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障碍跑》教案97569

《障碍跑》教案97569

障碍跑教学设计(水平四)一、设计思路改变传统的教师单一的输灌法教学方式,倡导学生自主创作,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其循序渐进的自主探究。

初二年级的学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好学、乐动、富于幻想,乐于展示。

因此,本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指导,以启发思维合作探究、团结协作为主线,注重全体学生的参与和合作学习,充分展示学生个性,教师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参与课程学习,引导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他们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人,激发学生参加体育的兴趣,让学生“想学”、“敢学”、“乐学”,让学生体验练习的快乐,成功的快乐、体育的快乐。

二.、教材分析障碍跑的学习,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过障碍的方法,要求学生能熟练判断穿越障碍的路线、节奏,在瞬间做出迅速判断后,有效避开或选择恰当方法快速通过。

并充分发挥自主性和团队协作力,小组合作设计障碍,并演示成果。

本课让学生快速运动中穿越障碍,能高效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学生穿越障碍的能力,帮助学生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体验体育活动带给他们的快乐,培养顽强的体育精神,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沟通交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三、教学方法设计为了圆满实现教学目标,坚持以“促进每一位学生发展”为中心,体现教学重点,突出教学难点,本科按“导学、点拨、讨论、练习、评价”的教学步骤进行,并制定了以下教学策略:1.打破传统的教师一味的教、学生单一的学的方法,在平时教学中应了解生喜欢什么,喜欢怎样的教学环境,结合学生特点,并联系生活实际,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表情来引导和调动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挖掘其好奇心,做到“课伊始,趣已生”。

2、本课采用了由易到难的教学策略,游戏和竞赛的教学活动形式,通过竞赛激励学生的求知欲,挖掘学生参与障碍跑的各种潜能,提高技能技术。

3、针对初中学生心理状态的特点,注重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体现健康概念的第三个层次—社会适应性良好,加强学生与人协作,沟通交流的能力。

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刺激和引发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从而让学生满足运动的欲望,发展体力和智力,达到“课结束,趣犹存”。

四、学法的设计在学法的选择上,主要是引导学生采用了讲解,自主体验法,游戏,启发式教育法等,帮助学生完成教学预定目标,为学生树立终生运动提供正确的引导。

五、本课关注点1、教师角色的多样化。

在这堂课中,我不但担任导演,对整堂课进行组织和调控,而且担任了这堂课的“主持人”和“参与者”。

通过有机的串联,主动的参与,及时点评、鼓励、调度,让学生与老师相融,让是生成为运动伙伴。

2、课堂评价的多元化。

评价时采用师生互评、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方式对个人和小组进行评价,更有利于促进学生个体与总体发展的统一。

尤其是对一些平时纪律性或成绩较差的学生,多种标准的进行评价,使其树立自信。

3、预设目标、生成一体化。

在教学过程中密切关注学生的言行,敏感捕捉偶发性和隐蔽性信息,对于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和不预设现象随机应变,及时调整预案。

对于学生新的创造性的学习要善于接受和正确引导,在体育教学中将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创造结合起来。

《障碍跑》教案时间:地点:学生人数:40 教师:水平四第1次课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坚强不怕困难等优良品质,培养战胜困难,勇于取胜的坚强品质;通过团队合作,增强自信心,提高克服困难的能力,感悟“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健康理念。

重点踏的重心前移,跨的抬腿、钻的身体协调配合、绕的外侧脚的脚内侧着地。

难点用有效地方法,灵巧、协调安全地通过障碍物。

课的结构教学内容和程序教师活动组织组织方法和要求(师生活动)运动量时间负荷次数开始部分身心激活一、课堂常规:1、体育委员在指定地点整队,教师接受体育委员汇报,检查学生服装。

2、师生问好;3、提示本节课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好奇心,集中注意力;4、安排见习生,强调安全教育。

1、按指定地点站队,着装符合上课要求,动作“快、静、齐”;2明确本节课目标要求。

组织:分四列横队站立教师以讲解为主,语言富有吸引力和号召力。

2小二、热身活动1、1、花样跑,绕着足球场边线慢跑。

2圈2、热身操:(1)扩胸运动(2)体转运动(3)腹背运动(4)压肩练习(5)翻转运动(6)腕膝踝关节1、教师口令、动作指示,声音洪亮,富有感染力和号召力;学生身心投入,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

