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市政工程常见项目作业指导书

市政工程常见项目作业指导书

编制说明
为统一规范公司承建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法,为生产第一线的施工人员提供详细可实施的施工工艺,技术安全部根据公司在日常施工生产中较常见的分部分项工程编制了作业指导书,每个分部分项工程的作业指导书均从工艺流程图、施工准备、施工方法、易出现的问题和质量通病、试验项目、施工机具、评定标准、成本测算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由于编者施工经验水平有限且每个工程施工现场情况不一,其中难免有不妥甚至疏漏之处,请广大施工人员提出宝贵意见至市政事业部,及时进行完善和补充。

注:作业指导书中黑体字为强制性标准和容易出现施工问题的地方,要求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本作业指导书中的要求执行。

目录
第一章排水工程施工----------------------------------------------------------------------------1第二章检查井施工-------------------------------------------------------------------------------16第三章路基施工----------------------------------------------------------------------------------18第四章石灰土基层施工-------------------------------------------------------------------------23第五章雨水连接管、进水井施工-------------------------------------------------------------28第六章二灰碎石施工----------------------------------------------------------------------------30第七章边石施工----------------------------------------------------------------------------------33第八章透层、粘层油施工----------------------------------------------------------------------35第九章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38第十章方砖步道施工----------------------------------------------------------------------------45
第一章排水工程施工
1234567891011 1.1图纸会审,现场踏勘,编制施工方案与施工进度计划,掌握工程的目的、意义、内容及质量要求。

同时分析招投标文件和合同,进行工程量核定并进行成本分析。

1.2土方开挖,人工辅助挖土,避免超挖。

1.3修整底边,边坡,开挖排水沟。

1.4支模,备料,运输,下料,铺设,找平。

1.5备料,配料,商品砼搅拌,运输,浇注,捣固,养生。

1.6排管,下管,调直,找平,槽上搬运。

1.7凿毛,清理管口,调制砂浆,运输,捻缝,抹带,压实养生。

1.8支模,检模,砼搅拌,运输,浇筑,捣固,养生,拆模。

1.9砼搅拌,运输,浇注,捣固,找平,养生;调制砂浆,红砖砌筑,拌灰,勾缝,抹面,养生,井盖井座安装,材料水平及垂直运输。

1.10污水工程适用。

调制砂浆,砌堵,抹灰,注水,排水,拆堵,清理现场。

1.11填土,夯实,运水,洒水,先人工回填,后机械回填。

(注解:分水沉石屑、回填土两种)
2.施工前准备
2.1测量准备工作
(1)首先复核设计院移交的水准点及路线控制点,给定点的高程、导线点闭合差应满足规范要求。

(2)控制点复核完毕后沿管道线路应设置临时水准点及路线控制点,水准点间距不大于100m并与给定的水准点相闭合,路线控制点间距宜为300m-500m并与给定的控制点相闭合。

施工水准点及路线控制点应按顺序编号,并测定相应高程及坐标。

(3)根据图纸和现场交底的控制点,测定出管道和井位的位置,做好管道中心桩、方向桩、固定井位桩的引桩、拴点工作。

施工过程中发现桩钉错位或丢失应及时校正或补桩。

(4)水准控制点和路线控制点布设完毕后,立即对原地面高程进行复测,检查实际原地面高与设计文件提供的原地面高是否相符。

若出现偏差应立即向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进行报告,以便对原
始地面高程进行设计变更。

2.2积极主动的和建设单位联系,对施工区域内的地下管线办理相关的会签手续,同时对相关管线单位的联系人的联系方式进行记录。

对会签单上已标明的管线和有可能存在地下管线的部位使用人工开挖“探坑”,以明确地下管线的准确位置、类型和高程,同时在施工平面图上标明并对项目部内部进行交底,采取相应的管线保护措施和设置警示标志。

2.3如果即将施工的管线需要接入既有管线时,必须首先复核既有管线的高程和位置,与设计提供的位置和高程一致时再进行施工,否者联系设计单位进行变更设计。

3.排水工程施工主要方法
3.1沟槽开挖
开挖前用石灰将开挖沟槽线撒石灰,使用挖掘机从管线下游向上游开挖管线沟槽,并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土方调运。

