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复习题(一)《拍卖案例分析》案例一2000年11月,某地举办了一场拍卖会,共又22项科技成果参加拍卖,起拍价总标值1.5亿元;现场成交4项,成交额48.7万元.尽管拍卖效果不甚理想,但当地的新闻媒体第二天都对”拍卖会”做了详细报道.按照拍卖会前拍卖公司与专利技术持有人签定的《委托拍卖合同》约定,"拍卖品成交后,委托方须按成交价10%付给拍卖方佣金”, "拍品一经确认成交,拍卖行应于40日内将成交金额的90%汇至委托方指定的帐户内”.谁料40天过后,当委托人要求承办单位拍卖公司履行《委托拍卖合同》时,拍卖公司人员竟收回了委托人与拍卖公司所签的合同,并称拍卖现场的举牌人是他们"有意安排”的.据调查,承办此次拍卖会的拍卖公司无自己的拍卖师,无固定办公场所,而且次年初未通过2000年度年检,已被该省贸易物资行业管理办公室注销了职业资格.然而就是这样一家公司,却躲过了行业主管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管,导演了这桩骗局.一.本案中,拍卖公司的行为违反了什么法律?提示:依据《拍卖法》第11条规定,该拍卖公司无拍卖师.无办公场所,且已被政府行业主管部门注销执业资格,不具备拍卖主体资格,该公司的拍卖行为是非法的.二.该拍卖公司应受到何种法律处罚?提示: 依据《拍卖法》第60条规定:”未经许可,登记设立拍卖企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予以取缔”.拍卖法第62条规定,拍卖人及其工作人员参与竞买的或者委托他人代为竞买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拍卖佣金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三.该案中,委托人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提示:委托人可向人民法院起诉,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的权益.适用的法律是《合同法》第34条第一款规定:委托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撤消合同,合同法第42条规定:受托人应承担赔偿责任.《拍卖案例分析》案例二2000年元月,某拍卖公司举办一场艺术品拍卖会.当拍卖第6号拍品:署名为某画家的一副名为《风景》的作品时,拍卖师特意提醒买家:画家本人对此副作品有异议,请买家斟酌.随即,画家的委托人在观众席商起身向买家声明,称这副画是假的.但是这一声明并没有影响该画的命运,拍卖会继续进行.这件拍品最终以22万元人民币落槌成交.一. 本案中,拍卖师的行为是否认定是”瑕疵声明”?提示:不能认定拍卖师的行为是”瑕疵声明”. 《拍卖法》第61条规定,拍卖人.委托人在拍卖前声明不能保证拍卖标的的真伪或者品质的,不承担瑕疵担保责任.本案中,拍卖师仅提示买家,画家本人对某件作品有异议,请买家斟酌,并未阐明拍卖公司专家的意见和发表正式声明.因此拍卖师的行为不可倍认为是”瑕疵声明”.二. 拍卖公司拍卖倍在世画家指认假冒其署名的作品,是一种侵权行为嘛?侵犯了谁的权力?提示:是一种侵权行为,侵犯了作品画家的著作权和名誉权《拍卖案例分析》案例三2000年6月,某拍卖公司通过某县人民法院牵线,受某企业破产清算组委托,在经有关部门评估.公告.展示后对该破产企业进行公开拍卖,起拍价未420万元,成交价为640万元.后买受方违约,20万元保证金倍某县法院全部没收,法院方面不同意用保证金给付拍卖公司应得费用及佣金(注:委托书上明确约定,拍卖成交后,委托方按照拍卖成交额1%比例支付给拍卖方佣金,买受方支付4%的佣金).法院对此解释理由是:公告是法院出面办理,拍卖会用的是法院的审判庭,再者《拍卖法》又没对保证金做出规定,所保证金由法院没收并无不妥.一.拍卖活动中,收取保证金的目的是什么?提示: 在中,没有对收取保证金有任何规定.按照我国的拍卖惯例,竞买人通常在办理竞买手续时会按照拍卖公司的规则,向拍卖人支付一定数额的竞买保证金.