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人王进喜
主题:铁人王进喜 答辩人:傅丽慧
个人经历
王进喜
1923年10月8日出生于甘肃玉门(祖 籍陕西大荔)的一个贫苦家庭。随后 ,他成为一名石油工人。他因其用自 己身体制伏井喷而家喻户晓。1970年11 月15日,王进喜因胃病医治无效不幸 病逝,享年47岁。
主要成就
打出大庆油田第一口油井 用身体制服井喷
童年生活
王进喜,母亲何占信,父亲王金堂。40岁得子 的王金堂,看到出生的是一个男孩子,心里非 常高兴。按照当地的习俗,父母把孩子和包孩 子用的筛子放在秤上一称整好十斤,于是就给 孩子起名“十斤娃”。十斤娃名字听起来非常 雄壮,可身材瘦小。十斤娃长大后,按照王家 的家谱往下排,起名王进喜,希望他欢欢喜喜 去上学,学到本领后重整家业。但是在灾难深 重的旧中国,王进喜受尽苦难。
“文革”开始后,大庆油田生产受到 严重干扰和破坏。1966年12月31日, 王进喜毅然到北京向周总理汇报大庆 油田生产的严峻形势。返回大庆后, 他走遍油田,贯彻总理的指示精神, 大声疾呼“大庆生产一天也不能停”。 一些人罗织罪名,对他进行残酷迫害。 在周总理的谋划下,继鞍钢之后,大 庆实行了军管。周总理指示军管会把 王进喜送到基层连队保护起来。
1969年4月,出席党的“九大”并被选为中央委员,受到毛 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
他与其他伟人和英雄人物一首,被评为二十世纪“百年中国 十大人物”。
后世纪念
大庆铁人王进喜纪念馆是我国第一座 工人纪念馆。以“爱国、创业、求实、 奉献——石油魂”为主题,馆区占地 面积11.6公顷,主体建筑面积2.15万 平方米,展厅总面积4790平方米, 展出展品1780件。 大庆铁人王进喜纪念馆隶属于中国石 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始建于 1971年。新馆于2006年9月26日大庆 油田发现47周年之际开馆,温家宝总 理亲笔题写馆名。现为国家一级博物 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 国十大陈列展览精品、中国石油企业 精神教育基地、大庆油田企业精神教 育基地、大庆市廉政教育基地。
个人生活
王进喜 - 铁人诗话
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石油工人干劲大,天大困难也不怕。 北风是电扇,大雪当炒面,天南海北 来会战,誓夺头好大油田。干!干! 干!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 上。 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 田。
1961年王进喜当了大队长,1965年又当了 钻井指挥部副总指挥,却仍然以普通工人 自居。他家人口比较多,身体也不好,党 委决定每月补助些钱,他说什么也不要, 实在推脱不掉的,在病危期间交了党费。 他的胃不好,上级为了照顾他,送来一些 猪肝和苹果,他马上就分给了工人病号。 当了大队长之后,管理员要给他换一把新 办公椅,他说有个板凳坐就不错了。给他 发的新劳保鞋,他说什么也不要,自己打 草鞋穿。
王进喜刚到大庆时,脚下荒原一片,朔风呼啸, 滴水成冰,吃的是苞米面炒面,住的是四壁漏风 的马棚。没有公路,吊车、拖拉机不足,设备在 火车上卸不下来。他当时说,有条件要上,没有 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他带领全队30多个人用绳 子拉,撬杠撬,木块垫,将60多吨重的钻机一寸 一寸地运到井场。打井需要水,可当时没有水管 线,没有水罐车,为了抢时间他决定用脸盆端。 有人说这是“瞎胡闹”,没见过哪个国家端水打 井。他说:“有,就在中国。”他硬是用脸盆端 来了几十吨水开了钻。他与工人们日夜奋战在井 场上,饿了就啃几口冻窝头,困了就躺在钻杆上 睡一觉,他率领的1205钻井队被誉为“硬骨头钻 井队”。
人民永远铭记他
谢谢观看
1970年10月1日,王进喜抱病参加国庆观礼,以中共中 央委员身份检阅游行队伍。国庆节刚过,铁人的病情 急剧恶化。临终前,他用颤抖的手取出一个小纸包, 交给守候在床前的一位领导同志。打开纸包,里面是 他住院以来组织给他的补助款和一张记账单,一笔一 笔记得清清楚楚,一分也没有动。王进喜说:“这笔 钱,请把它花到最需要的地方去,我不困难。”在场 的人无不为之动容,流下了感动的泪水。临终前,弟 弟王进邦守候在病榻边,王进喜手拿300元钱交给他, 强忍剧痛,断断续续地说:“看情况,我可能看不到 咱妈了,妈这一辈子很苦,你就多替我尽孝道吧”。 1970年11月15日23时42分,王进喜同志因医治无效不 幸病逝,享年47岁。
那时美国等西方国家一直以禁运方式对我 国实行经济封锁,而我们的国产石油量又 很少,中国政府每年人得不拿出极其有限 的外汇从苏联进口油料。50年代末经济进 入困难时期,中苏关系已开始紧张。1959 年王进喜到北京参加群英会,看到北京街 头的公共汽车因缺油背着煤气包,作为采 油工人的他,心里很不是滋味。这时因在 黑龙江发现了大庆油田,中央决定抽调力 量展开石油大会战。王进喜从玉门油田率 领1205钻井队赶到当地的马家窑,于1960年 4月14日经苦干五夜五夜后,大庆第一口油 井开钻,不久即喷出原油。
1929年,玉门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灾荒。为了 活命,6岁的王进喜用一根棍子领着双目失 明的父亲沿街乞讨。 1932年,军阀马步芳要建羊毛厂,王金堂被 强迫出劳役。王进喜让父亲坐在牛车上,赶 车把羊毛送到百里之外的酒泉。为了挣钱给 父亲治病,王进喜和几个穷孩子一起到虎狼 出没、气候变化无常的妖魔山给地主放牛。 王家有几亩地被区长以借为名长期霸占。为 了躲兵役,王进喜淘过金、挖过油。 1938年,王进喜进旧玉门油矿当童工,年龄 虽小,却干着和大人一样的重活,还经常挨 工头的打骂。
