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
2.4.2 储存程序原理
程序存储在内存中。计算机执行程序, 就是从内存中读出一条指令到CPU内执行,
执行完后,再从内存中读出下一条指令到
CPU内执行。
2.4.3 计算机的工作过程
①取出指令
②分析指令
③执行指令 ④形成下一条指令地址
常见的语言
1代
机器语言(由二进制形式的指令代码组成,不直接编程)
汇编程序
2代
汇编语言(面向机器的程序设计语言,采用助记符代替二进 制) 高级语言
3代
面向过程:BASIC、Pascal、FoxPro、 FORTRAN、C等
面向对象:C++ 、 Java、Visual Basic、 PB 等
4代
智能性语言——如PROLOG
软件
应用软件
图1 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硬件:是组成计算机的物理设备的总称,由各种器 件和电子线路组成。是计算机进行工作的物质基础。 软件:是在硬件设备上运行的各种程序以及有关资 料的总称。 “裸机”:没有软件的计算机通常称为“裸机”。
计算机能够完成的基本操作和主要功能:
1、输入
2、处理
3、输出
4、存储
例如:Fortran、Cobol、Pascal、Basic、C
将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源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程序 (目标程序)。这个翻译方式分为“编译方式”和“解释方式”。 编译方式:一次性将源程序翻译完毕。 解释方式:翻译一条,执行一条。
高级语言源程序 输入 编译/解释 机器语言目标程序 输出
图3 翻译过程
运算器+控制器= CPU
3. 存储器
存储器是计算机用来存储信息的重要功能部件。
主要功能是存放程序和数据。
从存储器中取出信息称为读出;将信息存入存储器称为写
入。存储器读出信息后,原内容保持不变;向存储器写入 信息后,则原内容被新内容所代替。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存储器分为三种:
内存储器(主存储器)
外存储器(辅助存储器)
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
地址码(A):给出参与操作的数据在存储器中的地址。
指令含义:A OP(A) 取出地址A中的数据进行指令规 定的OP操作,再把操作送回地址A中。
操作码 地址码
OP
图4 指令格式
A
3. 指令系统:计算机所能执行的全部指令的集合。 4.指令的分类
按功能划分为4类:
数据传输类指令:包括寄存器与寄存器之间、寄存器与存储 单元之间、存储单元与存储单元之间的数据传输。 运算类指令:算术运算指令和逻辑运算指令。 程序控制类指令:用于控制程序的流向,包括转移指令、转 子指令、中断指令等。 输入\输出类指令(I/O指令):用于主机与外设之间交换信 息、用于控制外设的工作、测试外设状态和输入/输出数据。
外存用于存放暂时不用的程序和数据,速度相对较慢,
容量较大,价格较低,不能直接与中央处理器CPU交换信
息,但它可以与内存交换信息。因此,外存储器中的程序 和数据必须先调入内存方可被CPU访问。 ★ 中央处理器CPU和内存储器合称为主机。
4. 输入设备
输入设备用来接收用户输入的原始数据和程序,并将 它们转变为计算机能识别的形式(二进制数)存放到内存 中。常用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扫描仪等。
2.3.4 计算机语言的发展
计算机语言就是用户用来编写程序的语言,它是人 们与计算机之间交换信息的工具,实际上也是人们 指挥计算机工作的工具。 计算机语言的发展分为4个阶段: 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和智能性语言。
(1) 第一代语言——机器语言 定义:是最初级且依赖于硬件的语言。是由0和1组成 的二进制代码表示的语言,是计算机唯一能直 接识别并执行的语言。 特征:“面向机器”的语言,可以被计算机直接接收
执行。由它编写的程序不易阅读,而且指令代
码不易记忆。
(2)第二代语言——汇编语言
定义:是用字母和符号等助记符表示指令和操作数地 址的计算机语言,又称为符号语言。 特征:便于阅读和书写,编程速度、检查调试有进步, 但仍然是“面向机器”的语言,但计算机不能 识别和直接运行汇编程序。 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都是面向机器的语言,
2. 应用软件
它是为计算机在特定领域中的应用而开发的专 用软件,是用户为解决各类实际应用问题而编制 的专用软件的总称。 文字处理软件 Word WPS 表格处理软件 Excel 辅助设计软件 AutoCAD 实时控制软件
2.3.3 计算机软件的发展
1、汇编语言的出现 2、高级语言的出现 3、操作系统的形成 4、网络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出现
一般称为低级语言。
(3)第三代语言——高级语言 定义:人工创造的各种计算机都通用的、接近于人类 “自然语言”的程序设计语言,又称“算法语 言”。
特征:各种计算机都通用,源程序必须翻译成二进制 代码方可执行,面向过程的语言,不依赖于机 器。独立于计算机的硬件,各类计算机都通用, 易于人们的理解和掌握。