拍卖法第39条明确规定,买受人应当按照约定支付拍卖标的的价款,未按照约定支付价款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竞买人如在拍卖活动中违约,拍卖人则可没收其保证金.从这个意义上说,竞买人交付保证金是对自己遵守竞买规则和违约责任的一种承诺.事实上,这种保证金也被行业视为违约保证金,收取保证金的目的是约束竞买人的行为,使其遵守拍卖规则.二. 本案中法院有权收取或没收保证金吗?提示:本案当事人是拍卖人和买受人.法院作为牵线人没收保证金缺乏法律依据.三. 你认为本案如何解决较为妥当?提示:民法通则第112条规定:当事人可在合同中约定,一方违反合同时,向另一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 根据上述法律规定和拍卖惯例,由于本案中买受人违约,拍卖行有理由没收买受人的保证金.考虑到法院作为牵线人,做了一些拍卖的相关工作,拍卖人也使用了法院的场地等,拍卖人应向法院支付一些合理的费用.《拍卖案例分析》案例四某拍卖公司在举办一家破产企业财产拍卖会上遇到这样一个问题:该拍卖标的是当地一家国有老企业,由于种种原因现已经进入破产.拍卖阶段.该标的为整体拍卖(含土地.建筑物及其他附属物),在进入拍卖程序操作过程种,当地政府也要求报名充当竞买人,收购该拍卖标的.因为这种情况在本地历年拍卖业务中从未出现过,不知其竞买资格如何认定.一. 政府机关报名充当竞买人,其竞买资格如何认定?提示:我国第32条规定:竞买人指参加竞买拍卖标的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即参加拍卖活动的竞买人可以是有完全行为能力的自然人,也可以是企业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政府既应属于其他组织(机关法人)范畴.二.政府参加与市场的商务活动时,与其他竞买人的法律地位有何区别?提示:政府资产可以通过招投标式拍卖渠道取得,同样也可以通过上述市场渠道加以转让,政府参加市场的商务活动时,与其他参加应当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各级政府在市场中公开.公平.公正地进行必要的择购及商品转让,有利于提高政府财政透明度,也有利于廉正建设.政府作为竞买人之一,参与拍卖活动是合法的.在具体操作时,拍卖人应当将政府与其他竞买人一视同仁;另一方面,政府在参加竞买时,应当严格依法办事,而不应当带有特权及发生不适合竞买人身份的言行.案例分析复习题(二)《拍卖案例分析》案例五某地一拍卖行受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委托,于2000年1月拍卖了某国有企业的资产.拍卖前,资产经当地的资产评估事务所评估后确定底价为478万元,并经当地国有资产管理局确认.拍卖时由中国注册拍卖师主槌,参加拍卖的竞买人经过数10轮的竞价,最后以625万元成交.买受人成交后在拍卖成交确认书.拍卖记录以及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合同上签名,并按拍卖规则规定的时间付清了成交款,委托方随后进行了资产移交,当地公证处进行了现场全过程公证.两个月后,买受人却以资产不实何未及时给予办理土地使用权证.房产证为由,向人民法院提出起诉.经查,资产不实及未及时办理土地使用证何房产证事实亦不存在.案情本来已是十分明朗,但买受人又以拍卖行在拍卖该资产时正在申办且未办妥省国有资产局颁发的《国有产权转让资格证书》为由,向法院提出要求判决拍卖无效.法院一审判决拍卖行的拍卖行为无效.一. 依据《拍卖法》及相关法律,这场拍卖会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提示:认定我国境内拍卖活动是否有效,应当以《拍卖法》为准绳,拍卖行的拍卖行为受《拍卖法》及相关法规的调整.规范与保护.依据《拍卖法》有关规定,拍卖行具有合法的拍卖人资格;主持该场拍卖会的拍卖师身份合法;该拍卖行在接受委托.进行评估.确定拍卖标的的保留价以及发布公告.