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设备管理相关制度

设备管理相关制度

医疗设备使用管理制度1、医疗设备使用管理人员应树立责任心,要专人保管、专人使用,做好交接。

2、使用科室应指派专人负责收集和保管所使用的医疗器械(设备)的操作手册等资料。

3、大型、精密和可能发生危险的医疗设备使用前必须经过技术培训及考核,治疗设备不允许患者自行操作。

4、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如遇损坏,及时报告科主任或有关部门,不得随便拆卸,若人为损坏,视情况赔偿。

5、医疗设备存放和使用环境应保持干燥、清洁,仪器设备应防震避免阳光直射。

6、抢救设备应定期开机试验,使其保持在良好的工作状态。

8、医疗设备不得生活之用,如电冰箱不得存放食品;电烤箱不能用于取暖;照像机不能用于生活摄影。

9、医疗设备不能外借和带回家里使用,特殊情况必须由院医疗设备管理委员会领导批准,否则予以罚款,若有损坏,按价赔偿。

10、操作医疗设备的医护人员应加强对所使用设备安全知识的学习,尤其是操作与热、光、射频、有害射线等相关的设备,应做好自身防护。

11、各科室要求必须建立设备分户帐,详细登记医疗设备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价格、购入日期等情况。

医疗设备使用人员岗位考核和再培训制度一、医疗设备在医疗设备上岗使用前,须由厂家工程技术人员或临床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对医院至少两名以上操作人员进行现场培训,如操作复杂的设备异地培训,完全掌握设备性能、日常保养和操作技术后方能使用。

二、对国家有特殊要求的医疗设备,操作人员须参加国家制定部门组织的培训,取得合格证后方可进行上级操作。

三、对乙类大型设备,临床医师、LA物理师、操作技术人员、维修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按卫生部规定经培训考核后取得上岗证后方能上岗。

四、压力容器、特种设备操作、管理、维修人员按技监部门规定参加岗位培训考核后取得上岗证后方能上岗。

五、操作人员合格证有效期满后须及时进行再次培训,复证合格后方可进行上机操作。

六、中、小型设备,操作简单的设备由厂工程师现场培训考核后方可进行上机操作。

七、操作人员要严格按照医疗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操作,违反操作规程引发的医疗、事故责任自负。

八、设备使用科室须做好培训记录,做好传、帮、带工作,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学习,使技术得到整体提升。

医疗设备养护制度一、医院的医疗仪器设备做到定人、定点负责维修保养二、实行三级养护制度:一级养护(即日常维护保养):主要是对设备外部的保养,具体由设备操作使用人员负责。

1、每天开机前认真检查设备,按规定做好设备自检校正和质量控制。

2、每天开机时遵守设备操作规程,密切注意设备运行情况,如有异常气味、异常声音、异常显示等情况,应立刻关机查明原因,并告知设备责任工程师,待故障排除后方可使用。

3、对温湿度要求较高的设备,应主动记录其温度、湿度变化,发现隐患,及时告知设备责任工程师。

4、关机后做好设备及机房的清扫工作,擦净设备表面、各传动部位及外露部分,清扫周围工作场地,达到内外洁净无死角、无锈蚀,并将机房内附属物品摆放整齐、有序,做好防漏、防潮、防风、防鼠等工作。