采用水准仪进行沟槽底面高程跟踪控制,并向机械司机详细交底,交底内容一般包括挖槽断面、堆土位置(堆土边缘至槽边的距离根据使用的运输工具的特点确定,但最低不得小于1m)、现有地下构筑物情况及施工技术、安全要求等,并指定专人与司机配合,配合沟槽开挖的施工人员应熟悉机械挖土有关安全操作规程,并与测量人员配合,及时量测槽底高程和宽度及放坡,防止超挖及放陡坡。

在刚开始挖沟槽,对地下水位不明确时,沟底两侧必须设置双侧排水沟,并根据实际地下水含量调整排水沟和集水坑的布置。

3.2基层清理
机械开挖时槽底预留5cm土层,人工紧随挖掘机(保持在2米以内)进行槽底清理,避免超挖,以免扰动槽底原土。

需要测量人员及时测设将沟底两侧各预留出一定宽度的作业面,在槽底每隔10m钉一木桩,在木桩上标出需下挖的深度,挂线。

管道一侧的工作面宽度
3.2.1人工和机械控制标准:
使用机械类型:挖掘机、抽水泵;
机械消耗量:挖掘机挖土不装车900m3/台班
挖掘机挖土装车700m3/台班
抽水台班1台班/每工程50m
人工消耗量:管理人员(测量)2工日/台班,挖掘机挖土人工清底2工日/台班,挖排水沟2工日/台班。

3.2.2质量控制标准:执行《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沟槽允许偏差执行下表
3.2.3安全措施
1)在沟槽开挖过程中沟槽周边必须做好防护,用彩绳将沟边全部围起,做好安全防护。

2)在沟边做好安全警示标牌和警示灯。

3)在地下管线处做好标示,标明深度、管线类型、管径、桩号等。

3.3垫层铺设
槽底经验收合格后(监理及质检站),便可进行支模工作。

按设计规定的垫层宽度、高度、几何尺寸等要求支设模板,模板可采用钢模和木模。

模板后背用木方或架子管连接固定,支撑木与槽帮使用木楔子固定,使整体模板牢固可靠,模板内侧每隔1米加净距支撑木,保证结构尺寸准确。

将垫层用一吨翻或铲车将碎石按10延米用量沿沟槽一侧每5-10米堆一堆,模板安装完毕后,将碎石均匀铺在沟底。

3.4管道砼基础
管道砼基础分为平接口管道平基和承插管管道平基两种结构形式。

平接口管道砼基础施工直接在铺筑完毕的碎石垫层上根据支设完毕的模板高度进行浇注,施工相对简单。

承插管管道平基施工具体施工方法和适用条件如下:
按照承插管接口处最低位置为平基砼的顶面高程,整体降低沟槽高程和平基砼高程,因而取消预留坑,但整个砼平基厚度应满足设计厚度要求。

此方法相对应增加了管座砼的浇注数量和土方开挖量,但是加快了沟槽开挖速度、避免了由于预留坑位置与承插管接口位置不符出现的返工情况。

此方法适用于管材尺寸误差较大、管线长度较长的时候。

确定本施工方法前需要和监理单位、建设单位提前进行沟通,
经批准后方可采用。

平基砼严格按照施工配合比进行配制,使用搅拌罐搅拌,一吨翻运输(或使用商品混凝土),人工上料浇筑,使用平板振捣器(厚度<20㎝)或插入式振捣器(厚度≥20㎝)进行砼振捣,使砼中的气泡充分振出,达到密实的效果。

平基砼浇筑完成12小时内不得受水浸泡并进行覆盖养护,拆模时间根据施工期间气温及砼强度形成的情况(常规为达到设计强度的30%)确定。

混凝土浇筑时管道基础表面平整,两井之间应顺直。

当模板拆除后应设专人在混凝土平基两侧用土或石粉进行培护,防止人员在平基上行走和安管时将其破坏。

3.4.1机械和人工控制标准
使用机械类型:一吨翻、铲车、无齿锯、振捣棒
机械消耗量:运输车辆20m3/台班
人工消耗量:技术人员2人,力工人员消耗量见下表:
木模板安拆人工消耗量:高0.3米以下的模板8m2/工日;高0.3米以上的模板4m2/工日.
钢模版安拆人工消耗量:木模板安拆人工消耗量*1.2.
3.4.2质量控制标准:执行《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垫层和平基允许偏差执行下表:
S5图集中各类管道基础的尺寸如下:
3.4.3安全措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