拍卖实施等程序上是完全符合法律规定的.二. 法院的一审判决是否妥当?提示: 《拍卖法》第28条规定:拍卖国有资产,依照法律或者按照国务院规定需要评估的,应当依法设立的评估机构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拍卖标的的保留价. 该行此次拍卖的国有资产,已经有关评估机构评估,并经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确认,符合《拍卖法》的要求.除此以外, 《拍卖法》对国有资产拍卖无特殊资格条件的规定.法院以拍卖行拍卖整体资产时尚未取得省国有资产管理部门颁发的《国有产权转让资格证书》为由,判决该拍卖行为无效拍卖缺乏法律依据.《拍卖案例分析》案例六1999年1月,在某拍卖行举行的拍卖会上,张女士竞得一处房产,价30万元,双方签署了《成交确认书》(注:该房产是预售商品房,尚在建,买受人参加竞买前已看样).买受人交清全款后,执行法院于同年2月开具《协助执行通知书》,要求市房地产登记部门协助办理过户手续.买受人于3月诉至人民法院,认为依据《成交确认书》第4条,拍卖行未能在7日内办妥产权过户手续,应当承担双倍返还定金的违约责任.拍卖行认为: 《拍卖规则》及《协议书》中均声明,”拍卖标的物均以当前现状拍卖,竞买人对标的物的情况何价值进行自我判定,拍卖人对拍品的真伪.品质或数量.质量均不承担责任”.标的物为在建项目,须在竣工验收后方可转让产权.即便是现房,按市房地产登记部门的规定,转移.变更登记者时限为2个月,原告要求在7日内为其办妥产权毫无依据.且依据《拍卖法》第55条规定,产权过户手续应由委托人协助买受人办理,拍卖行无代办的义务.一审法院判双方解除合同,对原告要求双倍返还定金不予支持.双方均未上诉.一.依据《拍卖法》该场拍卖会是否合法有效提示:拍卖会是合法有效的,拍卖标的以当前现状拍卖,是拍卖的惯例.拍卖会拍卖的房产,是法院委托执行的预售商品房,为尚未竣工的在建项目.竞买人事前了解情况,承认拍卖行的拍卖规则,参加了竞买并以最高价竞得该标的,该行为合法有效.二.本案中,买受人诉拍卖行未能在7日内办妥产权过户手续,要求拍卖行双倍返还定金是否合理?提示: 《拍卖法》第55条规定:拍卖标的需要依法办理证照变更.产权过户手续的,委托人.买受人应当持拍卖人出具的成交证明何有关资料,向有关行政管理机关办理手续. 根据此规定,拍卖行有为买受人出具证明何有关资料的责任,但并无为买受人代办过户更名手续的义务.三.拍卖公司在本案中应吸取哪些教训提示:拍卖公司拍卖的标的是预售商品房,是尚未竣工的在建项目,因此,对在建工程应作充分的估计,并留有余地.成交确认书中7日内办妥过户手续这一条不能轻易承诺.《拍卖案例分析》案例七据原告某拍卖公司诉称,2000年6月,该公司在一家酒店举行”2000春季艺术品拍卖会”.被告朱某持本人身份证领取了116号竞拍号牌入场,参与竞买并买走了8件艺术品.当日,朱某领取了其中的6件拍品,并支付了相关价款何佣金。
次日,被告至原告处称,将于第二天领取其余2件拍品,1件是程十发款10开书法册页1册,1件是林纾款山水团扇1折。
之后,被告以该2件拍品系赝品为由,拒绝受领拍品及支付相应价款和佣金.据此,拍卖公司要求法院判令朱某受领2件拍品,并支付各款项16171元.被告朱某则辩称,他从未参加过该拍卖公司举办的拍卖活动.公司提供的”竞拍号牌领取登记单”何”现场成交确认书”上的客户签名并非其笔迹,其身份证在一年前已经被盗,是他人冒其名参加拍卖,其不承担任何责任.一. 本案中,买受人以赝品为由,拒绝支付价款.领受拍品.是否有法律依据?提示:按照拍卖的国际惯例,买受人应在拍卖师落槌后,按照拍卖公司规则中限定的期限内付款取货,逾期付款或以任何理由拒不付款应视为违约,因此买受人以赝品为由拒不付款取货,应承担违约责任.”谁主张,谁举证”,即使买受人领受拍品后指认拍品为赝品,也必须有充足的证据.二. 本案中,竞买人称号牌被人冒用,谁该对竞买行为负责?提示:根据相关法律以及国际惯例,法律意义上的号牌持有人应该对竞买行为负责.《拍卖案例分析》案例八2000年11月,上海某区法院受理了一起拍卖纠纷案.原告沈先生诉称:2000年7月28日其委托周先生参加了某拍卖行于7月31日举行的第19期拍卖会,竞买了754吨涤纶短纤维.