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随笔(教育教学)
-----------浅谈农业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措施
江苏省张集中等专业学校杨翠君
“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
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
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
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佬。
”这是陶行知在他的《人生两件宝》的诗中,生动形象地阐明了“动手实践”的作用与意义。
他对中国传统“贵耳贱手”、“贵知贱行”等教育上的陋癖,进行了猛烈的批判。
他深刻地指出,传统教育是教用脑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的“残废教育”,用脑者因不用手,脑也不能精细;用手者因不用脑,变成一双粗手。
读书人成了书呆子,劳苦大众成了工呆子。
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教育改革日新月异,新宠儿“中职”跳入荧屏。
很多中职生在讲起自己的目标和梦想时总是头头是道,但有时忘了两个最重要的字:行动。
老百姓有句俗话说得好“光说不练假把式。
”因而造就了“能说不能做”“纸上开机器”“图上造产品”等与中职学生应有就业能力不相适应的毕业生。
陶行知总结了人类科学发明史上的经验,深邃地发现,具备动手能力与否是创新的关键;动手能力是科学发明的基础之基础。
可见动手实践能力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尤其在中职院校更不可忽视。
工作以来我一直担任现代农业专业的教育教学,在教学中我深刻的感受到动手实践对于中职学生是多么重要,在当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大环境下,企业对技术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就业时的技能本领,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下面我想结合平时的教学来谈谈农业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措施。
一、改变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要让一个人学习知识,就要让他们对知识产生兴趣,是一个人对学习的积极态度。
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要让学生对事物优先产生注意的倾向,并且要投入积极的情感。
在农业专业的教学阶段,教师要先让学生认识一些身边与农业相关的知识,如告诉学生“我们常吃的苹果上印字,就是采用了农业技术上的小窍门,使小小苹果身价翻倍,甚至几倍,带我们走上致富的道路。
”“一棵树上能结几十种果子并不是传说。
”让学生对本专业的发展有个了解,而并不是总局限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情景。
之后再逐渐的深入学习内容,让学生了解农业专业与人们生活中的密切联系,最后再阐述其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对于刚入学的学生来说,农业专业是既熟悉又陌生的,学生对农业专业的工种没有认识,对学生实施理论教学也不会产生多大的效果。
因此,教师可以分批组织学生到基地实习参观,包括基地里的各种设备、操作加工流程,并要配合基地的技术人员,让他们对设备的特点和加工流程给予讲解介绍,并鼓励学生与技术人员进行交流,如此,在满足学生看到实物好奇心理的同时,也能够通过交流消除内心的疑问,让学生感受现代农业的技术的先进性。
当学生们回到学校时,就会翻阅书本记下他们所掌握的的知识要点;二是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们展览作业。
学生对很多未知的事情都会产生好奇心,例如,学生对于未知的事物都很想急切地
知道和了解,大家都想知道毕业时能做什么。
为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教师可以将历届毕业生的现状进行展示,目的是让新生们安心的学习,以免产生不确定的因素,使他们感知学习开始、中期及毕业时的学习成果,吸引他们的学习兴趣;三是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观摩并示范。
学生的好奇心会让他们产生动手操作的欲望,因此,教师可以针对这一特点,集中展示专业特征,在课前,做好课堂上的内容,准备具有代表性的课题让学生们来演练,通过观摩示范给学生们看,让学生体验实际操作的乐趣。
二、改进教学方法,给学生提供动手机会
心理学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有一种积极的自我表现的欲望,把自己的成绩、智慧展示于众人面前,赢得他人的尊重,享受精神的满足,这是人类事业取得成功的内在动力。
为每位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使每位学生得到发展,应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追求,我们可以改进教学方法,给学生提供动手展示的机会,让学生成为学习实践的主人。
如
让学生参实习前的准备工作。
进行黄瓜嫁接技能前,让学生充分参与准备工作。
嫁接苗的准备:黄瓜嫁接有靠接、插接、劈接等方法。
嫁接方法不同,要求的适宜苗龄也不同。
要依据所采用的嫁接方法,来确定黄瓜和南瓜的播种时间。
我们要进行的是插接,让学生确定苗龄(插接法:一般南瓜提前2~3天或同期播种,黄瓜播种7~8天后,就可以进行嫁接。
