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二课第二框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二课第二框课件
第38条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 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第49条 禁止破坏婚姻自由,禁止虐待老人、 妇女和儿童。
评价及总结区: 案例:初中生孙某的自行车常被偷, 认为是农民工所
为,于是萌发了报复的想法,就多次结伙拦劫农民工, 共抢人民币上千元.法院依据刑法第263条“以暴力, 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 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相关规定,判处孙某有期 徒刑8年.
贾某违法行为的启示
• 阅读P21页上面贾某的例子, 思考上面的问题。各组推选 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不得破坏草坪、花卉、树木;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
________
第9条 矿藏、水流、森林等自然资源,都属 于国家所有。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保护珍贵的动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组织或者 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
• 5.古诗云:“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 缝,意恐迟迟归。”父母对子女的亲情,就像大海一 样的深厚,作为子女,我们应该 。 • A.一切听从父母的安排 B.永远 守在父母身边 • C.脱离父母独立生活 • D.自觉履行赡养辅助父母的义务 • (2)多项选择题; • 1.公民自觉履行义务,就要 。 • A.从书本出发 • B.知法懂法 • C.以法作为行为选择的首要标准 • D.做有高度法制观念的好公民
• 3.陈某承包了一家工厂,为了多挣钱,他采取销售 收入不入帐的办法,偷税累计上百万,后经群众举 报,陈某被判有期徒刑。这一按理告诉我 们 。 • A.社会主义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 B.我国税收是社会主义建设基金的重要来源 • C.陈某逃税漏税可以用服刑抵偿 • D.纳税人拒履行纳税义务,应承担法律责任 • 4.2004年10月11日华商网报道,出生后眼睛还没 有睁开,一名女婴就遇到了被遗弃的命运,身染重 病的她出生当天就被狠心的父母放在省医院检验大 厅的椅子上,而她的父母一直不见踪影。对此,下 列观点正确的是 。 • A.父母的行为既是不道德的,也是违法的 • B.父母的行为是可以理解的 • C.父母的行为是为了减轻经济负担,是正当的 • D.父母的行为只违反道德,不违反法律
我国法律要求公民必 须作出的行为还有:
爱护公共财产; 民事诉讼的被告人有应诉的义务
知识区:
你知道有哪些义务是法律要求做的?
第54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的 安全、 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第55条 :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 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 第56条 :中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
第二课 第二框
忠实履行义务
1.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怎样? 2.怎样忠实履行义务? 教学重点:忠实履行义务的三个要 求 教学难点:如何真正提升同学们的 义务观念,并落实到行动中去。
我们积极实施法律所提 倡和鼓励的行为,有利 于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建设。
我国法律提倡和鼓励公民 实施的行为还有:
国家法律提倡公民从事义务劳动;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阅读教材19页“地理 环保小组”事例材料。
设问:地理环保小组同学践 行法律的行为,给我们什么 启示?
• 2.赡养父母要 。 • A.承担经济支持 • B.完全顺从父母 • C.不允许离开父母 • D.给予父母精神安慰 • 【判断题】 • 1.公民权利的享受,往往以自己对义务的履 行为条件。 • 2.公民先享有权利然后才承担义务。 • 3.法定义务是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必须享 有的权益。 • 4.道德义务的范围十分广泛,既包括道德规 范,也包括法律规范。 • 5.我过法律提倡和鼓励公民实施有益于社会 文明和进步的行为。
(1)初中生孙某是什么原因受到法律制裁?
(2)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哪些道理?
“河流虽急,沿着河槽走;人虽众多, 守着法律走。”这句谚语体现了:
法律所鼓励的积极去做。
法律要求的必须去做。 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
自觉履行法定义务。
达标检测
• 【选择题】 • (1)单项选择题; • 1.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承担的法律义 务 。 • A.仅有抚养教育的义务 B.仅有保护的义务 • C.既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又有保护的义务 D.仅有为子女提供学习的义务 • 2.我国税收的特点是 。 • ①强制性 ②随意性 ③无偿性 ④固定 性 • A.①② B.①③④ C.② ③ D.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