5、做好交接班工作,将当天设备运转情况详细记录在《医疗设备使用、维护管理簿》上。

医疗设备安全保管制度1、全院各精密、贵重仪器医疗设备工作室内严禁存放潮湿、腐蚀性物品和食物,严禁吸烟、用餐,雨、雪、雾、风天禁止开窗,禁止将雨具带入室内。

2、精密仪器恒温室,应紧闭门窗,严格控制人员流动,确保工作室内环境的安静。

工作室内不准存放与工作无关的东西。

3、非本室工作人员及进修、实习人员未经有关领导同意不得进入工作室,更不得擅自操作仪器。

4、仪器操作完毕及下班离开工作室应认真检查仪器的电源、水源、气源是否关闭。

5、仪器上不得存放物品。

6、工作室内根据需要,配备必要的消防装臵及器材。

7、发现偷窃和重大仪器医疗设备事故,应保护现场,立即上报有关领导及主管部门,不得自行处理。

8、各精密、贵重仪器工作室应建立清洁卫生值日制度,卫生值日员可由本科室内工作人员轮流担任,负责室内公共卫生以及监督各工作岗位的清洁卫生。

工作人员进入室内必须穿戴工作衣帽。

9、各工作室应做到无灰尘、无杂物、无蛛网,玻璃窗明亮,地面干净,工作器具、资料存放整齐。

10、仪器用完毕要用软布或规定的擦拭纸擦拭干净,有防尘罩的应及时盖住仪器。

医疗设备交接班及运行维护登记制度1、多班制、一机多人操作的医疗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执行医疗设备交接班制度,交接双方应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完成交接手续后应在记录本(如没有专门设置交接班记录本可使用医疗设备运行维护记录本)上签字。

2、交接人在本班下班前,完成日常作业后,应将本班医疗设备运转情况,故障检修情况填入“交接班记录本”,并向接班人当面交待。

如接班人因故未到,可将交接班记录送交上级领导签字。

3、一班制操作的医疗设备,操作人员应认真填写医疗设备运行维护记录,医疗设备发生异常时及时通知器材供应部进行维修,同时记录故障状况及时间,待医疗设备修复后,注明故障原因及解决办法及维修结果。

4、接班人员必须在上班前十分钟到达交接班地点,对照交接班记录认真检查医疗设备,办理交接班手续,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必要时可拒绝接班,并将情况报告上一级领导。

5、如因交接不清,医疗设备在接班后发生的问题由接班人负责。

6、值班领导应根据医疗设备操作人员的反映,证实记录内容属实后方可接班,发现异常或重大问题应有记录。

7、科室兼职医疗设备管理员每日必须查看此交接班记录本,了解情况并及时联系处理。

8、器材供应部每月在医疗设备大巡查时抽查交接班记录的执行情况,并填写巡检记录。

9、交接班记录本不准撕毁,丢失。

用完后向科室负责人交旧换新。

医疗设备使用人员岗位考核与再培训制度1、新引进医疗设备特别是贵重精密仪器医疗设备投入使用前,操作使用人员须经过培训学习、熟悉操作、考核合格在规定的医疗设备培训登记表上签字后才能正式上岗操作使用仪器医疗设备。

未未通过培训的不得操作医疗设备。

2、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培训学习途径:1)生产厂家培训学习;2)到已有同类医疗设备的兄弟单位学习;3)向已参加过培训的科室人员学习;4)向验收维修人员学习;5)仔细阅读说明书自学。

3、医疗设备操作使用人员在熟悉操作后,必须及时制定出操作规程和安全维护保养制度,每台装备均应配有医疗设备维护记录本,并按时记录。

4、贵重医疗设备要求专人管理、专人操作。

因工作需要必须移交他人操作时,应该由原操作人员负责教会使用并移交操作规程和安全维护保养注意事项,否则后果由原操作人员负责。

5、医疗设备专管人员必须定期检查仪器医疗设备使用者执行操作规程情况,定期考核,不合格者不得继续操作仪器医疗设备。

6、未经培训擅自操作仪器医疗设备或有章不循造成仪器医疗设备故障或医疗事故者,责任自负,并按医院有关规定处理。

7、使用科室负责人应定期(一季度考核一次,每季度第一个月的上旬进行考核)组织对本科室医疗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医疗设备操作再培训与考核,认真填写再培训记录(注明培训人、受培训人员、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和地点),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

