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微型课教案微型课展示:四则混合运算教学内容:人教版四下P6-7教学目标:1.让学生从实际的解决问题中感受“先乘除后加减”的道理。
2.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没有括号)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3.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的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策略和丰富,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并归纳出含有两级运算(没有括号)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先乘除后加减”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 过渡语: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关于四则运算的知识,今天我们还要继续来学习和研究四则运算。
老师这里有一些算式,请你们先来看一看。
【课件出示】:24-8+1028+12× 835+15-1224÷ 8× 714+35÷ 717-24 ÷ 620×9÷326× 4-125 ÷ 5你们能不能为这8 道算式来分分类。
行吗?好的,行,你们就试试吧。
2.反馈:谁来把你的分类和大家交流一下。
你来说。
你是这样分类的。
点击课件:好的,根据你的分类,老师将算式进行整理。
【课件出示】你是将这 4 道算式分为一类,,这 4 道算式分为另一类。
3.请你来说说,你是依据什么来分类的?你的意思是:这组算式【课件出示】四则运算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
这一组是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
问:其他同学也是这样的想法吗?好的。
4. 过渡:像这样只有加减法或乘除法的运算,其实是同级运算, [ 点击课件 ] 我们一般是怎样计算的?你说的很完整,像这样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的算式都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的。
5.你能口算出这 4 道题的结果吗?你们说的很正确。
【课件出示】补上答案6. 那么这一组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的运算,:2638其实是两级运算。
21[ 点击课件60] 你会算吗?怎么算?好像同学们有困难,哦,你想说?同学们,他认为也是从左往右计算。
有同学马上有意见了,我们来听听。
你认为肯定不对,比如 17-24 ÷ 6 这题,从左往右计算17-24 也不够减呀。
那怎么办呢?请你来说。
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你怎么知道的?哦,书本上预习的。
那么是不是真正理解这种方法呢?7.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像这一类四则混合运算。
【课件出示】四则混合运算二、探究学习【课件出示】“冰雪天地”图片过渡语:我们再次来到冰雪天地,看看还有什么问题需要我们解决。
1. 【课件出示】“冰雪天地”开业了,小王、小李、小陈 3 位叔叔相邀来玩,他们带了元钱,还剩多少元?出示条件:成人票:24 元儿童票:半价1002.谁来为大家读一读题。
3.成人票每张多少元?“半价”又是什么意思?过渡语:你们条件看的很仔细,知道了成人票每张24 元,在半价就是24 元的一半12 元。
4.那么,这个问题,你会解答吗?请同学们独立完成在自练本上。
5.反馈:完成的同学请用你的坐姿暗示我。
好的,同学们都完成了,谁愿意把你的解题过程和大家展示一下。
好,你来。
6.【课件出示】问:你为什么要这样列式?你是怎么想的?谁听懂他的意思了。
你明白他的意思吗?要求出还剩多少元,需要先求出 3 位叔叔买门票一共花了多少钱,就是用24× 3=72 元,再用 100 减去 72,得到的 28 元就是还剩下的钱。
你说的很完整,看样子你理解了他的意思。
老师也明白了大家的想法,先得求出 3 位叔叔买门票一共花了多少钱才能求出还剩多少元。
那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他的计算过程,想一想他先算的是什么?他先算的是24× 3。
为什么要先算乘法?同学们的回答再一次明确了:这道题是因为解决问题的需要,要先求出 3 位叔叔买门票一共花了多少钱,也就是要先算出 3 个 24 元是多少,然后再求还剩下多少钱?那么这道题就应该先算乘法。
【课件出示】100- 24× 37.我们在来看看这个问题是什么?谁来说说。
【课件出示】一张成人票和一张儿童票一共需要多少元?这个问题你会解决吗?请你试一试。
反馈:我们来看看这两位同学的解答。
【课件出示】你能看出他们是怎么想的吗?这位同学是这样说的,要求出一张成人票和一张儿童票一共需要多少元?就是要先求出一张儿童票需要的钱数。
用24 除以 2 等于 12 元,在加上24 就是一共需要的钱数。
他们计算时都是先算什么?24÷ 2 一个在前,一个在后,为什么都得先算除法?这位同学是这样想的,因为不求出一张儿童票的价钱就求不出一共的钱数。
