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细胞培养技术和培养箱首页习题习题参考答案习题名词解释选择题简答题一、名词解释1. 细胞培养2. 细胞培养传代3. 原代细胞培养4. 无限细胞系5. 细胞融合6. 细胞治疗7. 培养箱8. 缓冲室9.手套操作箱二、选择题【A型题】在五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最佳答案)。
1.体外培养细胞的分类(贴附型或悬浮型)是根据()A.细胞为上皮样或成纤维细胞样B.能否贴附在支持物上生长C.呈密度抑止特性D.肿瘤细胞E.细胞可多次传代2. 下述细胞传代的概念中,正确的是()A.当细胞增殖至一定密度后,分离出一部分细胞接种到其他容器的过程B.从体内取出细胞接种到培养容器,细胞继续增殖的过程C.培养细胞期间更新培养液的过程D.当细胞增殖至一定密度后,分离出一部分细胞接种到其他容器并及时更新培养液使细胞增殖继续的过程E.细胞倍增的过程3. 细胞生长维持液,需添加的血清量的百分比为()A.1%~2%B.2%~5%C.5%~10%D.10%~20%E.20%~25%4.培养细胞传代时,通常是()A.根据不同细胞采取不同的方法B.常用二乙烯四乙酸二钠(EDTA)C.EDTA与胰蛋白酶按不同比例混合使用D.悬浮生长的细胞直接添加胰蛋白酶”E.贴壁生长的细胞添加新鲜培养液5. 二氧化碳培养箱结构的核心部分,主要是A.湿度调节装置B.湿润的含水托盘C.温度调节器D.CO2调节器、温度调节器和湿度调节装置E.气体保护器装置6. 二氧化碳培养箱调节CO2浓度范围为()A.0%~20%B.20%~40%C.10%~20%D.20%~30%E.30%~40%7. 厌氧培养箱通过自动连续循环换气系统保持箱内的厌氧状态,其换气过程是()A.①气体排空→②净化→③气体排空→④N2净化→⑤气压平衡B.①气体排空→②N2净化→③气压平衡C.①N2净化→②气体排空→③N2净化→④气压平衡D.①N2净化→②气体排空→③N2净化→④气体排空→⑤气压平衡E.①气体排空→②N2净化→③气体排空→④N2净化→⑤气体排空→⑥气压平衡8. 厌氧培养箱内厌氧菌最佳的气体生长条件是()A.80% N2、5% CO2和15%H2B.80% N2、15% CO2和5% H2C.80% N2、10% CO2和10% H2D.85% N2、5% CO2和10% H2E.85% N2、10% CO2和5% H29. 厌氧培养箱催化除氧系统箱内采用钯催化剂,其作用是()A.催化箱内氧气与氢气反应生成水后再由干燥剂所吸收B.催化无氧混合气体内的微量氧气与氢气反应,生成水后再由干燥剂所吸收C.除去箱内CO2D.除去箱内充满的氧E.除去箱内H2S10. 维持细胞较快的生长增殖速度,需添加的血清量为()A.1%~2%B.2%~5%C.5%~10%D.10%~20%E.20%~25%【X型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正确答案。
1. 培养细胞的生存条件()A.培养液B.合适的温度C.一定的湿度D.恰当的气体成分E.一定量的抗生素2. 确定有无支原体污染可做的检测有()A.相差显微镜检测B.荧光染料染色检测C.用电镜检测D.DNA分子杂交检测或支原体培养E.用FITC荧光染料染色,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亮绿色小点3. 细胞培养可应用于()A.细胞融合B.核移植C.组织工程D.图像处理技术E.激光技术4. 电热恒温培养箱适用于()A.普通的细菌培养和封闭式细胞培养B.厌氧细菌培养C.病毒培养D.衣原体培养E.开放式细胞培养5. 二氧化碳培养箱已广泛应用于()A.各种组织和细胞的培养、病毒增殖B.细菌培养、遗传工程,C.试管工程和克隆技术D.控制温度的精度E.门加热三、简答题1.细胞培养的生存条件有哪些2.常见细胞培养箱有哪些类型3.各种细胞培养箱可应用于哪些方面4.如何检测培养细胞霉菌和细菌的污染5. 如何检测培养细胞的支原体污染6. 简述气套式CO2培养箱的结构特点。