第2章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教学重点:计算机的组成 教学难点: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授课课时:4学时
2.1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2.1.1 计算机系统概述
主 硬件 外部设备 计算机系统 系统软件 外存储器 输入设备 输出设备 操作系统 语言处理程序 数据库系统 科学计算程序 信息管理程序 辅助设计程序 文字处理程序 过程控制程序等 机 内存储器 运算器 中央处理器 控制器
2.1.2 计算机系统的层次关系
裸机 操作系统
各种语言处理程序 各种实用程序软件包
用户
图2 计算机系统层次图
2. 2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2.2.1 冯· 诺依曼计算机结构
用二进制形式表示数据和指令
程序和数据一样存放在存储器中
计算机系统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
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分组成
基于C++,一次编写,处处运行。
6. Visual Prolog语言
适合于专家系统和其他相关问题的求解,是智 能程序设计语言中具有代表性且在发达国家应用较 多的一种语言。
2.4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2.4.1 指令及指令系统 1. 指令:让计算机完成某个操作所发出的命令。 2. 指令格式:
操作码(OP):表示一条指令的操作特性和功能
2.3.2 计算机软件的分类
软件按其功能可以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 1. 系统软件
参与构成计算机系统、供用户直接使用,以扩展计算 机硬件功能,使其管理协调整个系统,弥补用户操作习惯 与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设备的操作方法之间的鸿沟的软件。 系统软件一般是由计算机厂家或专业软件开发商提供 的,是计算机系统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操 作系统(DOS、UNIX、Win98、Win2000、WinNT、 WindowsXP等)、程序设计语言。
2.3.5 几种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简介
1. Basic语言 简单易学,对话功能强,适用于科学计算和编制应用 软件 2. Pascal语言 结构化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类型丰富、编译紧凑高 效、格式书写自由,适用于教学。 3. C语言 程序可读性较强、编程效率较高,适用于编制系统 软件等
4. C++语言 具有抽象数据和面向对象的能力,是对C语言的 扩充。 5. Java语言
2.2.2 计算机硬件组成与功能
五大功能部件: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 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1. 运算器(算术逻辑部件ALU)
执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例如:5+7*2
2. 控制器
控制器是计算机的指挥中心,它的主要作用是按 照人们预先确定的操作步骤,控制微机各部件步调一 致地自动工作。
四个组成部件:程序计数器PC、指令寄存器IR、指 令译码器ID、操作命令产生部件 ★ 运算器和控制器合称为中央处理器CPU。
5. 输出设备
输出设备用于将存放在内存中由计算机处理的结果转 变为人们所能接受的形式。常用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 印机、绘图仪等。
磁盘及磁盘驱动器是计算机中的常用设备,计算机既 能从它上面读取数据(输入),也能把数据保存到它上面 (输出)。
2.3 计算机软件系统
2.3.1 计算机软件概述
软件:计算机系统中各程序、有关文件及运 行 时所需的数据的总称。 程序:是指以计算机可以识别和执行的操作 表示 的处理步骤。 文档:是指用自然语言或者形式化语言所编写的 用来描述程序内容、组成、设计、功能、 规则、开发情况、测试结构和使用方法的 文字资料和图表。
高级语言可分为3类:
面向过程:说明做什么,怎么做。 (如C 、Fortran、Basic 、 Pascal) 面向问题:指出做什么、数据的输入和输出形式。 面向对象:能够描述同一类对象的共同属性和行为。
VB
C++ Java
(4)第四代语言——智能性语言
特征:具有一定的智能。
重要应用于商品化人工智能系统、专家系统和面 向对象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等领域。 例如:Lisp Prolog Gemstone 等。
1) 只读存储器(ROM):只能读出不能写入,用于存放内
内 存
容不变的信息,断电后信息不会丢失。 2) 随机存储器(RAM):可随机存取,用于存放现场的程
序和数据,断电后信息一般会立即消失。
内存和外存的区别: 内存用于存放计算机当前正待运行的程序和数据,速 度较快、容量较小,可直接与中央处理器CPU交换信息。