拍卖前,周先生按照该拍卖行要求,到被告存货处看样,但监管仓库告知不能提取样品进行抽验鉴别.参加拍卖前,周先生将原告沈先生给付的50万元保证金交付给被告.拍卖会结束后,便与拍卖行签定了754吨涤纶短纤维的拍卖成交确认书,并且现场交付了货款6862228.10元及佣金343111.40元,共计7205339.50元.原告提货时,通过检验发现该批货物中有87吨是丙纶短纤维,而非被告所称的全部是涤纶短纤维.原告立即向被告拍卖行提出异议,但被告未给原告任何答复.原告沈先生认为:被告作为拍卖人,应当履行明确告知买受人拍卖品情况的义务.但被告既不明确告知,也未做出明确声明不担保拍卖品存在瑕疵及真伪的责任,故被告的行为损害了原告的利益.被告拍卖行认为:其是接受有关执法单位委托拍卖的,清单是委托单位提供的,其没有过错.一.<拍卖法>对告知委托拍品的瑕疵有何明确规定?提示:<拍卖法>第27条规定,委托人应当向拍卖人说明标的的来源何瑕疵.即使委托人有意或疏于对拍品瑕疵的说明,拍卖人也应按<拍卖法>第18条的规定,要求委托人说明拍卖标的的来源和瑕疵.拍卖人应当向竞买人说明拍卖标的的瑕疵.二.拍卖人在什么情况下不承担瑕疵的担保责任?提示:根据<拍卖法>第61条第2款的规定,拍卖人,委托人在拍卖前声明不能保证拍卖标的真伪或品质的,不承担瑕疵的担保责任.三.本案例中被告有无过失行为,请列举提示:被告有过失行为,其表现:1.未按<拍卖法>第27条规定,将拍品的瑕疵告知竞买人.2.被告虽按<拍卖法>第48条的规定,在拍卖前展示了拍卖标的,但拒绝竞买人抽验和鉴别拍品品质的正当要求.3.被告并未在拍卖前声明标的真伪,甚至在开具成交确认书时依然未作纠正.四.被告应承担何责任提示:根据<合同法>第42条的规定,被告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案例分析复习题(三)《拍卖案例分析》案例九2000年,某地发生一起拍卖纠纷案.原告崔先生说,1999年12月,他参加了某拍卖行举办的拍卖会,先后投得两商铺及劳力士手表两只,投标价合共115万元,当天支付了25%的款项约30万元.在交余款时,崔先生发现该拍卖行无法出示<房地产建设工程综合验收合格证>和通水,通电的证明;且该房的产权归属之争官司并未结案,而拍卖行的投标书商却被冠以”商住均可并交结”.两只劳力士手表,拍卖清单上只说是旧表,但没说是假表.崔先生以5000元拍得,但后来经鉴定,原来是两只假劳力士,每只约值200元.崔先生要求退还竞拍上述商铺和劳力士手表所交的款项.被告拍卖行辩称,他们完全案拍卖规则执行,被片面的房产虽然官司缠身,但手续是齐全的,产权是清楚的,契约原件押在银行内,拍卖行是在得到房地产交易所出示该两个商铺的拍卖产权审定书后,才把他们拿出来拍卖的.崔先生在拍卖前不去实地观察,过后才反悔是没有理由的.至于假劳力士手表的问题,拍卖行辩称,竞拍须知上写得很清楚,要求竞投人事先要仔细查看竞投的物品,确认竞投后不后悔才好作出决定.如果崔先生竞投前没看清楚手表的真假,拿是他自己的责任.拍卖行对法院委托拍卖的拍卖品,是不做真假鉴定的.一. 拍品进行展示期间,拍卖人.竞买人的责任和权利是什么提示:<拍卖法>第48条规定,拍卖人应当在拍卖前展示拍卖标的,并提供查看标的的条件及有关资料.<拍卖法>第35条又规定,竞买人有权了解拍卖标的的瑕疵,有权查验拍卖标的和查阅有关拍卖资料.二. 拍卖标的需变更权属关系时,拍卖人应承担何种责任?提示:<拍卖法>第55条规定,拍卖标的需要依法办理证照变更,产权过户手续的,委托人,拍卖人应持拍卖人出具的成交证明何有关资料,向有关行政管理机关办理手续.三. 本案原告提出退款的主张能否成立提示:原告在竞买前未按<拍卖法>第35条的规定,对其欲购商铺的资料进行认真的查验,且未对<房地产建设工程综合验收合格证>何通水何通电等证明文件提出质疑.而拍卖人是在产权手续齐全,产权清楚,并得到当地房地产交易部门的认可后进行拍卖的,符合法定程序,因此原告对买商铺的反悔不应支持.拍卖人对劳力士手表的拍卖负有一定的过失责任,没有告知该表的真伪,因此原告对手表的主张可以成立. 拍卖案例分析》案例十一场历时6年的张大千真迹归属案终于水落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