7.简述厌氧培养系统的保持箱内的厌氧状态工作原理。
8.简述厌氧培养系统的基本构成。
9.如何使用厌氧培养系统习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 细胞培养:从生物体内取出组织或细胞,在容器内模拟体内生理环境,于无菌、适当温度和一定营养条件下进行孵育培养,使之保持一定的结构和功能,以便于我们观察研究。
2. 细胞培养传代: 当细胞增殖至一定密度后,分离出一部分细胞接种到其他容器,并及时更新培养液,使细胞增殖继续,这一过程叫传代。
3. 原代细胞培养:从体内取出细胞接种培养到第一次传代叫原代细胞培养,原代细胞一经传代后便称为细胞系。
4.无限细胞系:细胞系进入传代期,细胞增殖旺盛,传代后细胞获得永生性即永久增殖的能力,称为无限细胞系(或连续细胞系)。
5. 细胞融合:将来源于不同细胞核的染色体结合到同一个核内,形成一个合核体的杂种细胞称为细胞融合。
6. 细胞治疗:用体外培养的正常细胞,或者是导入外源基因的细胞,也可利用由干细胞诱导分化而来的特定细胞,植入患者病变部位以代偿病变细胞丧失的功能。
7. 培养箱:是细胞培养必需设备,可提供不同细胞与细菌生长所需适宜温度和气体成份的装置。
有普通的电热恒温培养箱、CO2培养箱和厌氧培养箱等类型。
8. 缓冲室:是一个传递舱,具有内外两个门,其后部与一个间歇真空泵相连,缓冲室随时可自动抽气换气造成无氧环境。
9.手套操作箱:厌氧培养箱前面安装的操作者塑料手套,使操作箱与外界隔绝。
操作箱内侧门与缓冲室相通,由操作者用塑料手套控制开启。
当标本、培养基等在缓冲室内变为厌氧状态时,便可打开内门将它们移入工作室。
二、选择题【A型题】1.B 2.D 3.B 4.A 5.D6.A 7.E 8.D 9.B 10.D【X型题】1.ABCD 2.ABCD 3.ABC 4.ABCD 5.ABC三、简答题1.细胞培养的生存条件有哪些答:培养细胞需要特定的培养基和培养设备,需要特有的环境,包括恒定的温度(37?C)、湿度(95%)和气体(通常为5% CO2成分)。
培养细胞所需营养物质包括糖、氨基酸、维生素、无机离子、微量元素等,尚需加一定量的动物血清(胎牛或小牛血清)。
为防止污染,培养液中尚需加一定量的抗生素。
2.常见细胞培养箱有哪些类型答:常用培养箱有电热恒温培养箱、二氧化碳培养箱和厌氧培养箱等。
电热恒温培养箱有隔水式电热恒温培养箱和气套式电热恒温培养箱两种;二氧化碳培养箱种类繁多,根据其工作原理,可以分为气套式CO2培养箱、水套式CO2培养箱、红外CO2培养箱、高温灭菌培养箱、光照低温培养箱、恒温恒湿培养箱等。
3. 各种细胞培养箱可应用于哪些方面答:电热恒温培养箱适合于普通的细菌培养和封闭式细胞培养,并常用于有关细胞培养的器材和试剂的预温及恒定。
CO2培养箱已广泛应用于各种组织和细胞的培养、病毒增殖、细菌培养、遗传工程,试管工程和克隆技术等,用于研究各种因素对细胞的结构、功能和各种生命活动规律的影响等临床医学和检验医学的工作。
