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点检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设备点检是一项科学的设备管理方法,利用人的五官或仪器工具,对设备进行定点、定期的检查,及时准确了解设备的技术状况,发现隐患,及时采取对策,将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
同时根据点检报表,提出检修计划和备件计划,为延长检修周期、降低维修费用、提高设备效率奠定基础。
为了加强点检管理,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全矿所有在线生产设备的点检管理。
第三条点检定义
1、日常点检是在设备运行中或运行前后,由岗位操作工根据点检标准,用人的五官(视、听、嗅、摸)和简单的工具、仪器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的检查。
2、定期点检由专职点检员(维修班长)凭感官和专用检测工具,定期对设备的技术状态和安全状况进行全面检测。
3、精密点检由专职点检员(维修班长)提出计划,由设备管理工程师负责实施。
用精密仪器、仪表对设备进行综合性测试检查,或在不解体的情况下运用诊断技术,对设备的振动、转速、温度等参数进行检测,并对测得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定量地确定设备的技术状况和劣化程度,为设备的调整、修理和更新提供依据。
4、解体点检:由设备管理工程师提出计划,对设备进行全部或局部解体,对机件进行详细测量检查,了解设备磨损情况和劣化倾向。
由设备主管厂长、设备主管、设备管理工程师、车间主任及维修班长共同测定其磨损形变程度。
解体点检一般结合大、中、小修进行。
第四条点检“五定”:
定点即确定设备的检测点,确定检测点就是科学的分析设备,找准可能发生故障和老化的部位;
定量即凡是点检的设备都必须对每个维护点逐个制定标准,如间隙、温度、压力、流量等。
定期即根据点检标准对故障易发部位、项目和内容预先设定的点检时间、周期;
定人即点检作业要确定点检人员所负责的点检区域和设备;
定法即规定检查的方法是人工观察、工具测量、普通仪器还是精密仪器。
第二章职责
第五条机电部是设备点检工作宏观管理部门,负责制定、修改设备点检管理条例,协助各生产单位编制设备点检标准,指导各生产单位开展设备点检工作,分析和掌握设备的技术状态,提出全矿设备点检工作的改进措施。
第六条生产单位职责
1、对本单位实施点检的设备,根据其在生产中的作用,设备本身的特点及设计和制造单位提供的说明书和使用维护检修规程,
结合实践经验,编制点检基准。
2、负责所辖设备点检工作的具体实施,组织制定贯彻点检责任制,明确点检的责任区域,落实各类点检的岗位责任考核办法,定期检查点检人员的点检上岗情况和标准执行情况,每月定期组织点检实绩分析会,定期对点检工作进行总结。
3、负责处理在点检中发现的设备隐患。
第七条岗位操作工(日常点检员)职责
1、熟悉所操作设备的工作原理、性能,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做到正确使用,合理操作。
2、当发现设备有异常时,需紧急处理的要及时处理,不能处理时应尽快通知检修人员或车间主任进行处理,并记录情况。
3、参加设备故障(或事故)的分析与处理。
4、熟练掌握实际操作、保养设备的各项技能,适时进行清扫、紧固、调整、润滑、防腐及生产工艺消耗零部件的更换等日常维护工作。
5、及时认真填写相关记录,做到字迹工整,记录真实全面,记录本要清洁完整。
6、操作或接班时要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对需加油、补油、紧固、调整、清扫、治漏的要及时进行整治到位,保证设备完好运行。
7、操作时要严格按照《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和《设备点检标准》进行操作、点检,如实填写点检结果。
8、在停机前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将设备的整体情况查清,做好停机记录。
第八条各单位专职点检员(维修班长)职责:
1、每天对主体设备按点检路线至少点检一至二次,保证主体设备稳定运行。
2、对近期检修过的设备进行重点检查,对经常出现故障的部位进行跟踪检查。
3、安排、落实厂部下发的《整改通知单》上的问题。
4、在点检过程中了解操作工的点检情况,将所查出的问题分为二类加以整改,一类是能立即处理的让操作工立即处理;二类是需限期整改的上报车间及设备主管,
5、对较严重的设备问题,会同设备管理工程师及设备主管、维修人员等进行研究,迅速制定出合理的维修方案。
第九条设备管理工程师职责
1、负责编制和修订各类设备的《日常点检卡》、《点检路线表》、《检修规程》、《设备点检标准》、《设备润滑标准》和《设备完好标准》等。
2、对主体设备的点检、精密点检和劣化倾向管理。
参加事故分析、处理,提出修复、预防及改善设备性能的意见和建议。
3、对检修频繁、故障率高的设备和部位进行重点检查,开展专项调研,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意见。
4、收集并建立设备技术档案,详细填写设备档案(包括事故
分析、试运转记录、点检记录、大中修理记录等)。
进行有关故障、检修、费用等方面的实绩分析,提出改善设备状况的对策和建议。
5、收集设备状态信息,进行设备劣化倾向管理,定量分析,及时掌握设备的劣化程度。
第十条设备主管职责
1、
第十条机电部设备管理员职责
1、负责全矿设备点检管理工作,协助各单位制定有关点检管理制度,帮助、指导、检查、督促各单位的点检工作。
2、对设备维护保养情况进行监督;参与检修验收、试运转工作,对检修质量进行监督。
3、对平时查出的问题及时以“整改通知单”的形式反馈各单位,使问题及时得到处理。
4、对设备操作人员、指挥人员、管理人员进行遵章守纪的检查;对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带病作业的现象及时纠正。
5、收集设备状态信息,进行设备劣化倾向管理,定量分析,及时掌握设备的劣化程度。
6、收集并建立设备技术档案,详细填写设备档案(包括事故分析、试运转记录、点检记录、大中修理记录等)。
进行有关故障、检修、费用等方面的实绩分析,提出改善设备状况的对策和建议。
7、制定全矿设备精密点检计划,对受检设备进行严格精密检测。
并收集检测报告和分析报告等。
第三章附则第十一条本条例由机电部负责解释。
附件:
点检责任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