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铁矿烧渣》编制说明二〇一二年三月目录1. 任务来源及必要性................................................................................................................................ - 1 - 1.1 任务来源..................................................................... - 1 - 1.2 标准编制的必要性............................................................. - 1 -1.3 标准编制的意义和目的......................................................... - 2 -2 标准编制的原则、方法和技术依据 (2)2.1 编制原则 (2)2.2 编制依据..................................................................... - 2 -2.3 技术路线和工作步骤........................................................... - 3 -3.编制过程及主要工作内容...................................................................................................................... - 5 - 3.1 编制过程. (5)3.2 主要工作内容 (5)4. 标准的主要内容.................................................................................................................................... - 6 - 4.1 范围.. (7)4.2 化学成分指标的确定........................................................... - 6 - 4.3 物理指标的确定............................................................... - 7 -4.4 检测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标准实施的可行性分析 (14)5.1 经济合理性 (14)5.2 标准的可行性 (14)5.3 强化企业对烧渣综合利用的积极性 (14)6 标准实施建议 (14)7 致谢 (14)《硫铁矿烧渣》编制说明1. 任务来源及必要性1.1 任务来源根据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色标委[2011] 4号)文件“《关于转发2010年有色金属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要求,课题名称为《硫铁矿制酸烧渣回收铁》。
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于2011年1月开始标准制订工作,负责主持起草。
1.2 标准编制的必要性据硫酸工业协会统计,到2010年底,全国规模以上硫酸生产企业464家,硫酸产能约8400万吨,其中硫铁矿制酸2150万吨,硫铁矿制酸占25.2%。
2010年国内硫铁矿制酸企业及产量见表1。
表1 国内硫铁矿制酸企业及产量序号企业名称2010年产量/万吨1 安徽铜化932 铜陵有色713 江西铜业594 湖北黄麦岭465 广西鹿寨466 湖北宜化457 湖北祥云448 广东湛化409 云浮联发4010 湖北鄂中37由于各企业的硫铁矿中硫、铁组分含量相差较大,硫铁矿烧渣的产率在0.65~0.9t/t,矿,推算出2010年国内硫铁矿烧渣(以下简称烧渣)的产量近1600万吨。
如何高效科学综合利用这些宝贵的二次资源,变废为宝,实现固体废弃物的高效利用,既实现了废弃物循环利用,又降低了生产成本,是硫铁矿制酸企业亟待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某公司将烧渣用于铁球团烧结,实现了烧渣中铁的有效回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烧渣的综合利用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
目前,多数硫铁矿制酸企业对烧渣的利用仍然在炼铁的烧结系统作为烧结配料处理,国内的一些钢铁企业将烧渣与铁精砂混合制成球团或烧结块,利用冶金过程回收铁。
对硫酸企业而言,既节约了大量的投资,节约堆存场地,避免了烧渣污染环境;又能够快速实施,弥补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随着钢铁企业对节能减排的日益重视,烧渣作为炼铁的生产混料使用,既能节约硫酸企业外循环利用所需的设备、场地投资,又能减少废弃物排放量,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明显,具有很好的推广前景。
鉴于本产品目前尚无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产品符合国家所倡导的循环经济、环保发展方向,为规范炼铁(或烧结)用烧渣的生产和使用,引导钢铁企业高效、合理地利用烧渣,急需制定烧渣的国家标准。
1.3 标准编制的意义和目的编制本标准的意义在于:(1)烧渣的高效利用是硫铁矿制酸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措施之一。
烧渣用作炼铁生产的配料,对降低制酸企业的能耗有明显的效果, 同时也回收了其中的铁,金属得率增加。
本标准的制订将促进烧渣合理、高效的利用。
使用烧渣作为炼铁的配料,可减少铁精砂的消耗量。
(2)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
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是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通过资源节约和有效利用,以减少资源投入,实现废物减量化,对废物进行综合利用达到资源化和循环利用。