4.如何检测培养细胞霉菌和细菌的污染答:一般肉眼可见在培养液中形成白色或浅黄色飘浮物;倒置显微镜下可见于细胞之间悬浮飘荡在培养液中的纵横交错穿行的丝状、管状及树枝状菌丝或卵圆形单细胞真菌,为霉菌污染。
培养液短期内颜色变黄并出现明显混浊现象;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培养液中有大量细小的圆球状颗粒飘浮,有时在细胞表面和周围有大量细菌存在,为细菌污染。
5. 如何检测培养细胞的支原体污染答:①相差显微镜检测,将细胞接种于事先放置于培养瓶内的盖玻片上,24h后取出,用相差油镜观察,支原体呈暗色微小颗粒位于细胞表面和细胞之间;②荧光染色法,用荧光染料使支原体DNA着色,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可见散在于细胞周围或附于细胞膜表面的亮绿色小点为支原体污染;③电镜检测,用扫描电镜或透射电镜观察支原体;④DNA分子杂交检测或支原体培养等方法。
6. 简述气套式CO2培养箱的结构特点。
答:①直接加热,加热组件环绕所有外夹套,能均匀加热并用玻璃纤维绝缘包绕;②箱体不需注水、排水,无溢出或缺水警报;③CO2取样口处于箱体的前部;④与水套式相比重量较轻;⑤采用过温保护系统,当温度过高可自动切断电源;⑥可选配HEPA过滤系统,箱体内气体每分钟被过滤一次,快速达到100级气体质量,能为细胞提供理想环境。
7.简述厌氧培养系统保持箱内的厌氧状态的工作原理。
答:通过催化除氧系统和自动连续循环换气系统保持箱内的厌氧状态。
(1)通过自动化装置自动抽气、换气的自动连续循环换气系统,使箱内最大程度地减少O2含量,产生厌氧状态。
自动换气功能可由按钮控制,培养箱与真空泵相连,当所有要转移的物品被放入缓冲室后,关闭外门,进行自动去除缓冲室中的氧气。
循环换气预设三个气体排空阶段、两个氮气净化阶段和一个缓冲室平衡气压阶段。
其换气过程是:①气体排空;②N2净化;③气体排空;④N2净化;⑤气体排空;⑥气压平衡:平衡缓冲室内的气压与气体成分(作用时间1分31秒,延迟时间4分32秒)。
此时,厌氧状态灯显示为ON,此时即可将内门打开,钯催化剂将除去余下的少量O2。
(2)催化除氧系统箱内采用钯催化剂将除去余下的少量O2,可催化无氧混合气体内的微量氧气与氢气反应,生成水后再由干燥剂所吸收。
催化剂片和干燥剂片分别密封于筛网中组成三层催化剂片。
三层催化剂薄片插入气流系统,有风扇使箱内气体得到连续循环。
8.简述厌氧培养系统的基本结构。
答:为密闭的大型金属箱,由手套操作箱和缓冲室(传递箱)两个部分组成,操作箱内还附有小型恒温培养箱。
缓冲室是一个传递舱,具有内外两个门,在其后部与一个间歇真空泵相连,缓冲室随时可自动抽气换气造成无氧环境,在缓冲室的后部,连接有厌氧气体管。
手套操作箱的前面装有塑料手套,操作者双手经手套伸入箱内操作,使操作箱与外界隔绝。
操作箱内侧门与缓冲室相通,由操作者用塑料手套控制开启。
小型恒温培养箱中细胞培养室的操作温度通常是固定35℃,变化范围是“(室温+4)℃70℃”,控制精度为±0.3℃。
当温度超高温时,会发出报警。
9.如何使用厌氧培养系统答:所有要转移的物品被放入缓冲室后,关闭外门;按下“Cycle Start”钮即可进行自动去除缓冲室中的氧气。
经循环换气的三个气体排空阶段和两个氮气净化阶段,使缓冲室气体达98%的无氧状态,再经缓冲室气压平衡,操作箱与缓冲室平衡,厌氧状态灯显示为ON,此时即可将内门打开,钯催化剂将除去余下的少量O2。
操作者经手套伸入箱内进行标本接种、培养和鉴定等全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