还有同学认为只有要先算出一张儿童票的价钱,在加上一张成人票的票价才能算出一共的钱数。
表达的意思都是一样的那么不管是除法在前,还是在后,都是先算出24÷2 的商,然后再求和。
【课件出示】 24÷ 2+2424+24÷ 28.我们在来看两张成人票和一张儿童票一共需要多少钱?请你列式计算。
反馈:【课件出示】请你仔细看一看他的算式,你明白他是怎么想的吗?要求出玲玲的票价24÷ 2=12 元,再把三个人的票价加起来。
24+24+12=60(元)他列的算式对不对?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先算除法,再算加法)老师这里还有一位同学他的算式不一样,你们想看吗?他是这样算的。
【课件出示】你看的懂吗?她是这样算的?两张成人票的票价48 元和一张儿童票的票价同时算出来,然后相加。
质疑:他是两边同时算的,这样行吗?谁来谈谈?哦,你认为行,他这样算,两张成人票与一张儿童票的价钱这两边互不干涉。
不影响计算。
还有谁想发表看法?刚才这位同学的回答很坚定,反正都要把两张成人票与一张儿童票算出来,倒不如一起算出来,这样还更简便,步骤少,而且既符合要求又不违反运算顺序。
小结:的确如此,既符合了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的法的运算规则,而且不影响计算的结果,这样算还很简便。
所以我们可以同时计算。
【课件出示】 24× 2+24÷ 29.请你想一想,到底怎样的算式可以两边同时计算?他认为两头是乘除法,中间是加减法的算式可以两边同时计算。
同意吗?我们以后在计算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运算符号,也要注意它的运算顺序。
10.在“冰雪天地”里,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请你在小组内交流和解答。
交流好了吗?计算正确的举举手。
11.引导观察:我们来仔细地看看这些计算过程,四则混合运算到底该怎样计算?请你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说给其他同学听一听。
12.谁愿意把交流的收获和大家来分享?你来说,好的。
在【课件出示】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两头是乘除法,中间是加减法的算式可以两边同时计算。
三、巩固提高1.过渡语:知道了这类没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方法,那么这几道题,你们见过吗?你们记性真好,就是原先分类时剩下的 4 道题。
没有具体的情境,你知道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吗?请你算一算。
课件反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几位同学算的。
问:他们计算正确吗?课件打上“√”这道题你看是怎么计算的。
26×4-125 ÷ 5同时计算的乘除法。
这样就更加简便。
2.我们再来看下一道题。
6 名学生参加卡通画展览,共付门票30 元,每人乘车用 2 元。
平均每人花了多少钱?反馈:【课件出示】30÷ 6 表示什么?你说的对,是表示每张门票的价钱。
2 表示什么?(每人乘车的价钱)计算正确吗?课件“√”,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课件出示】一共需要多少钱?怎么计算?我们来看看这位同学完成的?好的。
课件“√”。
3.老师这里还有一道重量级的习题,你们想不想挑战?四年级师生148 人去公园划船, 4 人座每条船租金25 元, 6 人座每条船租金是30 元。
怎样租船最合理,最少要花多少元?请同学们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
很多同学好了,谁愿意来为展示你的解答过程?他的结果是坐 24 条 6 人座的船,剩下 4 人坐 1 条 4 人座的船至少要花 745 元。
你和他一样吗?结果一样,我们在来看看计算过程。
【课件出示】148÷ 6 表示需要租24 条,还余下 4 人就租一条 4 人座的船什么?你说的很对,就是148 里有几个 6,就是需要租几条 6 人座的船,通过计算需要租24× 30 表示什么?租24 条 6 人座的船需要的钱数,再加上租 1 条 4 人座的船的价钱,就是最少要花的钱。
这位同学完成的非常好,说的也很有条理、很清楚。
课件“√”。
通过这道题的解答,你有什么要和同学们说的?像这样,要求出至少花的钱数,要尽可能选择坐的人多,价格相对便宜的船,如果有剩余的人再选择另外的方法,就能找到最便宜的方式了。
四、课堂总结老师发现这位同学很会总结,那么能不能也为你今天这节课取得的收获做一个总结。
有的同学说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这是我们上节课学习,在上节课知识的基础上你有什么新收获?这位同学说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两头是乘除法,中间是加减法的算式可以两边同时计算。
还有同学说,解决问题要认真审题,仔细计算。
总结:今天同学们的收获真不少,希望同学们能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更多的问题。
好下课。
同学们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