8、培训记录与考核记录一式两份,一份用于使用科室存档,另一份交器材供应部门登记。

医疗设备使用维护保养制度1、万元以上贵重仪器应有专人使用保管,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使用人员应认真填写机器使用情况记录。

2、医疗设备的日常保养应由科室使用人员负责,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点:1)每天开机前应先检查前一天机器使用情况记录,确保机器工作正常时再按规程开机。

2)机器表面不得放置任何无关物品。

3)每天下班前需按正常程序关机,并擦拭机器表面易被污染部件,保持机器外观干净,摆放整齐,做好当天机器运行情况记录。

4)使用人员应每周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除尘和简单的测试保养,看机器是否运转正常,并对机器的各项功能运行情况做好记录。

医疗设备、物资临床使用安全监测小组工作职责1、协助科室负责人对本科室的医疗设备、物资进行日常管理,知晓本科室治疗、诊断、急救等各类医疗设备的数量及运行情况。

2、协助科室负责人对本科室各类医疗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与再培训,并按照规定组织医疗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定期考核。

3、对本科室新安装医疗设备,组织医疗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并制定医疗设备操作规范与流程。

4、知会医院各项应急管理预案,配合相关职能部门组织本科室人员参加定期应急演练。

5、对本科室生命支持类、急救类、植入类、辐射类、灭菌类和大型医用医疗设备等医疗设备临床使用安全进行监测与报告。

6、对本科室高值耗材(包括植入类耗材)和一次性使用无菌器械使用及不良事件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与报告。

7、对本科室计量器具临床使用安全进行监测与管理8、对本科室用于急救、生命支持系统医疗设备进行应急调配管理9、对医院医疗设备临床使用安全管理委员会提出的与本科室有关的整改通知进行组织实施并监督。

医疗设备临床使用安全监测管理制度1、科室医疗设备质控小组负责对医疗设备的临床使用安全进行监测管理。

2、科室医疗设备质控小组针对本科室医疗设备建立相应医疗设备的安全监测管理指标,并根据此指标对医疗设备进行定期自查,作相应记录。

3、医疗设备临床使用安全监测管理范围包括:1)不良事件:是指获准上市的质量合格的医疗器械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发生的,导致或者可能导致人体伤害的各种有害事件。

2)质量事故:是指医疗器械质量不符合注册产品标准等规定造成的事故。

3)计量器具的安全监测4)设备操作人员岗位培训与考核5)其他可能引起医疗设备临床使用安全事件的不安全因素4、科室发现医疗设备不良事件及质量事故后应按我院《医疗设备不良事件监测管理制度>>与《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制度》进行处理。

5、发生不良事件及质量事故,科室医疗设备安全监测小组应进行事件分析并进行记录,及时上报器材供应部。

6、科室医疗设备安全监测小组应定期组织学习,并有学习记录。

医疗设备操作人员岗位职责1、医疗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大型医疗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国家相关机构的专业培训并取得上岗证后方可上岗操作。

2、医疗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服从科室负责人和安全监测员的领导和指挥,如发现问题,应先按照应急处理办法进行操作,待医疗设备与患者身体完全脱离并记录相关报错信息后及时向安全监测员汇报故障情况,由医疗设备管理员负责向上级汇报和向器材供应部保修。

3、操作人员必须知会本科室医疗设备日常管理制度和医疗设备交接班及运行维护登记制度等各项医疗设备使用管理制度,严格按照相关医疗设备操作规程和操作流程进行操作。

医疗设备日常管理制度1.医疗设备使用前必须制定操作规程,使用时必须按操作规程操作,不熟悉仪器性能和没有掌握操作规程这不得开机。

2.建立使用维修登记本,对开机情况、使用情况、出现的问题进行详细记录;3.价值10万元以上的设备应由专人保管、专人使用,无关人员不能上机。

大型仪器设备须取得卫生部规定的《大型医用设备应用质量合格证》方能投入使用,使用人员须持有《大型医疗设备上岗人员技术合格证》方能进行操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