(2)学生隶属权和管理权分离。

开放教育中的成人学生,其隶属权和管理权是分离的,这些在职学生的人事关系、组织关系、工资关系都在单位,学校只有教育权和暂管权。

这种现象就为学生无视学校规章制度,无视面授课安排,不坚持上课,无故旷课,来去都有自己主见,随意性大,一切以自己的好恶取舍为转移,给正常的教学管理造成困难。

(3)面授课堂的恶性循环。

面授课堂是个集体学习过程,部分学生往往受其他不上课学生行为的感染,抱着从众心理,随大流,看到身边有一些学生不参加面授课学习,也就跟着自我放任,从而导致了面授课堂的恶性循环。

三、提高面授课到课率的对策
上述分析了面授课到课率不高的原因,虽然有些因素难以避免,但实践中,一些措施和办法还是切实有效的,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改善面授课到课率不高现象。

1、更新学生学习观念,强化教学管理中的监督环节
以思想教育为先导,积极引导学生的学习观念,使其充分认识到,面授课并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环节,它具有开放教育下其他教学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内心深处产生想学习的动力,认识到面授课重要性。

同时在课堂管理上,要强化考勤制度,考勤不仅仅是督促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也是面授课教学效果充分发挥的保障。

2、科学合理地制定面授课教学计划,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到课学习提供方便
从实际情况出发,灵活地安排面授课时间,缓解工学矛盾、家学矛盾,如既可以一次性集中进行,也可以分段分多次进行,同时,根据课程需要调整面授课时数,做到有所侧重,从而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到课学习提供方便。

3、提高面授课教学质量,激发学员参与热情
面授课到课率与面授课教师的教学质量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面授课教师必须通过有针对性地讲解,抓住学生的学习兴奋点,才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回到课堂。

教学质量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的成果。

要不定期对面授课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进行评价和考核,及时发现问题,提高面授课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对面授课的参与热情。

4、充分发挥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桥梁纽带作用
班主任要做好学生与学校、学生与导师之间的沟通工作。

通过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强化班级的管理政策和原则,做到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日常管理中,鉴于学生业余学习的性质,深入班级,将学生的联络方式备案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建立强有力的班集体联系网,积极主动地与学生联系,融入到学生中去,面对不同学习目的和态度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引导教育方法,倾听学生心声,成为学生最信赖的人。

【参考文献】
[1]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