也许正是这苦难 的经历和恶劣的 生存环境,炼就 了他刚毅坚韧、 倔强不屈的性格 ,铸就了铁人精 神。
早年工作
1949年9月25日,玉门解放。1950年春 ,王进喜通过考试成为新中国第一 代钻井工人。从1950年春招工到1953 年秋,王进喜一直在老君庙钻探大 队当钻工,他勤快、能吃苦,各种 杂活抢着干。他说,党把我们当主 人,主人不能像长工那样磨磨蹭蹭 、被动地干活。艰苦的钻井生产实 践,锻炼了他坚忍不拔的品格和大 公无私的先进思想。
王进喜 - 获奖记录
1959年10月1日,王进喜参加建国十周年国庆观礼,第一次 见到毛主席。10月26日至11月8日,在北京参加全国工交 “群英会”。 1960年4月11日、4月29日,会战指挥部先后两次号召全体 会战职工向铁人王进喜学习。
1964年12月出席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968年4月27日,王进喜被推选为钻井革委会副主任。5月 31日,被推选为大庆革委会副主任。
1960年4月29日,“五一”万人誓师大会上,王进喜成为 大会战树立的第一个典型,成为大会战的一面旗帜。号 召一出,群情振奋,战区迅速掀起了“学铁人、做铁人, 为会战立功”的热潮。 1960年7月1日,会战指挥部召开庆祝建党39周年和大会 战第一战役总结大会,突出表彰了王进喜,他被树为大 会战的“五面红旗”之一。一个铁人前面走,千百个铁 人跟上来。大会战出现了“前浪滚滚后浪涌,一旗高举 万旗红”的喜人局面!1960年,王进喜带领1205钻井队 连续创出了月“四开四完”、“五开五完”的好成绩, 到年底,共打井19口,完成进尺21258米,接连创造了6 项高纪录轰轰烈烈的石油大会战很快取得了显著成果。 1960年底,大庆油田生产原油97万吨。
第一口油井打好之后,王进喜 的腿被滚落的钻杆砸伤,他却 顾不上住院.拄着拐杖缠着绷 带连夜回到井队。第二口油井 在即将发生井喷的危急时刻, 没有重晶石粉,他当机立断用 水泥代替。当时由于没有搅拌 机,水泥沉在泥浆池底。王进 喜便扔掉双拐,纵身跳进泥浆 池,用身体搅拌泥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在他的带动下,工友们 也纷纷跳进入。经过三 个多小时,井喷被制服, 保住了油井和钻机,王 进喜身上却被碱性很大 的泥浆烧起了大泡。房 东老大娘见他连续几天 几夜奋战在井场没有回 来,就感慨地说“王队 长真是个铁人啊!”从 此“王铁人”的名字传 遍了油田,并通过新闻 媒介的宣传响彻了全中 国。
王进喜 - 社会影响
铁人精神鼓舞了整整一代中国人。40多年来,大庆人孜孜 不倦地继承和发扬着铁人精神,并在新时期把它概括为: “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为 “早日把 中国石油落后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宁肯少活二十 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干事业“有 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精神; “要为油田负责一辈子”,“干工作要经得起子孙万代检 查”,对工作精益求精,为革命“练一身硬功夫、真本事” 的科学求实精神;不计名利,不计报酬,埋头苦干的“老 黄牛”精神。铁人精神是对王进喜崇高思想和优秀品德的 高度概括,体现了我国工人阶级精神风貌和中华民族传统 美德的完美结合;它是一个与时俱进、跨越时空的价值体 系,是大庆石油人的共同理想信念和行为准则的集中体现, 是历史的选择和必然。学铁人做铁人的热潮在油田蓬勃开 展起来。
王进喜 - 铁人精神
铁人精神内涵丰富,主要包括:“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 的爱国主义精神;“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 田”的忘我拼搏精神;“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 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精神;“干工作要经得起子孙万代检 查”“为革命练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的科学求实精神; “甘愿为党和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埋头苦干的奉献精 神等。铁人精神无论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有着不朽的价 值和永恒的生命力。社会学家艾君认为,“铁人”的本质 尽管是一个先进人物的代表,但他体现着一种精神,也就 是我们传诵的“铁人精神”。他认为,“铁人精神”是一 面旗帜,凝聚着工人阶级的朴素情感。“铁人精神”是一 种力量,凸显了一种坚忍不拔创业的勇气。“铁人精神” 是一种标志,凝缩着一个民族不畏困难的民族气概。
1956年4月29日,王进喜光荣加入中国共产 党,这是他人生旅途的一个里程碑。入党 不久,王进喜担任了贝乌5队队长,带领贝 乌5队在石油工业部组织的以“优质快速钻 井”为中心的劳动竞赛中创出了月进尺 5009.3米的全国钻井最高纪录。10月,王进 喜到新疆克拉玛依参加石油工业部召开的 现场会。余秋里部长、康世恩副部长把一 面“钻井卫星”红旗颁发给他。贝乌5队被 命名为“钢铁钻井队”,王进喜被誉为“ 钻井闯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