对硫酸、钢铁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3)本标准制定依据“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清洁生产”等系列国家标准和规范。
通过《硫铁矿烧渣》标准的制定,可完善综合利用、清洁生产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体系,进一步促进硫酸、钢铁企业清洁生产、资源节约,提升硫酸、钢铁企业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的水平,是实现节能降耗目标的保证措施。
(4)促进硫酸行业对烧渣利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发展的思考。
编制本标准主要目的就是统一硫铁矿制酸企业对烧渣的技术质量标准,在硫铁矿选矿方面注重对有价金属的回收利用,从而保证烧渣满足炼铁需要,为硫酸行业提高烧渣中铁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实现节能降耗、增加效益提供技术支撑,为清洁生产管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提供技术保障。
随着本标准的制订、实施和国家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完善,烧渣的综合利用将会得到提升。
标准实施后,可实现经济效益、环保效益和实惠效益的统一,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2 标准编制的原则、方法和技术依据2.1 编制原则(1)立足我国实际。
借鉴各钢铁企业对炼铁配料的技术质量要求及生产应用情况,同时也考虑到国内硫铁矿制酸企业的生产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产品标准。
(2)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
调研国内部分硫酸企业生产状况及部分钢铁企业对烧渣在炼铁中应用情况的基础上,收集了工业生产的相关检验数据,对数据进行统计、对比和分析,找出了满足炼铁需要的烧渣技术指标,确保标准具有较强的科学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2.2 编制依据本标准是根据下列有关钢铁行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技术政策标准等制订的。
GB/T 2007.1 散装矿产品取样、制样通则手工取样方法GB/T 2007.2 散装矿产品取样、制样通则手工制样方法GB/T 2007.7 散装矿产品取样、制样通则粒度测定方法—手工筛分法GB/T 6730.2 铁矿石分析方法重量法测定水分含量GB/T 6730.9 铁矿石分析方法硅钼蓝光度法测定硅量GB/T 6730.10 铁矿石分析方法重量法测定硅量GB/T 6730.19 铁矿石分析方法铋磷钼蓝光度法测定磷量GB/T 6730.36 铁矿石分析方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铜量GB/T 6730.45 铁矿石分析方法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测定砷量GB/T 6730.53 铁矿石分析方法锌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GB/T 6730.54 铁矿石分析方法铅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GB/T 6730.61 铁矿石碳和硫含量的测定——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GB/T 6730.65 铁矿石分析方法全铁含量的测定——三氯化钛还原重铬酸钾滴定法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2.3 技术路线和工作步骤2.3.1 技术路线本标准制定采用国内资料调研、典型硫酸企业现场调研、取样检测、专家研讨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标准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其中以资料调研和现场取样检测调研为主,现场调研和专家研讨为辅。
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完成标准和标准编制说明的预审稿、初审稿和送审稿。
本标准制定的技术路线见图1。
图1 标准编制工作程序示意图2.3.2 工作步骤根据上述技术路线,本标准编制的具体工作步骤如下:(1)制定标准编制的工作计划及工作纲要;(2)开展国内资料的调研、收集与整理工作;(3)开展国内硫铁矿制酸企业调研、取样并检测;(4)展开标准编制工作讨论,联络典型企业和院校的专家,初步确定标准框架;(5)在调研考察、检测分析的基础上编制标准草稿;(6)咨询相关专家,经反复论证提出标准预审稿;(7)在广泛征询意见的前提下,对预审稿进行修改,形成标准初审稿。
(8)初审审查并修改,形成标准送审稿。
(9)参加标准审定会,形成标准报批稿。
3.编制过程及主要工作内容3.1 编制过程标准编制过程的进度和主要工作内容见表2。
表2 编制进度和主要工作内容时间进度工作内容2011.2~2011.4相关标准和技术资料的收集、归纳与整理;制定编写方案;收集试样的相关检验数据,对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对比和分析,找出了满足炼铁需要的烧渣技术条件;完成标准的草稿;组织公司内的专家审查,并修改形成预审稿及说明。
2011.4~2011.6 参加承德的标准预审会,征求修改意见。
2011.5~2011.8咨询专家意见,修改标准内容,形成初审稿及编制说明。
2011.8.1~2011.10参加九江的标准初审会,审查标准及编制说明。
根据意见及建议,修改标准内容。
2011.11~2012.2 根据意见反馈情况,修改完善标准,形成标准送审稿。
2012.4~2012. 标准审定与报批;完成标准报批稿。
3.2 主要工作内容本标准编制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国内标准的收集与整理、技术的调研、编制方案制订、烧渣试样收集与检测、标准草案和标准编制说明的起草、标准草稿的意见征求与修改、标准的审查与修改等工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