徒手操队形:5小/中课的结构教学内容和程序教师活动组织组织方法和要求(师生活动)运动量时间负荷次数基本部分身心发展一、教学活动1.教师质疑:假如跑步时,前面有个石板或小沟,你该怎么办?2.学生讨论、尝试、练习。

3.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动作,并强调动作重点与难点。

4.学生练习(1)跨过障碍物练习。

①方法:单脚踏跳,上体稍前倾,摆动腿10中一.讲解本课内容:通过练习,跨、钻、绕,熟练掌握过障碍的方法,使学生能学生能熟练判断穿越障碍的路线、节奏,在瞬间做出迅速判断后,有效避开或选择恰当方法快速通过二、过人体障碍(讲解游戏规则)1、讲解示范过人体障碍游戏的规则和方法;2、引导学生尝试练习后进行比赛;3、学生练习、比赛,适时点评,及时鼓励;4、尝试手拉手穿越跑,两手不分开5、尝试过移动中的障碍高抬向前跨步,踏跳腿同侧臂向前摆,异侧臂向后摆,踏跳腿屈膝前摆,摆动腿将落地时,踏跳腿迅速向前迈出跑进。

②要求:正确选择踏跳点、摆动腿高抬向前跨步;组织形式:依次跨过体操垫(间隔3m)(2)钻过障碍物的练习。

①方法:根据障碍物的高度,采用屈身钻过障碍物。

②要求:降低重心、低头、协调连贯。

组织形式:分成男女两组。

双手搭肩过障碍,重心降低。

(3)绕过障碍物的练习。

①方法:降低重心、外侧脚的脚内侧着地,改变跑步的方向,连续绕人练习②要求:外侧脚的脚内侧着地。

组织形式:第一三排不动,二四排依次绕八字穿越。

障碍活动1:方法:学生分四组,手拉手依次张开举起,从排头开始依次钻过“隧道”,绕过“障碍”。

1、各组学生在理解游戏规则后,进行尝试练习;绕完之后接到后面2、组内同学相互探讨,共同提高游戏完成的质量;3、组内同学通力合作,争取比赛的胜利;4、学生在游戏中善于抓住穿越翻转时机,在最短时间内快速穿越。

25中/大中/大中/大5、分成男女生两组,,10人组手拉手围城一个圈逆时针走动,其余10人穿越圆圈,完成之后交换。

身心恢复结束部分:1、集合整队,放松与交流;2、评价总结,布置课后作业;3、再见,归还器材。

体操垫10个组织:1、引导学生边放松边交流本课学习感受,围绕运动过程中的问题,讨论改进方法;2、结合交流内容,鼓励肯定,师生总结;制定课后练习作业3、各组积极主动协助体育委员收还器材。

3小 1八、教学反思:本课的主要目标,不在于学生掌握某一种跨、绕、钻等过障碍的技术动作,而是在学习障碍跑的过程中对各种障碍物有准确的判断,运用合理的方法越过障碍,控制跑的节奏,要由征服障碍物的勇气,从而增强学生自信心;通过小组协作,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并有良好的集体荣誉感。

以跨、钻、绕体障碍练习为导入,启发学生障碍形式的可变性和可移动性,激励学生发挥最大潜能,让每一位学生在活动过程中都有成功体验,同时关注和帮助学练有困难的学生,激励他们穿越障碍的自信心,树立对体育的自信心。

通过游戏培养同学们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的拼搏精神.课程标准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重视学生学习方式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等学习方式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学习。

在障碍跑活动中,教师通过讲解示范,让学生自由发挥来穿越障碍,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的潜能。

给学生合作探究的空间,也就是给学生一个留下弹性时空,让学生主动去学习。

本课从教学中的问题出发,刺激和引发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他们充分体验到创新的满足,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另外,提倡学生进行创造性地学习比不意味着排斥教师的指导,也不是说样样事情都需要学生去创造,教师的指导作用是不能忽视的,在体育教学中将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创造结合起来。

这不仅促进学生速度与灵敏能力的发展,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以比赛活动形式启发、引导学生进入角色,参与运动,有利于活跃情绪,激发兴趣。

通过教师的引导、创造情境,给学生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使体育课在愉快、欢乐中完成。

融学习、锻炼、娱乐为一教学步骤遵循由渐到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教学符合精讲多练的原则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模仿、互帮互学、互检互评,表现自我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体育课的实效性。

精品文档word文档可以编辑!谢谢下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