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海水制碱

海水制碱

第六单元第三节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工业制取纯碱的化学反应原理;了解纯碱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2. 通过对氨碱法制取纯碱的反应原理的分析,树立元素守恒观。

3. 通过了解侯德榜的事迹,激发爱国热情,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人生价值观。

【合作探究】
1.想一想,由NaCl 转变为Na 2CO 3 ,物质的元素组成发生了什么变化?
2. 用NaCl 制Na 2CO 3,还需要含什么元素的物质?
3.为什么氨盐水比食盐水更容易吸收二氧化碳?
4. 氨盐水吸收二氧化碳后生成的碳酸氢钠和氯化铵,哪种物质首先结晶析出?为什么?(温馨提示:结合右侧碳酸氢钠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图)。

【预习自评】
1.碳酸钠俗称 ,又称 ,其化学式为 ;其水溶液呈 性,滴
入无色酚酞溶液呈 色,其pH ___7。

其主要用途
有: 。

2.海水“制碱”是以 、 为原料,以 为媒介,采用 法制得的。

其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⑴NaCl+NH 3+CO 2+H 2O=NaHCO 3+NH 4Cl

3.碳酸氢钠俗称 ,又称 ,其化学式为 。

其主要用途有: 。

4.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

思考下列用途由物质的什么性质决定?(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⑴ 纯碱用于粗盐精制,除去CaCl 2
等杂质:CaCl 2+ = NaCl+ ⑵ 碳酸氢钠在灭火器是产生CO 2的原料之一:
NaHCO 3 ==== ⑶ 碳酸氢钠是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NaHCO 3+ HCl===
⑷ 工业上利用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制火碱(NaOH ):Na 2=== 5.“趣味实验”:将A 高脚杯中的液体分别倒入另外三个高脚杯中 看到下列现象:
B C 中液体变为红色的葡萄酒”; D 中的液体变为
溶 0 20 温度
40 30 20 10
“牛奶”(产生大量的白色沉淀)。

试推测原四个高脚杯中所盛无色溶液中的溶质: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___
★6.除杂题:某碳酸钠固体中混有少量碳酸钙,为除去杂质碳酸钙进行了如下操作:
⑴将固体放入烧杯加水溶解时,还需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

⑵将烧杯中溶液进行过滤时,除玻璃仪器外,还需要提供滤纸和另一种仪器是。

滤纸上的物质是______;滤液是________溶液.
⑶将滤液进行蒸发,当酒精灯加热到时,停止加热,让余热把蒸发皿中剩余的水分蒸干,得到_________。

⑷碳酸氢钠固体受热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2NaHCO加热Na2CO3+CO2↑+H2O,
利用碳酸氢钠固体可制取二氧化碳,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有关化学方程式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