嫁接适宜形态为黄瓜苗子叶展平、南瓜苗第一片真叶长1cm左右。
),定期观察,适时进行插接。
嫁接工具的准备:插接法:刮脸刀片、竹签,竹签用竹片自制成不同粗细(以略粗于黄瓜茎为宜),长5~10cm左右,一端削成刀刃状,另一端削尖,用砂纸磨光;或直接使用牙签也可。
缠绑工具:采用嫁接夹或不干胶带、地膜条带缠绑。
再此期间学生的探求的积极性将会有一个质的飞跃,既能带动了其他同学的主动参与,也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三、重视实训教学,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在专业教学中,应以学生实践操作学习为主线,加大实验实训的课时数,让教学以问题解决为突破,强化知识的应用与能力的开发,从而进一步优化教学效果。
此外,为了更好的完成实训任务,学校应当加大对实验、实训设备的投入,保证各相关专业的学生都能有充足的条件去进行实训,提高实训的效率。
四、变换教学模式,提倡合作学习
在中职生的专业学习中,可以采用分组实验,让学生讨论、争论、意见综合在合作教学模式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建构起新的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
例如:本人在讲农业种子鉴定时先提出以下三个问题:为什么进行种子鉴定?怎么鉴定?鉴定时应该注意什么?然后把学生进行分组,让各小组成员自己讨论,学习,对结果进行总结。
这种小组合作模式不仅使学生“学会”、“会学”,而且使学生“乐学”、“好学”。
五、适时让学生到企业实习,提高实践能力
职业学校,就要把学生适时的放到企业中去,充分学习利用企业最新的生产技术,在职业岗位上对学生进行实践动手能力的训练。
学生既能对现代化生产工艺熟悉,也能通过运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充实了实际操作经验,使教育、训练、应用三者有机结合。
这样一来学生一毕业就能上岗工作,大大增强了学生们的就业竞争力。
此外,到企业去实习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还能培养学生做人的本领,因为企业实习是学生走向社会的实习基地,
可以帮助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心、职业道德、诚信品质和团队精神。
因此,在企业实习中,我们要让学生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学习工人师傅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意识,还可通过实习劳动引导学生认识所学专业的科学性和严密性以及应用的广泛性,对学生进行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的培养。
六、完善学生的评价方式
在中专学校教育评估体系中,实践动手能力是一个重要的评估内容。
在对学生评价过程,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手段,淡化期中期末的评价,深化学习过程评价。
如:
1.将成绩百分制改为相对模糊的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几个等级,这种评价方法可减少学生对于考试分数的心理压力。
2.对学生的课程理论、实践操作、态度以及学习过程小组合等方面的情况综合打分,形成“综合成绩”。
“综合成绩”能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以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学习状况,能够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和特长。
3.给学生加“奖励分”。
在对学生评价时,如果发现学生对某些问题有独创性见解、独到的思路和方法,或在学校组织的各种竞赛中获奖,或学生有创新发明的,根据相应取得成绩加上“奖励分”。
这种评价方式能鼓励学生开拓思路,求索创新,为一批有个性、有创造性的学生创设了一种良好的机制等。
“做”是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核心内容。
他曾为这一教学方法以严谨的定义进行表述:“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
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
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
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
”总之,在提高中职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广大教师克服诸多困难和障碍。
作为教育工作者,只有在课前精心钻研和组织教学内容,课堂上少讲、精讲,不断改进完善我们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多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只有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把学生对技能的掌握放在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才能够探寻出更好的促进中职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方法,为中职生将来的就业和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